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转载]一个水族老人的葬礼

 昵称14979747 2014-10-19

    水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古老民族。据2000年人口普查,全国水族人口共有406902人,其中贵州省境内有369723人,占全国水族总人口的90.8%。水族主要分布在黔南桂北的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相对应的行政区划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的河池地区。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水族人口接近全国水族人口的一半。其余的水族主要散居于贵州的荔波、都匀、独山、榕江、丹寨、雷山、从江、福泉、凯里、黎平等县市,此外有一小部分则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的河池地区,在云南东部的富源县古敢乡一带也有少量水族的分布。丹寨水族分布于丹寨县龙泉镇合心、金钟、高排、高寨、马寨、排廷、望城、金瓜洞;扬武乡五一;雅灰乡乌锦、送拢、上从;长青乡大朗;兴仁镇兴仁等水族聚居的村寨,人口约 1万5千人。

     2009年的8月 日,烈日暴晒,当我们急匆匆的从贵阳开车赶到丹寨县城时,已经差不多是下午2点了。但丹寨县城还不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我们要去的地方——高寨村,离县城还有十多公里。稍事休息后,我和同事继续开车前行。虽然只有十多公里的路途,但路却是特别的难走。新修不久的石子路弯急路窄,而且还是沿着一座座大山盘旋而上。这十多公里的山路花了我们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因为驾驶员也是第一次去,所以较回来时要慢了很多。高寨村是一个自然村,寨子规模比起其他水族寨子来并不算大,大概就30多户人家,但分布相对较集中,主要聚集在一座大山头上(不知高寨是不是因此得名)。相比四周,高寨的海拔要高出许多,山顶上不但土地十分稀少,而且连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都显得有些困难。周围的植被也不是很好。寨子里主要以潘姓为主。除了村里的小学教室是现代砖房外,其余人家住的房子均为干栏式木构建筑。村民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伴有少量的家畜养殖。近几年来,也有少量的妇女从事商品性蜡染工艺产品的生产,但量产不多,外销也很少。外出务工人员居少,但相比前些年来,有增长的趋势。交通条件也很差,一条窄窄的石子路看起来也是新修不久。与其他诸如三都、荔波等县的水族寨子来,高寨与那些依山傍水而居的水族寨子有点格格不入。总的看来,高寨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为低下。

一般水族人去世后,有土葬和火葬两种埋葬方式。土葬为正常死亡,火葬为死月子、跌倒,溺水死等。火葬较为简单,而土葬则隆兴厚葬的习俗。在以前,大多数水族丧葬都有杀牛、杀马祭祀亡灵的习俗。如遇到是正常死亡,首先是要按死者的生辰八字等相关信息并按相应的水书内容来测算其下葬的日子。由于我们去晚了一点,这个仪式没能看到,后来听一位水书先生讲起,主要也是根据一些诸如五行、阴阳和十二生肖等相生相克的道理来推算的。而且这个过程相对较为简短,一般只要一个懂水书的先生就能胜任。日子测算出来后,他们就要为下一个重要的仪式——“开控”做准备了。

当我们的车到达高寨村子里,年过八旬的潘XX老人的遗体已经经过净生、穿衣、扶柩等程序后被安放进了一具较大的木棺里,棺材外面还刚髹上了生漆。比起村子里其他大多数家庭来,死者的家庭显然并不怎么富裕,甚至还有一点贫穷,从他家的房子状况可以看得出来。停放棺材的房间有点狭小,略使得棺材旁边那些族人送来的祭品都没有了放处,只得一一累叠起来。祭品数量有很多,但种类却并不复杂,主要是酒、糯米饭,还有鱼和豆腐。这些祭品大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各家送的数量也不等,就拿酒来说吧,有的是一大桶,但更多的是用一个矿泉水瓶装着送来的,也就一斤左右。糯米饭一般都是盛了满满的一大碗,再在每碗饭上放上几条小鱼,鱼有生有熟,豆腐却并不是每家人送来的祭品里面都有的。很显然,酒、糯米饭和鱼则是必不可少的。棺材旁边还放着一张小方桌,上面不仅摆有鱼、糯米饭和苹果之类的供品,还点上了油灯和香烛,不时有死者的家属进来更换燃完的香烛和纸钱。

距开控仪式还有一个多小时,丹寨县文管所的黄晓海所长带我们去了潘公的儿子家。潘公是一位退休的小学老师,之前一直在高寨小学上课,是高寨村子里一个不折不扣的读书人,还写得一手好字。同时,潘公还是一位水书先生。他有两个儿子都在丹寨县城工作,所以退休后他大多数时间都住在县城里。但但凡遇到高寨村子里有什么婚丧嫁娶之类的红白喜事,他是一定要被族人请回去参加的,而且他也乐意参加这样的活动。因为他懂得水书,而且还是一些重要仪式的主持人,这一回潘XX的葬礼,当然是少不了他的。后来才知道,潘公是高寨村子里懂得水书的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声望也很高,前几年还被列为丹寨县水族水书的传承人,在寨子里很受人尊敬。

我们一行五人(连同丹寨县文管所的两个同志)在潘公的大儿子家吃了午饭,菜很简单,就是酸汤煮广菜沾辣椒水。席间,潘公向我们解释道,他们水族有个风俗,就是遇到村子里有族人去世,在吊丧期间,整个寨子里的族人都要“忌荤吃素”以示对死者及其家属的尊重,包括死者嫁出去的女儿,直到下葬前一天为止。但是,他们的忌荤吃素有些特殊,只忌禽畜类的油肉,不忌水产类的鱼虾。相反,他们还以鱼为至珍的供祭品,甚至万一没有鱼类,虾螺蚌鳖均可。[i]后来才知道,鱼是水族的图腾。虽然图腾这个概念还有较争议,但鱼在水族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里起着重要的作用则是无疑的。鱼不但是水族人生活中的重要食物,在很多诸如婚丧嫁娶和起造的仪式中他们也离不开鱼。水族对鱼的崇尚,据称其缘由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认为鱼是水族祖先的救命者;二是远祖生存的时空地望对鱼类等水产的依赖;三是对鱼的旺盛繁殖力及机灵特性崇尚。[ii]从这三个方面来看,水族对鱼的崇尚更多体现为一种生殖崇拜。这种崇拜其实质就是一种族人追问自己从哪里来又将要到哪里去的一种关于生命起源与回归的思考。这种思考一般在事关一个人的出生与死亡的仪礼中会体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带着这种思考去继续观察这位水族老人的葬礼,无疑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认识。席间潘公还告诉我们,最近几十年来,高寨村子里举行这样隆重的葬礼(大控)已经很少了,一般来说,水族是轻生重死的。[iii]一方面,举行这样隆重的葬礼开销很大,在以前,都是有钱有势的大富人家才这样隆重的举行葬礼(大控);另一方面,近些年来,不管是政府还是族人,都在提倡改革这种厚葬的风气。但这次是个例外,一则是死者年过八旬,算是高寿了。另外,死者的子女较多,虽然家境都不是很好,但为了表达孝道,于是才决定举行这样隆重的葬礼。虽然说是“大控”,但相比以前来,只能算是个“中控”般的规模。

在水族人的葬礼中,开控(也叫开铜鼓)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仪式。开控可分为大、中、小“控”,都少不了吹芦笙、芒筒和八仙送葬。中控要敲铜鼓、木鼓、剪制花纸伞、纸旗(花纸伞120面为一套)、制跑马灯、立牌坊(即在灵堂边扎制各种花样制成“祭奠堂、纸府、瑶宫”彩门围住灵堂。大控比中控多升旗幡(由青、白布制成)和“登”(意为开路),“登”场面隆重,仪式特殊,有开铜鼓、送午饭、心抵母(意为点祭品)、闭铜鼓等四个程序。开铜鼓是在遗体入殓之日开“登”。在进行“登”的仪式过程中,丧家最少要准备一箩糯米饭、一盆鱼、一坛酒。族人也各带糯米饭、酒、鱼等共同祭祀,由几位水书先生念祭词,祭词一般要念四、五个小时才完成。念祭词时,男丧分为九次节奏,女丧为七次节奏,铜鼓、木鼓、芦笙、芒筒伴奏,伴奏随着念祭词次数增加而增加吹奏次数,伴奏第一次吹奏一声,第二次吹奏两声……,第九次吹奏九声。最后一次节奏完毕即立旗幡,铁炮、炮竹、恸哭声、铜鼓、木鼓、芦笙、芒筒一起齐鸣。

一般来讲,“开控”都是在堂屋(停放棺材的地方)里举行。由于丧者家的房屋较小,在一间屋子里,停放了棺材外加摆放大量族人送来的祭品,剩余的空间已经不多了。所以除了给四个水书先生念水书时站的地方外,其他的如铜鼓、木鼓、芦笙和芒筒,就只能被安排在隔壁的房间里。其中,铜鼓有两面,一公一母,分别由两个小伙子负责击打;木鼓只有一面,外加几个芦笙和芒筒手,一起约八九个人,早已做好了准备。在房屋外,还有很多人也在忙乎着,有的负责燃放鞭炮,有的准备升旗幡。潘公和他的大儿子,还有另外两个年轻的水书先生都换上了蓝布长衫。其中一个水书先生应该是这次仪式的主持人,年龄应该在四十岁左右。头上裹着一块长长的白布一直垂到半腰间,头顶还戴着一顶竹子编的斗篷,手持一把铁匣宝剑和一支竹柄长矛。脚踏木“登”(一个用木板和草绳做成的像人字拖鞋一样东西)。四个水书先生并排站着,在他们面前还放有一块长方形木板,上面倒扣着九个小碗,每个碗边都放有一条炸熟的小鱼外加九块小竹片,当然酒是必不可少的了。在棺材的另一边坐着几个妇女,应该是死者的女儿和儿媳之类的直系亲属,她们是来哭丧的。四个先生开始念起水书来,他们互相附和着,声调一致。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是靠着记忆念的,偶尔一个人或许会有忘记祭词的时候,就跟着别的先生附和一下,有时他们也还会翻翻一本小册子。小册子好像是不久前才写下来的,后来听潘公说上面写的是死者在去世后为他测下葬的日子和举行各种仪式的时间和内容,还有家属的名字等等。他们念的祭词好像区别不是很大,都是分段的,每念完一段,潘公就会吹一下手里的小竹管并发出声响,随后就听到了隔壁屋子里的铜鼓、木鼓、芦笙还有芒筒一起合奏出的美妙乐章。特别是铜鼓和芒筒发出的声音,浑厚而宽广。每当他们唱完一段,都会揭开一个倒扣着的碗,将它翻转过来朝正面放着,并向里面掺了酒,鱼的位置也会挪动一下,外面的合奏乐曲,也会有不同的时间长度。祭词一共有九段,每次差不多都要念上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直到第九段念完,倒扣着的碗全都翻了过来掺满了酒,鱼的位置也全部挪动了一遍。随着潘公吹出的哨音,隔壁鼓锣齐鸣,芦笙手边吹边跳,屋外点起了鞭炮和土炮,挂在竹枝上的旗幡也竖在了屋檐上。屋内还传出了至亲们悲恸的哭丧声。碗里的酒和鱼也悉数分给在场观看的人们享用(据说喝这个酒是相当吉利的)。整个开控仪式便在这最后的高潮中走向了结束。

下葬的吉利日子选在了一个星期之后,所以直到下葬的前一天,除了期间族人和水书先生一起剪制花纸伞、纸旗(花纸伞120面为一套)、制跑马灯、立牌坊(即在灵堂边扎制各种花样制成“祭奠堂、纸府、瑶宫”彩门围住灵堂)之外,基本没有什么仪式了。

下葬的前一天,是最隆重的时候了。不只是族人,周围的村子和所有的远亲都会前来奔丧,当然免不了是要送礼的。但一般不会送现金,主要是洒、粮食和豆腐之类。如果是嫁出去的女儿或舅家,还要送一头活猪来(在牢杀女儿送来的猪之后,还要由水书先生念一段祭词),当然,芦笙和芒筒组成的乐队那是必不可少的。从这一天开始,“吃素忌荤”也正式结束,今天他们终于可以放开的吃肉和喝酒。吃了这么多天素的族人,早也是饥肠辘辘。一大早起来,他们就开始为这一天丰盛的晚餐而忙乎了。如果说在“吃素忌荤”的日子里他们的一日三餐是除了酸汤广菜还是酸汤广菜的话,那么今天,他们吃的就是除了肉还是肉了。为此,主人家杀了差不多十来头猪,还有别人送来的,也要一起杀掉,光这一项,就要花费数千甚至上万元。这对于大多数水族家庭来说,是笔相当大的开支,无疑是难以承受的。因为来奔丧的人数众多,而且对大多数来奔丧的人来说,他们这一天的活动主要是以吃肉喝酒和跳芦笙舞为主,而且还是没完没了的吃和喝。为防止有人喝醉后会闹出什么事来,所以一大早,趁客人们都还没有到来之际,水书先生们就要进行一个重要的仪式——“封口嘴”。

高寨村小学位于整个村子的中心部位,学校的操场平时还是寨子里的村民们举行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一些事关村子里的重要通知、告示以及村规民约等都立在操场边上。学校旁边有一条公路,虽然很窄,但却是要道,也是外来奔丧客人进入死者家的必经之路。于是一个水书先生把封口嘴的地点选在了这里,而且是在路的正中间。“封口嘴”在水语里又叫“加散蓬”(水语译音,意为封住那些在吊丧中爱乱吵乱闹人的嘴)。仪式开始时用一个斗篷,里面放有两碗糯米饭、几条炸熟的小鱼、外加一壶酒和钱纸若干,在斗篷里面还放有几块钱作为水书先生的酬劳,在水书先生的身后还有一只鸭子。水书先生开始念起水书来,手指还不停地比划着一些动作。这次念的时间不算太长,大概念了二十来分钟,便将香纸点然,献上一点糯米饭、鱼并向烧着的香纸上倒了点酒。随后杀死鸭子,并用鸭血作了献祭。等到钱纸烧完后,便将斗篷倒扣,并在斗篷上踩了几脚。剩余的糯米饭和鱼都分给了小孩子们,而将踩破的斗篷和烧过的钱纸灰一同留在原地,以便让路过的人都知道“封口嘴”是在这里举行的。后来听潘公介绍,凡是举行葬礼的前一天,都会举行这样的仪式。之所以选在这里举行,就是要让每一个来奔丧的客人都知道。并警告这些来奔丧的客人,不要在葬礼上喝醉了酒而寻机闹事。通过举行这样的仪式就是要封住客人们的嘴。如果有人在葬礼上闹事了,他必将会遭到神的惩罚。

“封口嘴”仪式主要是针对活人来的。而在水族的葬礼中,不但要针对活人,而且有时还有针对死鬼的仪式。比如另外还有一个仪式,也和“封口嘴”差不多,叫“熬蜡”,举行仪式之前,先在桌子上摆放用竹子新编成的酸坛套,装放糯米饭和鱼、酒;在桌子下放一个空坛,用白纸封住坛口。桌上摆放的糯米饭、酒、鱼的份数为单数,一般至少是5份,其中主家一份,姑妈家每家一份。在下葬前一天的清晨,水书先生先念“安桌”词。到下午傍晚时分水书先生又念“倒桌”词,念毕,围观的众人争抢桌上的糯米饭、鱼、酒、旗幡、旗杆等(认为把抢到旗幡送给姑娘绣花,姑娘就会心灵手巧)。“熬蜡”是水语的音译,意思就是把爱捣乱的鬼装进坛子里,使吊丧期间清净无事。

接下来,应该谈谈“拢客”的事了。其实在“拢客”这一天的下午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那就是孝子们抱着夹有死者的照片的像框,由一个水书先生拿着铁制宝剑走在前面开路,跟在后面的族人则拿着之前做好的花纸伞、纸旗、跑马灯等,一路浩浩荡荡到村子周围的田间游行。一路上还要吹奏芦笙和芒筒、燃放烟花、鸣铁炮,以显示其葬礼的隆重。前来奔丧的客人则在周围观望,整个活动热闹非凡。田间的游行结束后,所有的人来到操场,围成一个大圆圈,伴随着悠扬浑厚的乐曲声一起跳起了欢快的芦笙舞,他们边唱边跳边吆喝着,跳芦笙舞的人越来越多,不论是男女老少,都不知不觉地加入到了队伍中,好多妇女为此还盛装前来,顷刻之间,这里变成了一片芦笙舞蹈的海洋。仿佛这并不是什么生离死别令人寸断肝肠的葬礼,而是一场酒肉饭饱之后死而复生似的彻底狂欢。生命的生死轮回成了他们对人生的另一种注解。

一般到中午的时候,奔丧的客人便会陆续开始到来,水族称之为“拢客”。就是在安葬前一天前来参加吊丧仪式和活动。亲友们都会送米、酒、豆腐、冥钱币、芦笙芒筒队、八仙队、跑马灯及鞭炮铁炮等前来吊丧。有的还会送一盆鱼作为对死者的献祭。请了芦笙芒筒队的,一进寨子,芦笙芒筒队便吹奏起悠扬浑厚的曲子,跳着芦笙舞,一直到停放棺材的房间里绕着棺材跳上几圈。屋外则燃放起了鞭炮和铁炮。跳完之后,他们便一起来到操场上,那里为他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尽情的吃喝便由此开始。吃饱喝足之后,他们便在操场上跳起了芦笙舞,不时还扭扭扁担(一种以扁担为道具比谁力气大的游戏)。这样的吃喝玩乐活动,一直要持续到深夜甚至是通宵达旦。特别是到了晚上,所有芦笙芒筒队齐声吹响,和前来奔丧的客人一起又跳又唱,人数达千余人,场面蔚为壮观。

经过大半夜的吃、喝、跳、唱,到了凌晨两三点的时候,客人们有的喝得酩酊大醉,胡乱的找个地方打起了鼾声;一部分人则是选择去寨子中的人家里找了睡处。天亮后,他们还要起来参加死者的下葬仪式。不过这个时候,却是水书先生们起床准备下一个重要仪式的时候了。前面我们已经叙述过,在死者去世的当天,一个最重要的仪式就是“开控”,即“开铜鼓”。那么到了今天(下葬当天的清晨),则是到了“闭铜鼓”的时候了。闭铜鼓举行的地点和所需的道具与开控时完全一样。也是4个水书先生(其中以一个为主)站成一排念祭词,但程序却是和开控时恰恰相反。闭铜鼓时也要在灵柩前摆糯米饭,男丧九串,女丧七串。每串三个糯米团,还有鱼和豆腐等。水书先生们念完一段闭鼓词后,隔壁屋子里仍然用铜鼓、木鼓、芦笙、芒铜伴奏,但这次节奏与开铜鼓节奏相反。第一次吹奏九声,第二次吹奏八声,……第九次吹奏一声,即完毕,铜鼓轻轻放下,不能敲响,所花的时间也和开控时差不多。闭豉仪式结束后,天早已大亮,接着就是出殡的时候了。

族人们把棺材扶到了学校的操场上。用两根长木料夹在棺材的左右两边,再用绳子捆成一个“井”字形的丧架,前面系上一根又粗又长的纤绳。年轻力大的小伙子负责抬棺架,年老的和妇女们则是在前面拉着长长的纤绳,孩子们扛着花纸伞、纸旗和花圈等跟在后面。芦笙芒筒队们也做好了准备。一位水书先生手持宝剑和火把,在棺才前念了一段祭词,然后拔出宝剑在前面开路,另一个人接下火把跟着水书先生撒下了“买路钱”,其他的人大喝一声,棺材被抬起。芦笙芒筒队齐齐吹响,鞭炮和铁炮声连绵不断。

以前水族都是找一个地方用作族人的家族墓地进行集中安葬,但是由于现在土地已经分包到户,外加“龙脉风水”观念的兴起,墓地的选择就较为自由多变。在下葬前一天,族人已根据死者亲属的意见挖好了墓穴,并在挖好的墓穴里撒上朱砂粉。灵柩入穴时,孝子先动手盖土,其他人才跟着掩土,垒鱼形坟丘,意为:即让亡者变为鱼龙深入大海当龙王。等到安葬女满27天,男满29天后,孝家要举行“送水”仪式(水语称为“亥茫借”)。孝家准备一罐井水和鱼、饭、酒、肉,由祭师把上述供品一一点祭送给亡灵,至此丧葬仪式才算全部结束。

从这位水族老人的葬礼我们可以看出,但凡在为葬礼举行任何仪式时,糯米饭和鱼始终是不可或缺的。这种“饭稻羹鱼”的文化现象又是怎么来的呢?韩荣培先生在《“饭稻羹鱼”——水族传统文化的主题》一文中,分别从水族祖先生活的生态环境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生计模式上做了考察。并最后总结到:……“正是千百年来,“鱼稻共生”的文化传统,促成了水族“饭稻羹鱼”的独特的农业文化文明,从而使其宗教、巫术与现实社会生活中,处处体现着“鱼稻共生”,有稻必有鱼的农业文化特点。”[iv]除了葬礼,在水族的其他许多仪式中也是离不开鱼的。比如在水族人的婚姻中也有崇鱼的习俗。在荔波、九阡等地提亲,往往用竹篮盛礼品带去女方家。男方母亲,通常悄悄把几条包好的小干鱼塞在篮子底部。女方母亲接到礼品之后,首先要摸一摸是否有小干鱼。接新时,女方家要看到男方迎亲队伍送来的信物——罩鱼笼和象征大鱼的一串金刚藤叶才允许发亲。另外,善于挑花刺绣的水家妇女,习惯在儿童的帽子、围兜上刺绣鱼虾图案。同时,妇女们在自己的围腰胸牌、鞋、背带上刺激绣美丽的鱼虾图案,期冀生育健壮的孩子。此外,在很多水族石雕墓门的上部雕刻双鱼托葫芦石雕造型。这些无不体现水族对鱼的崇尚这一文化现象。

就高寨村来说,从其自然环境看,由于山高田少,水源也较欠缺,比起其他很多水族村子来,并不是太适合稻作渔业系统这种生计经济模式,但由于长时间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习俗使然,他们仍然在极其有限的环境下扼守着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但这种文化传统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中还能坚守多久呢,我们不得而知。但在立在寨子小学操场边上的那块“移风易俗碑”上,我们却看到了很多人的签名。只是这不知这种“移风易俗”的背后,是出于政府或是某种外来力量的干预和推动,抑或还是他们内部一种力求革新的思想转变,这却不是本文所能回答的问题。


[i] 潘朝霖:《水族鱼图腾探源》,《贵州民族论丛》,P216,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ii] 潘朝霖、韦宗林主编:《中国水族文化研究》,P9,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

[iii] 刘剑:《在死亡中追求永生—水族“控拟”葬礼的人类学考察》,《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5期。

[iv] 韩荣培:《“饭稻羹鱼”——水族传统文化的主题》,《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P47-51。

特别注明: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参引了丹寨县文管所黄晓明先生提供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中关于“水族丧葬习俗”文本中的部分内容。由于该文本尚未公开发表和出版,在此表示感谢并特作注明。而文中的不当或错误之处则概由作者负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