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思翀:为什么诺贝尔经济学奖青睐梯若尔?

 chenaiping1965 2014-10-16

梯若尔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可谓实至名归。瑞典的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指出,将今年的诺贝尔奖授予梯若尔的理由是,表彰他在市场力量和政府监管的经济学研究领域所都做出的杰出贡献。

其实,梯若尔的研究不仅具有深度,而且也具有极大的广度。作为一位异常高产的经济学家,梯若尔的研究领域横跨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许多分支。其中,和金融学相关部分就包括资产定价、公司金融、国际金融和金融监管等许多当前的主流领域。

由于去年的诺贝尔奖已经授予了研究实证资产定价的三位经济学家,所以当我看到今年的诺贝尔奖非常罕见的连续第二年授予金融研究相关的经济学家时,还是非常的惊讶。不过,这正好说明了为什么在经济学家的圈内,大家都称他为”The Tirole”。

当然,所谓时势造英雄,梯若尔的获奖同样也离不开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实践所提出的新问题,以及经济学理论研究所遭遇的新的发展困境。

梯若尔演讲图

61岁的让·梯若尔(Jean Tirole)生于法国,拥有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关于梯若尔学术著作的长达54页的报告中指出,他的“总体科学贡献高于他对单个领域的贡献之和”

呼唤金融监管改革

梯若尔的获奖背景之一是,我们刚刚经历了一次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危机凸显出当前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在预警和处理金融危机时的乏力。所以,国际社会正在努力构建金融危机之后的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框架,以防范今后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并且降低危机所可能带来的成本。

梯若尔的研究不仅为金融监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有效的政策含义,更重要的是,他的获奖还为今后可能的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方向提供了暗示。

首先,梯若尔的研究一直以来强调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和系统性风险。其次,梯若尔还强调在保持现有的资本充足率和金融机构破产程序中,政府介入机制必要性的同时,加入流动性和杠杆率等新的元素。

梯若尔关于宏观审慎监管和流动性等这些重要的监管思想,至少可以追溯到他在90年代初曾经出版的一本关于银行审慎监管的小册子中。而且,他在此之后发表的大部分研究论文,有相当部分都是将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契约论等工具应用在金融研究上,讨论流动性以及系统性风险等要素对于金融体系的重要性。

在本次金融危机之后,梯若尔也再三表示,监管上的不足与疏忽是造成本次危机的重要原因;流动性不足及其“朋友们”,是本次金融危机的重要特征。因此,这也许是今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一种趋势。

经济学家为什么不能预测金融危机?

梯若尔的获奖背景之二是,金融危机后对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的反思。

在本次由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几乎没有一位宏观经济学家或是金融学家能够运用主流宏观经济学或是金融学理论,系统地阐述和预测危机的爆发。不仅如此,甚至有不少经济学家和金融从业者甚至惊呼,金融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创造出了超越当前经济理论的高收益低风险的金融产品。所以,金融危机就像是从天而降。

作为反思,当前的宏观经济学家开始越来越重视非主流领域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的强调在宏观经济运行中金融机构和金融摩擦等微观金融主体和机制作用。金融学家也越来越重视金融体系中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性。

不仅如此,曾经似乎相互割裂的资产定价和公司金融的两个领域的学者群体,也都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方的研究成果。最后,各国的金融监管当局也开始将宏观审慎监管作为其口头禅。每一次的演讲似乎都离不开系统性风险和流动性等关键词。

梯若尔可以说是一个将宏微观结合的非常好的经济学家的典范。在最初,梯若尔的主要研究集中在宏观经济学和资产定价。他从理性假说下的宏观资产定价模型入手,发表了几篇关于理性预期下的投机行为和资产泡沫的可能性的经典文章,一举奠定了其在宏观和金融领域的巨擘地位。

但是,在此之后,梯若尔的研究却逐渐转入微观分析。在他师从马斯金之后,梯若尔非常熟练地运用博弈论、契约激励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等经济研究的前沿工具,自如地游弋于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将其应用到包括金融在内的各行业监管与市场力量,公司金融以及资产定价等的分析中。

特别地,梯若尔运用契约激励理论所开创的新规制经济学,针对包括银行业在内政府监管行为,构建了新的理论分析框架。近年来,梯若尔还越来越多地将他此前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宏观审慎金融监管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中。因此,他的获奖,也许意味着今后经济学中的宏微观经济学之间、金融学中的资产定价与公司金融领域之间的研究将进一步融合。

对中国改革的启示

最后,笔者还认为,梯若尔的获奖对于中国来讲也是恰逢其时。梯若尔的研究一方面强调市场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强调政府监管在保证市场有效运行中的作用。他的研究讨论了如何通过市场化的有效激励机制,降低扭曲,明晰权责,从而达成最有效的市场运作。

例如,梯若尔利用博弈论和契约理论对银行业监管的研究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具有创意的市场激励合同而不是行政命令来实施有效监管。通过这种市场激励式的监管:一方面,我们既不需要依赖金融监管当局能够全面了解每一个金融机构的所有细节状况,另一方面,又能够保证利益相关者和整个社会不会由于行业超额利润而遭受巨额损失。

在党的十八大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的改革大背景下,在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等金融改革加速推进的今天,梯若尔的研究必将指引我们更加正确的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斩断政府在市场中不必要的行政之“手”,同时通过具有有效激励机制的政府监管,维护市场的有效运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