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自清与邵伯

 吴越书屋 2014-10-12
朱自清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大家,他的《春》、《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脍炙人口。而朱自清与邵伯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朱自清的父亲小坡公曾任高邮知州,仕途不畅,1901年被贬至邵伯任九品典吏,全家也跟着来到邵伯,住在大运河边的万寿宫里。
    
万寿宫是一座清代建筑,飞檐翘壁,高墙内大庭院寂静幽深,院中栽有鸡冠花、黄杨、紫藤等花木。夏日的夜晚,静坐院中纳凉,耳边传来古运河水轻轻拍打堤岸的涛声和紫藤架下油蛉欢快的歌唱。这幽寂的环境、静谧的氛围使朱自清从小养成喜幽静、爱独处的习性。他的胞弟朱国华先生回忆说,平日,朱自清除了偶尔与一个叫江家振的小朋友在院内游戏,多留在室内,成半天读书习字,无需大人照料。在邵伯几年,是童年朱自清接受早期文化教育的关键时期,除了母亲周氏绮桐辅导外,他的父亲在公务劳顿之余也常常教他读书练字,给他讲些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知识,还经常带他沿运河漫步,让他领略两岸秀丽的风光。朱自清先生对这段生活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他生前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在邵伯住了几年,是住在万寿宫里。万寿宫院子很大很静,门口就是运河,我很欢喜那里的环境。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叫江家振,可惜他后来得病死了。”朱先生曾多次回忆邵伯的生活。比如,他在文章中写道“邵伯有个铁牛湾,那儿有一条铁牛镇压着。父亲的当差抱着我去看它,骑它,抚摩它。”虽然蛰居北京十数年,周游西欧二十几国,对故土的思念却一刻不曾停过。在他的散文里,常常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愁,那“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的故乡习俗曾使他梦萦魂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