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不同形式的玉女穿梭势(2006-08-07 09:37:46)
几种不同形式的玉女穿梭势
清玄散人 玉女穿梭,是通背缠拳一百单八势第二排子中的技势,歌为:“玉女穿梭倒骑龙”。陈家炮捶架子与之相同;十三式拳法亦与之同名,但运化的技巧方法形式已有了不小的改变。周易拳沿用之,技势的运化近似于陈家十三式的技法形式而略有不同;周易剑术中也有玉女穿梭一势,似更具于穿梭的形式机势。 炮捶架子中玉女穿梭一势的运化方式,极相似于通背缠拳的运化方式,只是分机走势上已有了不同的变化,但仍然是具有浓厚的缠拳影子于其中;更在排列衔接的形式上也是和缠拳相同的,所以我断定它的产生是在缠拳之后,十三势之前的过渡性的套路形势。后陈家的其他太极拳仍沿用此名,但技势运化方法形势已无了任何的相同之处。 玉女穿梭可分为单穿梭与复式穿梭的技法形势。单穿梭是属于有去而无返的快速穿插法,如缠拳的穿梭法,陈家炮捶架子(老架)的穿梭法,都应是属于单穿梭的技法形势,但却也含有复式的身法机势形势;陈家十三式的穿梭法,周易拳的穿梭法,则应是属于复式穿梭的形势。而枪法、剑法中的穿梭技法形势,则多属于双穿梭法的运化技法形势;亦即为有去有返的穿梭方法机势,是为运化机势形态上更为近似的穿梭法形势,当然也是要比单穿梭稍难的技法形势。然而其中的特性,自应是共同技法机势上的穿梭形势,与技法编织景况上的锦绣成效。如果失去了技法机势形势上的意义效果,则就无有了穿梭意义上的效果价值;如果没有了技势技法编织严密运化过程上的巧妙形势,也就失去了玉女为名的巧妙涵义价值。而技法机势上的形式形象效果意义,则又必须恰当迎合于技法巧妙编织上的拳权锦绣价值,这方不负了“玉女穿梭”为名的、名副其实的真实涵义价值。 缠拳的穿梭,是属于手足皆穿梭的技法形势;炮捶架子则属于畅手隐脚的穿梭机势方法;十三式则是属于以手为主的穿梭形式技巧;周易拳亦是属于以手为主的穿梭法势;周易剑则是于瞬间往返的双穿梭法;而枪法的穿梭虽是属于双穿梭法的形式,但却有着好几种不同的运化方法技巧。至于后陈家十三式的几种太极拳中所谓的玉女穿梭,还能否称得上玉女穿梭?则是属于武术知识与文化知识上的见识认知层次程度问题,而且是显而易见的。你既可以认同沿习俗定的以往认同,也可以有不同以往的认识评判,只不过这也就等于同时打上了知识与层次上差别的烙印。因为它们既已失去了技势形势上的穿梭意义,也同时失去了巧妙机势运化编织意义上的玉女命名价值。 玉女穿梭的本义,是形容速度形式的,所以人们常说:“光阴易逝,日月如梭”。因此便使人有了:“有限光阴过隙,无情日月飞梭。春花秋月暗消磨。一岁相看又过”(宋,张抡《西江月·咏冬十首》)的,对于时间仓促流逝的、无可奈何的感觉。因此珍惜时间便成了珍惜生命的代名词;勤奋工作、修练,便成了珍惜时间生命的方法形势;收获与成果,便成了时间与生命的结晶;欢乐与幸福,便成了时间与生命的安慰与奖赏。所以清清楚楚的做事,明明白白的做人,勤勤奋奋的度日,飒爽大方的处世,潇洒乐观的休闲;总要比稀里糊涂地做事,浑浑耗耗地做人,懒散堕落的度日,贪婪拘禁的处世,悲世愤俗的休闲,要有价值意义得多。如果能够在你的生命穿梭中,能够编织出灿烂锦绣的人生辉煌,则无疑是映射着你充实的知识,与琳琅的智慧和勤奋的精神世界的辉煌的。 而武艺技势本义上的玉女穿梭,既要有相当速度上的意义,也要有锦绣技势应机运化上的巧妙价值。这也是玉女穿梭本身蕴涵的价值意义如此,我们不妨看一下两条典故,便会明白端的本义如何: 晋,干宝《搜神记·卷一》:“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 父亡,无以葬,乃自卖 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 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 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 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 永曰:‘蒙君之惠,父丧收藏,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 主曰:‘妇人何能?’ 永曰:‘能织。’ 主曰:‘必尔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百疋。’ 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 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 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 后晋,李翰《蒙求·董永自卖》,明传奇《织锦记》,地方传统戏剧《天仙配》、《七仙女》等,均演绎的是此故事。 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一》:“霍光妻遗淳于衍,蒲桃锦二十四匹;散花绫二十五匹。绫出钜鹿陈宝光家,宝光妻传其法。霍显召入其第,使作之。机用一百二十镊,六十日成一匹;匹直万钱,又与走珠一琲。绿绫百端,钱百万。” 常人中的织绫能手,六十日方能织成一匹,而玉女则可一日十匹。相比其速度的差别,可就不是一般的了;而其锦绫之美,则必也相去甚远。故而武艺技势上的玉女穿梭,则亦应是技势机势运化上的速度、与技势运化形式上的技巧玄妙,必是要相辅相乘得美仑美奂的技法形势,否则实难名副其实。 如果你要是真正懂得武艺技势结构形式的运化巧妙机势的话,那你也一定会轻而易举地识别出,太极拳各家的玉女穿梭技法的质量如何?有否技巧?技巧运化形势的质地含量有多大?则自然就有了价值评判的取向了。如果你要是尚不懂得的话,也不妨再多学习几天武术技巧艺术的奥妙运化机势的用机,然后再去判断技势名称质量的相符程度如何,也就自然轻松得多了。不要总想意气情感的、血气贲涌的、毫无知识的施展泼妇式的丑陋骂街行为。这种下流式的毫无知识水平的谩骂,最多只能争得像阿Q式的形象罢了;也别要以为世界上只有你会骂人,说不定你会遇上更具知识水平的骂人主子。那你就连基本的阿Q精神上的自慰,也不一定能享受得到了。所以充实知识,施展智慧,发挥才干,才是你所应具备的、显示与世人大众的极具价值意义的东西;也才能使你脱掉庸俗的、泼妇骂街式的粗俗丑陋气息。 宋时白玉蟾在其《织机》一诗中,则便极其形象的、气象万千的,把之形容成为锦绣的宇宙世界,日月往来的穿梭光阴: “天地山河作织机,百花如锦柳如丝。虚空白处做一疋,日月双梭天外飞。” 这是多么豪壮辽阔的穿梭之势呢!这是多么宏伟浩大的寥廓之机哪!而武艺技术招势的命名方法形式,也好像是可以体现出这一心襟胸怀的抱负情势的。故而也有了诸多不同的穿梭技势形式的运化趋势,似乎也是属于个人心境情怀的抒发形势体现?!当然,这并不一定是有意识的发挥形势。 清玄散人因感白玉蟾之诗,而也勉强附庸风雅的发挥一方曰: “天地山河作织机”,灿烂彩霞光如丝;虚空浩茫做匹练,日月飞梭穿来去。 这既是对于技势气势形势的形容夸张,又是对于技势运化方法形势技巧的描画。故而自释曰: “天地山河作织机”者,自然应机运化的方法技巧形势也;非是“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式的,紧张激急的回应发挥可搪塞。 “灿烂彩霞光如丝”者,是说灿烂美妙的技势运化形势的巧艺妙机闪烁景象,犹如光丝性穿照一般;非是呆板僵化的顿、发性技势形势可冒充。 “虚空浩茫做匹练”者,是说对于时间、空间的技势编织借措运化形势;非是被动的以招还招地一架一推的技法形势可相比。 “日月飞梭穿来去”者,是说技势地运化借机方式方法的变化趋势,犹如时间日月一般的不可阻挡与逆转的拳权机势;并非是极易于使人破化的简单地架、推运作方式可恃持。 至于武术技艺形式上心境情怀的发挥趋势表现,既非是出于主观意识上的作为发挥,且多是无意间的体现形势。这犹如书法、文章一样,你若没有宽广潇洒的心境胸怀,要想写出豪放气势、洒脱精神的文章、书法,也似乎是不大可能的;如果没有浩然侠义的正气,你似乎也难以有飒爽豪侠的义气发挥;你如果没有宽怀大度的心境情怀,也似乎抒发不出无拘无束宽大气势的磅礴技法形势;如果没有心灵智慧的后盾支撑,也似乎难以产生技巧灵活、结构严谨的技术招法形势。当然,如果你没有这种心境情怀和知识智慧的后盾支撑,也似乎难以展示出知识智慧地看问题的视野。 而一个人心境情怀的内在环境,既与生理遗传有一定的相关联系;也与自身健康因素有相当的缘分;而更多的是与后天人为的学习知识、充实智慧的修炼关情。否则古人不管是对人本的性恶论也好,性善论也罢,都无不注重于对人的教育与修炼性情质地的提倡。因此,人不负有生的大好时机,当应努力打造好自己生存发展的美好前景,经营好自己美好光明的人生,切莫要辜负了你这一靠子的光阴美景。因之,学习知识、充实智慧,修炼心境情怀,发挥智慧的光芒,则更是每个习武者必备的要素条件。非如此,无以消磨匹夫之勇的血气情感的冲动,致使尽失人生心灵智慧的光明,于是乎尽显恶劣蛮撞、善好斗打欺弱的霸横行径;非如此,无以消磨心浮气躁的不顾一切地冲涌,致使尽显丑陋人生的无耻嘴脸,于是乎泼妇式的骂街常为之誉光而自施展炫耀。所以自古以来武术界的精神气质上的素质,一直是各家门派所极重视的修炼追求的高级境界。习武艺者不仅仅是学习好武术的技艺问题,不仅仅是练好功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武艺炼人。 所谓武艺炼人,也就是要有主观意识的进行精神修炼过程。唯有修炼出武艺人的浩然飒爽气质,修炼出武艺人的潇洒侠义精神,修炼出武艺人宽怀大度的行事作风,这方是达到了武艺人修炼的最高境界;亦即所谓的“武以文显”的价值意义。这里的“武以文显”,是文化知识价值意义上的涵义;是武艺知识水平意义上的价值意义;是武术精神修炼成果上的价值意义;并非是徒然的文质彬彬的表面上的显示形式。这也是你达到武艺高层出神入化境界的有利条件和必备条件因素,毕竟心理因素也是竞技、竞争中的十分重要的素质条件,岂可轻忽不修。 武艺技势上的结构运化情景,既是人为的结构运化体系,也就必然会打上了设计创建者的个人心襟胸怀的情境痕迹。习练者虽然也会在不知不觉间,体现出各自的心境情怀趋势的形势(即所谓的个人风格吧),但更多的则是设计创建者的心襟情势(即所谓整体上的拳法风格)。所以门派体系之争,历史演化之境,技术招势的修改、设计与演变情形,则无不打上进步与退化的烙印;无不打上心襟情怀的烙印;无不打上知识智慧的烙印。同样,争论的双方也无不体现出如此这般地情景烙印。而网上的争论展示,既是你向所有网民们显示招展你的知识与智慧程度的展台,也是显示招展你人生美善与丑陋的机会场所。所以,展示知识智慧的美善,与缺乏知识智慧的、空洞心虚的、气血情感贲张冲涌的丑陋骂人,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境界情景。因此每个人都应谨慎的选择、打造自己的表演技巧艺术;打造经营自己的人生前景;打造经营对自己后人的形象影响情景。这似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必须重视的一环,千万不要蹉跎漫漶了自己的锦绣人生方好。 在技术招势的设计、改编情势上,一种是以戚继光较为原型的速率上的穿梭形势,不但快速,而且勇猛。在其枪法的机势运化上,则更体现出豪壮雄伟之气势;也更体现出技势机势巧妙地周密结构的运化形势;更也体现出机与势、身与步的机巧协调的照应方法形势;而却也体现出其胸襟心怀的坦然豪放,与心机细微的周全设计运筹。 一种是以陈王廷为改造、拓展类型的调整技势机势上的穿梭形势,则更能够体现出他舒展豪放的精神气质;也深能体现出他编制技巧运化机势的严密用机;也更能体现出他对于时空机势编织占领的冲涌胜机。 至于后陈家太极拳中的玉女穿梭技法,还有没有这种精神气质?还有没有这种技势巧妙严密的运化情势?还有没有这种可以拳权机势的基本把握?大凡具有基本技巧应机运化知识慧眼的人,大凡具有玉女穿梭基本知识含义的人,实不难看出其中巨大差距的。其实也不难从中看出,其中所更多体现的则是武禹襄狭小拘谨执拗与无知强逞的心境情怀。从其所改变的技势上,既没有了形式意义上的穿梭机势,却藏了几分狭小执拗的拘谨心境;从技势运化的形式上,既没有了时空激涌的编制过程,却有了几分拘禁仓促的应机气氛;既没有了方位上的准确趋势,却隐含了几分仓然恍惚的茫然。 明,戚继光《纪效新书·长兵短用说篇第十》“闯鸿门势”:“乃抛梭枪法。身随抢进,闪坐剁拦,经曰六直,妙在其中。”此亦名穿梭枪,与陈家沟十三式拳法之玉女穿梭相雷同。而其实陈王廷直接沿袭此势的却并非枪法之“抛梭”,却是直接沿袭于“倒骑龙”的前衔技势的“玉女穿梭”。这与其后缠拳中的“玉女穿梭倒骑龙”的歌诀是相吻合的,而且虽说是两个技势,但却是难以分机的连接方式。这和十三式的“玉女穿梭”势是极不相同的运化方式。 后陈家的武、杨氏之所有“太极拳”虽名同,而技势形用之意已远,有混肴于其它拳势技法之嫌。既失其形,又失其技用之法。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者也。杨家之所以能够完全丢弃原学于陈家的技术,说明武禹襄氏对于杨家后人影响之大。 明时的《艳异编续集·卷三·鸿象部·灵光夜游录》:“又曰: ‘未审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时人不用穿针待, 那得心情送巧来。’” 明,《后西游记·第三十回》造化弄人 平心脱套:“造化小儿并不答应,又取出贪、嗔、痴、爱四个圈儿,一连掼将来。小行者跳到得意时,因说道:‘来得好,来得好,也使我跳一场。’因侧着身躯,歪着肩膀,东头跳到西头,西头又跳到东头,就象玉女穿梭一般。” 清玄散人因有感于斯而诗曰: 势情穿梭不尽同,喻尽时势促耕耘;时不我待少来日,机不可失恰当弘。 非求仓促快身手,唯裁应机衡度用;难能可贵终生计,莫待白头叹无成。 《贯云石元曲全集·红绣鞋》:“挨着靠着云窗同坐,偎着抱着月枕双歌,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天哪更闺一更儿妨甚么!” 这则更是贪爱恋情的更为快当的穿梭形势呢。至于是否还有无比此更快的穿梭形势?则似乎是与个人的情景遭遇时局有关。而武艺人在对垒机势应机时的情景,大约更有瞬息变于不测,千钧毫于一发之际,时有不容思索的空间余地,这种穿梭当应是更快的。不过希望你不要与我抬杠,在这里我不愿意谈及音速光年之类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