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是萧红?何谓作家?

 红瓦屋图书馆 2014-10-19

谁是萧红?何谓作家?

  观影记

  □侯桂新

  作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坎坷的身世引人注目。影片《黄金时代》于2014年黄金周隆重上映,更是将近年的萧红热推向了一个高潮。作为一部传记片,《黄金时代》试图以最大的努力复活传主生平经历中的诸多细节,几乎达到了无一字无来历的地步。然而,也许是编创人员为“忠实”所累,在确保细节真实的基础上,整部影片却显得缺少灵魂,并没有把传主内在的精神世界深入揭示出来。    

  逻辑怪异  “关系”不明

  影片一开头,即由传主“萧红”在空白背景上面对观众自述生平:“我是萧红……享年三十一岁。”其中的叙事逻辑颇为诡异:它运用了后设视点,使用了将来完成时的时态,由青年萧红讲述了她直至死亡的短暂一生。类似的处理在影片中比比皆是。于是,观众一面看到萧红不少熟识的朋友作为影片人物正在参与萧红的生活,突然又从影片中正在发生的故事中脱身而出,一个个正襟危坐,面对镜头,讲述萧红的经历和自身的感想,甚至谈到萧红的死后。而这些人明明衣着未换,容颜未改,他们何以能预知此后的事情?影片对人物视点的这种独特处理也许具有某种创新性,但因其不合逻辑而难免让人感觉怪异。

  这部影片最“理想”的观众,或许只是中文系的师生以及一部分喜爱萧红的读者。他们观看此片,无异于通过影像的方式还原自身的阅读,并及时对此前的阅读空白进行填充,无怪乎有论者将其称为大学中文系的现代文学史课堂。而那些对萧红生平和作品全然陌生的观众,很容易感觉不知所云。在影片先后呈现的大量细节和走马灯一样变换的人物之间,许多“关系”并没有被清晰地揭示出来,缺乏知识背景的观众不免费解,于是就只能看看热闹,将才女萧红的一生想像为几段三角恋的先后串连罢了。    

  脱离个性  流于概念

  影片中的“萧红”,尽管一直在说着作家萧红曾经说过的话、曾经写过的文字,但无论是口吻、神态还是精神气质,都和后者大相径庭,常让人想起这只是一个演员在说出一句一句台词而已。影片最大的不足,就是片中人物“萧红”不像一个作家。这不只是演员表演的问题,而和创作者对素材的选取以及电影镜头的运用紧密相关。

  聂绀弩曾在回忆录中详细讲述自己和萧红的几次谈话,其中一次讨论小说写法,聂绀弩对萧红作品中人物的特点作了非常细致而较为理论化的阐释,萧红从中既得到自信,同时又觉得“听得晕头转向的”,于是“掩着耳朵”,“一面说一面就跑了”。这样生动的细节,在回忆“作家”萧红的文字中,是非常珍贵的记录,既有对萧红作品的评价,更能从中见到“活的人”,萧红性情中活泼、娇憨、明朗的一面一览无遗。而在影片中,虽然出现过好几次他人对萧红作品的评价,但一来比较概念化,缺少作品的印证,二来和萧红的经历个性脱离,其人其文无法相互阐释。尽管影片中出现了萧红的《生死场》、《呼兰河传》等名作乃至具体文句,但和传主的精神世界基本是游离的,萧红作品中对国民性的批判、对男权文化的审视、对底层生命的悲悯等关键主旨基本付诸阙如。

  因此,《黄金时代》这电影,业余读者看不懂,专业读者不满足。尽管片长三个小时,但无论是身为“女人”还是“作家”,影片对萧红的刻画都不丰满不到位,“萧红”的形象并没有挺立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