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虎食人卣

 RK588 2014-10-11

2013年12月26日 作者:博物馆.看展览 

商虎食人卣造型取踞虎与人相抱的姿态,立意奇特。虎以后足及尾支撑身体,同时构成卣的三足。虎前爪抱持一人,人朝虎胸蹲坐。一双赤足踏于虎爪之上,双手伸向虎肩,虎欲张口啖食人首。虎肩端附提梁,梁两端有兽首,梁上饰长形宿纹,以雷纹衬底。虎背上部为椭圆形器口,有盖,盖上立一鹿,盖面饰卷尾夔纹,也以雷纹衬底,与器体一致。虎两耳竖起,牙齿甚为锋利。

该器表面大部分呈黑色,局部留有很薄的绿锈,它和许多出土于湖南的商代后期的青铜器一样,纹饰繁缛,以人兽为主题,表现怪异的思想。

关于此件器物的定名上历来存在争议。中国学者将其称作为“虎食人卣”,而日本学者则将其定名为“乳虎卣”,究其定名的区别主要是因为中日学者对该器物表现的思想内容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命名争议

中国学者认为人与虎不是共存的,只是其反应的社会意义存在着争论。有人认为,虎是东夷某方氏族的图腾,虎食人则表示把俘虏献给图腾神。持这种图腾说的还有人认为,虎食人表示以虎神为图腾的人,受到虎神的保护。还有一种说法,这是虎神食恶鬼,意在驱邪求吉。而日本学者则认为“人与虎的关系和谐”“表现出‘天人合一’”“‘人物共处’的意识”。

历史资料表明器物上有很多虎“食人”的形象。1986年三星堆祭祀坑所出铜尊上,有虎衔人的纹样;司母戊大方鼎的耳部有两虎共食人头的形象,被食人头顶竖冠装饰;浑源李峪村出土的鸟兽龙纹壶上有虎食人的浮雕,虎咬住人的腰部,人为裸体;1976年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青铜钺肩下部,在长方形的图案中铸双虎侧身相向而立,皆张开大口,两个虎吻之间铸人首;1957年阜南月儿河出土龙虎尊,尊腹部铸一只一首双身的虎,虎口下一裸人,呈被吞食状;《支那古玉图录》所收虎食人头纹玉刀,也以刻线的形式表现了一幅猛虎玉吞人头的图形;另何新先生发现过的一个玉佩也有“一条巨龙正绞缠着一个挣扎的人,以双足扼抱其胸腹,作绞缠和吞噬之状”的描述;三门峡上岭虢国墓地1705号墓出土一西周晚期车轴,轴的顶端为龙形,龙口的正面及左右两侧均衔咬着一个人头。

《史记 殷本纪》载:“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搏,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以僇辱之。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艺文类聚》卷五十九《武部.战伐》中述:“武王伐殷,丁侯不朝,尚父乃画丁侯射之。丁侯病。遣使请臣。尚父乃以甲乙日拔其头箭,丙丁日拔其目箭,戊己日拔腹箭,庚辛日拔股箭,壬癸日拔足箭。丁侯病乃愈。”又据《战国策.燕策二》,宋康王曾按秦王面孔刻一木人,闲时以箭射之。以上皆为后世的记载,何新先生在其《龙:神话与真相》一文中说:“殷周前巫术思维是很特别的。一方面人们要借一些凶怪之物作为压制仇敌的工具或助手,搞“借刀杀人”的把戏;但另一方面又要对凶猛之物实施厌制与压服,使其不得以患害。”在谈到“龙”字何以头上有“辛”时说:“《说文》:‘辛,辠也。’郭沫若说:‘辛字是剞之象形文。’……‘辛’置龙头上,象征刑杀,很可能是古文字中一种具有巫术意义的镇服符号,用以施诸那种凶悍不祥之物,盖厌胜之义耳……”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不管“虎食人卣”的内在意义是什么,究竟虎是谁的化身,不可否认的是食人形象应当与巫术思维相关。

象征

关于虎食人卣的装饰功能,主要有以下五种看法:

一、表现统治者的专横残暴,以此造型威吓奴隶。虎是奴隶主阶级的象征,人是奴隶的代表。

二、将人兽关系看作人借助动物的力量沟通天地。

三、象征人的自我与具有神性的动物的统一,以便获得动物的保护。

四、虎食人实际反映了“虎食鬼”的神话,即以威猛的虎驱逐恶鬼,取避邪之用。

五、虎代表自然界,象征人对自然的恐惧,但又必须附着自然,表现人性的软弱。

欢迎下载看展览,请戳:www.kanzhanlan.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