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大道至简64382 2014-10-12
如何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现在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吗?

岁月荏苒,光阴如流水般远去,物是人已非。当年的万丈豪情已经被岁月磨平,每个人都要面对各自的生活,只是当年同样的憧憬,为何会有不同的结果?每个人的人生又怎么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差异?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1.多年后,你们为什么不一样?

我家珍藏着一张父亲的毕业照,照片是黑白的,由于时间久远已经泛黄了。上面的男士大都穿着中山装,戴着前进帽,神情严肃;女士们则穿着款式不多的花格子服,梳着两条大麻花辫,照片上用那个年代特有的行楷字体写着时间:一九七七年四月九日。

小时候我总喜欢问父亲照片上的人是谁,他们现在在哪里、在做什么。如今偶尔翻起尘封的相册,看到这张老照片,不由得百感交集。现在照片上的人有的是农民,有的成了老师,有的当了律师,有的成了企业家,有的当了政府官员,有的已经不在人世了……

小时候我只对故事感兴趣,如今思考得更多的是,他们的人生为何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差异?如果我们把时光拉回到1977年4月9日拍照的那一刻,我想照片上的人一定对他们的未来充满了憧憬,或许每个人胸中都翻腾着一团火,想象着自己美好的未来。

岁月荏苒,如今36年过去了,物是人非。当年的万丈豪情已经被岁月磨平,每个人都要面对各自的生活,只是当年同样的憧憬,为何会有不同的结果?他们的人生怎么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差异?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你的父母有这样的毕业照吗?你是否也和我有一样的习惯,先找到父母的位置,然后问他们身边的人是谁,在做什么。我想这是人之常情,我们关注同伴的命运,一方面是出于好奇,另一方面则是攀比的心态在作祟。

你的父母是怎么对你说的呢?他们和同学相比“混得”怎么样呢?他们有没有后悔呢?反正小时候我妈妈经常对我说,如果自己晚几年结婚,赶上高考,一定能上大学,那时候她的人生也许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她不会认识我爸爸,而我也不会来到人世,更不可能写下今天这本书,你当然也无从读到这些文字了。

感慨之余,想想你自己的毕业照,一定比父母的老照片亮丽多了,你的服装可能不是非黑即白,表情可能不那么严肃,眼睛中可能闪烁着更动人的光泽。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拍照的那一刻,你一定像父母当年那样,对未来充满了憧憬。而若干年之后,你们同学间的命运,也会如同你父辈那样出现分野,甚至是天壤之别。

若干年之后,你自以为光鲜亮丽的那张毕业照,也会渐渐地泛黄,在你孩子的眼中也会显得过时,显得老气横秋,你的孩子同样也会好奇地问你——你的同学在干什么?你们为什么会不一样?面对稚嫩的孩子,你该如何作答?

2.现在拥有的是你想要的吗?

先不用考虑孩子的提问,我只问你一个问题——现在拥有的是你想要的吗?

很多人不敢面对这个问题,它就像一层伤疤,习惯了也就无所谓了;一旦揭开,就是彻骨的痛。我发现毕业十年,身边朋友的状态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一、疲于奔命型

这类人一毕业就搭上了职业的快班车,常见于让人艳羡的大公司。由于这些公司工作节奏非常快,他们经常加班,整天披星戴月,很少休假。高强度的工作给他们带来了高额回报,这些人通常小有积蓄,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他们停不下来,堆积如山的工作逼着他们向前走。一旦停下来,房贷、车贷、奶粉钱就会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长期的高负荷运转让他们吃不消,一位白领同事倒苦水说,他们公司的同事已经有两个患了甲状腺癌,还有几名女同事数次流产,已经不能生育了。身体的代价让他们反思自己这么疲于奔命是否值得。这位朋友还说,未来三年的主要目标就是生孩子、休产假,而且准备生两个,这样一晃三年就过去了。休整之后,就要重新谋划将来了。

二、错位纠结型

这类人最常见,毕业之后找到一份工作,做了几年之后发现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但眼下这份工作给自己带来一种安全感,如果放弃这份工作追求梦想,又担心鸡飞蛋打。所以,这类人的内心非常纠结。曾经有一位读者给我来信,说自己本是一个活泼好动的人,但毕业之后听从家里安排,为了稳定起见去做了村官,但工作几年发现这份工作自己并不喜欢,每天要面对文山会海,写些让自己“起鸡皮疙瘩”的材料,她感觉非常苦闷。可是已经工作了三年,自己与同学相比已经落后了一截,不知道脱离了这个稳定的“温室”,自己还能否适应社会激烈的竞争,于是也不敢轻举妄动。这就是职场上典型的“温水煮青蛙”效应,是否需要转型,是否要追求梦想,是否敢于承担风险,对他们来说都是让人纠结的难题。

三、迷茫探索型

这类人比上类人勇敢一些。虽然毕业之后也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但是他们敢于尝试、敢于探索。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感到迷茫?这并不奇怪,主要应归因于中国的应试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很少鼓励学生探寻自己的内心,很少教育学生认识自我。相反,从小到大我们都是以成绩为标准,这让大批年轻人缺失了对自我认知的探寻,不得不在步入职场之后再慢慢摸索,四处碰壁。如今职业规划行业在中国逐渐兴起,其中大量客户是工作3—8年的职场人,他们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需要重新定位、重新选择路径。

四、小富即安型

这类人是职业幸福度最高的。他们把工作与生活分得很开,觉得工作就是工作,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们只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赚取不错的收入就很满足了。这类人把大量时间花在如何度假、如何生活及消费上面。他们很少思考自己的未来,觉得日子只要过得开心就好。这也无可厚非,只要是他们自己喜欢的就好。问题是,由于他们对工作要求不多,投入的精力有限,时间久了之后,容易被职场边缘化,有被社会淘汰的风险。

五、自主创业型

这类人是最不安分的,他们不甘居人下,总是想创立一番自己的事业。于是他们要么一毕业就创业,要么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就另立门户。创业是辛苦的,但这类人非但不觉得苦,还觉得热血沸腾,他们觉得每天都在为自己的事业打拼,是最幸福的事情。当然创业也是有风险的,创业的成功率并不高,于是也不排除一些职场人,在创业一段时间之后,事业毫无起色,更有甚者会惨到血本无归。

以上是我做职业规划咨询所遇到的各类案例的总结。

总体感受,目前大部分人对自己的工作与生活都不太满意。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的一项调查显示:70%的受调查者出现了轻微工作倦怠,还有13%出现了严重的工作倦怠。也就是说,每8个受调查者中基本上就有1个出现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

看到这个普遍的问题,我们不禁要问一句——你现在所拥有的,是你想要的吗?

是时候仔细审视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了!

3.靠工资你能养活自己吗?

看了前文职场中的林林总总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你属于哪一类型呢?其实,这表面上是不同类型的区分,根本的问题却是,我们到底要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

不知道你有没有计算过,眼下一个家庭的生活成本是多少,而你的工作收益能否覆盖这些成本。这是一道很简单的数学题,但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我们以某一线城市的一个普通家庭为例,计算一下这个家庭20年的生活成本。房子以200万元计算,20年间贷款要多还接近100万元的利息,这样房款为300万元;一个家庭一年的生活成本,省吃俭用每年按照5万元计算,20年是100万元;养个孩子20年少说要50万元;一部汽车,购车款加20年的维护保养,起码要50万元。这还没有算人情往来的消费,没有算疾病养老的消费,这个城市一个家庭20年的生活成本至少是500万元。

而这20年间你又能赚多少钱呢?我们以大学本科毕业生3000元/月起薪计算(事实上,很多毕业生还拿不到这个起薪),每年的工资涨幅按照10%计算(事实上,很多公司工资涨幅只有8%,甚至更低,更有甚者几年也不涨一次工资),20年间你一共收入206万元,而现实中女士的收入往往要低于男士,我们慷慨一点,乘以2算你们两口子的,一共才412万元。这样你们一个家庭,省吃俭用20年,辛辛苦苦,还欠88万元!而且我们这还没有考虑通胀因素!

悲哀吗?当我在微博上发布这个计算结果的时候,很多人表示很无奈。其中一条评论我印象特别深刻——“默默转走,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啊……”毕竟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现实生活,冥冥中我们这一代,一生下来就在负债。很多80后都是第一批赶上计划生育的,家中如果已经有了哥哥姐姐,轮到自己一出生就是要被罚款的。当我们走入职场之后,突飞猛进的房价早已把我们的工资水平远远甩在了后面。

可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上文的算术题,或者说没有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悖论——如果我们按照工资的自然增长来计算,永远无法养活自己!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这也是我们必须解决的职场终极问题。

看过很多的职场书,有讲励志的,有讲沟通的,有讲人际关系的,有讲职业规划的,但我觉得那些都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如果你不能破解上文提到的悖论,如果你不能让人通过努力实现财务自由,讲什么都是在谈“术”的问题,绕来绕去总是在隔靴搔痒。

所以,我们必须直面这个问题,到底如何破解这个矛盾,让我们尽早地实现财务自由,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个人的梦想与价值。说到底,我们必须先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跳出总是在为了房贷、车贷、奶粉钱等柴米油盐的问题操心的层面,然后才能谈点高层次的追求。

电影中我们常能看到很多成功人士的画面——夏威夷海滩,碧海蓝天,微风徐徐。你悠闲地躺在躺椅上,端着一杯清爽的果汁,尽情享受着日光浴。手机叮咚一声提示,你收到一封邮件,你快速地扫了一眼,熟练地敲上这个单词——Approved(批准),然后你把电话扔在一边,抓起一个玩具球,用力地抛向远处,趴在你身边的爱犬,兴奋地飞奔过去……

这场景你羡慕吗?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什么时候可以达到这样的状态呢?那个时候,你年富力强,事业有成,财务自由。你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朋友圈子,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事业与家庭实现了完美的平衡……

这是童话吗?当然不是,这是我们每个人应得的生存状态,只是大多数人尚未实现而已。但这不是梦,职场上的成功是有方法的,虽然个人的成功不可以复制,但那些共性的东西是可以参考的,那些规律性的路径是可以学习的。

本书此后的章节,我们将循序渐进地揭示这个方法是什么,让我们一同期待吧!

如何找到钟爱一生的事业——为你的职业做规划

你的“真爱”,只能在你充分投入每一份工作,让自己的心与工作完全亲密接触之后,你才能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这份工作。我鼓励大家寻找“真爱”,但也鼓励大家脚踏实地。

1.工作是一把雕刻刀——工作塑造了你,决定了你是谁

你有没有想过工作是什么?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清楚,我们谈什么职业规划都是鬼话。

米开朗琪罗完成雕塑《大卫》之后,名噪一时,甚是轰动。人们问米开朗琪罗是如何把大卫雕刻得如此栩栩如生的,其中的秘诀究竟是什么?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大卫本来就在这块大理石之内,我只是将不属于大卫的石块凿掉罢了!”

如果说刚毕业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一块璞玉,若干年后,大家千差万别,那一定是有一把雕塑刀凿掉了我们身上多余的“石料”,让我们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那把雕刻刀究竟是什么呢?——就是你的工作!

想想看,每天从睁开眼睛开始,你最宝贵的8小时就奉献给了工作,这还不算加班时间,还不算路上堵车时间,还不算你半夜睡得正酣,被领导、客户一个电话叫起来的时间,还不算你在周末早晨,想睡懒觉却因为早起的惯性睡不成,不自觉又去工作的时间!总之你一天最宝贵的时间,不是给自己了,而是给工作了;你一天接触最多的人,不是你的家人,而是你的领导、同事以及客户。

见过纤夫黝黑的脊背、粗糙的手吗?那是工作雕刻的杰作;见过网络上火爆一时的“板车哥”吗?人家那古铜色的肌肤,那健硕的胸肌,那棱角分明的人鱼线,那满脸沧桑的大胡子……让许多T台上的奶油小生都自惭形秽!——那是工作雕刻的杰作,它塑造了劳动者的身体。

其实,工作不光能塑造你的外形,还能塑造你的精神世界。初入职场,我们觉得这真是个大千世界,工作让我见识很多人、很多事,让我大开眼界;可是随着工作的时间越来越久,你会发现工作又束缚了你的视野,使得你的眼光只局限在自己的领域之中,对于行业外的事情你完全不懂。工作就是这样,它给你打开一扇窗,同时又关上了许多门,你的认知在工作之窗中不断砥砺,你的思维模式、认知习惯,都在工作之中渐渐形成。

此外,工作还会锻炼我们的能力,比如举重运动员,举得越多,劲儿就越大。道理都是一样的,你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攻克的难关,都是能力提升的垫脚石。跨过去了,你就强大了一步;你能走向的高度,都是你在工作中历练的结果。

最简单直接的是,你有工作,就会有张名片。想象一下你加入一个陌生人聚会的场景,大家如何做自我介绍?一定是我是某某某,我是做什么工作的。其实对人家来说,你是张三李四王二麻子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做什么的,你做的和我有无关系。

总之,工作占用了你大部分时间,雕塑了你的身体,塑造了你的精神世界,锻炼了你的能力,还给你打上了标签,那你说工作是什么?这样看来,工作真就是一把雕塑刀,它塑造了你!在很大程度上,工作决定了你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为了让我们对这个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分享一部电影给大家。这部电影叫《死亡实验》,根据历史上一次真实的心理学实验改编而成。实验于1971年在斯坦福大学进行,当时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正在斯坦福大学任教。津巴多把心理学系大楼的地下室改装成了监狱,请来了一批学生参与实验。实验的结果令设计者本人也非常惊讶:原本是从70名候选者中,经过层层测试、严格筛选选出的、被认为是“情绪稳定、心智健全”的24名实验对象,怎么进入实验角色之后,会变得像魔鬼一样呢?

甚至就连实验的设计者津巴多也难以自拔,他逐渐脱离了客观中立的角色,反而日益演变成为监狱长的角色,并且对狱警们变本加厉的惩罚措施充耳不闻,直到他的女友与他激烈争吵之后,他才清醒过来。

电影《死亡实验》有德国版与美国版之分,我们引述的是美国版。电影中有一个细节,非常形象地展示了人进入“工作角色”之后的变化。片中被指定为狱警的有一个42岁的中年男子,他与臀部骨折的母亲住在一起,照料她的生活起居。母亲病后情绪一直不好,也总是对他发脾气,生活中的他看起来就是一个老好人,逆来顺受,温纯和善。

但就是这个老好人,后来成了狱警的头领,并变本加厉地对犯人实施残忍的镇压。实验规定,所有的犯人必须把餐盘中的食物吃干净,但是犯人们对食物感到恶心,拒绝吃完。值班的狱警坚持原则,于是爆发了一场冲突。这位老好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去羞辱犯人。当犯人熟睡的时候,他带领狱警们拿着干粉灭火器,突然冲入监狱,对着熟睡的犯人一顿扫射。

“头领”还把带头闹事的犯人的一只胳膊锁在铁门上,然后大声对所有犯人宣布——“今天的事情,以后绝不允许再次发生,都明白吗?”犯人们默不作声,他又大声说道:“我说了,明白吗?”犯人低声回答:“Yes.”他继续大声追问:“Yes what? Cause I can't hear you.”(是什么?我听不清你们说什么。)犯人们大声喊了一句:“Yes, sir!”(是的,长官!)这样他才感到满意。

这位42岁的狱警由奥斯卡影帝福里斯特·惠特克(Forest Whitaker)饰演,惠特克把这位平时唯唯诺诺,但被工作“魔鬼附体”的狱警演得入木三分,这位狱警大喊出上面这些话时,你可以看到他脸部的肌肉在抽搐,你能明显感觉到他在逐渐进入角色,随着施暴的进行,他正在一步步地建立自信,最典型的就是那句“Yes what?”,他一定要在犯人口中听到“Sir”这个词之后,才会罢休,才觉得自己拥有权威。

在这次施暴结束后,惠特克饰演的狱警走入洗手间,对着镜子中的自己,他难掩内心的激动,镜头一晃,给了一个特写,他发现自己的下体已经勃起了,导演或许在用该镜头暗示他曾经阳痿,但这次进入角色后的施暴,让他重塑了自信,并且越来越自我膨胀。

为什么这样一个平素里唯唯诺诺、情绪稳定、心智健全的人会变得如此残暴呢?这其中或许有很多原因,但是我们不难看出“工作角色”对人的“雕塑”作用。当真的进入“工作角色”之后,你会不自觉地按照这个角色的期待去行事,你可能会不断地告诉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合理的,于是你会按照角色的期待,一直进行下去,甚至变本加厉。

英文有句话叫:“You are what you do.”(你做什么,你就是什么。)在这里,我们可以得到更好的印证。朋友们,你的工作真的很重要,它会在你身上打上深深的烙印,把你塑造成一个或许连自己都不认识的人。

所以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

2.职业选择的“一见钟情”与“日久生情”

大部分人的职业选择都可以分为“一见钟情”与“日久生情”两种模式。如前文所说,若想找到我们一辈子从事的事业,必须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这一点已经很明确了,乔布斯说过:“做伟大工作的唯一途径,就是爱你所做的事情。”我相信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想想看那些科技界的大佬,哪一个不是因为狂热的痴迷而成就了一代伟业呢?如今风靡一时的Facebook网站,其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就是一个狂热的电脑爱好者。

10岁的时候扎克伯格得到了第一台电脑,从此他将大把的时间都花在了上面。高中时他为学校设计了一款MP3播放机。之后很多业内公司都向他抛来了橄榄枝,包括微软公司。但是扎克伯格却拒绝了年薪95万美元的工作机会,而选择去哈佛大学读书。在哈佛,主修心理学的他仍然痴迷电脑。在哈佛的第二年,他入侵了学校的一个数据库,将学生的照片拿来用在自己设计的网站上,供同班同学评估彼此的吸引力。

黑客事件之后不久,扎克伯格就和两位室友一起,用了一星期时间写网站程序,建立了一个为哈佛同学提供互相联系平台的网站,命名为The Facebook。The Facebook在2004年2月推出,随即横扫整个哈佛校园。2004年年底,Facebook的注册人数已突破100万,扎克伯格干脆从哈佛退学,全职营运网站。

这就是Facebook诞生的过程,你可以看到它最初居然源于一个恶作剧,而能想出这个恶作剧的,一定是非常痴迷这个行业的人。所以对于那些能在很小的时候就有明确的兴趣爱好,并且可以将其演变成日后工作方向的人,我们是真心地羡慕。这就好比是对工作“一见钟情”,并且可以厮守一生,真是一种幸福。

然而现实中这种情况毕竟少之又少,大部分人还必须学会“日久生情”,也就是逐渐爱上自己的工作。很多人一开始对自己的工作并没有多么喜欢,但是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其实这份工作还是很适合自己的。讲个故事给你听……

一个女同学,性格开朗,做事麻利。大学没毕业就在一家外企实习,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无奈外企名额有限,没有留下。后来进入一家事业单位,工作节奏没有以前那么快,一开始她很不习惯,觉得这里比较清闲,并不适合自己。

为此她还一度感到很郁闷,并且还曾经去其他公司面试。她对我说,当她再次走入办公室的大楼,看着人们匆匆的脚步时,心底一翻,她觉得自己已经不属于这里了。经历了这样一个反复,她才逐渐认清自己内心是渴望宁静的,渴望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而当她再次回到工作岗位之后,发现其实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于是她主动向领导请示,领衔做了几个项目,得到了公司的表彰,她觉得很满足。工作几年之后,进入了生育年龄,她这份工作的优势就愈发显示出来。那些在外企打拼的姐妹,产假只有98天,符合晚育条件的加30天,这样算下来也就4个月。但是她们公司规定可以休息6个月,而且还有哺乳时间,每天可以晚上班一小时,早下班一小时。这顿时让她觉得幸福感大增。

当再次谈及是否喜欢这份工作时,她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份工作,她说:“其实我的喜欢已经脱离了工作内容本身,我是喜欢能做成事情的感觉,以及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她的那句“喜欢能做成事情的感觉”对我很有启发。我们有时很难区分到底喜欢工作的哪一部分,但如果你觉得工作的内容无趣,你还可以跳出工作看工作,其实只要你能将工作做好,干净利索地完成,你的心里就会有一种满足感。而当这种满足感累积到一定程度,你也会喜欢上这份工作。

相反,如果你始终无法爱上你的工作,那将是非常痛苦的。你总会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感觉,虽然在单位工作,但又总对这份工作不满意、不甘心,总是不能脚踏实地来做,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也毁了自己的前程。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讲一个自己的小故事:

当年我刚刚加入互联网的时候,对网络新闻这个行业知之甚少。但我毕竟是新闻专业出身,为了避开自认为低端的社会新闻,我自学了财经新闻方面的所有知识,成功加入国内某知名门户网站的财经中心。工作一年之后,我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份工作,于是萌生了离职的想法。

由于当时我还没有毕业,虽然在那里全职工作,但是以外部派遣的方式加入这家公司的。眼看一年期满,主编让我续约,由于是高科技公司,也可以给解决北京户口,这在应届毕业生眼中可是天大的“馅饼”,但我还是毅然离开了。

这一年的工作期间,我虽然做出了很多成绩,多次获得公司嘉奖,但其实并没有全心全意去做,因为我总是在想我是否真的喜欢这份工作。这种想法始终在我脑海中萦绕,让我不能发挥自己百分之百的潜能。

得知我要离开的时候,副主编给我讲了一段话,我现在还记忆犹新,他说:“你现在不用那么着急成功,你就在这儿干吧,只要这家公司不黄(倒闭),你就一直干下去!”可是我当时哪里听得进去这些,于是离开了这个让人艳羡的平台。

造化弄人,本想离开互联网的我,偏偏又进入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回过头来看当初的我,如果能在第一家公司更加投入地工作,我一定会进步得更快。而当年劝过我的那位副主编,已经一跃成为那家互联网公司的副总编辑了。

这个故事讲起来,一直让人感慨,特别是他说的那句话:“只要这家公司不黄,你就一直干下去!”你可以说这种想法不完全正确,但他相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踏实多了,而正是这份踏实与投入,让他日后在职场上有了更大的成就。

我虽然美其名曰“寻找真爱”,但这也影响了我在公司的投入程度,甚至影响了我以后的职业路径。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我对每一段工作都能做到全力投入,我的今天一定不会是这个样子。

其实无论是“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你都必须爱上你的工作。但是找到“真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谈恋爱一样,你或许不会谈了一次就结婚,但重要的是,你对每一份感情都应该是认真的,都要全力投入。寻找“真爱”,也是一个充满磨难的过程,不死心塌地地爱过几次,不碰得头破血流,你会知道谁是“真爱”吗?

回到工作中来也是如此,你的“真爱”,只能在你充分投入每一份工作,让自己的心与工作完全亲密接触之后,你才能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这份工作。我鼓励大家寻找“真爱”,但也鼓励大家脚踏实地。我在企业的培训课上,常告诉大家一个原则,那就是——决定后不思考意义。

在找工作之前,你可以三番五次地甄选,看看自己是否喜欢、适合这份工作;但当你一旦决定入职,就要抛却一切虚妄的念头,脚踏实地地干上几年,只有这样,你才会真切地感受到这份工作的好与坏,才能发现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这份工作。

至于低头拉车几年之后,是否要再次抬头看路,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3.探寻自己内心的想法——你这辈子究竟要做什么?

生活中你要找到真爱,工作中也是如此,我们应该尽早想明白这辈子究竟要做什么。你可能觉得这种想法有些可笑,计划没有变化快,十年后会是什么样子,我都不敢想象,又怎么能预知这辈子能做点什么?这种想法没有错,我们确实无法预知未来,也无法确定将来具体要做什么工作。

但有一点能确定的是,你一定要认清楚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做哪方面的工作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你从事什么类型的工作会快乐,会从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而这些都是你自己的“激励DNA”,是你工作的内在驱动力,是无论做什么工作,你都会拥有职业幸福感的秘密,这些你必须尽早破解,给自己一个明晰的答案。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激励DNA”呢?答案是肯定的,下文我们将介绍职业规划中的一种职业探索的方式,读者朋友可以对照自己的情况,来做一下自我发掘,来给自己的职业做个测评。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一般人找工作的历程,他们的首要目标是找一份“好工作”,而好工作的定义因人而异,或许又太多受到世俗因素所羁绊。

有一次我在球场遇到一个小伙子,休息的时候聊天,他说自己刚刚高考完毕,报考的是政法大学。得知我有很多政法专业的同学,他的兴致高涨了许多,问了我很多问题,比如学法律的是否好就业,将来都可以去哪里,等等。我问他理想中的工作是什么?他斩钉截铁地说,公务员!我当时一愣,问为什么一定要考公务员?“稳定啊!”他理直气壮地说。他告诉我,父母觉得公务员好,希望他毕业后能考上。我当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那个打篮球时生龙活虎的小伙子,那么年轻,那么精力充沛,那么让人羡慕,怎么年纪轻轻的就贪图稳定呢?

看到了吧,这就是所谓“好工作”的标准,可怜我们的父母们,你们虽然是好心,但是你们知道这样害了多少孩子吗?上大学你们包办了,找工作你们包办了,你们有没有想过孩子的感受?电视剧《北京青年》中的何东(李晨饰),他一直是个乖孩子,竭尽所能满足妈妈所有的要求和期待,毕业之后按照父母的要求,考上了公务员,但是工作几年之后他就受够了。他逐渐地开始觉醒,最后终于逆天了——抛家舍业,决定重走一回青春。

何东是勇敢的,他敢于与自己的过去决裂,他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现实生活中,虽然很多人也有与何东类似的纠结与想法,也想冲出去重走一回青春,但是他们要么不敢、要么不能,多么可悲!

其实我们已经走入了一个误区,这个误区就是“价值—能力”的单循环,我们不是要考大学吗?那好,你就必须发展能考上大学的能力,于是你要天天语、数、外题海战术高强度训练;你不是要找好工作吗?那好,你就必须发展能找到好工作的能力,于是我们看到公务员辅导班、司法考试辅导班、注册会计师辅导班等等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

整个社会都变得功利起来,为了拿到那个“价值”,我们可以不顾一切,可以使用各种手段,而对我们得到之后的感受,却丝毫不予考虑。别人可以不考虑,但你自己不能不考虑,因为在你得到那份“价值”之后内心的煎熬,只有你自己知道。

如果说大部分人都走入了误区,那正确的道路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这里给大家讲解一个工作的“ATM模型”(图1—1),什么是ATM?我们都知道它是“自动提款机”的意思。我们将之引用到职业规划中来,只要你按照这个模型来定位自己的工作,那你就会感觉像拥有了自动提款机一样惬意,下面让我来具体解释一下。

A指的是英文Ambition的首字母。Ambition在英文中是一个褒义词,意思是“野心、抱负、渴望得到的东西”,一般在外企高管的简历中经常可以见到,有雄心勃勃之意。

用在职业定位中, Ambition就是你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个点,那个让你最渴望的点,那是你的雄心、你的成就动机、你的抱负,是你生命最原始的动力。我们的工作给我们带来的纠结、压抑、痛苦,大都源自一个问题——你目前做的工作不是你内心最渴望的。你不喜欢自己做的工作,所以也不相信自己可以在这个行业中长期工作下去,于是你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诱惑等,就成了折磨你的因素,让你无比纠结。

反过来那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你可以像打了鸡血一样,三天三夜不合眼,内心充满了自信与喜悦,你会告诉自己:“成功已成定局,所有的坎坷不过是过程而已。”那时候你一定能体会到每天“怀着梦想入睡,抱着希望醒来”的感觉。

但是如何才能找到自己内心深处最渴望的那个点呢?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自省的过程,具体方法你可以跟随本章后附的“四步心法”,跟着我们的思路对自己的内心做一次自省,相信你会对自己的Ambition有一个逐渐明晰的认识。

接下来T指的是英文单词Talent的首字母。Talent意为“天赋”,天赋是什么,就是你擅长的事情,是你可以轻易比别人做得好的事情。有人有音乐的天赋,有人有绘画的天赋,有人有语言的天赋,有人有运动的天赋,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你一定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特长。

你可能会问,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很平庸的人,我真的没什么天赋。请不要看轻你自己,即便你是个再普通的人,你也肯定有一个自己相对擅长的东西,不要和别人比,只要看你自己最擅长的是哪方面就好了。如果你连自己最擅长的技能都不能用来混饭吃的话,那其他方面就更没什么用了。

我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有时候你甚至不知道自己蕴藏的巨大潜能,你需要在恰当的时机被激发一下,那个时候你自己都会震惊!综观职场上取得成功的人士,无不是把自己的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所以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到自己身上的那个T!

最后M是Money的首字母。Money,很好理解了,就是“钱”!我们讲职场,不是在给你天马行空地“画大饼”,生活是很实际的,再有雄心,再有天赋,你也必须能挣到钱,这才是完整的职场逻辑,也是你能长久保持职业幸福感的秘诀。

这一点我真的是颇有体会,裸辞创业之后,我已经找到了自己的A与T,但仍然在M的路上探索。你如何将自己的天赋产品化,如何将产品商业化,这是一门学问,也是我们大部分职场人都必须面临的课题。否则你再有雄心、再有天赋,那也不能天天喝西北风吧!

让我们整体来看一下这个模型,ATM当中,A必须是首要的,这是我们内心最渴望的东西,也是我们中国应试教育中最为忽视的东西。这导致大量的职场人忽视了对自己内心的探寻,而首先把目光盯到了M上,但是工作几年后发现,即便赚再多的钱又怎样,自己在与内心的渴望背道而驰,于是考虑是否要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但面对决定又“前怕狼,后怕虎”,这就是纠结产生的根源。

T是天生的,但也是可以培养的。比如说你有音乐的天赋,但你不见得有演奏钢琴的能力。所以不要因为觉得自己没什么天赋而郁郁寡欢,当你明晰了自己的渴望之后,再审视一下自己的天赋,你可以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重点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这样你的天赋就不仅仅是天赋,而演化成了技能。这也是我们后面讲述“5P职场决胜力模型”中最重要的一环。

最后,M是要不断学习的。赚钱的能力、商业意识,在我们这个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国家,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很困难的,但是没关系,这其中的基本道理很简单,我们也会在后文阐述,剩下的就需要你进行不断的摸索与改进了。

总之,希望你记住这个模型之后,你的职场真的可以像拥有了自动提款机一样,天天开心!

这里就是你的理想职业,就是你的“自动提款机”哦!

建立你自己的“价值金字塔”——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事情要做到极致,只有这样,你才能在社会交换中,处于价值链的顶端,你才能在职场上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就。不得不承认,你我大都是普通人,而我们要想取得成功,就不得不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智力、时间,投入到一个聚焦点上,并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这才是取胜之道。

1.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看过前文,你可能有一点点心潮澎湃,想要做一番事业。但是你可能会问,我真的行吗?你有没有怀疑自己,甚至是讨厌自己的时候?你有没有过否定自己的一切,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时候?我有过。我们都是凡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讲个故事给你听……

我很喜欢打篮球,可是我个儿不高,速度也不是很快,这么平庸的条件,在球场上不就是相当于一个“废物”吗?于是我总是感叹——我要有乔丹的爆发力与弹跳就好了!我要是有科比的天赋就好了!

我一度想练习弹跳,就是在腿上绑上沙袋,每天在台阶上跳来跳去,但是我发现这种锻炼的效果并不明显。我逐渐绝望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弹跳、速度等大部分都是天生的,这是人家的优势;即使有后天的努力,我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永远都不会赢。

于是我改变了策略,开始把目光转向我的长处。我发现,我的控球手感不错,那种高难度的背后换手运球,我练习了几次之后,就可以连续做50次以上;我的大局观与视野很好,我总能在机会出现的第一时间,把球传到最佳的攻击点上。具备了这两点之后,我发现我其实可以做一名出色的控球后卫。

找到了自己的特长,再加上勤学苦练,我的进步是飞速的。当我再次走向篮球场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定位为一名控卫,我来组织,把最好的机会留给最合适的人。我们遇到过很多人高马大的对手,但有时依然可以取胜,凭借的就是积极的跑位与传球,把机会留给最好的人,让每一次出手都很合理。

写这个故事给大家,其实就是想说,我们都有很多缺点,但是我们要坦诚地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抛却幻想,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优势。你还在抱怨自己的缺点吗?清醒一下吧,你就是这个样子。能改则好,不能改也不要浪费太多的时间了,你必须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会有新的开始。

命运是公平的,它让你不完美,是为了要给你一个特长。而你要做的,就是找到它!

2.你还在傻乎乎地补短板吗?

或许我们都听说过“木桶理论”,说的是木桶盛水的多少,由它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高度决定,由此推断出,每个人所取得的成就,由自己短板的高度决定。根据这一理论,很多孩子拼命学习,门门都要争取100分,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下面我讲几则典故,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从这个误区中走出来。

1917年,罗家伦想修外文,投考北京大学文科,恰逢胡适判阅其作文试卷。胡适毫不犹豫地打了满分,并向学校招生委员会荐才。可校委们查看罗家伦的成绩单后大吃一惊。原来,罗家伦的数学成绩竟然是零分,其他各科分数也都平平。取弃争论之际,主持招生会议的蔡元培校长力排众议,破格录取罗家伦。罗家伦后来成为“五四”风云人物,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传诵一时的《五四宣言》,便是出自他的手笔。

12年后,已是清华大学校长的罗家伦在招生中遇到了钱锺书。当时钱锺书国文特优、英文满分、数学15分,只比罗家伦当年考北京大学略胜一筹,但是罗家伦在钱锺书的名字上大笔一勾,破格录取。钱锺书后来学贯古今,兼修中外,曾领衔翻译《毛泽东选集》英文版。《围城》《管锥编》《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等著作,一度使其驰骋学界,赢得“国学泰斗”之誉。

类似的典故还有很多,季羡林当年的数学也只考了4分,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与历史学家;臧克家数学0分,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吴晗,数学两次考了0分,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

人一生取得成就的高度,是由你的最长板决定的,这是你的核心竞争力。而现实中可悲的是,大部分人很少有什么特长,差不多都是一个模子抠出来的。这样的人在职场上将永远作为平庸者而存在。如果你还没有发现自己的核心优势,那么赶紧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一下,自己还有哪些是比别人强的地方吧。

我以前有位同事,业务能力一流,而且善于钻研。他是一个很偏执的人,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研究业务了,凡是他带领团队做出来的产品,都要明显高于其他人。但是这人同时也有很大的缺陷,那就是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很难想象一个公司的部门负责人可以和CEO拍桌子吧,但他敢;也很难想象下属认为领导不对,就不执行命令吧,但他敢!

通常来说职场上人际关系不好的人,很难有较好的发展,这里是个特例。为什么是特例?就是因为他有自己的特长,这个特长足以弥补他的缺陷,公司容忍了他,看中的就是他的业务能力。后来此人获得了提升,CEO通报嘉奖,而且CEO还直接点出来他通过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已经身家百万美金。

这就是职场中残酷的现实,它讲规则,也讲变通。你能在职场上走多远,取决于你有没有真本事,有没有核心竞争力,这是你吃饭的家伙,含糊不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