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梯若尔获奖对中国的启示

 蒋建军书斋 2014-10-15
梯若尔获奖对中国的启示

谭浩俊

10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4年度将诺贝尔经济学奖发给了法国经济学家让·梯若尔,表彰其“对市场力量和监管的分析”。

梯若尔获此殊荣,众望所归。因为,其对寡头垄断现象的研究,解决了市场监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并对此前寡头垄断研究和政策制定作出了颠覆性修正与完善,改变了过去只能从局部或在特定条件下才能解决问题,从而使政策的功效与作用从局部走向整体、从特定条件下走向宽泛条件下,并使市场竞争可能被扭曲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梯若尔的成功,也不是偶然的。作为一名经济学大师,早在19902000年他就在世界经济学家排名中位列第二,并被称作是当代“天才经济学家”, 讫今已发表过300多篇高水平的论文和11本专著,其研究领域也几乎涉及经济学所有领域,可谓是功到自然成。

梯若尔也曾多次来中国访问和讲学,并给中国经济发展以及经济学研究等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如中国应推动自由贸易、禁止内部交易、改革应在经济高涨时进行等。尤其他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曾经表示,好的经济学家忙于教学和研究,所以没有时间面对大众媒体,差的经济学家反而做这些事情。

也就是说,梯若尔的获奖,对中国来说,也是能够带来很多启示的。至少,在两大方面可以提供比较有益的借鉴。

第一个方面的启示,就是在经济发展方面。前面已经谈到,梯若尔能够获奖,是源于对市场力量和监管的分析,重点是对寡头垄断现象的研究。要知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如果垄断现象十分严重,且又走市场经济之路,就不可能具有真正的竞争,就不可能对消费者带来好处,也会伤害到其他企业的利益。反之,如果没有垄断存在,市场又能充分竞争。那么,无论对企业还是消费者来说,都是利大于弊的。

但是,从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恰恰是垄断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能够解决好。在很多领域,特别是重点领域,几乎都是在垄断高度控制下运行的。因而,市场竞争也基本处于一种扭曲状态,甚至根本谈不上竞争。没有竞争,或竞争不充分,产品、服务等也就不可能实现最优化目标,消费者和其他市场主体的利益也就会无法保障。梯若尔建议中国应当提倡自由贸易,减少内部相互征税,应当是完全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是必须予以改革和改进的。

事实也是如此,从新的一届政府成立以来的做法来看,也是积极地朝着这个目标迈进的。特别是近一段时间以来的反垄断,更是在为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创造条件。但是,由于涉及的行业太多、环节太多、阻力太大,要想在短时间内就改变局面,是不太现实的。关键在于有没有决心和恒心。而梯若尔获奖也启示我们,整个世界经济都在朝着更加公平、有序、公正的状态发展,都要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力量,用好监管的手段。那么,我们也应当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尽可能地拉高平台,而不要再走边调边改、边改边调的老路,避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第二方面的启示,就是对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和经济学家的研究态度。众所周知,经济学研究是一门非常深奥、又非常现实的课程。它既要超越现实,又不能脱离现实,它既要高于现实,又必须能够给现实具有指导和促进作用。太虚无飘渺,就对现实产生不了引导作用,太现实,又对现实无法产生指导作用。梯若尔的理论能够得到世界的一致认可,就在于他的研究既有理论性、又具现实可操作性,既解决了理论层面的问题,更解决了现实急需解决的问题。而梯若尔对经济学研究的执着与低调,又使得他的个人魄力值得其他经济学家的学习与借鉴。

从梯若尔的获奖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落后,更感到了中国经济学家的差距。按照中国经济学研究及经济学家对待理论研究的大度,毫不客气地讲,在所有的诺贝尔奖评奖项目中,经济学是中国离诺贝尔奖距离最远的,也是最遥不可及的。

从经济学研究角度来看,中国讫今为止没有一个领域具有引领世界的理论,所有的理论,都是其他国家经济学研究成果的翻版,至多牵强附会地加上一个中国特色而已。实际上,按照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发展的实际,中国已经完全有条件组成自己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并提供给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如新一轮改革,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是在唱赞歌,而没有从改革的效果出发,对改革措施出台的时机等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从这个方面来看,也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学家们是没有很好地进行研究的,是没有深入进去的,当然也就不可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造成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没有梯若尔这样潜心于教学与研究的经济学家。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太喜欢面对大众媒体了,太需要大众媒体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了。

为什么要通过大众媒体来快速提升知名度,道理也很简单,商品社会,知名度就是效益。只要有了知名度,相关的利益就会纷至沓来。教学、讲课、讲座、写文章等,其报酬就都会远高于他人。为什么有那么多经济学研究者愿意受聘于各种机构、企业,并挂上诸如首席经济学家等方面的名头,说到底,就是用这样的名头挣钱。自然,也就对教学和研究等毫无兴趣了。不进行潜心的教学与研究,又怎么可能拿出象样的研究成果来呢?这也难怪,中国的许多经济学家,当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才仅仅具有观点的雏形,与理论还具有相当大的差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到处演讲、到处开设讲座了。结果,大多都胎死腹中了,无法形成真正的理论。

殊不知,一个真正理论的形成,是需要研究者花费大师的时间和精力的,甚至可以说要用毕生的时间和精力。梯若尔到底用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才获得了现在的成功,相信研究经济学的人都居高临下非常有数。所以,梯若尔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对中国的启示还是很多、很深刻的,就看中国的决策者和经济学研究者们,能否好好学习和借鉴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