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桃红柳绿春风暖 西子湖畔醉忘返

 耘禾 2020-09-25
让人着迷的风光摄影作品

2018年3月31日 星期六 晴

  环西湖徒步,从刻有白居易《钱塘湖石记》的圣塘闸亭开始,途经白堤、孤山、苏堤、南山路、柳浪闻莺、滨湖公园等,逆时针步行西湖小圈,最后回到起点圣塘闸亭

徒步轨迹

  一路上流连于湖光潋滟、柳绿桃红之中,于是徒步改成了漫步;全程十二公里,历时近四小时😛

起点:圣塘闸亭

断桥桥未断 残雪化春还

保俶塔

白堤的早晨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人面桃花相映红 (^O^)

撒金碧桃

平湖秋月

月波亭

浙江西湖美术馆

柳丝拂面

浙江省博物馆

中山公园

楼外楼

楼外楼的紫藤花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密叶隐歌鸟,香风流美人。

——李白《紫藤树》


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国际性的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

孤山路

西泠桥

  西泠桥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环洞石拱桥。西泠桥与长桥、断桥并称为西湖三大情人桥。位于西霞岭麓到孤山之间,又名西林桥。古时,原为一处风景如画的渡口,古人诗画中的所谓'西村唤渡处'、'船向西泠佳处寻',指的都是这里。

苏小小之墓

  苏小小(479年-约502年),南朝齐时期著名歌伎、钱塘第一名伎,常坐油壁车。历代文人多有传颂,唐朝的白居易、李贺,明朝的张岱,近现代的曹聚仁、余秋雨,都写过关于苏小小的诗文。有文学家认为苏小小是'中国版的茶花女'。

武松之墓

近代山水画大师黄滨虹像

花好月圆

曲院风荷

  春分刚过,'曲院风荷'未见荷,荷花池里的荷花还没开。不过旁边的杜鹃开得正好(^O^)

杜鹃花开

《印象西湖》看台

  《印象西湖》演出场景位于西湖西北角的岳湖水域,北面是岳庙,南面是玉带晴虹,西是曲院风荷,东是苏堤春晓。

       白天这里是停车场,据说到了晚上,就乾坤大挪移般地变成了能容纳1800人的看台!

苏堤碑

苏堤

一池静水 玉带晴虹

玉带桥

一对老人湖边坐

时光静好,与君语🎷🥂

细水流年,与君同🚁⛵️

繁华落尽,与君老👵🏻👳‍♀️

只为留住你的笑

柳丝垂垂如幕布

苏堤春晓

新柳依依 艳桃灼灼

湖波如镜 鸟语啁啾

柳丝舒卷 春风骀荡

晴霭弄霏亭

苏堤上远观晨雾中的雷峰塔

花港观鱼

观鱼 (^O^)

'鱼'字的下面是三点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驾临西湖时题写的'花港观鱼'石碑;碑阴刻有乾隆帝游西湖时的诗作。'花港观鱼'四字中的'鱼'字下面的四点,被写成了三点,即改 '火' 为 '水',据说是皇上突发恻隐之心的刻意而为。这块'双料'御碑全国绝无仅有。

花港观鱼

西湖景致六吊桥,一株杨柳一株桃

  西湖苏堤上有六座桥,合称'六吊桥',分别是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跨虹桥。我拍了五座,漏拍了一座^o^

雷峰塔景区

雷峰塔景区

雷峰塔景区

雷峰塔景区

雷峰塔景区

雷峰塔

见湖亭

几对新人相依长桥

  西湖长桥:'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被誉为西湖三绝。长桥与断桥一样,都是情人桥,梁祝十八相送的故事便发生于此,两人依依不舍来回送了十八次,本来50多米的桥走了一天,故为'长桥'。

雷峰塔

夕影亭

上午拍的'雷峰夕照'

上午拍的'雷峰夕照'

柳浪闻莺

茭风猎猎水烟昏,柳影沉沉到岸根。

忽想绿荫谁打弹,啼莺飞过别花园。

——宋·王镃《柳浪闻莺》

湖边柳丝摇曳

集贤亭

湖滨公园

一位老伯的湖边书法

亭湾骑射

水光潋滟晴方好

惜别白公

惜别白公

回到圣塘闸亭 惜别西湖👋

让人着迷的风光摄影作品
5.9万篇内容 75.9万人参与
更新于 2019-03-16
来自作品集publi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