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大学发展史

 月是故乡明548 2014-10-18

一、古代的“大学”

     若我们溯流而上,纵向考察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我们会发现,其虽没有大学之形,但却有大学之实。文献记载,在中国,“五帝”时代,“大学”一词已经用来指称较高等级的学校。凝聚和遗存几千年来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学》开宗明义道出了大学的理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指通过教育发扬人性中本来的善,培养健全的人格;“亲民”是指通过教与学的统一,达到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更新民众,改良社会风气;“止于至善”则是指教育的终极目标,即通过教育,使整个社会达到古之谓“至善”的理想境界。

     西汉时,汉武帝从大儒董仲舒之请,创立太学,设置五经博士,为当时的最高学府,其太学生在东汉臻极盛时,达三万人。从汉代的太学,到隋朝、魏晋、明、清的国子学(国子监),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意义上的大学,都是当时的最高学府。宋代书院的出现意谓中国民间高等学校的诞生。

 中国大学发展史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大学

     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哪一所?长期以来一直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有千年历史的湖南大学前身岳麓书院,有的说是创办于1893年的武汉大学的前身湖北自强学堂,有的说是创办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堂和1896年的南洋公学,也有的说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实际上,1903年改制前的岳麓书院不具备现代大学的任何特征,湖北自强学堂虽有高等学堂的性质但仍不属于大学,京师大学堂则诞生于北洋和南洋之后。

 

中国真正的第一所现代大学也不是北洋大学堂,而是1879年由两所诞生于60年代的教会学院合并而成的外国教会大学——上海圣约翰书院,于1905年改名为圣约翰大学。圣约翰大学是完全按照西方大学模式设立的,这所实力一直很雄厚的大学最终在解放后被强行解体,有关系科并入在沪其他高校,校址在今华东政法大学。

     中国现代大学基本上是横向的移植,而不是纵向的继承。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洋务运动兴起,西学渐入,出现了许多新式学堂。这一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以外语学堂和军事学堂为主,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马尾福建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武汉湖北武备学堂、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等等。此外,也出现了其他类型的学堂,如上海电报学堂等。西方教会也在中国创办学堂,这一时期为主要教授外语和宗教及其他西学的书院,如山东的广文书院、武汉的文华书院、上海的圣约翰书院、苏州的中西书院、广州的格致书院、北京和南京的汇文书院等等。

     那么谁是中国近代官办最早的大学?应该是北洋大学堂(1895年由天津中西学堂改办),之后是南洋公学(1896年)。京师大学堂(1898年)则是中央政府设立的第一所国立大学。武汉大学前身(1893)和浙江大学的前身(1897)属于有高等学堂性质的传统书院,并不能列入大学之列。因此在1895年之前圣约翰书院则是中国唯一一所大学,当然也是最好的大学了。

     到了19世纪后期,“北洋”、“南洋”则是黑暗中国科学和进步的启明灯。北洋大学堂的前身是天津中西学堂,1895年改为北洋大学堂,1903年改名为北洋大学。主要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早期首设土木工程、采矿、冶金等门,学制四年,为中国近代工程学科的鼻祖,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一所工科大学。后几经变革,1929年后改名为国立北洋工学院,抗战时参与组建西安临时大学、国立西北工学院,直至1942年恢复国立北洋工学院。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立北洋大学正式在天津复校。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

北洋大学堂诞生不久,天津就开始闹义和团,此后又是八国联军入侵,其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南洋公学则由于地处人文荟萃的上海租界,一直致力工业救国,发展更好一些,因此是本世纪二十代前中国最好的大学。

     1902年新颁钦定学堂章程,时设京师、北洋、山西三所国立大学堂,并先后创立南京两江、武昌两湖、广州两广、北京京师四大优级师范学堂。全国官私均兴起了办学高潮。在推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方面,上海南洋公学、清华留学预备学校、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先后成为早期的三大留学预备学校。

     京师大学堂于1898年在戊戌变法应运而生,它是光绪帝变法设立的清朝最高学府,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严复为首任校长。由于受封建主义影响,入学的大多的是纨绔子弟,直到1916年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校风才为之一振,四海人才会聚,五四运动更使之闻名中外、留名青史,迅速发展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佳大学。北京大学不仅是当时的国学中心,更是全国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当然五四运功并非只是北大一家的功劳,北师大等北京其它学校以及上海、南京等地的大学也有功劳,但历史往往只记住最杰出者。五四运动使北京大学成为中国当时最有名的大学,特别是人文方面更是无人能望其项背,但当时的北大理工科还很差。南洋大学于1921年并入唐山、北京两校后,改称交通大学,是当时最好的理工学府。北洋大学理工科也十分强劲。但南洋北洋虽有理、工、管,但缺乏文科,还不是综合大学。

      清华大学始于1911年庚款兴学而创立的清华学堂,初期为留美预备学堂。1925年清华学校设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由外交部移至教育部管辖,罗家伦为首任校长,1931年起梅贻琦任校长。当时的清华大学迅速发展起来,到1930年前后,成为全国最高水平的大学。

中国大学发展史

       1912年,战乱导致教育凋谢,当年新立中华民国。国立京师大学易名为国立北京大学。不久全国划分为六大学区,于六大学区设南京、北京、广东、武昌、成都、沈阳六大高等师范学校。六大高师兴起,尤以南京高师最为显著,时称南方最高学府,和北方的北京大学并号“北大南高”。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5年在1902年创建的清朝遗老李瑞清曾任校长的两江高等师范学堂旧址建立。不久,掀起高师改大运动,1920年前后,南京、广东、武昌、成都、沈阳高等师范学校分别改建国立东南、广东、武汉、四川、东北大学。唯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坚守传统,仅改名为北京师范大学。这一时期,中国的大学出现了最早的黄金时代。

 

三、20年代以后的大学

    20年代中期,北伐成功,国民党定都南京,国内形势趋向稳定。国民政府纪念先总理孙中山,于依次捷占的四大古城建设四大国立中山大学:在广州、武汉、南京分别以原国立广东大学、国立武昌大学、国立东南大学为基础改建;在杭州则以浙江工业专门学校和浙江农业专门学校为基础创办。

 

    中国大学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国民党四处收集人才开始组建中央大学,想将之建为国民政府的最高学府,到了30年代,学科门类最齐全的中央大学终于建成。但中央大学由于与政治联系紧密,经常卷入各种政治运动中,师资流动很大,学术和教育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学生有的很优秀,有的则是达官贵人子弟不学无术。清华大学也于20年代崛起,由于清华前身是留美预备学校,起点好,因此,较短时间就发展成为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文、理、工都有很强的实力。北京大学则改名为北平大学,由于蔡元培的离去和全国重心的南移,有些衰落。张伯芩和范严孙在天津创办了私立的南开大学,发展也很快。同济大学成为有名的理、工、医大学,此外,全国有名的大学还有东吴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圣约翰大学、燕京大学等。交通大学至今演化成多所大学,可以分为三条主线:1896年设立的上海南洋公学演化至1959年分为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1896年设立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学堂,曾名交通大学唐山学校、唐山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等等,现演变为西南交通大学。1909年设立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曾名交通大学北京学校、北方交通大学等等,现演变为北京交通大学。1929年铁道部次长黎照寰任交通大学校长到抗战爆发前的1936年,为交通大学最黄金的时代。

    总的看,二十年代中期到抗日战争前,中国最好的大学是中央大学、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平大学,不相上下,时称北高南名(南指中大前身东南),北清华、南交大之称。中大是国民党官方最高学府,学科庞大,名师众多,但缺点是由于基础是从无到有,师生良莠不齐,没形成很有特色的校风。交通大学下设上海、唐山、北平三分部,规模更巨,致力于工业救国、基础好,底子厚,理工科无人能及,缺点是由于隶属交通部,只限于理工,基本没有文、医等,十年间没有中大、清华发展快。清华则以火箭速度发展,文、理质量雄居全国之首,名师荟萃,蔚为壮观。北平大学文、理科依然不错,工则较差,比之五四运动名望下降,但仍属一流。除四强外,再下来就是国立武汉大学、国立中山大学,以及北洋、东吴、同济、浙大、南开、山大、复旦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大学开始内迁。清华、北平、南开迁到昆明组成了西南联合大学;中大和交大迁到陪都重庆;浙大迁到贵州;武大迁到乐山,中山大学颠簸三南,东北大学辗转陕川,同济大学流落至川。西南联大合聚三校之力,无疑是当时全国最好的大学,名师璀璨,学生优异,也可以说是当时世界的名校,但三校虽然联合,其实也是各自为政,注定最后不可能合成一校。中大和交大内迁重庆,但在南京和上海都留下伪中大和伪交大,交大的唐山和北平分部在茅于升带领下则迁至贵州,从而使其实力大受影响,无法与西南联大比肩。浙江大学则创造了一个神话,在竺可桢带领下,在战火中成长壮大,一举成为最好的大学之一。李约瑟到贵州发现这么贫苦的地方居然有这么好的大学,惊讶之余,称赞其为东方剑桥,虽然老外言过其实,但也说明当时浙大的强大,这也是浙大学子最为骄傲的时期。北平师范大学和天津北洋大学最后迁陕西,与本地学校合并,组建为西北联合大学,不久先后独立出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医学院等校,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改称国立西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西南联大一枝独秀,中大、交大、浙大则不相上下,另外还有国立武汉大学。

      抗战胜利后,各校迁回旧址,开始了新的发展。清华在西南联大时期又招集了一批名师,分校后更加强大,中大和交大也开始恢复元气,浙大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北平大学则停滞不前甚至有些不如燕京大学,南开从私立成为国立大学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经过西南联大时期也更为有名。抗战到解放前,中国最好的大学则是清华、中大、交大、浙大。其次是北平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东吴大学、武汉大学、燕京大学等。国民党退到台湾,主要带走了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央大学、北平大学四所大学的教师,组成后来的台湾清华大学(原清华校长梅贻琦)、交通大学(原交大校长凌宏勋)、台湾大学(原北平大学校长傅斯年)、中央大学。目前台大、清大、交大都远好大陆相应的大学。

      1949年前中国最好的大学,除了国立大学,还有教会大学。尽管教会大学广被视为殖民渗透的现象,有其副作用的一面,但实际上,当时的教会大学也为中国的教育科技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一般教会大学由早期开办的书院演化而来。顶尖教会大学的教学质量并不逊于国立大学,如金陵大学在南京堪与中央大学媲美,燕京大学在北京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并雄,圣约翰大学在上海与交通大学齐驱。教会大学通常术业有专攻,注重某些传统优势学科的发展,所以都富有个性。当然,教会大学的学费普遍较高,那时顶尖的教会大学可以说是贵族大学。早期的教会大学,必修宗教,做礼拜,授课几乎皆为为外文,教师、教材多来自外人,校政皆由外人控制。1920年代前后轰轰烈烈地掀起了收回教育主权的运动,才逐步改善。

      中国本土的私立大学,即教会以外的私立大学,在民国时期也有所发展。最为突出的,北方当属南开大学,南方当属厦门大学。私立大学本可以学术独立,自由发展。但是,那时的社会并不十分稳定,环境的因素也不成熟。那时私立大学生存压力很大,复旦大学当时为私立大学,道路曲折,曾经因为经费的压力大量招生,以学费养学校,学生也多是毕业即失业,抱怨四起,最后改为国立,才幸得以生存。私立大学社会地位悬殊,发展不容易。

 

四、建国后的大学

     建国后中国大学进入它发展时期,1949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05所,在校生11.65万人;1978年,共有高等学校598所,在校生86万人;1993年,高等学校已达1075所,在校生279万人。80年代中期,曾有每三天出现一所大学、年增100多所的盛况。

     解放后,共产党开始接收旧国立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更名国立南京大学。国立大学取消国立二字。北洋大学更名天津大学。所有私立大学包括教会大学改造为公立大学。1952年进行了院校调整,学习苏联单科大学模式。除北平大学即后来的北京大学之外,民国几所名校都被拆的七零八散。包括教会大学在内的原私立大学几乎全部取消。南京以中大和金陵大学为主被肢解组合成几个大学,面目全非,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为主要继承者。交大理科、管理被拆到复旦等校成为纯工科大学,唐山、北方两交大也相继独立。浙大按理、工、农拆成几部分,理科主要并入了复旦。清华也调整为纯工科大学。北大和复旦则是院校调整的最大受益者,特别是复旦一举成为全国顶尖大学。清华、交大等校还支援东北建立起了专门学习苏联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军工(现在长沙的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校)。1949年以华北大学为基础组建中国人民大学,培养干部人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