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观自照的能力 (文生心)

 文生心 2014-10-12
扰扰世事非一状,未捨流俗心悽怆,不早觉悟枉虚老,轮迴几许仍迷盲。
 
人生数十寒暑一幌即逝,要知珍惜、把握,把握有此安定生活之日,好好修身炼性,了脱生死,既之生于今世远胜于昔日的富足与安定,可谓真幸运又幸福,有这样美好的人生,怎能虚度呢?
 
古贤如是云:「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古代贤哲与人为镜看到自己的得失,更何况在恶浊的今天,世人更应有此体认。
 
人世间有许多外境事相,人我是非,所以须藉境、藉人、藉事为镜,好好的反观自照,修正自己的心态,时常反观观自性,才能见到事实真相,若捨离事相或逃避现实,人生只有陷入迷惑与愁恨之中,把自己困入愁城之内而不得解脱。
 
世间人往往容易对身边的人事物洞察入微,对别人的行为可以做到明察秋毫,却唯独难看见自己的容貌与心态,所以须以铜为镜以正衣冠容貌,以人为镜照见自己的心态得失,这面镜子在修行上就是「反观自照的能力」。
 
人都自以为是的,没有一个人不相信自己的眼光,没有一个人不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判断,这是因为不能用心去体察到人毕竟只有二个眼睛,眼睛所能见的范围是有限的,眼睛所见总是某一刻或某个时段的现象,人就将这样的现象当成是事实,是唯一,而将此自认为是的见闻作为信念,继而用此信念观察周遭的事物,犹如戴上有色的眼镜看外面的境物,这一来所见到的已不是真相,但还是自认为真相,就这样人与人之间才会不断起争执、生是非、造诸罪业。
 
「反观自照」就是要让自己能清楚的了解自己的盲点,瞭解到自己的位置,看清楚内心的干扰,洞察真相,渐修渐明,智慧就能日长。
 
古诗云:「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过梅花下,春在枝头已十分」,繫缘修心,藉事炼心,随处养心,才能明心见性,离苦得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