分享

[冰点焦点]“心理画像”的威力(图)

 昵称14979747 2014-10-10

 文/金报记者刘渐飞张卫华 图/金报记者万多、程平


    “心理画像”,可助警方从纷繁的表象中理清头绪


       徐俊文潜心研究“心理画像”

提要

警方模拟画像,能帮助识别疑犯;徐俊文钻研的“心理画像”,则能帮助警方缩小排查范围,进而锁定嫌疑人。

公开这个“秘密”,会不会使疑犯增强反侦察能力呢?徐俊文的看法是,心理痕迹是客观的,越想遮掩,暴露得越彻底。

侦破“零线索”命案

“所谓‘心理画像’,就是根据案发现场的蛛丝马迹,分析作案人的个性特点、知识结构、能力水平、职业、年龄、与被害者的关系等。”

5年前接触并开始潜心钻研犯罪心理学的徐俊文副教授,是湖北警官学院犯罪学教研室副主任。为证明“心理画像”的威力,他讲了这样一个案例———

今年春节,某地接连发生了三起凶杀案。其中一起发生在一家小旅店,店老板一家老小全部被害,老太太还遭到强奸。

犯罪心理学专家分析:疑犯可能是个打工的,否则不会住旅店;出手狠毒,不留痕迹,可见有犯罪前科;是一个性饥渴的人,否则不会对老太太起歹心。最后,综合三起案件的发案地点,绘出了疑犯的“心理画像”。

警方据此缩小了侦查范围,很快将疑犯抓获。而其各种情况恰好与“心理画像”一致:他是东北人,出狱后来到河北打工。一天,他与一个卖淫女苟合,完事后把口袋里的200元全给了卖淫女,落得身无分文,便开始抢劫杀人。同时他又忘不了那段苟合经历,就在小旅馆里强奸了老太太,并杀害了那一家人。

徐俊文说:“无论手段多么高明的凶手,只要犯案,就一定会在现场留下痕迹。”今年上半年,某市一澡堂发生7人被杀的大案。在艰难的侦破过程中,侦查员发现一件蹊跷事:附近锅炉房里还有一家三口被害。犯罪心理学专家指出,这叫额外行为———锅炉房离澡堂较远,凶手连那家人也杀了,表明这家人认识疑犯。警方由此缩小了查找范围,此案告破后,结果与专家的分析吻合。

疑犯“自供”“双尸案”

“运用‘心理画像’,能比较迅速、准确地确定侦查方向。这是促使我不停研究这一学科的动力。”41岁的徐俊文说,自打迷上犯罪心理学后,他就开始钻研理论著作,到宜昌、孝感等地,深入刑侦一线调查。

去年1月23日,孝感市孝南区新铺镇发生一起“双尸案”:64岁的婆婆王某死在客厅,66岁的爹爹万某死在房间。

万某夫妇生前无不良嗜好,不吸烟、不喝酒,不与人发生冲突;生活非常有规律,早6时起床,晚8时睡觉,无仇杀、情杀的可能。万某过去从事贩卖水牛生意多年,有一些积蓄;婆婆在家纺纱织布,卖布也存了一些钱。但夫妇俩没有将钱存入银行,而是用来放高利贷。刑侦人员从其家里发现借据50余张,计18万余元,故初步断定,作案人入室行凶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抢钱,二是曾经借贷的人试图取回借据。

徐俊文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作了分析:此案发生在深夜,无撬门、扭锁痕迹,系老婆婆开的门。可见凶手与被害人比较熟悉,可排除流窜作案的可能。

警方围绕与死者有借贷关系的人及急需用钱的人进行排查,很快将万泉锁定。

万泉,33岁,已婚,与死者万某是邻居。案发前几天,万泉在打牌时,万某找他要债。万泉说:“我总是要进棺材的,没有钱还。”随后,有人看见他连续几晚总在被害人门前转。更可疑的是,案发当日凌晨,万泉家里传出不明不白的哭声。

警方“收网”后,万泉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

经查,万泉的同伙叫万胜。两人于23日凌晨零时许来到万某家,万泉以借钱为由把门叫开。婆婆王某开门后,还没说两句话,万泉示意万胜动手,酿造了血案。两人共抢得现金260元,银元若干。

因犯下命案而心神不宁的万泉回到家中后,自言自语地说:“都死了,都死了……”妻子得知后,与他一起在屋里哭了很久。

徐俊文说:嫌疑人的犯罪动机非常典型,受害人有钱,平时为人友善,也无不良嗜好,嫌犯杀人劫财的意图非常明显。并且,嫌疑人在犯案前后存在着异常行为,无异于“供认”自己为凶手。

“画像”蕴含曲径通幽之美

“搞‘心理画像’需要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是一件非常复杂、枯躁的工作。但并非神秘莫测,这其中自有乐趣和曲径通幽之美。”徐俊文信手拈来几个案例。

———一天,有人在京山向阳坡村向阳湖的中央,发现一具尸体。正当侦查员准备将尸体从湖心拉上岸时,突然传来一个妇女的哭声:她说湖中的死者是她的丈夫。妇人悲痛欲绝,围观者无不同情。但警方却怀疑这个妇女有重大作案嫌疑:死者在湖中央,视力极好的人也难以辨认其容貌,况且该妇人患有眼病。破案后,凶手果然是该妇人。徐俊文说,犯罪嫌疑人的“超前反应”,给人“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纯属欲盖弥彰。

———某地曾发生一起杀人移尸案,死者为一农村妇女。从现场看,女子的衣服被解开,似乎是强奸杀人。但女子的下体却遮着一把油菜杆。这把油菜杆本身没有任何物证价值,却反映了作案人某种特殊的心理活动。法医检验女子死前未被强奸,侦查人员分析作案人应是与被害者关系较密切的人,可能思想较传统。调查的结果,作案人是被害人的婆婆。因媳妇与他人关系暧昧,婆婆发现后竟逼媳妇喝了老鼠药。为掩盖罪行移尸村外,并伪造奸杀现场。但婆婆离开时,不愿媳妇的下体被人看见,就用一把油菜杆遮掩。

———湖北一地级市一度频发盗窃汽车案。侦查员在地图上将汽车失窃地点一一标出,发现失窃点呈扇形分布,中间则为空白。根据犯罪分子“兔子不吃

窝边草”的心理,警方将排查范围缩小到扇形的中心地带。经努力,将盗窃汽车的犯罪团伙一网打尽。

向预防犯罪方向发展

现代城市里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日益智能化,案件侦破难度加大。“心理画像”有助于案件的侦破。“这一技术还在发展、完善中,我的目标是让一线的侦查员都能掌握这一本领,狠狠打击犯罪分子!”徐俊文自信地说。

一本倾注了徐俊文5年心血、洋洋35万字的著作《犯罪心理学》,尽管已经完稿,但至今仍未出版———这本书揭示了“心理画像”的奥妙和运用方法,他希望将它打磨得更完美一些。“而且,心理痕迹是客观的,越想遮掩,暴露得就越彻底。我不担心犯罪分子从中学到反侦破技术。”

据悉,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犯罪“心理画像”,并应用其矫正作用来教育转化罪犯。或许,以后还会对犯人进行“心理画像”,根据不同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改造计划;刑满出狱前进行心理鉴定,如果其恶习仍存,即使把他释放,也要加强预防犯罪的工作。

“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心理画像’会成为预防、遏止、打击犯罪的利器!”徐俊文表示,他将为此而不懈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