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南山听琴听雨

 红瓦屋图书馆 2014-10-17

人与自然

终南山听琴听雨

邢小俊 (西安) 《 光明日报 》( 2014年10月17日   16 版)

    这是中国的一座巨山,也是一座隐山。它是中国南北之分界,平地而起,横亘天下。因曾居天之中、都之南,故又称“终南山”。《诗经》《山海经》称其为“南山”。终南山是秦岭之一段,此山以北,泾水渭水绕七十座帝王坟冢,王气森森。此山之中,寺庙茅棚千座,雾罩云锁。

    浪漫主义诗人海涅有言——“再见了,油滑的男女,我要登到山上去,从高处来俯视你们!”迈入终南山,幸得听琴。西方音乐的代表是钢琴,东方音乐的代表是古琴。钢琴是点的艺术,弹奏时呈现出的是一个一个或强烈或轻微的有情感内涵的点,古琴呈现的则是线条。古琴不能与其他乐器合奏,在交响乐里古琴的声音会被淹没,而一旦单独演奏,遇到知音,它就会充满魅力地展示自己的丰富,这就像高士,不擅于在人群中哗众取宠。

    这一日天蓝如洗,天池岸边六百年前的那棵巨松身姿粗大张扬,在蓝天的背景下盘错如虬龙。

    从1992年开始,我的朋友樊洲徒步在秦岭山中独行体验,秦岭七十二个峪,他走了近五十个,历时六年。此时,他稳坐天池巨石之上,操一把百纳“龙吟”古琴。所谓“百纳”,即是用百年泡桐一节节拼接而成,手感沉重,演奏时听者感觉天音盈耳。

    古人形容琴音美妙有“琴能动沧海老龙之吟”。明末《伯牙心法琴谱》载有一首古琴曲谱《沧海龙吟》,描述了虬龙抬头动身,穿云入海的种种传神景象。“不同气质的古琴适合不同的曲子!”一曲《沧海龙吟》戛然而止,樊洲说古琴曲子大多先疾后缓,少有戛然而止的,此曲却是越来越快戛然而止,此蕉叶琴铿锵有力,有金石、钟磬之音,最适合弹奏此曲。而名曲《忆故人》适合用伏羲琴来弹奏,体现绵绵情思。

    古琴需知音。真正的知音对琴声是极度敏感的,能准确感受到弹奏者的心境和瞬间的情绪变化。樊洲说,一次一位大师被邀请去听琴,在屋外听到琴声,突然驻足不前,说操琴者杀气太重,不见也罢,说完掉头就走。众人疑惑,操琴者忽然悟出原因,说自己正在操琴时,一只苍蝇在手边飞来飞去,甚恼,扬手挥去却又飞来,那一瞬间心中就产生拍死苍蝇的念头,不料情绪的细微变化竟能被知音轻易捕捉。

    晚饭毕,夕阳射入石窟里的厨房,有两只小松鼠在玻璃窗外探身,松鼠前段时日主要储存山中野杏仁,近日更忙,主要储藏漫山遍野的核桃。

    次日凌晨,屋外淅淅沥沥下起大雨,甚喜!我一直在等这场雨。雨中的天还黑着,小狗贝贝在屋内拖着绳索不停奔跑。我遂穿衣起床,在朦胧的天色中,却能看见贝贝黑暗中发亮的眼睛,她的眼中充满了浓浓的哀怨和炽热的情欲。天色微白,我赶走了守在门口的痴情小白狗,拉着贝贝出去看雨中天池。在天池台阶边,山静人稀,贝贝死活不肯走,我随手把她拴在一棵大树上,自顾自沿着天池行走,吞吐新鲜空气,不过心里到底惦记着那狗。

    前几日,晚饭时见贝贝被拴在厨房,嘤嘤呜呜,坐卧不宁。原来贝贝来山上12年了,每年都生两窝狗仔,最多时一窝9只,最少一窝也有7只之多,近年贝贝年龄偏大,生育已是非常危险的事,所以不让她与附近其他狗恋爱。最近贝贝喜欢上了附近村庄一只小白狗,一眼不见她就跑去私会,如今已经拴了几天,但是每天早上小白狗都在门外默默等待。对此,樊洲不是很支持,他认为万事万物应当顺其自然,生命平等,不要人为干涉。

    我在雨中欣赏着天池粼粼的水波,沿着天池走一圈最少需要半个小时,而我又在雨中踟蹰。等我回到大树跟前,却惊异地发现树干上空留半截绳索,被情欲鼓舞的贝贝竟然咬断绳索去会她的情郎了。

    走了也便走了,我便不再去管这只狗,只欣赏着漫天的雾气。雾气在山上是流动的,隐约可见几处荒弃的房屋,大概是山地移民搬迁后遗弃的。这时附近一个破落的院子里却有嘈杂的人声,近看有十几个工人围坐在院子里吃面,原来他们给山上铺设石阶,从山下铺到了甘湫池,如今再向上要铺到更高的草甸子。他们就住在附近零散分布的旧屋子里,屋子里地上铺设简单的铺盖,屋中央有火塘,他们直接把一粗大的木椽就着点燃,这木椽就像一根硕大的燃着的香。

    甘湫池其实是巨大盆地里的一汪十几平方米大小池水,池水经常渗漏,周围满是芦苇,盆地四面的甘湫石峰也是山崩形成,但在雾气中看不甚清。天色渐暗,因为有一夜一天的细雨浸润,山也显得氤氲,在影影绰绰中握雾拿云,云水饱满欲滴,溪水亦变得粗壮许多,声音哐哐如来自地下深处。更因为连绵细雨,山上此时也绝了人迹,雾气弥漫,群山氤氲,静水深流,天地默然。

    山峥嵘兮水澄泓,终南氤氲兮云水荡!

    (作者为陕西传媒人、青年作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