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recipe

 五谷虫鼠妇 2014-10-11

龍膽瀉肝湯治療舉隅

香港中醫學會  陳洛川

龍膽瀉肝湯出自《醫方集解》,由龍膽、柴胡、黃芩、梔子、車前草、木通、澤瀉、生地、當歸、甘草組成具瀉肝膽實火、清肝經濕熱之功效.為治肝膽實火或濕熱之證的常用方.筆者行醫于香江,運用該方加減治療數病,收效甚佳.現隅舉如下:

  1. 失眠

  2. 何某,,42歲、工程師.19984月×日就診.

    患失眠數年,曾服中西藥,但均是第一二天有效,隨后無效.此次失眠起因于公司前景不妙,萌生去意,

    但家有老少,而舉棋不定,憂心忡忡,至今巳月余無安睡,故再試求中醫.證見:形容憔悴,目光疑慮、面色蒼白而唇紅、舌邊尖紅而胖、苔黃膩偏干、咽喉紅、脈弦有力,訴曰疲乏無力,倦怠煩躁易怒、頭暈耳鳴,且時心悸不安、口干口苦、飲而渴不止.胃納可、喜食美味,大便偏結、小便頻數,尤以夜間失眠時小便達3-4.四診合參:證屬肝鬱化火,濕熱內生.擬龍膽瀉肝湯加減.處方擬:膽草三錢、柴胡三錢、黃芩三錢、梔子三錢、車前草三錢、木通三錢、甘菊花五錢、羚羊角骨五錢、竹茹五錢、枳殼三錢、石菖蒲一錢、茯苓五錢、鬱金三錢、甘草二錢,每日一劑分二次服,連服四天.患者取方大惑不解,問曰:巳疲乏無力,何以如此苦寒?我巳失眠心悸,何以不設安神藥?答曰:中醫治病講辨證施治,君因肝鬱日久化火,疲乏無力為壯火食氣之因,爾之心悸為喜食肥甘、濕熱內生而成痰,痰熱擾心之故,況且君巳曾服安神、補氣之藥不少,何以惘效?若于再擬此等方藥,豈不又復前轍!請君一試.四日后復診,何生喜曰:四晚能安睡.如此,效不更方,逐加減調治月余,并囑減肥甘以善后.

  3. 風癬

  4. 李某,,14,學生.199710月×日就診.

    患者患玫瑰糠疹月余.:月前始發現于軀體兩處起泡,色淡紅,癢甚,遂就診于西醫,巳服藥和外擦一月,然疹未止,曾于頸部又出,此起彼伏.現軀干皮疹開始現干燥起鱗屑,但搔癢依然,且延至腹股溝及陰囊邊,雙下肢踝關節以下均見紅黃色泡疹.家母亦不停予龜苓膏五花茶服食,然功未效,故求診于中醫.見患兒型體肥胖,軀干上尚有許多鱗屑狀皮疹,于少腹下,皮損以橢圓淡紅間有黃色液體之丘疹,雙下肢踝關節以至足底亦見.舌邊尖紅且胖大、苔黃膩脈弦滑.訴膚癢日夜均甚,口干欲飲,胃納如常,大便粘溏,小便黃短.證屬“風癬”,然患者目前皮損位置正屬肝經之繞,厥陰之行.四診合參,實屬肝膽經濕熱實火為患.治以清瀉膽經濕熱實火為主,投以龍膽瀉肝湯加減.處方:龍膽草三錢 柴胡三錢 黃芩三錢 梔子三錢 車前草四錢 木通三錢 生地二錢 歸尾一錢 澤瀉三錢 薏仁八錢 土茯苓一兩 丹皮三錢 白癬皮五錢 地膚子 金戔 甘草二錢,試投一劑,分兩次服.次日患兒及母再來復診,謂藥后是夜癢減,皮疹無新出現,症見好轉,如此再至十天,病告愈!玫瑰疹西醫謂原因不明之紅斑鱗屑性皮膚病,好發于冬秋二季,以中青年為多.病程長短不一,甚為醫病家之困擾.著名中醫皮病專家趙炳南先生為此病屬中醫六癬中之“風癬”,病因多以血熱、外感風毒、內外合邪而致.因血熱熱毒互結,故見紅黃色環斑,若挾濕邪則病程拖延時間較長.本例證是因挾濕熱毒邪、且皮損部位以肝膽經循行位為見.故非清熱袪濕之五茶飲龜苓膏之屬能治,實屬專瀉肝膽經濕熱之龍膽瀉肝湯證.所謂辨病辨證均重要,然辨證更為中醫之根本!

  5. 鼻淵

黃某 32 銀行職員 19986月×日就診.

患者外感半月有余,初擬外感就診于中醫,謂“風熱犯肺”未愈且見頭脹痛甚,鼻流黃綠色涕,轉診

西醫,西醫謂“急性鼻竇炎”予抗生素口服及建議作鼻竇清洗術.患者因畏清洗術而轉診中醫.見患者愁容面白唇紅、聲重鼻塞、咳有痰聲.舌邊尖紅苔黃粗干,咽紅充血,咽后壁且見有分泌物膠粘附著,再細看鼻腔內亦有黃涕粘附、脈弦滑.訴時有往來寒熱,頭脹痛甚、口干苦欲飲,便結尿黃.晨起鼻塞及流涕甚多,色均黃綠,有因倒流甚,咳嗽亦頻,咳痰亦黃綠粘濃.根据西醫的診斷以及整個病史過程,該是“鼻淵”無疑.唯鼻淵的辨證與治療,今多隨五行之臟腑相關學說,以“肺竅于鼻”為多,多肺論治,此說甚是,亦言之有理.然在《素問》、《氣厥論》中亦曾有記載“膽熱移于腦,則辛頞鼻淵者,濁涕下不止”.﹝頞、鼻梁也,音遏(普通話)﹞今患者濁涕下不止,亦為膽熱移于腦也.治擬清理肝膽熱之時,亦擬清肺經之邪.取龍膽瀉肝湯合千金葦芩湯加減以直搗病所.處方:龍膽草四錢 柴胡三錢 木通三錢 車前草五錢 黃芩四錢 梔子四錢 北杏仁五錢 蘆根一兩 冬瓜仁一兩 葛根八錢 芥穗二錢 薄荷一錢半后下.一劑日飲二次,共三劑.三日后,病家復診,謂頭痛減鼻通暢,唯仍有黃綠涕及痰,但量巳減少.效不更方,再進四劑.四劑后以甘涼養胃之劑調理而收功.

 

升陽益胃湯加減治療慢性結腸炎

香港中醫學會   區永光

慢性結腸炎(以下簡稱本病),是一種發展緩慢,病程較長,容易反復發作的常見病.其變在直腸和乙狀結腸粘膜下層.也可遍及整個結腸.其病因至今仍未清楚.近十年來,筆者使用升陽益胃湯加減治療本病,每獲良效.現將資料較完整的35例整理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全部病例均為門診病人,均經政府醫院或西醫作纖維結腸鏡確診,并排除腸道占位性病變.其中男12,23.年齡最大65,最小21.發病時間最長11,最短3個月.臨床表現,腹瀉曰次或以上.腹痛.腹脹,腸鳴或里急后重,大便有粘液或膿血.嚴重者神倦乏力,納呆及進行性消瘦.

  1. 治療方法

升陽益胃湯加減:黨參5 白術4 北蓍5 黃連3 陳皮2 雲苓5 防風3 羌活3 柴胡3 白芍5 葛根5 1,渣再煎,早晚各服一次.濕熱蘊結者,去北蓍、羌活、白術,加黃芩5,苦參3;伴膿血者,再加白頭翁5,地榆5;腹痛甚者加木香4,重用白芍至1;脾胃虛弱者去黃連加炙甘草3,葛根改用煨葛根;脾腎兩虛者去黃連,葛根加玉桂1,破故子5,五味子3;陽虛甚者加熟附子5.

  1. 治療結果

臨床治愈(4周為一個療程,服藥3個療程內臨床症狀消失,部分經纖維結腸鏡檢查或鋇劑灌腸復查恢復正常)10,好轉 (3個療程內臨床證狀減輕,大便次數及腹程度均減少)22,無效(治療3個療程后,臨床症狀無改善或加重) 3.總有效率91.4%.

  1. 典型病例

曾××,女,42.初診日期1995113日兩年前腹部疼痛,大便日4-5,里急后重,伴粘液,便后肛門有不適感,經西醫診治兩周,症狀改善,十余天后,因飲食不節又發作,再經西醫療兩周,症狀減輕,但仍覺左中下腹隱隱作痛,大便每日2-3,,偶有粘液.經政府醫院作纖維結腸鏡檢查,確診為:“慢性潰瘍性結腸炎“.

症見:面色白,體形消瘦,氣短乏力,腹痛綿綿,左下腹痛較,甚痛時欲便,2-3,伴少許粘液,無膿血,便后痛減,肛門有灼熱感,舌質淡紅,苔微黃膩,脈緩滑,此乃本虛標實,邪少虛多之證.脾胃虛弱為本,濕熱蘊結為標.病巳經年,虛症巳現,補虛確為治本之法.但濕熱仍存,徒補虛則恐關門留寇,徒清熱則犯虛虛之,弁宜攻補兼施,方用升陽益胃湯加減:黨參5 蒼術4 黃連2 陳皮2 雲苓5 防風3錢柴胡3錢黃芩5 苦參3,錢錦地羅1,葛根5,錢連服七劑.

1110號復診,腹痛減輕,大便日1-2,次仍有少許粘液,舌苔略厚,脈如前,效不更方,原方去苦參加藿香5.

1125號三診;按上方加減連服2周后,余症改善,濕熱之症巳除,治以調補脾胃為主,佐以理氣袪濕.處方:黨參5 北蓍5 黃連2 陳皮2 雲苓5 防風3 羌活3 柴胡3 白芍5 煨葛根5 藿香5,錢每周服3-4,忌服生冷肥膩之品,連服2個月,臨床狀消失.隨訪兩年,未見復發.

  1. 體會

本病病機為脾失健運,濕濁內生,鬱而化熱,下注大腸.亦與情志不暢,肝脾不和有關.如日久不愈,則久病入絡而夾瘀,或反復發作,脾病及腎而鬱陽虛,因此,多屬本虛標實,寒熱夾雜之症,其虛者,正氣虛.多為脾胃兩虛,甚則脾腎陽虛.其實者,邪氣者,多為大腸濕熱,氣機不暢,甚則氣滯血瘀.治宜扶正與袪邪共進,散寒與清熱并用,既補益脾胃.疏肝理氣,又清熱除濕,行氣化濁.

升陽益胃湯出自李東垣《脾胃論》,具益胃健脾,升陽舉陷之功.方中以四君子湯加黃蓍益氣健脾升陽.現代藥理研究顯示,上述藥物有抑制副交感神經興奮作用,脾虛患者服后,胃腸運動功能紊亂有不同程度改善,并有緩解胃腸平滑肌作用,使其蠕動減弱.陳皮 防風 白芍 白術 為“痛瀉要方”,合柴胡疏肝理氣,調理情志,健脾止瀉,羌活燥濕,黃連清熱袪濕,葛根升陽止瀉,全方集升陽益氣,疏肝健脾,清熱化濕于一體,與本病病機甚為契合,故取得較佳療效.

 

桑枝忍冬藤湯治療熱痺的體會

香港中醫學會   梁樂昌

痺證是指機體肌肉關節經絡遭受風寒外邪侵襲后,氣血運行失常,引起機體與關節等疼痛麻木,重著酸楚,甚則關節腫大,屈伸不等的一種疾患.中醫論痺以《素問痺證篇》為基礎一般從風寒濕痺與熱痺論治.

古人認為“痺為陰邪”,以寒證為多.但從臨床看,熱痺亦不少.特別是香港地處亞熱帶,一年之中夏天比冬天長,且長年潮濕多雨,故濕熱痺證多見.

治濕熱首辨濕熱之孰重孰輕,次辨病變部位之在上在下.凡熱重以清熱為主,濕盛以袪濕為主.袪濕不但要宣肺健脾流蓮三焦,同時還要佐以袪風之品,因袪風即可勝濕.

痺證必瘀,故無論新久,安無論體表有無其它瘀血之?,皆當佐以化瘀通絡之劑.

筆者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用自擬的“桑枝忍冬藤湯”治療濕熱痺證,取得了滿意旳效果,茲介紹如下:

  1. 方藥組成

桑枝8 忍冬藤8 防己6 赤芍5 丹皮5 海桐皮5錢希簽草5 秦艽4 通茗錢半 生苡仁2.

加減法:熱重加石膏、知母3 連翹一兩 枝子3.

濕重加赤小豆8 滑石一兩,甘草2 蠶砂5

痺從心,致心悸氣短.:人參3 麥冬5 五味子3 丹參8

痺在上肢:加姜3 羌活3.

痺在下肢:加懷牛七6 川牛七6.

  1. 典型病例:

陳某某,女,40,全身關節游走性疼痛半年,膝關節紅腫大半月余,而九六年二月十二日來門診中醫治療.

檢查:體溫37C,脈博:100/,血沉110毫克/小時,又膝關節紅腫疼痛,局部灼熱,觸之痛甚.汗多,瘦黃,舌質紅,苔黃燥,脈滑數.西醫診斷為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診斷為熱痺.服用桑枝忍冬藤湯四劑,關節疼痛明顯減輕,血沉下降.再服用五劑,臨床症狀基本消失,各關節活動自如.復查血沉20毫克/小時,前后共服用10劑而治愈.

體會:熱痺特點是,患者的關節或肢體紅腫疼痛,局部發熱或有全身發熱.爽濕則全身倦怠,肌肉及關節著重麻木.此因濕之邪侵襲肌膜筋骨及肌肉,治以清熱逐濕,袪風通絡.方中桑枝忍冬藤清熱解毒消腫,防風 秦艽 袪風通絡,海桐皮 希簽草去經絡之風濕,防己 生薏仁 通草利濕,丹皮 赤芍活血去瘀.諸藥配合,共奏清熱去濕解毒消腫止痛,用之取得滿意的效果.

 

帶狀泡疹并神經痛治驗

香港中醫學會   方振家

帶狀泡疹是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種常見急性泡疹性皮膚病,病毒可同時侵犯脊神經后根而并發神經痛.西醫治療副作用大,療效不肯定.我對八例患者采用中醫辨證施治,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治法:

本組八例,女性六例,男性二例,年齡介于23-65,以年高女性為多,全部病例具有典型的帶狀泡疹并神經痛的症狀與體?:起病時可有發熱,全身不適,在發紅稍腫的皮膚上出現充滿漿液的泡疹,可在胸肋部或漫延至腰背部,或在頭面部,或四肢.多見于胸肋部,受侵肋間神經分區呈燒灼刀割樣疼痛,或沿神經放射,疼痛持續性或間歇性加劇.中醫辨證多屬肝膽濕熱,氣滯血瘀.

治法以清利肝膽濕熱,化瘀通絡理氣.基本方;膽草三錢 黃芩1 板藍根五錢 連翹三錢 薏仁五錢 車前子三錢 紫草根五錢 川軍二至三錢 赤芍三錢 丹參三錢 絲瓜絡三錢 元胡三錢 川楝三錢 乳沒各二錢.加減法:熱毒甚加銀花、蒲公英、 山梔,血熱加生地、丹皮; 濕盛者加?苓、茯苓或蒼白術;納差食滯者加谷芽、枳殼;難入眠酌加龍齒、珍珠母;后期癢明顯者加白癬皮;隨證加減.

典型舉例:李某 ,52,住青衣;主訴左下胸部起水泡劇痛反復二周.左下胸起紅斑及小水泡,一堆一堆出現,發病第二天尋西醫治療,逐漫延到左胸腋中,腋位置,相繼背部亦出現簇性水泡,且胸背部劇烈疼痛,夜不成眠,口干煩躁,大便秘結,小便短赤,因外用藥不當局部見破潰感染糜爛面,脈象滑數,舌象示舌苔黃膩,舌質紅.症證屬肝膽濕熱氣滯血瘀型,施以上述基本方,加蒲公英五錢,服三劑后局部水泡漸見略消,糜爛面紅腫減退,大便始通,又繼服三劑,逐見好轉,后因症加減治之,共服十二劑基本痊愈,神經痛基本緩解,為防遺留神經痛,側重活血化瘀理氣通絡之方,繼服六劑,一切無,恙未見復發.

  1. 討論

帶狀泡疹可發病于任何年齡而老年患者居多.祖國醫學稱為“纏腰火丹”、“蛇丹”俗稱“飛蛇”、“蛇串瘡”,并發神經痛可歸類“肋痛證”範疇,神經痛可發生于泡疹出現前或山現后或泡疹消退后持續幾周,稱為“泡疹后神經痛”.

本病的發生,可因情志內傷以致肝膽火盛;或因脾濕鬱久,濕熱內蘊,外受毒邪而誘發.毒邪化火與肝火、濕熱博結,阻遏經絡,氣血不通,不通則痛,故症見灼熱疼痛;毒熱蘊于血分則發紅斑;濕熱凝聚不得疏泄則起水泡.因此肝膽濕熱,氣滯血瘀為本病的實質.

在辨證施治上,清熱利濕解毒以治其因,化瘀通絡理氣以治其果.在治療過程中要抓住各階段的發展變化,如肝膽濕熱為重則偏于清利濕熱,尚要權衡濕熱之中濕重還是熱重,毒熱之中熱重還是毒重;如神經病痛為重則偏于化瘀通絡理氣,兼清余熱余毒.

本病西醫治療上多采用干擾素或免疫抑制劑等所謂抗病毒治療,對神經痛用卡馬西平等神經止痛藥,西藥有一定副作用,抗病毒療效不肯定.作者認為,應用西醫診斷中醫辨證施治,上述基本方靈活隨症加減,療效可靠,病情未復發,且藥物無副作用,故值得研究探討.

 

淺談人參

香港中醫學會   伍卓林

  1. 人參的分類

來源分類:野山人參(長白山野山人參最好);栽培人參(栽培時間有3456年之分)

產地分類:高麗人參(產于高麗半島即朝鮮半島);吉林人參(產于中國東北吉林省);日本人參(產于日本島)

炮制分類:生曬參(收成后,不去皮,直接曬干);紅參 (洗淨去栓皮,蒸數小時后再曬干);白參以白糖溶液浸泡后再曬干);糖參(去栓皮,入沸水煮至半熟,針札小孔,然后放入砂糖濃汁,內浸泡1-2小時,取出曬干)

  1. 人參的鑒別

紅參色紅,白參色白,生曬參色如蝦肉,糖參有糖份附于表面,一看便明,容易鑒別.但高麗人參,吉林人參,日本人參,鑒別則較難,一般可從以下幾方面鑒別:

從參蒂鑒別.高麗人參,參蒂較大而短;吉林人參,參蒂較長,稍細;日本參,參蒂較肥大飽滿.

從參身鑒別.高麗參,參身較細,皮多皺紋如姜皮狀;吉林參,參身稍粗,皮多數無皺紋;日本參,參身較粗皮較滑.

從參的質地鑒別.高麗參質堅實,擲地有聲,斷面有紋如松節橫切面,橫紋越多,生長年齡越長;吉林參及日本參質稍軟,斷面紋路不明顯.

  1. 人參的藥理成份

根據藥理分析,人參的成分有: 人參寧、人參辛 人參酸(即軟脂酸,硬脂酸,油酸,亞油酸的混合物)植物甾醇、維生素B1B2、糖份、醇、揮發油及其他化合物,微量元素等.

  1. 人參的主要功能

人參能促進腦細胞的發育,增強人的思維能力,提高人對事物的分析能力,提高工作效力,增加智慧.

人參能促進性腺激素分泌,增強性機能,使男女生殖機能旺盛,保持生育能力及青春體態.

人參能興奮腎上腺系統中的主腦垂體,能增強人體對低溫或高溫的耐受力,使人體適應氣溫的高低變化,增強人的免疫力,減少發病率.

人參能增強人體的代謝功能,調節膽固醇的代謝,能協調體內胰島素的分泌,降低血糖,能預防及治療糖尿病及高血壓或低血壓等病.

中國古代醫學家把上述功能概括為:大補元氣,補腎健脾,益智生津.

  1. 人參的保健作用

生曬參,性平和,溫而不燥,既能補氣,亦能生津.可以打粉,滾水沖飲,每天三錢至六錢,常飲可以預防和治療糖尿病.

紅參,剛健溫補,能振奮陽氣,急救回陽(虛脫或休克),性功能衰退,記憶力減退,思維能力減退,想增加智慧,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性功能,可以每星期炖服12,每次三錢至五錢.炖參宜加生姜三片,黑棗四枚(去核).

白人參,其性清補,能補脾胃,益肺氣,若食欲不振,氣力不足,老人常食可延年益壽,兒童常食有益智商.可打粉,滾水沖服.每天或隔天服一錢至三錢.

糖參,性偏溫補,功用同白參相若,體弱虛寒者較好.

  1. 人參的醫療功能

人參味甘微苦,性微溫,入心、肺、脾三經.能補氣、生津、安神、益智,為虛勞內傷的常用藥.凡一切氣虛、血虛、中氣不足、津液不足,心神不寧等症,皆可隨不同症狀,配合不同藥物進行治療,往往可以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人參單味煲湯叫獨參湯.能大補元氣,治元氣大衰,氣短神疲、脈微欲絕等氣虛欲脫危急證候.人參配熟附子叫參附湯,可回陽救逆,治休克,汗出亡陽,四肢冰冷.

人參與熟地同用叫兩儀膏,可治血脫亡陰症.

人參與白術、雲苓、炙草同用叫四君子湯,可治療脾胃氣虛、精神疲乏、四肢無力,氣短泄瀉等症.

人參與北蓍、當歸、白術、升麻、柴胡、陳皮、炙草等藥同用叫補中益氣湯.可治中氣下陷,氣短懶言,久瀉脫肛、子官下垂、胃下垂等病.

人參與蛤蚧、胡桃肉、五味子同用叫人參蛤蚧散或人參胡桃湯,可以治療因肺腎兩虛引起的哮喘.

人參與五味子、麥冬同用叫生脈散, 可以治療口渴氣短、脈虛多汗、心氣無力等症.

人參同熟地、天花粉、五味子、天門冬同用,可以治療口渴引飲、多尿、消瘦之糖尿病.

人參與北蓍、白術、茯神、圓肉、遠志、棗仁同用,可以治療心跳、失眠、多夢等神經衰弱病.

人參與鹿茸、紫河車、仙靈脾等助陽藥同用,可以治療腎陽不足,陽萎不舉等症.

人參同酸棗仁、龍骨、牡蠣、夜交藤等藥同用,可以治療心腎不交,心悸失眠、煩燥不安、多夢遺精、頭暈乏力等病.

總之,人參是一切虛證的常用名貴中藥,與不同的藥物組合,有不同的治療效果,配合得宜,相得益彰,立竿見影.

黨參雖然能補脾肺,益氣生津,與人參的功用相似.但補氣之力不及人參,而且無人參大補元氣之效.因此氣虛輕病可用黨參代之,但對于氣虛欲脫之急症,重病就非人參莫屬了.

 

淺談咳嗽

香港中醫學會   鄭良琴

俗謂“醫生你莫傲,請你來醫嗽”.說明咳嗽是普通的常見病,也是比較復雜難治.早在《內經.咳論》中就專門論述咳嗽,曾提出“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犯肺也”.所以咳嗽雖然是肺臟病變的症狀.然而其他臟腑功能失調也會影響肺臟而生咳嗽.,此應該要精于辨證,才能收到較好的療效.

根據歷代醫家處理咳嗽的見解,結合本人臨床實踐經驗______大致可歸納為二大類:

  1. 外感咳嗽

每因季度轉變,抵抗力減弱,易受四時不正之邪侵襲,使腠理鬱閉,肺氣壅塞,宜降失常而引起咳嗽.主要以風寒為主.如在暑天或秋天便有夾暑或挾燥證狀.

主要表現以咳嗽為主,痰白清稀,不易咯出.同時伴有惡寒發熱,流涕噴嚏等症狀.若化熱則痰轉粘稠,咽痛,黃涕等,若化燥則口干,干咳、鼻燥、舌干少津等症狀.

論治方面:應以疏解外邪,宜通肺氣.可選杏蘇飲、香蘇飲等方.不宜早投清潤止澀之品,也忌飲食油膩之物,以免惡邪內陷,釀成久咳而喘,對于外感咳嗽,如反復發作,喉癢,咯痰不爽,但表證較為輕者,可選用止嗽散加減.方中紫苑、白前,疏利肺氣,化痰止咳;百部肺止咳;陳皮、桔梗、甘草宣肺利咽,順氣化痰;荊芥以袪餘袪.全方具疏表宣肺,化痰止咳之功 .

驗案舉例: 余某 31 女性 酒樓侍應

:咳嗽三天,伴有噴嚏流涕,咳痰不爽,微惡寒頭痛,舌苔薄白,脈浮,此為外感風寒,肺氣失宣,擬三拗湯加味進三劑病除.

處方: 麻黃3 杏仁1 甘草1 前胡2 陳皮5 茯苓3 法夏2 紫苑3 白芷3

  1. 內傷咳嗽

每因身體肺臟虛弱,當其他臟腑功能失調時,以外感風寒引動而發咳嗽,臨床上常見:

脾虛生痰型:咳嗽喉癢痰多,色白,舌苔濁膩咽痛等症.

肝火犯肺型:咳頻脅痛,口苦,咽干,痰粘,舌紅苔薄,脈弱.

肺陰虧損型:咳嗽痰少,氣短咽干,舌苔薄,舌質紅,脈薄弱.

根據以上不同病理變化,權施健脾養肺,可選金水六君湯,清泄肝火以神效散,小柴胡湯加減,滋養肺陰以麥門冬湯.內傷咳嗽多為慢性病程,若延誤治療,每涉腎釀成久咳而喘.當以補腎納氣法以參蚧散之類.

驗案舉例: 林某 60 男性 任職銀行界

據述:近年每屆秋季均要發生一場咳嗽病,且歷數月之久.此次巳發病月余,經中西醫治療未效,現在症見干咳,咽干,喉癢氣嗆,每因操勞過度,則咳嗽加甚,平時工作忙(經常熬夜加班,察其舌苔黃厚,脈象弦滑.慮素體肝陽內動,適逢秋燥季節引發咳嗽.屬于外感風燥.內挾肝火,治療以清熱為主,以小柴胡湯進退,服半月病愈.

處方:柴胡5 茯芩2 法夏2 大力子2 百部2 桔梗2 甘草2 馬勃2 桑白皮2 川貝5 海蛤5 瓜蔞5

  1. 小結

咳嗽病辨證非常重要,然后論治選藥也是關鍵.必須識透藥性,用藥才會中肯,療效才會提高.而中醫治療咳嗽不似西醫,它以消炎與止咳.而中醫重在辨證論治,各人處方不同,療效是有差別的.

發生咳嗽,盡量避免飲食生冷之品,因為古訓“形寒飲冷則傷肺”,咳嗽病每因受涼重感或飲食生冷之品而復發.

以上所談是征對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如屬肺部結核、腫瘤等引起的咳嗽也應嚴格按中醫辨證的規律,進行診治療效也會提高.

 

香港中醫學會   黃柏新

  1. 少女遺尿

一九八零春余初于香港北角春秧街61號地鋪利安中西藥行有限公司駐任診中醫師之時,東主秘而詢之,其次女亞華就讀中學仍夜夜尿床,其惡臭而令其姐不願與之同床,屢醫不愈,是否可為治之?吾欣然應承,因以前在內地用針刺遺尿穴治此症,屢建其功.

亞華,14,面色晃白,稍內向,脈緩雙尺弱,舌質淡苔薄白,發育尚可,唯苦于遺尿之疾.自小至今,幾無間斷,致自卑寡言.此先天不足,陽虛所致也.

針灸:取遺尿穴(手小指末節橫紋中點),消毒后用一寸銀針急刺即出,擠山少許透明液體及血珠后用消毒膠布包之.隔日一次,左右手輪換.

處方:益智仁 桑螵蛸 蓮子肉 炒苡仁,?小肚(膀胱)1.水適量,炖服.隔日一劑.

結果,連服三劑,連針刺三次,則未再遺尿矣.十年痼疾.就此了斷.自此店中職員及家屬均自覺為余之醫術作義務宣傳.

  1. 腹型癲?

一九八一年初,一日突見藥店門口人聲嘈雜,原來一中年人跌于店門口,雙手捧腹,大叫腹痛,未久即昏倒地上,周身抽搐,口流白沬幾不省人事.吾即赴前,急按其人中穴,患者略為蘇醒.即令店員共同將患者扶入店內診室之診床之上.見其呻吟中仍說腹痛,余于其腹部檢查,未見有一般急腹症之指征,乃取三寸銀針消毒后急刺其雙足三里,用瀉法.約一刻鐘,患者病減腹痛止,清醒如常,只是頗有倦意,嗜睡.

與之傾談,方知患者得此症巳十余年,多方求醫,使盡積蓄,?檢查不出是什么病來.每次發作之前幾無先兆.突然發作則腹痛如刀刮,之后常不省人事.時常能自行蘇醒又如常人.每于勞累過度或睡眠不足時發作.以前每年發作數次,近年則每月發作數次.

詳听其述后,切其脈脈弦,舌質紅苔膩濁,再檢查其腹部巳無壓痛,無痙攣.吾告之,此乃現代醫學謂之腹型癲?,與羊癲風同屬癲?病;中醫屬?症,是腎水不足,肝陽上擾,肝旺克土而腹痛大作,抽搐不巳.本虛而表實,急則治標,宜龍膽瀉肝湯主之.

處方:龍膽葉3 生枝子3 北柴胡1 澤瀉1 白芍3 建神曲1 生牡蠣1 (先煎)龍骨1 (先煎)甘草,水五碗先煎龍牡半小時后他藥投入,煎成一碗.每日一劑,連服七劑.

囑其省思慮,少勞作,勿食雞、蝦、蟹、牛肉之類,勿飲酒,勿用辣.平時如方便可吃水魚,水鴨之類滋陰食品.

二診:患者服完七劑復診,脈仍弦,舌質淡苔薄白,未再發作,飲食較佳,睡眠較好.肝火巳降,乃停苦寒之品,宜逍遙散主之.

針刺:雙足三里,雙三陰交,平補平瀉手法.

方藥:當歸3 白芍3 北柴胡2 黃芩1 白術2 薄荷1(后下)龍牡各1(先煎) 麥芽1 谷芽1 苡仁2 甘草2 水五碗至一碗 隔日一劑,連服七劑.

事后四、五個月,時巳盛夏,患者滿頭大汗捧一玻璃鏡匾來利安藥行,上書“黃柏新醫師惠存,仁心仁術,鄭某贈”.推辭不了,只好受之,乃保留至今.患者曰,自針刺2,服藥十四劑腹痛從未再發作,巳恢復工作,十余年來,從未如此舒服過.余亦為之祝福,囑其常服六味地黃丸之中成藥.

  1. 心血瘀阻

余置業于九龍美景街2號二樓14室開辨中醫診所之初,一日,一高大肥胖者叩門,開門,只見同鄉羅君進門即跌坐于沙發之上,右手緊捂胸口,只說:,心口痛……隨即倒?沙發上.急診其脈,,三一五至一停,視其面色青白,唇甲青紫,額冒虛汗.急取三棱針消毒后在其人中穴刺出血,再用三寸銀針刺雙內關,瀉法,捻針約一刻鐘,唇色轉紅,痛稍緩,予熱開水送中成藥丹參片口服.

稍后,患者方言因吃?手飯后勞動過重,覺氣喘、心悸、胸口痛而急來診,到門口時巳痛不堪言.視其舌質暗紅,邊有斑,少苔,切其脈仍結.此乃心血瘀阻之症,囑其平時少食高梁厚味,勞累不可過度.治宜活血化瘀,理氣活絡,王清任之血府逐瘀湯加減.

處方:桃仁4 川紅花3 北柴胡3 枳殼1 赤芍2 鬱金2 丹參5 當歸2 生黃蓍5 甘草1 水五碗煎一碗,連服三劑.

二診:羅君,六十歲.服完三劑后來診,脈結(十余至一停),舌質淡紅邊略有紫斑,苔少.三日來心痛未再發作,只是勞動時仍心悸,稍喘.藥巳見效,仍守前法.

針刷: 雙內關,平補平瀉.

方藥:桃仁2 紅花1 川芎1 當歸2 黃蓍5 赤芶2 丹參5 牛膝5 枳殼1 五味子3 麥冬3 甘草1 水五碗煎一碗,2日一劑.三劑.后羅君陪工友來診,見羅心痛未發作,囑其自購中成藥丹參片常服之.

 

中藥治療習慣性流產臨床探討

香港中醫學會   刁杏芳

習慣性流產在本港婦科妊娠病中屢見不鮮.凡墮胎、小產連續三次以上者,屬中醫“滑胎”範疇,亦稱“數墮胎”。

造成“數墮胎”的原因很多,主要為先天?賦不足,腎氣未充,沖任不固,胎失所系;或者因素體虛弱,氣血兩虛,沖任不足、不能養胎載胎,而致屢孕屢墮.亦有因懹孕后外感六淫、內傷情志以及勞逸過度、房?不節、跌打閃挫等因素令沖任損傷,胎元不固而致“數墮胎”.總與身體虛弱沖任虧損有?.

《景岳全書》雲:凡妊娠之數見墮胎者,必以氣脈虧損而然……況婦人腎以系胞,而腰為腎之府,故胎妊之婦最慮腰痛,痛甚則墮,不可不防……凡胎孕不固,無非氣血損傷之病,蓋氣虛則提攝不固,血虛則灌溉不周,所以多致小產.

沖為血海,經主胞胎,若沖任脈盛、則胎元穩固,生長發育正常.腎虛不固,臟腑經脈虧虛,氣虛血虧,血熱或外傷等,均可導致沖任不固,胎失所系而流產.

筆者多年來在臨床上治療“數墮胎”病證,多采取“補虛固沖任”方法,取得較滿意效果.治療上分二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在懹孕前“強壯母體”,以“補腎健脾,益氣養血、調固沖任”為主.

《醫宗金鑒》雲“孕婦氣血充足,形體壯實,則胎氣安固”.故擬基本方1:女貞子 桑椹子 金櫻子 復盆子 菟絲子 肉蓯蓉 熟地 當歸 黨參 陳皮 白術.臨證時根據患者體質隨症加減,目的為將來妊娠時沖任脈固提供良好基礎.

第二階段是在妊娠后或者懹疑有孕時,即進行“安胎固胎”治療.因“數墮胎”患者再懹孕時,往往即見陰道流血或其他先兆流產病證,每在驚恐不安情況下求診.故除予中藥治療外,尚需結合精神安慰及囑患者臥床休息.此時給予基本方2:菟絲子 桑寄生 續斷 阿膠 杜仲 黨參 白術 茯神 白芍 桑椹子.隨症加減.如果流血量較多者可用杜沖炭及血余炭.本方是在“壽胎丸”基礎上進行“保胎固胎”治療.

需連續服用至妊娠3個月后,或超過以往“滑胎”的月份,方可停藥.

典型病例:

劉太 29,1998130日就診.結婚巳七年,有三次流產史.3次流產是在2個多月前.因頭暈、腰痛、四肢乏力及求子心切來診.面色蒼白無華,唇色淡白,舌質淡紅,邊有齒印,苔白厚.脈細軟無力,兩尺尤甚.一脈脾腎虛弱、氣血兩虧之象.遂給予1方、去熟地、加首烏、黑豆衣、雲苓.每日一劑,囑半年后方可再孕.但服藥僅三個月,身體稍壯即巳懹孕.末經41,412日見陰道少許流血、腹痛、腰痛及輕微下墜感,驗孕( + )遂驚恐萬狀,害怕再流產而來求診,給服2方安胎,三劑后各症好轉.妊娠嘔吐頻作,仍在2方中加砂仁 、法夏 ,待嘔吐減后,續用2方至妊娠第四月.身強胎固.19991月產下一健康男嬰,至今活潑可愛.

 

針刺治愈中風半身完全性癱瘓

香港中醫學會  許安福

高血壓中風是一種常見病,雖然老人年病發率,\,但本港因工作緊張時間長且生活習慣產規律,睡眠時閶不足致高血壓病及中風病亦漸趨年輕化,四、五十歲男女中風者屢見不鮮.

中風后遺症致半身不遂患者,大多數下肢恢復較快,但上肢半身完全性癱瘓患者大多久醫不愈,且目前國際上尚無特效藥物或療法可醫治,使很多患者終身殘廢偏癱,生活上精神上等方面承受極大痛苦和不幸.

本人對大多數中風偏癱患者給予極大同情,決心沖破這一不治難治病禁區,為廣大病者解除終身不幸和痛苦.本人狠下決心,反復思索,多方研究,參閱資料,大膽創新,不斷總結,堅定信心,不畏困難,長期堅持用頭部針刺及體針結合內服中藥雙管齊政治療,使一位中年男性中風后遺症致右上肢零級完全性癱瘓,雖經香港四間醫院西醫治療十個多月久不愈患者奇蹟獲得顯著效果.

患者黃某,男性,四十七歲,公司推銷員.於一九九七年二月十四日晚突然中風倒地,昏迷不醒,而急送某某醫院搶救,住院二十六天后病情穩定,但右半身癱瘓,右上肢癱軟下垂不能移動,右下肢癱瘓不能站立行走.患者先后轉送三間醫院中西醫治療及針灸物理治療,仍久無見效,物理治療師最后亦向患者告明,其右上肢完全性癱瘓巳無法醫治,亦無希望可醫好.

患者及家屬在長期失望中請求本人醫治,症見患者神志清醒,但說話吞吐不順,且涎水多,右上肢軟癱下垂,不能上下,左右、前后移動,右手五指亦全部不能屈伸移動,右上肢肌力零度屬完全性癱瘓,右下肢偏癱,不能獨腳站立或行走,右腳只可抬高離地面十厘米.

中風癱瘓肢體肌力評定分下述六級:

零級:未見肌肉收縮,完全性癱瘓.

一級:可見肌肉收縮,完全性癱瘓

二級:可見肢體移動.

三級:能克服地心引力,而做自主活動

四級:能做抵抗阻力的運動.

五級:正常肌力.

療效標準:痊愈___癱瘓肢體功能恢復正常肌力,生活完全自立,并能做腦力和體力勞動.顯效一癱瘓肢體功能絕大部分恢復正常肌力,生活基本自理,不用扶杖或杖獨立行走.有效__癱瘓肢體各關節活動功能較治療前有好轉,或其他症狀有所改善.無效___治療前后病情無明顯變化.

患者黃某,在本人長期天天堅持用針刺患者左側運動區上1/5、中2/5、下2/5、足運區、右側曲池、合谷、風巿、陽陵泉等六穴交替使用,配合內服中藥平肝熄風,舒筋活絡,經三個多月連續治療.使患者曾經四間正規醫院中、西物理治療九個月久醫無效,右上肢完全性癱瘓獲得奇蹟顥著效果,使患者右手可抬高至頭頂,右手可提十斤件,右手指也重新可屈伸持物,右下肢可活動抬高離地,重新譜寫生命的樂章.

結束語

針灸戒毒其實巳不是新鮮的課題,早年美國巳會有電視和報章的報導,效果是肯定的.現在我們增加了耳穴埋針、氣功治療,以及中藥調理等綜合治療措施,相信會更上一層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