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杭州西湖

 昵称18892371 2014-10-17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苏堤春晓位于西湖西侧,列为西湖十景之首。

  苏东坡在杭州任知府时,有一年适逢大旱,西湖湖水干涸,百姓深受灾荒之苦。第二年苏东坡下了决心,用了20万人工,从夏到秋疏浚西湖,将挖起的湖泥葑草筑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堤,全长2.8公里。上置六桥,名曰: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便利了交通,给西湖平添了许多景色。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从杨公堤上看苏堤

  当年苏东坡政闲之时常乘官船一艘,畅游西湖,薄暮时分,船上灯烛辉煌,歌舞升平,直至明月当空才回到湖滨。尽一日之乐,人称风流太守,传为美谈。苏氏作诗云:“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山通。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云空!”

  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这条堤命名为苏堤。

  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足见它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从杨公堤上看苏堤

  苏堤,杭州人习惯叫“六吊桥”,盖因苏堤上的六座桥而起。苏堤上禁止机动车通行,但旅游观光的电瓶观光车除外。过去的杭州人在休息日会骑上自行车穿行在苏堤上,每当来到一座桥前就会加速,一鼓作气地冲上桥顶,然后再从桥顶冲下去,在游览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小小的刺激。虽然有规定自行车上下桥必须推行,但规定归规定,也没见出过事,也就没人管了。如今,苏堤上的游客多了,特别是苏堤上的花港观鱼附近,游人如织,走路都非常困难,更别提骑车了,鲜见杭州人在苏堤上骑车,倒是一些学生模样的年轻人骑着免费租赁的公共自行车出现在苏堤上,使骑车冲“六吊桥”这一景象得以延续。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穿行于苏堤上的观光电瓶车,为游客提供了便捷快速环湖游的工具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骑着免费租赁的公共自行车冲“六吊桥”的年轻人们

  从北山路香格里拉附近进入苏堤,左侧不远处矗立着一座由我国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写的“苏堤”字碑,同时有关于苏堤来由的简介,吸引着游客驻足留影。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由我国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写的“苏堤”字碑

  如果不想走长长的苏堤,只想看看景感受一下西湖,字碑后面的西湖边瞭望西湖是最好的地方了。东北面就是北山路,东面是孤山、西泠桥,而身后是曲院风荷,特别是夕阳之时的一地清爽,凭栏清风可以让自己莫名感动。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春天在苏堤路口看到的北山路、孤山、西泠桥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深秋在苏堤路口看到的北山路、孤山、西泠桥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冬天在苏堤路口看到的北山路、孤山、西泠桥

  杭州有三座桥充满了浪漫色彩,那就是断桥、长桥、西泠桥。断桥因《白蛇传》的故事中断桥借伞而闻名遐迩;长桥因梁山伯和祝英台十八里相送据说送到长桥为止。然而以上两则故事都是虚构的,唯有西泠桥,也就是大家在以上画面上看到的那座桥,流传着苏小小的故事是真实的,不过名气反而没有以上两个故事响。以后我在写孤山的时候再介绍。

  在跨虹桥前,有一座三层的西式小洋楼,原称“岳坟街桥弄10号”,如今虽然已变成了一座小型酒店,但历史依旧无法抹去小楼的最初名字---常宅。

  常宅初建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占地约453.3平方米,建筑面积448平方米.是一座西班牙式风格的假三层花园洋房,灰墙红瓦,尖顶陡坡,成了岳湖边一个抢眼的景观,甚至已超出紧挨其边的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碑亭。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站在跨虹桥上拍摄的常宅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站在曲院风荷的九曲桥上拍摄的常宅

  常宅的主人是沪上的常学山和常学廉兄弟,其中常家出的一位著名京剧表演家常恒春常来这里练功,可惜常宅之名起好不久,常恒春就因纠纷被暗杀。这样常宅也没了主人,1941年,常家将这所宅院转卖他人,以后又数次转折,直至到了解放后的1950年,常宅才正式转交政府接管,结束了它的无主之态。

  常宅假三层两开间,进深四间,在湖畔还设有私家船埠。虽然现在这里已成为酒店,但外观和结构却没有什么改变。如果有朋友可以说起这幢西式的小洋楼,那你自然可以站在跨虹桥上向他细细道来,原来这也是一幢有名的老宅。

  下面我将带着你们跨越苏堤上的“六吊桥”。

  从北山街进入苏堤首先要跨越的就是苏堤的第六桥----跨虹桥。跨虹桥桥长21.1米,净宽4.3米,单孔净跨8.1米,是半圆石拱桥。始建于北宋,明代桥址略有移动,是苏堤六桥中唯一移动过桥址,长度最长、单孔跨度大的一座。从岳庙往返于三潭印月的游船就从此桥洞中穿过。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苏堤第六桥----跨虹桥。桥面上的园林工人正在修理树枝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苏堤第六桥----跨虹桥,背景是曲院风荷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从曲院风荷看到的跨虹桥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从曲院风荷看到的跨虹桥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冬天从曲院风荷看到雪后的跨虹桥

  下了跨虹桥继续往南走,左手边仍是西湖的外湖,右手边是西湖的岳湖。在整个苏堤从北到南的迈步过程中,左手边始终是西湖最大的外湖,右手边则分别是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其中,岳湖和西里湖被曲院风荷里金沙堤上的玉带桥隔开,北面的为岳湖,南面的为西里湖;西里湖和小南湖则被花港观鱼景区隔开,北面的为西里湖,南面的为小南湖。

  站在西面往西南方向望去,右前方是曲院风荷景区,左前方是金沙堤,左侧亭亭玉立的是玉带桥。

  曲院风荷原名曲院。南宋时这里辟有宫廷酒坊,湖面种养荷花。夏日清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下飘逸,游人身心俱爽,不饮亦醉。南宋画家马远等品题西湖十景时,把这里也列为“十景之一”。后来院颓塘堙,其景遂废。清朝康熙皇帝南巡杭州,题写西湖十景景名时,就把这个久废的旧景移至苏堤的跨虹桥畔,亲书“曲院风荷”四字,立碑建亭。后曲院逐渐衰芜,湮废。清康熙帝品题西湖十景后,在苏堤跨虹桥畔建曲院风荷景碑亭。遗留下来的,只不过是一处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近年经过扩建,现在的曲院风荷起自跨虹桥畔的碑亭,沿岳湖、金沙港直达卧龙桥外的郭庄,迤逦数里,建成岳湖、竹素园、风荷、曲院、湖滨密林区5个景区,面积达426亩,成为西湖环湖地区最大的公园。东接岳湖,南邻郭庄,北接竹素园、植物园、岳飞墓庙,既是观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游名园,也是西湖北线热点游览区。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右前方是曲院风荷景区,左前方是金沙堤,左侧亭亭玉立的是玉带桥

  站在西面往西北方向望去,正前方一片建筑物的后面就是闻名遐迩的岳庙。也许,岳湖的名由与岳庙有关。

  岳庙,多称为岳王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初称“褒忠衍福禅寺”,明天顺间改额“忠烈庙”;因岳飞追封鄂王而称岳王庙,历代迭经兴废,现存格局于清代重建后形成。分为墓园、忠烈祠、启忠祠三部分。岳王庙大门正对西湖五大水面之一的岳湖,墓庙与岳湖之间,高耸着“碧血丹心”石坊,寄托炎黄子孙对爱国英雄的敬仰之情。现岳飞墓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正前方一片建筑物的后面就是闻名遐迩的岳庙

  路的东侧是一摊翠绿的草地,可以清晰地看到外湖。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路的东侧是一摊翠绿的草地

  跨过彩虹桥,一路来到了东浦桥。

  东浦桥是苏堤的第五桥,但也有称“束浦桥”的。桥始建于北宋,桥通曲院港,与西岸流金桥斜对。整桥长16.8米,净宽4.3米,单孔净跨5.9米,是一座半圆石拱桥。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从苏堤上看东浦桥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从曲院风荷景区看东浦桥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东浦桥的西面就是曲院风荷

  站在东浦桥上往西看,可以看到曲院风荷临湖的一侧。左边的那艘船主要是供晚上在岳湖表演的由张艺谋等导演的《印象西湖》上的用的,平时只是停靠在这里。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站在东浦桥上往西看,可以看到曲院风荷临湖的一侧

  站在东浦桥上朝东面看,可以看到正中间的西泠桥,以及西泠桥右边的孤山和左边的北山路。在照片左侧的宝石山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幢建筑物。那是香格里拉饭店的建筑,孤零零地出现在西湖边,与西湖的整体美观非常不协调。据说今年西湖申遗时,专家曾对此提出异议,杭州的答复是,香格里拉的承包合同到2035年,合同到期后将予以拆除。不知承诺是否能兑现?也不知道我能否活着看到这一天。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站在东浦桥上拍摄的孤山和北山路,正中间是西泠桥

  东浦桥桥边的西侧,就是曲院风荷东面的入口。从这里进去,经过金沙堤,就到了曲院风荷景区。以前曲院风荷要收费,现在杭州的沿湖所有景点(除郭庄外)都取消了围栏,免费向公众开放。入口处旁边就是一个免费的三星级公厕。因为苏堤上看得见的只有一个公厕。把这个公厕推介给你,也可以解决你的内急。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东浦桥桥边的西侧,就是曲院风荷东面的入口

  过了曲院风荷的入口,西侧的湖面就是西里湖了。

  走在苏堤的西侧往后面看去,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位于曲院风荷金沙堤上的玉带桥。在这个方位欣赏玉带桥是最佳的角度。玉带桥也是杭州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在杭州许多宣传介绍上,都有玉带桥的形象出现。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初春在苏堤上看到的玉带桥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夏天在苏堤上看到的玉带桥

  玉带桥是西湖上唯一的一座有廊亭的汉白玉拱桥,还是杭州最富神奇色彩的桥。玉带桥始建于清代,是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雍正八年(1730),浙江总督李卫疏浚金沙港,乐其形胜,复于堤上构石梁,当时因为港中溪流湍急,故设三洞以疏导水势,并通里湖舟楫,状如带环,故名玉带桥。桥上筑红亭,如飞鸟张翼;桥畔桃柳夹映,晴光照灼,正如长虹横亘天际。清末桥亭废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杭州市园文局扩建曲院风荷,把金沙堤玉带桥与原来的郭庄连成一片,借景岳湖,建成曲院风荷公园,院内有五池,遍种各种荷花睡莲,是西湖景观美化匠心独运的生花妙笔。为连接苏堤,重修玉带晴虹桥,复建重檐歇山顶桥亭和汉白玉石栏。石栏上雕刻有夔龙、波涛和莲花等文饰,尺度式样皆同原样,恢复了“玉带晴虹”景观。游人置身与此,西湖湖西山水如苏堤、曲院风荷、里西湖、岳湖等景观尽收眼帘。

  现在走上的是苏堤的第四桥----压堤桥。桥长16.9米,净宽4.0米,单孔净跨6.3米,是一座半圆石拱桥。压堤桥是眺望全湖的最佳处之一,故名“压堤”,旧时通茅家埠港。据说桥下之水特别深,去灵隐天竺舟行必取道于此,桥旁还有石台灯笼以照夜船行走。桥边湖中还产西湖莼菜,但现在是没有的了。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苏堤的第四桥----压堤桥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苏堤的第四桥----压堤桥

  压堤桥边靠西一侧还有一座亭,便是清康熙书“苏堤春晓”的御碑亭,雍正八年改亭为建岑楼,清未则为小屋,“文革”时碑断数块,至后补整树立。现在亭边面对着的是郭庄和新开的茅乡水情湖面。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清康熙书“苏堤春晓”的御碑亭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御碑亭前的苏堤春晓简介

  走在压堤桥和望山桥之间,隔着西里湖对面两三百米处,就是被誉为西湖第一名园的刘庄(西湖国宾馆)。据说,毛泽东生前曾53次亲临浙江,在浙江度过了785个日日夜夜,还在杭州先后32次会见了来自28个国家的40批重要外宾,其中杭州刘庄就是其主要下榻处之一。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就是在杭州刘庄起草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被称为“改变世界七天”,其中一天就在杭州刘庄。据浙江日报记载:1972227日凌晨5时,周恩来、基辛格来到刘庄八角楼,在这里签署了举世瞩目的《中美联合公报》。也可以说,西湖第一园也成了赫赫有名的中华第一庄。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隔着西里湖对面,就是被誉为西湖第一名园的刘庄(西湖国宾馆)

  刘庄的原主人是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古鹤村的清朝进士刘学询。

  刘学询(1855—1935)字问刍,又字文楚,号耦耕,名将后人。父亲从商。24岁中举人,7年后成进士。为什么刘学询祖居在三乡古鹤而到杭州西湖建造名园?说来有个故事。刘学询在考中举人的次年进京会试后返乡时路过杭州,被西湖的美景吸引住了,惊叹“故乡无此好湖山”,当他走到卧龙桥旁之宋庄(宋瑞莆的别墅)更赞叹这庭院楼阁秀丽,气概非凡,便送上名刺想求见主人入院参观,岂料主人正接见客人无暇而谢绝。刘学询顿时感到奇耻大辱,暗下决心日后要在西湖建造一座比宋庄更有气势的庭院。真是天如人愿。在刘学询中了进士苦等了几年还不见“候选”上,当官不成便“下海”经商,承包“闱姓”彩票,很快便成巨富,被世人称为“文可华国,富可敌国,妾可倾国”的“刘三国”。就在宋庄受辱的18年后,他投入巨资在距宋庄(今为郭庄,也叫汾阳别墅)不到一公里紧靠西湖丁家山处置地540亩建筑水竹居,隐喻竹的气节与清白之意。杭州解放后刘庄已经开始破败,建筑年久失修,家里靠典当、出租房产为生,常住刘庄的只有只有刘学询的夫人以及几个佣人,刘学询夫人于1953年将刘庄捐赠给了国家。
  朝东面望去,湖中的那个小岛是西湖三岛之一的阮公敦,在西湖新十景中称为“阮敦环碧”。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湖中的那个小岛是西湖三岛之一的阮公敦,在西湖新十景中称为“阮敦环碧”

  阮公墩是西湖三岛中最小的一个岛。清朝嘉庆五年(1800),浙江巡抚阮元疏浚西湖时,民工挖出104000多吨淤泥堆积而成。后人为纪念阮元对浙江文化发展、保留古代文籍及治理西湖的功绩,称该岛为“阮公墩”。由于该岛泥土松软,不宜建造别墅,荒芜了百余年。直至1981年,为开发旅游资源,在这面积8.5亩的岛上,增添1000多吨泥土,周围用块石加固,基建240多平方米的“忆芸亭”、“云水居”、“环碧小筑”建筑,后又辟垂钓区。环碧庄内陈设古朴淡雅。自举办仿古游以来,夏秋之夜,身着古装的侍女端盘敬茶,古琴伴奏,轻歌曼舞,洋溢着古人生活情趣的气氛,游人陶乐在其中。乘船来访者可在此品茗;夜幕降临,烛火通明,有庄主老员外率一帮家仆、侍女着古代装束与来客把酒吟诗。

  苏堤上的树长势形状各异。你看这棵树,一头扎进了里西湖,仿佛有人强摁住树冠逼其喝水似的,也怪可怜见的。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这棵树一头扎进了里西湖,仿佛有人强摁住树冠逼其喝水似的

  苏堤上的树干爬满了藤枝,走进一看才发现是假的,原来是用于晚上照明用的线路。用仿造的藤枝掩饰,可能是不破坏美感,同时也能对线路起到保护作用。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苏堤上的树干爬满的仿造藤枝用来保护照明线路

  苏堤风光旖旎,晨昏各异,晴、雨、阴、雪各有情趣,四时美景也不同,尤以春天清晨赏景最佳,故有“苏堤春晓”之美名。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1)
苏堤风光旖旎,晨昏各异,晴、雨、阴、雪各有情趣,四时美景也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