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日两餐

 黄建伟882 2014-10-15

    ◎ 杨键

    我常想,我这几代生命质量之低下是否与一日三餐,甚至四餐,有些关系呢?我们吃得太多了,不仅生命质量低下,身体也很是糟糕。我曾看过一条消息,说是清代皇帝一日也是只吃两餐。早膳多在早6时开始,有时也会推迟到早8时,晚膳多在12时至午后2时。

    在我国古代皇帝里,乾隆寿高89岁,位居中国皇帝中的长寿之最。 乾隆晚年,曾接见过英国使者马嘎尔尼,后者描述乾隆说:“观其风神,年虽八十三岁,望之如六十许人,精神矍铄,可以凌驾少年”。乾隆根据自身体会,总结了养生四诀: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十常”指: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转,面常搓,足常摩,腹常运,肢常伸,肛常提。“四勿”则为: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乾隆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享受了数代同堂的天伦之乐,他很少因病服药,终生未用眼镜。临终前不久尚能读书写字。

    在乾隆之前的明代似乎也是崇尚一日两餐的,1418年,明朝永乐皇帝朱棣的宠臣——翰林学士胡广死了,享年只有37岁。胡广是个文人,朱棣很喜欢他。但也讨厌他,因为此人爱吃晚饭。

    古人一日两餐,第一顿饭叫朝食,第二顿饭叫哺食,基本对应农耕的开工和收工时间。有些地方的方言还在说日饭和夜饭 ,而且那时的人没有睡午觉的习惯。后来,我们的生活习惯为什么变了呢?这是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苏联专家提倡一日三餐造成的。我们这位老大哥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还改变了我们的政治模式,经济模式。当时,苏联专家的号召就是圣旨,于是城里的公众积极响应号召,都吃晚饭了。一日三餐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是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耗在吃饭上,一日日,一年年,匆匆忙忙,来来回回,都在吃饭上耗掉了,活着,似乎只是为了吃饭。改变为什么会是这样里里外外呢?

    佛教里也说一日两餐,其中的好处佛陀都说得很清楚了:一少欲、二少睡、三得一心、四少下风、五身得安稳,亦不作病。

    《律海十门》里也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能减饮食习气,则世系渐脱故。

    赵州禅师说:“二时粥饭是杂用心处。”

    1916年未出家的李叔同断然做出决定,到杭州大慈山虎跑寺断食二十一天,断食过程中有一篇日记是这样的:

    "静坐,习字,饮甘泉水。

    无梦,无挂,无虑,心清,意净,体轻。

    饮食,生理上之习惯而已!静坐时,耳根灵明,大地间无不是众生嗷嗷不息之声。"

    吃得少,自然有定慧。

    民间有谚:“过饱伤人。饿治百病。”

    又有“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

    遗憾的是,我们的生活习惯都不能再是旧有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