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4诺贝尔文学奖

 北极熊788 2014-10-12

阿多尼斯(1930年-):叙利亚著名诗人、思想家、文学理论家、翻译家、画家

薛庆国:阿多尼斯对阿拉伯文化有变革意义

  其实诺贝尔文学奖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不过阿多尼斯说他肯定不会获奖。问其原因,他说以色列人肯定不希望他获奖,因为他经常批评以色列人;但阿拉柏人也不希望他获奖,因为他也经常批评阿拉伯人。另外一方面,他认为评委会的人不喜欢诗歌。

  大家对阿拉伯文化有很大的误解,从阿拉伯古代诗歌来看,有很多非常大胆的爱情诗。说他是阿拉伯文化的叛逆者,这话对了一半,对于保守方面来讲他是叛逆者,还有一部分是我们不太了解的,阿拉伯文化是很有活力的,主张变更、革新、男女平等,还有有大量的咏酒诗,但是这些是被阿拉伯主流文化所遮蔽的。所以说阿多尼斯既是阿拉伯文化的叛逆者,同时也是继承者。(文:胡曼 搜狐文化独家稿源)

村上春树(1949年-):日本小说家、美国文学翻译家,代表作《挪威的森林》

施小炜:村上春树远比小资作家要沉重深入

  从我个人愿望上,希望他能获奖。但他最近出的小说,深度上来说不如他从前的作品深刻。最近这短篇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从砝码上来说,并没有给他获奖加重多少。《1Q84》是写得非常成功的一部作品,只是很多人不大能读得懂这部作品,比较难懂。同样的问题,我觉得也可能发生在评委的身上。

  有些人评论说,村上的作品“深度不够,比较通俗”。他们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我未必完全赞同。思考人的问题,未必要局限于某一地域、某一人种,未必要针对某一具体个案实例。那不是一个小说家应该具有的态度,那是一个政治家应该有的态度。我希望读者能够注意到,村上春树对整个人类的关心,比我们把他当做小资作家去阅读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恐怕要沉重得多,深入得多。(文:孙钰 搜狐文化独家稿源)

米兰·昆德拉(1929年-):捷克小说家,代表作《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马振骋:昆德拉说话很刻薄 喜欢挖苦人

  昆德拉的文字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挖苦人、讽刺人的比较多,说话很刻薄。他有些愤世嫉俗啊,忿忿不平。他出生在捷克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我们对他这种愤世嫉俗能表示理解。

  昆德拉“陪跑”诺贝尔文学奖多年,和其他几位诺奖热门人选不同的是,就在已经快要被世界遗忘的时候,这位曾经风靡世界和中国现年85岁的捷克作家,在今年出版了新小说《庆祝无意义》。据悉,这是10年来他唯一的新作。和之前的作品相比,基本上承接以前的小说的思路。一个作家要脱离他一贯的风格实是很难很难的事情,以他现在的这个年纪也不大可能再创造出一种新的东西了。有人对这部小说评价很高,也有人评价很低。(文:陈波 搜狐文化独家稿源)

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1948年-):白俄罗斯作家,擅长描写战争

高莽:斯维特兰娜和她的战争记录一样真实

  高莽先生记得,90年代末,已年过七旬的他才首次读到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一部俄文作品。这部纪实作品中,阿列克谢耶维奇用第一人称忠实记录了亲历阿富汗战争的俄罗斯士兵、妻子、父母、孩子的血泪记忆。其中,一批二十岁左右的俄国青年人战死阿富汗的故事,尤其让高莽触动。1999年,他将这部作品译成《锌皮娃娃兵》,在国内出版并畅销。去年阿列克谢耶维奇被认为是获奖热门,该书又被再版。

  “她自己没经历过战争,通过采访真实还原战争中的小细节,写出了最真实的战争。” 对谈及阿列克谢耶维奇能否获得诺奖,高莽评价道,这位女记者写的是真人真事,揭露了战阵强加到人民头上、扭曲人性的暴行,而非文学性地编故事。他将其作品归于纪实文学的类别,但无法判断其能否捧起诺奖。(文:周敬启 搜狐文化独家稿源)

阿莫斯·奥兹(1939年-):以色列作家,代表作《何去何从》、《我的米海尔》

钟志清:阿莫斯·奥兹是人道主义的日常践行者

  相当多的中国读者还是希望奥兹可以获奖的,他在2006年、2007年都被提过名。但是,获不获奖不好说。我自己感觉诺奖的政治性还是比较强的。鉴于目前以色列在国际上的形象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以色列国籍的作家。今年对阿莫斯奥兹获奖不是特别乐观吧。

  奥兹不但作品好,也是一个非常具有个人魅力的人。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你没有特别拘谨的感觉。他平易近人,是一位人文主义关怀的日常践行者,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2007年社科院外文所请奥兹来的时候,和他们有过更近距离的接触。那十几天我一直做陪同。奥兹夫人就跟我讲,他从来都是先鼓励别人,一般的情况下,你提出的要求他是不会拒绝的。奥兹作品也好,个人魅力也很好,非常难得。(文:郝若楠 搜狐文化独家稿源)

恩古吉·瓦·提安哥(1938年-):肯尼亚小说家、剧作家、政论家

蔡临祥:提安哥唤起非洲人民为自由而斗争

  在上世纪60年代,提安哥在两部重要的后殖民小说《界河》和《一粒麦种》出版后,改掉自己带有殖民象征的名字Jam es N gugi,恢复他基库裕族的本族姓名。早在上世纪80年代,蔡临祥在坦桑尼亚大使馆文化处工作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提安哥,并经推荐将他的成名作三部曲中的《孩子,你别哭》和《大河两岸》译成中文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肯尼亚独立以前,在白人殖民统治下,劳苦大众过着被压迫被剥削的生活,提安哥的作品犹如战斗的号角,唤起民众,号召他们站起来,团结一致,为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斗争。非洲各国独立以后,提安哥又用犀利的笔锋、生动的语言褒贬时弊,无情揭露各国存在着的诸如贫富差距、新旧文化矛盾冲突、官场腐败、以权谋私等黑暗现象。(文:蔡临祥)

诺奖得主
2013年:艾丽斯·门罗
当代短篇文学小说大师,加拿大的“契诃夫”
2012年:莫言
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2011年:特兰斯特罗默
通过凝炼、透彻的意象,他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
2010年:略萨
对权力结构制图学般的细腻描述和对个人抵制、反抗和挫败形象的犀利刻画
2009年:赫塔·米勒
以诗歌的洗练与散文的晓畅,呈现了被掠夺者的处境
2008年:勒·克莱齐奥
在其作品里对游离于西方主流文明外和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性进行了探索
2007年:多丽丝·莱辛
女性经验的史诗作家用怀疑、想象和远见卓识对分裂的文明进行了审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