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参加“第二届崂山玄门讲经活动”感想

 草堂微澜 2014-10-13

参加“第二届崂山玄门讲经活动”感想
孟至岭

    继2008年“第一届崂山玄门讲经活动”之后,于2010年7月24日在崂山太清宫又成功举办了第二届。经过两天隆重热烈而有序的登坛演讲,讲经活动于25日圆满结束。来至各地宫观的十六位年轻道友,充分展示了丰富多彩的道教文化和良好的道教精神风貌。
    笔者躬逢其盛,良有感怀。这两次全国性的讲经活动,可谓是在从无到有、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举行的,不论是从活动的本身,还是从选手们讲经等诸方面,尚属探索和完善阶段。所以客观地讲,在丰硕成果之外,也难免存在着某些尚待完善的地方。基于此种想法,本文试就此次讲经活动中选手们在讲经方面存在的某些美中不足,和本人对有关讲经方面的一点粗浅认识,谈谈个人的感想和观点,以期能对年轻的道友们在学习、练习讲经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  讲经的意义
讲经的意义,当从“经典的作用”、“讲经的作用”、“读经方法”和“讲经活动的神圣性”等方面来说明。
(一)经典的作用
玄门讲经,古来有之。道教以道立教,其根本功能便是“度人”、“教化”。度人之功,在于度化有情之人,发无为向道之心,行上乘清静之路,顺天顺物,返朴归真;教化之功,在于教化一切众生,发慈怀向善之心,守朴实自然之本,恪遵天理,敬奉鬼神,使人间淳风畅漾,祥和太平。“度人”、“教化”的理论依据,便是经典。
《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序云:“经之为经,乃先圣之心宗”。何为“心宗?所谓心宗,即祖师先圣在修道修身过程中所体悟出的天地之理、自然智慧、真知真觉、及践行方法等等,因为不便直言表述,于是寓于文字之中,乃是祖师先圣慈心深处的至真至善之音,绝非寻常语言文字之意,此谓之“心宗”。也就是说,“心宗”,是以一种假借语言文字为载体,而“真意”却又在语言文字之外的形式,留传给后人的一种修身法宝。所以,仅用“读文字”、“讲语言”的方式方法,无论如何是难以从这种“借假寓真”的形式中找到其“真意”的,只有在熟谙文意的前提下而冥心参悟以“借假寻真”,其“真意”方能渐有所得。这种“借假寓真”、“借假寻真”的传授方式,叫做“心传”;用这种“冥心参悟”得到先圣之“心传”的方法,或者有道之师以“心传”的方式向“冥心参悟”者传授“真意”的方法,都叫做“心法”。
古往今来,代有诸多贤达良师把握着方向,慈怀接引后学子弟;更有诸多进取之士,笃诚虔恭,冥心参悟先圣“心宗”。他们以师带徒,以明启昧,共同用“心传”和“心法”的方式方法,来传承着包括道、德、天理、天心、至真,至善、至美、 至爱、明身、明心、明物、明辨等等在内的“先圣心宗”,广播大道种子,以使更多的人自心不迷、不欺,自性不昧、不乱,各自守本、向善、性明、契道。如此,则心和、身和,家和、人和、社会和、天下和、乃至天地万物无不和。
道家经典作为祖师先圣们的“心宗”和“心法”,就是以这种千古不断的传承方式,用于修身悟道、度人化人,教化十方的。这便是经典的根本作用。
(二)读经方法
读经,能使人明理、明物、明心、明性。明理,可辨歪理邪说而不随邪见;明物,可超脱物累而使物我无碍;明心,可剪除烦恼妄想而不致妄为;明性,可知天理、辨天人、得大智慧而超然于“万有”之上。一个普通的人,只要有志恒久坚持以虔恭诚敬之心不断参悟先圣先师之“心宗”,那么,抱有多少虔诚,付出多少勤奋,行持多少功夫,就必定会有多少收获。
读经,须有正确的方法,方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南华真人曾用“得鱼忘筌”、“得兔忘蹄”之寓意,来说明“得意忘言”之理。也就是说,当你得到了文字、语言中的“真意”,那么你就会发现文字或语言并不是经典真正要传达的内容,所以文字和语言就自然没有用了,谓之“得意忘言”。南华真人还说:“言无言,终身言而未尝言,终身不言而示尝不言”。“真言天理”是没有声音、没有语言、没有文字的,讲一辈子经,说一辈子法,但是真正要说的“真言”并不是这语言文字,所以“未尝言”;一辈子用“真言”来行持和教化,但真言没在语言和文字上,故“未尝不言”。这就是说,“真言”既没有语言之声,也没有文字之形。笔者引用《南华经》的这两句,是想说明“读经”、“讲经”和“语言”、“文字”之间的关系问题,以提示“明天”讲经的道友们,在“今天”应该用怎样的方法读经悟典。
参悟经典,原本是道教在读经方面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所以,读经原本有法可依。参悟之法,说来至简,其关键只在一个“静”字。“清静”是参悟经典和学道修道的总法则,静则清,清则明,明则通,通则达。
笔者根据自己的体会,曾就读经方法总结成五个字,姑谓之“读经五法”:“参、悟、体、行、证”。参者,志心也,以诚而入;悟者,守心也,以神而应;体者,忘心也,以身而融;行者,顺天之心也,以化为用;证者,契道之心也,以果为鉴。当然,读经者必须在熟悉经文文意的前提下,方能用此“五法”。所以,年轻的后学道友们在学习经典时,切不可仅仅满足于对文字的理解。文字之意,终有尽处,然而参悟之境,却是无尽无休,犹如九九登高,每上一程,便总是豁然发现新的景象,而顿知以往见识之不足。如果将此理用于人生,用于持身,则总会觉得常有“今日之是”,而照鉴“过去之非”;同理,亦必知总有“明日之是”,而止替“今日之非”。笔者曾有小诗云:“日持三省图精进,总见昨为今日非”,即言此理。人生若能如此参悟行持,则必定总是进取。
由上可知,读经之法,第一步是先明白文字的表意,然后再摆脱文字的约束,由参悟入手,渐次入深,探寻先圣之“心宗”。这样,必会渐识天理、渐舍妄为,明心寡过,道境渐开。每当或有所得,切忌得意自满,须知这只是“今日之是”,而必为“明日之非”,也就是说,只是入门层次、粗浅之见。这时,不妨将参悟所得用于身行,以验其效,庶使玄妙深奥的先圣心宗,不至落为浮空无用之理。浮空之理,说得再妙也不能感染教化他人。当越参越深,愈悟愈明之时,方知景象万千,层次悬殊,参悟的深度不同,则所见景象迥异。于是,未读之前,尚知自己学识之广大;参悟之后,顿觉自我智慧之渺小。这时,说明你已然正式踏上真正的明理明心修身之路了!
(三)讲经的作用
真正意义的讲经,必能起到真正的正面作用。讲经的作用,从主观上讲,能促人修道,能启人心性,能导人向善,这是讲经的教化作用。然而客观上,若能三者具备,则自能人心向化,教法兴行,这是讲经的弘教作用。
1、讲经的教化作用
师云:“天理无言”。道德、天理、天心、天性等,都不会说话,也不会教化人。而人心的特点又是多欲、喜纳、易障,容易迷失道德,迷失天心天性,迷失至善至美,迷失天然本真,容易在不以为然的前提下妄作妄为。所以,讲经便是道教教化教徒和众生的重要形式。以经为师,向经问道,礼请明达大德之士、来为大众讲经,把经中无言的“天理”,用语言的方式阐述出来,便是一种“言教”的方法。用“言教”之法而传达“无言”之天理,即通过文字语言的方式,把自己所理解的“真言”传达给闻经者,以破除他们修身进取、返朴归真方面的声色之碍;警醒他们外驰不归、迷失甚远的茫然之心。也就是说,可以督促悟道者精进,守分者养德;可以引导迷失者回心,从恶者向善,化邪归正,破暗为明;进而可以彰道德、辅仁义、净人心,益人伦、化世情、淳世风、达和谐,致太平。这便是讲经的教化作用。
2、讲经的弘教作用
经言“无量度人”,又言“人能弘道”。能度人者自能弘道,能弘道者必能度人,二者相辅相成。道教古来以“自度度人”为根本理念。经典的度人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自悟经典,能明理、明心,并辅以明性,为“自度”之一法。其二,自度之后讲经度化他人,为“度人”之一法。讲经的弘教作便来自于“度化他人”。
民众多是随心适欲,以求生计,大多不明寡欲修身之法,不明自然之理,长期奔忙于纷繁之世事,劳惫于困顿之人生,心中多有迷障和困惑。然而“本善”之性未泯,向善之心犹存,所以他们希望庙里有道德、有修持的高明之师为他们开示,为他们除惑解困,为他们指明人生之路,引领他们学道修道。因此,如果教内有一批真正能讲经说法的高人、真师、明达之士、有道之尊,来广泛开展讲经活动,随方教化,应善施功,那么,自能十方仰赖,万众皈依。则道教的弘扬与兴盛指日可待。
(四)讲经的神圣性和严肃性
道教的所有各类活动中,最神圣、最严肃的,当首属法事活动,因为那是直接感格天地神灵、祖师圣真,与神灵祖师相沟通的有效方法,具有“代天宣化”的意义;其次,便是讲经活动,因为那是由得见祖师“心宗”、“心法”之人,直接宣讲祖师圣真的心宗和心法,具有代祖师圣真“度人教化”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法事、讲经等活动,只有保证它的庄严神圣性,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而它的神圣性、庄严性,来源于它的“根本”和“传统”。也就是说,法事活动和讲经活动离开了传统和根本,就自然失去了它的神圣性和庄严性,进而失去了它本来的作用,甚至起到负面作用。
目前,法事(尤其全真派法事)的情况已经不容乐观。近十多年来,由于极少数人不顾根本和传统,逐渐“传染”造成了各地很多经坛混乱的状况,使神圣的法事活动沦为形式上的“表演唱戏”甚至“儿戏”,而失去了神圣和庄严。在面临诸多问题的今天,使我们感到最重要、最忧心的,莫过于“信仰淡化”问题了,所以有不少人也在常常呼吁要“强化信仰”。然而如果神圣的宗教活动都渐渐演变为“表演唱戏”或“儿戏”,那么,我们再呼天叫地也没有用了。所以笔者以为,作为玄门嗣裔的大众道友们,已经该作些冷静的思考和反省了,尤其不可自我感觉良好。
凡事,有一共同的指导思想,就是“不离根本”。其实,如果能不忘根本,常常回头看根本,万事都能“不离大体”;远离了根本,事物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就会似是而非,愿望虽好,反致弊端,正所谓“良因未必成善果”。
鉴于以上所言,那么,有志于讲经和关心讲经活动的人们,大家都应回头寻找根本,维护根本,共同努力营造神圣庄严的讲经氛围,使讲经活动真正起到它应有的教化作用,进而也必定能为真正弘扬道教起到真正的正面作用。
二  讲经的功夫和方法
(一)讲经的层次
传统的讲经活动,非明达之士不敢登坛。随着时代的发展,讲经活动的普及和推广似乎势在必行。然而限于当前各方面的客观条件,有些问题不能不作考虑。笔者觉得,我们不妨把讲经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以开思路。
其一,初乘讲文字,基本是讲经文的文意。只需要面前放一经本,顺着经文,按照文意逐次往下讲,这只能算是“启蒙”式的讲经。这种讲经对于引导初入教门的年轻教徒,或刚接触道教不久的信众来说,很有必要,这是学习经典的初入阶段,是“参悟”阶段之前的“文字功夫”。有时在听讲中明白了经文的同时也能眼前一亮,引发善心,蒙生道念。其二,中乘讲故事。在讲经者对经典透彻理解的前提下,仍以经文顺序为依托,把经典对自己的启化感受表达出来,再来启发他人。启发的方法,大多是以经典内外的各种故事及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为素材,结合人生现状,进行启发性的发挥和阐述。这种讲经方法,对于帮助人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导他们参悟经义,以用于修身和处世,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其三,上乘讲“不言之言”,这是传统的讲经方法。只确定要讲的经文篇章,或经文段落,更或经文中某一文句,基本不讲原文,而是阐述原文的“言外之意”。或启迪,或论证,或演绎,或假设,方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进行层层展开;思维进退有节,纵横有常,灵智浩瀚无边。待将层层展开的内容收回“原地”,顿使闻经者如游慧海智山,如入真风妙境,豁然开朗,意境无穷,方显“不言”之玄妙。这种讲经,既有度人教化之功,又有规范人心之效;不论是对于大根器者、小根器者、有学问者、无学问者、文化深者、文化浅者、心正者、不正者各类人等,都能起到相应的正面教化作用。
不论用哪一种方法讲经,其共同的目的都是教化向善。有此向善之功,则无论是对于教门还是对于社会,无论是对于教徒还是对于世人,都具有莫大的积极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只要是把握正确方法的讲经活动,无论是对经典作传统阐释,还是对经典作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阐释,两者的目的和作用是高度统一的。
(二)讲经的基本功
讲经的基本功,首要在于内在的修持。笔者早年参访时,曾参访过不少盛德内充、道境深邃的老修行,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言清意玄,出语惊人,让人心动,让人震憾,甚至让人猛醒。他们大都没有多少文化,语言上更没有什么高雅华丽的修饰,口音更不合乎四声调标准,而是地道的“土话”,可是为什么说话就能让人震憾,让人猛醒呢?这是因为,他们有内在心性上的修持功夫!具备了此等功夫的人讲经,必能度人、化人。传统上能登坛讲经的,必是具有内在修持功夫的人。
所以我们必须要知道,讲经者最根本的功夫在于内在心性上的修持功夫。有一个客观事实毋可置疑:讲经者在证悟、境界、明辨等方面,都必须高出闻经者,讲经才能具有实际意义,起到教化作用,收到真正效果。或者换个说法:自己未得启迪,何以启迪他人;自己尚未明理,何以指引他人;自己尚未开悟,何以开示他人;自己至德未充,何以教化他人;自己道境未明,何以度化他人……。这是内在修持功夫的重要性。
所以要想成为一名高明的讲经师,不是仅仅读了些经典,掌握些知识,具备些学问就能胜任的,而是首先必须具备内在的修持功夫、超然的智慧境界;其次是对道学原理的准确把握、对“信仰”和“有神论”的正确理解、对经文经义的融会贯通;再其次是对教内教外各方面知识的广泛了解;另外,还须有较好的语言表述能力和宏亮清晰的语音效果。这应当是一个讲经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夫。
笔者提出以上观点,是想以诚心善意提醒年轻的道友们,切不可把讲经作简单容易看待,不可作热闹好玩看待,更不可作荣耀之路看待。当作慈悲行化、度人弘教看待,作道德高士之本分看待。如果你有志于讲经度人弘教,那么,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在努力刻苦学习经典、学习各类知识学问的同时,还必须要坚持个人内在的心性修持功夫,这也是一个道教徒最根本的根本,是成为“有道之高士”最重要、最核心的功夫。俱足了内在的修持功夫,才可以“无不为”,那么,讲经说法、度人化人,便是易事了。
当然,我们现在还不可能对每个讲经的人都作如此高的要求,但绝对不可以不作要求。笔者以为,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讲经者不同的水平,听经者不同的层次,把讲经的层次分开。如果讲经者不但未具内持之功,甚至经义未明,而只是把经典念得熟、背得熟、文字理解得熟,那么只能适合作初乘的“启蒙”讲经。然而如果对经文尚未有正确理解,而是望文生义,那么,听者必然被讲经者所误导,或者,听经者反而完全胜任“开示”讲经者。这种讲经能有什么实际意义?能起到什么正面作用?实际上只能起到负面作用。
(三)关于讲经的思维方法
讲经的思维方法,既不是考据论证式的学术思维,又不是文学章法那样的词藻华丽、铺彩夸张式的艺术思维,也不是平常生活中“一是一、二是二”那样的简单直白。学术思维,理论性太强。文学的思维方法,艺术性太浓,文字性太强,格式规范性太严,不能充分发挥朴实和灵活多样的启化方法。生活中的简单直白,不能深入心灵深处,更难以起到启发开示的作用。
以上三个方面,尤其学术思维,讲究查典考据,论证缜密,治学严谨,这是做学问的严肃性,但用这种思路讲经却存在着较大问题。因为,学术论证的理论,往往与经典理论在人生中的实际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距离。尤其更重要的是,在某些关键问题上,学术研究的理论远不符合道教信仰,不符合修身教化的实情。这是因为,道教是完全彻底的“有神论”,是以修道养德、敬奉天地、祭祀鬼神为信仰,以“虚无”为根本,以“万有”为末瑞,是其最根本的思维方法和认识方法,所以崇信神仙及无形法力,坚信天道的因果报应,更信修道可以得道具有神通、修德修善可以获得福报,从而衍化出“德孽”、“善恶”、“功过”、“正邪”、“真伪”、“美丑”等各类人间考校标准,作为度人、教化的依据,教人向善止恶、积功寡过、从正弃邪、存真去伪、慎因善果……这和学术研究的思维认识方法存在着很大差异。所以讲经不可用学术思维,而是强调经典理论的应用性,强调参悟的经典理论须得到修身实践方面的检验,也就是说,真正的讲经者必须是修身方面的实践者(严格地讲)。比如一位山中的修道者,他不懂学术,但随便一句话即有惊人的效果,因为他是教门的持修者,是先圣祖师“心宗”、“心法”的践行者,其言语无疑必能符合道教的实情,也必能不离“心宗”的大体。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启发开示的作用,具有度人教化效果。
其实笔者虽不善于学术研究,但却是学术的爱好者,崇仰学术严谨的论证方法和学术界浩瀚无边的学问。在这里主要是想对有志于讲经的道友们作个提醒:因为学术理解和学术理论,与道教实际情况多有不同,所以讲经不可盲用学术(包括文学、艺术)的思维和形式。不然,发展下去就会既不是学术,又不是讲经,也不是文学艺术,更难起到教化弘教作用,最终只落得个不伦不类,势必使神圣的讲经活动偏离方向,成为形式和张扬,成为娱乐和热闹,而彻底违背讲经的初衷。
(四)关于讲经的技巧问题
确切地说,说“讲经技巧”不如说是“讲经智慧”,因为讲经技巧是讲经者智慧的体现。笔者早年参访时所遇到的道行高深的老修行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决不正面回答你所求教的问题,而是拐弯抹角,绕来绕去,尽说些其它话题,等再把话头绕回来,就会让你陡然醒悟,困惑荡然烟消,心中豁然朗照,顿觉物境空明。那么这算是“技巧”的范畴呢,还是智慧的范畴呢?原来这其中的“技巧”是由“悟性”或“证悟”而来,由长期的内在修持功夫而来,是内在的智慧。这种技巧用于讲经,方是最精彩之处。然而,技巧方法没有定式,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事例,讲经现场的一切人和物,都可以随时拿来作为素材,进行比喻发挥。有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对经典里的故事作些改编,甚至可以临时新编一个故事来说明要说的理和事。在这种情况下,讲经者和闻经者谁都绝对没有必要用学术的思维方法来研究考证这些人物和故事的真实性。使用这故事的唯一理念只在于用“比喻”的方法作引导和启发,把问题的障碍打通。同样的道理,有时所引用的经文可以说出处,也可以不说出处,但必须实有出处。甚至很多时候不说原文而只是直接把经文译成口语,这样更具有“直截明白”的效果。《正统道藏》中有不少祖师仙真开示弟子的篇章,其中所引用的《老子》等文句,甚至有的就是文意不变而文字与原文相出入,但这丝毫不减祖师仙真度人教化之功。
三  对登坛讲经的基本要求
讲经,是庄严而神圣的。讲经者不但要传声、传意,更重要的是传心、传神,当然,最高层次更是传授“心法”。以庄严、亲切、自然、祥和的身相来面对大众,是讲经者的基本姿态;以慈悲、至真、博爱、宽诚的胸怀来融入大众,与大众心神相通,是讲经者的基本心性;以智慧、境界、知识的自由发挥,来启发、感染、善导、教化大众,是讲经者的基本功夫和作用。因此,讲经者在讲经的时候必须全神贯注的把心神、语言、智慧、知识融入大众,用挚诚真实的情感传达自己的心声,使闻者倍感亲切真实、受用不虚。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本次讲经活动,尚还处在探索和逐步完善阶段,年轻的道友们可能会倍感“无规范可循”。所以道友们在讲经时就难免存在某些美中不足。因此,笔者就这方面的感受,谈谈个人的观点,以冀能为道友们作些参考。
(一)关于讲稿
这次登坛讲经的选手们,无一不是照稿朗念,频频低头看稿。即使有个别选手很少低头,那是因为已经把稿子背熟了,背诵的和讲稿几乎一字不差。但不论是照稿朗念还是脱稿背诵,单从这种朗念背诵的形式而言,就不能称得上是讲经。因为第一,你的心神只留在了讲稿和讲稿的内容上,而没有放在闻者身上,没有把心神融入大众,更难投入你的慈悲和真情,那么怎能把你的“心声”传递给大家。第二,你的思维和语言完全被讲稿内容束缚得不能有半点灵活,不能自然发挥,那么再好的内容听起来也是呆板的。第三,实际上这种朗读的形式就如同宣读论文,又像是大会发言。在这种情况下,假使你写的文稿确有可读性,那么别人只须读你的“论文”或“发言稿”就可以了。因此,与其听你朗念,还不如干脆自己阅读来得清楚明白自然,还须要听你朗念么?所以,你朗念式的登坛讲经实际上只落得一个纯粹的形式了!
鉴于以上所言,当你为讲经作准备写提纲或草稿时,一定要避免将内容写成论文或发言稿的形式。论文写得再好,也只能证明你有学问,但其中的内容不可能感染人;发言稿的形式就更不可取了,“口号”感觉太强。但不论是论文形式还是发言稿形式,都是内容多有空洞不实,使听者倍感寡趣乏味。因此,笔者提醒年轻的道友们早作准备,加强学习,准备出具有实际意义而且能感染人心的内容,然后再练习脱稿自由发挥的本领,以便将来参加讲经活动时讲出高的水平。当然,如果没有十分的脱稿把握,可以写一个“构架”性的提纲,宜简不宜繁,以不约束思维的正常发挥为原则。
(二)关于语气
这次讲经活动,有些选手很有艺术天赋,朗诵能力很好。但讲经坛不同于舞台,讲经不同于舞台艺术。讲经的语气声调,应是带有神圣性的生活语言;而舞台上艺术表演的语气声调,则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艺术语言。艺术语言只能用于艺术之中,不能用于讲经。如京戏的道白、诗词的朗诵等等,那语气声调用在艺术舞台上,听者无疑是一种享受。但如果将这种语气用于讲经,却反而失去了它的庄严神圣性,大有“造作”之嫌。笔者以为,心神圣,则语气威仪自然神圣;心造作,则语气威仪必定造作。讲经,既不可像诗词朗诵那样艺术夸张,也不可像宣读论文或大会发言那样情调激昂,以避免造作之嫌和形式之弊。
那么,讲经的语气怎样才算适宜呢?笔者认为,语气声调一定要自然亲切,能充分表达真实的心声,起到感染人的效果;声音要宏亮,不然就会有“仪”无“威”;吐字的清晰和口音,要尽可能的“通用”,以合乎闻经者“听懂”的要求为准。总之,最根本的是以“讲经效果”为准,而不在于是否合乎声调意义上的“标准音”。媒体播音员,是“标准音”的“化身”,能把稿子播报得标准无误,但不一定能起到讲经的效果。而讲经者最能感染人的语气,是来自于自然的心声,来自于语音之外的“心法”。庄子在《齐物论》的开篇,便论述了“造作之声”、“自然之声”和“无声之声”三个不同层次,以喻“心中之理”、“物中之理”和“天理”,即“三籁”。是说,当以人为造作的“比竹”(定“十二律”所用的“律管”)所发声音为标准音(人籁)时,那么大山里风吹丑陋的树窟窿所发出的怪戾之声就不标准了,因此就泯灭了万物的自然和谐之理(地籁),但最高境界的声音是“无声之声”,即超然于形声之外的“真言”,不掺杂任何虚伪瑕疵,是天地万物自己的“本然之真”(天籁),即如南郭子綦“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之状,去掉了一切巧聪造作和虚伪假象,自己心中自然出现至真的“天理”、“真言”,故老子曰:“大音希声”。
“三籁”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我们彻底放下仪表和语言方面的造作,才能达到自然庄重的威仪和语气,进而才有可能出现最高层次的“不言之言”。当然,可能有人会说很难做到,但我说很容易——只要把“巧智”、“造作”和“虚伪假象”全都放弃,那么剩下的必然全都是“真”,“真”就是“成”——万事一理,万物一理,天下一切人、事、物,全都遵循此理。当然,讲经更是遵循此理。
(三)关于心理素质
看得出来,这次参加讲经的有些选手大概是有点“怯场”,显得有些紧张。这可能是因为把所面对的大众当成了领导、学者、尊者、长辈、老师了,应该说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障碍。存有心理障碍,肯定水平得不到正常发挥。超脱各种心理障碍,是讲经者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
你既然是讲经,必已胸有成竹,那么你就应当俱足信心。你所面对的,都是你的“听众”,是来接受你开示的,而决不是你的领导、学者、尊者、长者、老师,更不是对你不恭之人。你的角色是登坛讲经之师,当以慈悲之心、庄严之相来面对他们,来解脱他们的人生困惑,破除他们的心中障碍,最起码也要让他们听后有某些收获,能受到某些正面的感染。常抱如此之心,常怀如此之念,还有什么障碍能影响我心呢!
三  关于威仪
近年来,有些地方纷纷以表演彰扬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精神风貌,已成时尚和风气。但笔者认为,讲经活动切不可用此理念。讲经是神圣的,其内在的传达,应是深入人心的经义;其外在的所展示,应是庄重神圣的“威仪”。“威仪”,在于诸仪如法,诸相有威。法威并举,而后乃有神圣。仪尚表演,行效张扬,法将安在?威将焉附?法威失本,俗仪庸威,何以庄严?何以神圣?
讲经内容是否精彩,只是水平问题。而神形仪表的大方自然、威仪如法,是必须要做到的,这叫做“外庄严”或“外相庄严”。外庄严,是昆阳真人在《龙门心法》中特别强调的,对于当时全真中兴起到了重要作用,说明“外相庄严”对于教门形象的重要性。如果讲经的选手们乃至所有与会的道友们都能做到外相庄严,那么就可能影响到全国道友。如果全国的大众道友能做到外相庄严,那么教相必定庄严。如果教相庄严,那么道教的形象就“过关”了。
“外相庄严”有一重要组成部分是着装的整齐大方,即老修行们常强调的“衣冠整齐”。“衣”是指全身的着装,包括巾(各种道帽)、大褂或道袍(宽大不同的各种长褂)、鞋(双脸鞋、十方鞋和圆口布鞋等)、袜(高筒白袜)。“冠”是指各类“冠子”,包括 “黄冠”(也叫“月牙冠”,形似半月,多以黄扬木斫成,是最普通最常戴的冠子)、“五岳冠”(长方覆斗形,左右长。“前、后、左、右、上”分别雕刻“南、北、东、西、中”五岳真形图,受戒之后可戴)、星冠(亦为覆斗形,“前、后、左、右、上”分别雕刻“南、北、东、西、中”五斗星图,朝斗时戴)。通常情况下大众都习惯戴黄冠(历史上称道人为“黄冠羽士”即由此而来)。所谓“衣冠整齐”,是指巾、大褂、鞋、袜必须符合传统,穿戴整齐,然后再在发髻上戴冠子。二十多年前,经常见到人们在参加各种活动或上殿、朝真、甚至平时向师父问安顶礼时“衣冠整齐”(这里不包括“上清冠”或叫“莲花冠”)的场面。当然现在很少有人戴冠子了。但参加如“玄门讲经”活动时总是应该在“衣”的方面要规范整齐吧!本次讲经活动,即有个别的选手不甚整齐,或无巾,或无袜等。更有个别道友着装奇特,远非传统之制,与众迥然不同,此即张扬之态。虽奇异出众,然远离规范,失去庄严统一,殊不可取。
笔者认为,不惟此次讲经活动,即使平时,道友们也不宜别出心裁自行设计奇异服装和饰物。我们的道装本有传统定制,有现成统一的款式(包括颜色),为什么自己却要失去统一、远离大众,而单独标新立异呢?
愿年轻的道友们大发“护法玄门”之心,参悟有份,进取无阻,明心益智,早成栋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