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锡中与英美近2年来在教学模式上的比较研究

 红瓦屋图书馆 2014-10-10

锡中与英美近2年来在教学模式上的比较研究

一、       研究背景

如今的社会已跨入科技快速发展,物质突飞猛进的时代。综合国力的强弱的主要因素就是科技的发展,而科技的发展靠的是教育。所以对于起步稍晚的中国的而言,教育曾是一个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旧的教育体质注重的是书本知识,“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从而诞生。这种只注重成绩的教育方式就会将学生加工成统一规格的零件,缺乏探究实践创新的能力,以至出现:在国际学生奥赛中,中国学生屡屡夺冠,但你打开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单,中国人无影无踪,不知所向。而有的也已加入他国国籍。

       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到底在哪儿?这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

二、       研究目的

1、  了解美、英教育模式的特点,与我校的特点比较,从中得出我校教育的不足,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法,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思考、实践、创新能力。

2、  结合美、英教育的优点和我校显示情况,好学校的教育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得学校更好、更强。

三、       研究方法

1、  查阅书籍

2、  网上搜索

四、       研究内容

1、  教学方式的差异

2、  教学内容的差异

3、  学校管理的差异

4、  结合我校实际提出建议

五、       小组成员

组长:裴凯希

组员:杨肖、石新娜、陈瑶、韦瑜琳、黄书韵、计梦佳、王阳

六、       调查与分析

1、美国VS省锡中

1)教材与教学观念

美国中学没有统一的教材,每个学校不一样,同样的年级不同班级也不一样。不同的老师选择不同的教材,讲课时主要采取发讲义的形式,有时一发一大叠。其实老师自撰讲义组织教学比照本宣科需要花费更多的劳动,包括资料的收录、组织,课堂教学活泼动设计,学生方面的参与,教师方面的示教等。这种教学手段似的没一个教师都不可能采取和其他教师完全相同的教学方法。美国教育贯穿着个性、特色、独立思考和字信心的培养,这和美国教育主观部门的管理理念完全相同。他们认为任何一个道理、一个概念,甚至一个事实一个历史事件,绝对不可能只有一个答案并且是标准答案,否则就是一种“专制”。标准答案的制度是对知识的专制。因为中学升大学没有同意考试,也没有统一教学大纲,所以老师讲课各具风采。学校对教师的评估不仅要看学生考试成绩,还要每年期末主观业务教务长想学生发的调查问卷。这种调查问卷的设计是统一的,比如教师有没有迟到,授课的声音、语速,课后辅导,作业是佛即使还给学生,发式是佛整齐,衣服是佛靓丽等等。每一项都有具体分数,总分足以反映教师的能力和责任心。

而我校用的则是统一的教材,也是统一的授课。这也和中国的总的教育方式是分不开的。老师上课基本上是相似的,讲的内容也大体上一致。教师应该针对没个班的不同情况来进行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把每个班的学习潜力发挥到及至。虽说高考的时候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是在平时的训练中可以让学生开拓思维,不要仅局限与一个答案,毕竟高考不是目的,真正学到的才是可以受益终生的。

一些中学,教师只有午间休息室。他们从不在学校集体备课。因为根据州政府的教学大纲,每个老师自己设计教学活动。休息室里有沙发、微波炉、冰箱,供教师们中午在这里吃饭、休息、聊天,但没有桌子可以写字。每位老师在自己任课的教室里有讲台、办公室、书柜、书架、投影仪。

学生们的教科书又厚又重,都是精装的,厚厚的书皮,纸张精美、华丽、挺括,没本书至少有三四斤重,甚至更重,一个书包装两本背起来就够吃力,因此学生们的书大都放在教室里。美国中学生的课桌都是铝合金的,没有抽屉,书、作业都放在书架上,上课时自己去取。老师对教科书的使用,只要求学生泛读,并不要求对每个章节都了解。有的教材,如历史、社会学、种族学,每章开头都用十几句话把本章的内容简要明了的加以介绍,然后每一节的重点内容都用黑体字标明,然后有数段文字,告诉学生这些内容必须记住,书末几页是关键词,按字母顺序排列。美国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充满了青春的活力,读书始终是一种自觉行为,考试也常是几套题,好学生可以选难的题,提前完成学分,提前毕业;普通学生跟着进度走;也有实在跟不上进度的学生,老师在考试中是放他一马的。他们有这样一种看法,即那些坐不住板凳、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学生并非主观上不想学习,而是天资上有缺陷,或教育心理学意义上的某一种思维类型,不应抱怨和歧视。这种思维类型后天的调整只能进一部分努力,不会有太大改变。他们虽然这样看待不能好好学习的学生,但对这类学生决不歧视。对这类学生的鞭策必须建立在他尽可能理解的基础上,必须让他有成就感。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标准,学习成绩不仅表明他对教师讲课的内容理解了多少,更重要的是他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多少。

我们中国老师和家长往往太多抱怨学生不好好学习,其实有的学生就是思维不能集中过长时间。知道这一事实,对这类学生就应该宽容、包涵。在我们学校学生也有的学习成绩好有的不好,而大家做的试卷却是一样的。这使得好的同学的潜力得不到发挥,而一些跟不上的学生则从中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更不想学习,对它产生了恐惧。

2学生成绩的变化

出了国的学生总比在国内学得好。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可是为什么呢?

    大飞、二飞是亲哥俩,是上海有名的小混混。他俩在初中就整天不上学。他们的妈妈在美国嫁给了一个傻子,拿到永久居留权,小哥俩也随之移民来到了美国。两个不爱读书的中国小混混,在美国中学里和美国同学一起读书,不到却成的高材生,尤其数学成绩明显比美国同学高出一筹,让美国教师都啧啧称赞。一位记者对他们做了采访:

记者:你俩在中国不喜欢上学,为什么到美国后却成了优秀学生?

大飞:我在中国不是不愿上学,是学校有的课我不愿学,有的老师我不喜欢,作业太多让我头痛,尤其考试用标准答案,一个问题必须用限定的那十几个字回答,多一个少一个都不行,把人灵活的大脑变成了记忆的机器。而美国中学实行选课制,自己不喜欢的课可以不选,必修课有几位老师可以选择,进度也可以自己选择。有的功课一时学不好,可以中途退掉下学期再重新选学。美国学籍管理的灵活性,使我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自己不得不学的感觉,而在国内爱不爱学都得这样学下去。我在中国常逃学,但逃学是为了读书,不去上课,在家看自己爱看的书。

二飞:我在美国学习成绩一直优秀,不是我比在中国努力,是美国中学生考试主要用题。那种选择题只要明白,是比较容易做的。而在国内,考试权势标准答案,那种标准年答案必须一字不差,折旧要求死记硬背,背错一个字也不行,即使你明白也无法阐述自己的理解。标准答案本身是不标准的,世界上任何一个都绝对不可能只有一种解释,更别说多一个字少一个字。在国内读书时我不是不明白,我就是懒得死记硬背,所以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在美国考试题理解了就划勾,学习很轻松。真的老师希望你记住什么,而美国的教师希望你懂得什么。在美国升学不用考试,就看平时成绩的积累,所以学生学习就每有压力。我们在中国时天天做题,一个学期下来,光用区的纸就有11斤重。

由此看来,这种教育的差异是一种教学观念上的差异。

3)教育制度

在美国,学校菜油学分制。根据加州教育部规定,每一门课相当5个学分,每个学生每学期要修3035个学分,至于修什么课可以自己选择,老师也可以自己选择。   
  每年5月,学生们可以在学生顾问那里领取暑期学校的课程表。暑假里学校也开一些课,目的一是为一些学习不及格的学生补课,给他们补考的机会;再就是一些学生想利用暑假修学分提前毕业。每年6月学校举行毕业典礼,凡是修满学分的学生,到时可以申请毕业;没修满学分的学生,可以继续去修学分。   

  学生可以换课、退课。在开学两周之内,如果学生不喜欢主课老师,或者跟不上,可以退课,但必须老师、家长、系主任签字,这样成绩单上没有任何记录。开学后两个月内,如果学生学习成绩明显不好,考试中出现了不及格现象,或期末有可能通不过考试,导致把各科总平均成绩拉下来,学生可以提出退课,但这时退课成绩单上有个wWithdrawal的缩写),即标明选过这门课,但退掉了,不过不影响总平均成绩。如果过了两个月,学生就不可退课,成绩不及格就是不及格。美国式教育,处处训练学生接受挑战的能力,包括在自己不行的时候,敢于说自己不行。放弃的能力也是一种能力,是另一种坚强。 

在国内时,每一门课都在一个教师里,每个老师都是站在前边,每个学生都得一声部响的坐在下边洗耳恭听,并且一旦进了学校,就得在一个班级里呆到毕业。美国中学没有班级,随便选课,每一门课都在一个专门为着们课设计的教室里上课,学生都是三无成群的分成小组,老师非常不在意学生坐的姿势。有的学生一边听课一边吃喝,老师从来不管。

在美国,学生高中入学手册里,有一半篇幅用来介绍大学入学课程要求。由于美国高中升大学没有统考,各所大学、各科系对高中生修过哪些课程有不同要求,所以有一个专门的办公室,展示各大学入学申请表,介绍各大学的师资、教学设备、校园概况,给学生提供这方面详尽的信息,让学生一入学就根据不同大学的需要来选学自己的高中课程。

例如,美国柏克莱高中要求学生在校4年期间,必须修满220个学分。

A英语必须修满40个学分,8个学期的课程

B历史必须修满30个学分,7个学期。其中一年世界历史和美国历史,还要修一个学期的美国政府美国经济和美国选举

C科学课:20个学分,4学期

D社会学:5个学分,1个学期

E数学:20个学分,4个学期

F体育:20个学分,4个学期

G外语:10个学分,2个学期

H民族学:5个学分,1个学期

4)时间与课程

学校每天从早晨800-下午300有课,每节课45分钟,按要求学生每天要在学校学习6节课。当然有的学生学7节课,那是他选了一些不算学分的课,扩展自己的兴趣。这些课程设计和教师均不归学校管,大多是各种社会组织或政府机构的项目计划,他们为青少年提供这种学习和训练的机会。比如烹调课,教学生做各种点心、主食、三明治快餐。这门课一边教,做好的食品给教师餐厅,一边帮学生找工作,让他们有机会在餐馆打工。还有教女同学如何给人家看小孩。美国女中学生大部分都在课余时间打这方面的工,赚零钱给自己花。这些课程设计训练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还有一门课,叫"领导能力",就是训练学生做义工,不但无私奉献时间、精力、心血,还要训练组织能力,包括去募捐、帮助竞选、保护自然等。这是一门把学生带出课堂的课,培养学生对环境变化的判断能力,在多种可能性面前的选择能力,敢于迎接挑战的勇气和积极适应环境变化的调整能力,主动改造环境和不断超越自身局限性的意识与决策能力。

这一类课程学校有好多种,如新闻记者、摇滚乐、交响乐、戏剧、大合唱、编舞等。这些非必修课程所需费用,全都是社会集团投入,学校不用花一分钱,然而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如果赚了钱,就再回报社会。包括他们自办的报纸,自办的乐队,也都以这种方式运作。

在美国并不是每门课都有考试,有的课是那学分,只要交一个调查报告就可以。老师也从来不在课堂上讲,只发一个该调查报告的要求和评分标准,然后你就自己收集材料,搞社会调查,去图书馆、电脑网络上查资料。这份调查报告至少要写10页。有一个学期的时限。

而在我校,或者说是整个中国,学生学习的都是教育部门已经规定好的课程,基本上没有选择的余地。即使是你不喜欢,也得硬学下去。如果这门课你没学好,那就全归于你一个人的责任,是你不用功。但对于一个你完全不感兴趣,以后也不知道是否有用的课程,叫学生如何去学好它! 

5)不背书对不对
     几乎每中国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不对当然不对!不背怎么能记住?不记住怎么能掌握知识?不掌握知识,怎么能运用?“教书怎么能不让学生背书呢?”但美国的教育思想却认为,知道有那么回事行了。比如重大历史事件,他们从不要求学生把时间、地点、人物背下来,只要求知道其历史意义就可以了至于资料性的东西可以查脑,三分钟就查出来了。

我们在中国念书,不背不行:背《经》,背《论语》,背唐诗,背宋词,背高尔基的《海燕》,背革命烈士诗抄,背元素周期表,背太阳系行星,背声速光速,背九九表,背平方立方根表,背中国各朝代年表,背中国省市山川河流位置,总而言之,一切都背。而背书是美国教育理论最为反对的方法之一。美国学校教任何课程,都不要求背书。英文一共才26个字母,若让中国幼儿园老师教,恨不能一天就让孩子背下来;美国幼儿园则不然,他们的方法是变着法子,唱歌啦,看图识字啦等,让儿童不自觉地达到记忆的目的。

很多美国学生喜欢上学,因为美国几乎所有中学都有篮球队、棒球队、网球队、军乐队、管弦乐队,且各有训练、比赛、表演场地,而我们中国的大学也未必个个都能达到这一水平。跟中国相反,美国的家长、老师、孩子,总想避免把学校当作一个严肃的工作场所,总想把学习当成轻松愉快的游戏不必努力,玩玩乐乐就学了。美国家长送孩子上学,在校门口会对孩子说:“Havea fun”(好好玩乐),甚至会说:别太用功了。学校也尽量减轻学习中的艰苦成份。美国学生上到高中,许多人仍说不上有什么学习动机。美国中学的招生材料简直像对待孩子一样,设法哄学生到学校念书,比如用游园代替上课啦乐队、球队啦等等。大学招生材同样强调玩乐成份。据粗略统计,美国一般大学的介绍材料里,学业与玩乐之比,大概是一比四左右。尽管如此,大多数美国人仍认为上学念书是件苦事。对随便惯了的美国青少年来说,就算不动脑子,不听讲,不说话,什么都不做,只是在教室里枯坐45分钟,就已经够痛苦了。

美国的教育制度,跟这个国家的政府体制一样,重差异而不重统一。没有全美统一的课本,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考核。各州、县、市、学区,可以制定各自不同的教育大纲,可以进行各自不同的考核评判。由于美大学很多,没有考大学一说,随便什么人,什么背景,只要想上大学,有相应的学习能力,都可以上大。所以美国人在小学中学学了多少文化知识无足轻重,因而学校对教学结果并不强求一个标准,家长学生自然也比较无所谓。

由于他们从不背书,所以基础知识不巩固,拼读不准确,基本概念不清楚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所有这些方面,咱中国学生可就强多了。

总之,中美的差异不是几页纸能说完的,大体来讲就以上一些内容,但从中就足以看出这差异之大了。

 

2、英国VS省锡中

也许,我们大家已听说过英国那“令人羡慕的课堂”。英国的课堂的确很有吸引力,很自由,它的课堂气氛很随和,老师的课讲得比国内生动得多,老师在课堂上几乎从不讲解课本,时不时放幻灯片,通过生动的实物和形象把教学内容具体化,启发你去想,去做。有时学生还可以躺在地板上,趴在地板上听老师上课。各种各样的手工课,让你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动手的能力。而相对比起来,国内老师常常是照本宣科,很少借助现代设备。我们学校也具有优良的硬件设备,但那些幻灯片是代替老师在黑板上洋洋洒洒的板书,而不是生动的动画或图片。

   拿历史课来说吧,老师幻灯片上成篇的板书,让讲台下同学们的手叫苦不堪,因为忙着抄笔记,老师边讲边解释的许多东西都被同学忽略了,只有少数同学在附和。而英国老师在课堂上不仅会说生动的故事或评论,甚至还会带同学们去实地考察一翻,让同学们把实物和课本联系起来。有时他们会去博物馆参观,看着那些祖先留下的文物,脑子里的印象自然也深了;如果去英国大英博物馆参观,就经常会看到穿着时髦校服的英国中学生拿着在博物馆的各种文物解说牌前做着笔记。但也不能说中国的课堂一点优点也没有,可对于同学们来说还是英国的课堂吸引人吧!

我们省锡中的课堂也有开明的地方,学生们有疑问或想发表见解可以向老师提出。但在英国,学生可以不必征得老师的同意边自由发言。也许英国这样做是为了体现师生平等吧,不过我个人认为还是向老师征得同意后发表言论较好,这样显得对老师有礼貌。

所以我们中国的课堂还是要多多鼓励学生,教学生怎样思考比较好。有些老师上课时同学们起来回答问题,因为回答错了老师会批评他,当然这是少数,但以后那学生就再没兴趣起来回答问题了,这样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所以我们省锡中的课堂有一些方面也许该改革一下。

 1) 作业的差异

  对于省锡中的学生来说,学习的一大痛苦就是课外作业了。省锡中的作业量在中国虽然不算太多,但也绝对不少。虽然不是题海战术,但也可称题河战术了。并且作业内容大多针对当天所学内容,进行题目来消化,巩固知识,效果很好,就是有写枯燥,让人害怕。不利于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并且因为一些学生的自空力不足,本身惰性的影响,作业有时的作用就大大降低了。

而对于英国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课外作业量少,但有趣。作业形式大都符合孩子的心理,使其乐于完成。如观察某一现象(想种子在水中如何发芽等)、制作一手工制品、化一张画、编个故事、写一些论文等。孩子完成的作业虽然幼稚,有的不伦不类甚至荒诞,但毫无思想制约,体现并开启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这样以后,最大的效果就是培养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这样的作业可以引发学生发现更多的知识,并培养写论文、查资料、调查总结,动手的能力,而这些,恰恰是很多中国学生缺少的能力。

建议

1作业量一定要适中               

2可以改变一些作业形式,尤其是寒暑假可以布置一些论文、调查等多种形式

3可利用电脑完成一些作业

2玩与学习关系的差异

在英国,玩也是学习。在英国上课的确很随意,英国中学固然规矩繁多,管制十分严格。但是老师在课堂上也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如果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向老师提出。如果上课时想去洗手间,去就是了,如果坐累了,你可以站起来伸懒腰。最有趣的就是考试,除了必要的文具以外,你还可以带枕头或是朋友亲人送的幸运物,想娃娃、相片之类的东西进入考场。因为学校主张在不违反考试规定的情况下给予学生充分自由,好使学生在最轻怡、自由自在的状态下发挥到最佳。老师讲课的时候,常常旁征博引,语言幽默、诙谐,从不照本宣科。在这样一个轻松、自由自在的氛围里我们不仅不会感到烦躁,反而能够萌发兴趣,建立起学习信心。很多时候学生还带我们出去上课。比如说,夏天老师可能就把全班带到草地上,坐在暖暖的阳光下讲课。地理课上,老师会带我们去各地考察地形和气候,再实地讲解地形的形成和气候的成因。历史课,我们会去历史博物馆看展览,等等。

并且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旅游,使他们接触自然,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省锡中玩和学习有了明显的分界线,在课堂上有严格的纪律,考试时除了考试文具其它一律都不准带,当然,我们不能否定省锡中这样的做法不好,它的优点也有很多,但如果将英国这种学习与玩的关系的可行的地方与中国的学习融合起来,那我想并没有坏处,还会有事办功倍的效果。

建议:

1一些课在可行的情况下完全没有必要在沉闷的教室里学习,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优美的校园,如早读课,我们可以在草坪上,河边大声朗读英语,在清爽的风的吹拂下请轻轻松松有可以高效的背诵课文、单词。

2历史课上,有时可以让我们去历史博物馆等,去进行参观、摘抄从而了解历史。

3政治课,比如学习税收,可以让我们去税务局自己去学习。

4地理课,如讲到城市规划,完全可以让我们自己通过上网,了解惠山新城的规划, 从而学习城市规划。这样,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可以培养我们自主学习、探究、动手的能力。    

3)老师的差异

在英国,老师对学生似乎是永远和蔼可亲的。他们在对待学生时,总是当成朋友,也就使得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和省锡中老师在学生心中形象有很大不同。

 以下有一个事例,可以很好表述英国老师。这是在《云南日报》上登载的一篇来自母亲笔下的文章——《儿子在英国感受西方教育》

 我的儿子到英国上小学四年级,刚见他的新老师,那位老师看了儿子的数学教科书后说,你的儿子在六年纪以前数学可以不用学了。后来,我发现一向成绩优秀的儿子在英语上却不行,我开门见山的抱怨儿子在语言学习上的反应不敏捷,又不刻苦,除了家庭作业外。希望老师能给他一些额外作业。听了我的话,那位老师笑了。他首先表示,非常理解家长的急切心情,接下来谈话的味道就不是我所希望的了。老师说:“你有一个非常聪明可爱的儿子,他到英国仅有几周的时间,可他在语言上的进步是令人吃惊的。你应该为有这么个优秀的儿子而骄傲。今天早上在我检查他的家庭作业时。发现他把明天的书也读完了。他是多么努力的孩子啊,不用担心他会做的更好。我没必要帮他添家额外的作业,应该给他足够的时间玩。

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英国老师总是对学生进行表扬,他们总是在捕捉学生身上任何一处细小的优点,微小的进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让学生觉得自己是best。他们不赞成题海战术,讲究玩中快乐的学。但是这样也有一些付面影响。这样可以是学生自高自大,看不清自己的不足。自我满足,不会去提高了。给予自由过多,会很难管束。而省锡中的老师不同。省锡中的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善于批评指责学生。他们能一针见血的指出学生的错误。从而帮助学生改正。但这样,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对学习的兴趣降低,有时也不利于学习。所以,对于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老师,又各有优缺点的老师,如果结合在一起,那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更优秀。

下面是对省锡中的老师的一些建议

1.  对学生多一点微笑

2.  对学生多一点表扬

3.  批评学生时可以委婉一些。避免不小心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4.  与学生多一些互动,改变一些教学模式,并不是每一堂都一定要在教室

5.  注意一下培养学生的兴趣。

七、研究小结

当初刚开始接触课题时,我们热情积极,可是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研究是个艰苦的过程。尤其对于我们而言,一星期一节课,短短的四十五分钟,要有丰硕的成果似乎有点天方夜谭。不过,抓住时间,提高效率,齐心协力是我们的伴友。在整个一学期的研究中,我们一小组有得有失。我们踏入了美国课堂,进入了英国学校。“学分制”成为我们最重要的突破;我们与美国高中生一同活动,虽然只是享受在文字和联想的空间里,但也很知足;我们见识英国高中生的课程作业量,无不感慨万千。遗憾的是我们没有丰富的照片来一睹为快。但是总体上还是不错的,能够基本完成目标。

总而言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多加实践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