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天文馆 天文学词典

 水共山华 2014-10-19
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 词义解释
Michelson,Albert Abraham迈克耳逊迈克耳逊,阿尔伯特·亚伯拉罕(1852-1931),德国出生的美国物理学家,他多次测定光速,同爱德华·莫雷(Edwnrd Morley)共同进行的著名实验未能找到光在其中传播的“以太”存在的任何证据。见狭义相对论。  
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迈克耳逊-莫雷实验1880年代完成的一项实验,起初由阿尔伯特·迈克耳孙、后来与爱德华·莫雷合作进行,目的是通过测量地球运动方向和与它垂直的方向上光速的差别,来探察地球通过以太的运动。此后,其他实验家也多次进行过类似实验,它们全都得到同样的结果——光速的一切测量都未能发现可归因于地球运动的效应。这些实验证明,以太不存在,测量的光速与测量仪器的运动方式无关。  迈克耳逊-莫雷实验常常被看成爱因斯坦发展狭义相对论的推动力,因为狭义相对论认为,光速c是一个绝对常数,任何惯性系中的一切观察者测得的光速数值,不管观察者如何在空间运动,也不管光源以何种速率在空间运动,都是相同的。但爱因斯坦在回答喜欢追根问底的人时总是说,1905年他提出狭义相对论时对迈克耳孙-莫雷实验毫不知情,当时他的研究动力部分来自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描述电磁波传播的方程式;那些方程式中的光速就是一个绝对常数。  
micrometeorite微陨星小到不能像流星那样在地球大气中烧尽,而是轻柔飘落地面的行星际尘埃微粒(单个重量不到百万分之一克)。微陨星“雨”每年给地球增添大约4 000吨物质。  
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微波背景辐射见背景辐射。  
microwaves微波波长范围1~30厘米的射电波。微波一词有时也包括波谱的远红外区和微波区起点之间的毫米波(波长1毫米~1厘米)。射电天文学利用微波最著名的是研究背景辐射,但也用来研究星际分子。地球上,微波用于雷达和电信,也用作微波炉烹调食物的热源。如此看来,宇宙算得上是一个工作温度为-270.3℃的微波炉。
Milankovitch theory(Milankovitch model)米兰科维奇理论用地球空间取向和绕太阳轨道形状两者的变化来解释地球近代冰期循环的一种理论。 地球绕太阳运动时,以数万年计的各种周期像陀螺一样摆动(运动),加之轨道本身的形状从接近正圆形改变成椭率稍大的椭圆形,然后再变回来。这些变化合在一起,可以改变季节之间的热平衡。虽然太阳每年射到地球上的总热量不变(假设太阳的热量输出不变),但夏季和冬季之间的差异有时很大,有时却较小。这些影响综合起来,使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出现长约26 000年、40 000年和90 000~100 000年的韵律。 虽然米留廷·米兰科维奇不是研究气候变化和天文韵律之间联系的第一人,但他进行了广泛而精细的计算,较为令人信服地确立了这种联系。以后,利用深海地壳资料对过去气候的研究,以及电子计算机的更精确计算,都支持了这种联系。从全球地理来看,现在似乎可以认为,冰期才是我们这颗行星的“本来”状态,只有当天文韵律循环给夏季的北半球注入强大热能,融化北极区周围大陆的冰雪,它才能脱离这种冰冻状态而进入一个间冰期(如同今天存在的条件)。 简言之,用天文韵律解释的近代(过去几百万年)气候变化图景是,一次大约90 000年的冰期之后是10 000~15 000年的间冰期,然后是另一次冰期,等等。我们现在生活在大约15 000年前开始的间冰期行将结束之时。
Milky Way银河横跨天空并标志出我们银河系平面的恒星带。英文“Milky Way”也指银河系。  
millimetre astronomy毫米波天文学利用波长1-10毫米的电磁辐射研究宇宙的学科。它是射电天文学的一个分支,对星际分子的频谱学研究特别重要。  
millisecond pulsars毫秒脉冲星辐射射电波脉冲的极快速自转的中子星。和“正常”脉冲星不同的是,毫秒脉冲星被认为是比较年老的恒星,它们通过对双星系统中伴星物质或(也许可能)星际物质的吸积而加快了自转。真正每秒钟自转1 000次的脉冲星并没有发现,但对这些实测周期为几毫秒的天体来说,“毫秒脉冲星”是一个略带夸张的合理名称。 第一颗已知的毫秒脉冲星PSR1937+211是1982年普林斯顿大学的天文学家用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证认出来的。它至今仍是已知自转最快的,其周期为1.56毫秒,相当于每秒钟自转642次——这可是一个质量大致和太阳相同、直径仅仅几公里的天体!第二个发现的毫秒脉冲星PSR 1953+29的周期为6.1毫秒,它是双星系统的成员,每120天绕一颗看不见的伴星运行一周。 虽然这些发现曾经令人惊奇,但射电天文学家不久就在球状星团中找到很多毫秒脉冲星,其中半数以上在双星系统中。单是杜鹃座47这一个星团就有11颗毫秒脉冲星,它们的周期全都短于6毫秒,而球状星团中的已知毫秒脉冲星总数超过了30。到1994年年中,在银河平面附近发现了大致同样数量的毫秒脉冲星。看来,所有这些天体起初都是在双星系统中,我们今天看到的孤独的毫秒脉冲星已经失去了它们的伴侣,原因既可能是与其他恒星紧密接近(这在球状星团内部的拥挤情况下并不罕见),也可能是脉冲星的辐射消灭了它们的伴侣(见黑寡妇脉冲星)。  由于产生普通脉冲星的那类超新星爆发能使双星系统瓦解,至少有些毫秒脉冲星极有可能开始时是双星系统中的白矮星(可能经历一些规模较小的新星爆发),它们吸积足够多物质而超过了钱德拉塞卡极限,于是坍缩成中子星,并在坍缩过程中自转加快,磁场增强。  
Mills cross米尔斯十字射电望远镜的一种,它采用干涉测量原理,由两列沿彼此垂直的直线排列的天线组成。1950年代在澳大利亚首次研制成功,并以天文学家米尔斯(B.Y.Mills)的姓氏命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