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与性 (文生心)

 文生心 2014-10-13
心有则纵横万境,心空则一道清淨,修行要返照观心,诸惑方一扫而空。
 
谈「心」,在佛家所言有二种意涵,一指妄念意识之心,即为妄心,一为如来藏性之心,曰为真心,即「性」也。
 
妄心者凡夫之心,芸芸众生之心也,而真心是佛心,然此佛心却也依然存在于凡夫之中,亦即众生同具妄心与佛心,只因六根受六尘之染而起妄心遮佛心,而今,入门修行,就是要去妄心返现佛心。
 
佛心即「性」,性本寂然空淨,因为空淨所以具足一切法,这一切法,不因修証而有增减,不因聚散而有生灭,不因动静善恶而有淨染。
 
所以「性」虽能生万有,具足一切法,但不随万有迁流,故生生不已而实无生,万有虽灭而不随之断绝,故生灭轮迴而终无生灭处,这就是要提醒修者,不着境相,一着境则起妄心而受境相牵缠,生诸烦恼与苦痛,修者自当好好体悟之。
 
凡一切相与一切物,皆一时间与空间上之偶然缘合,故万有之有,乃一时假聚化合而有,非有一常存者也;一切法即如是也,同为众生而有而存,但一切法亦是缘合而存,当缘灭时,法亦不存矣。
 
是故,众生不只是不执着于境相,亦不可执着于法,一切皆为缘而起生灭,唯体「性」可生空、有,而非空有之所能,所以说「缘生性空,性空缘生」。
 
今之行修之人有此慧根入门修行,此乃缘之生,应知惜缘,用心学、用心修,修得善恶皆不着于其境,透彻事之与理,证得真如,倘逐物而迷心,妄念纷飞,坐禅终日亦是芸芸众生,迷惘于名相尘染中,当不得解脱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