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4年金线莲组织培养简报

 南山古月 2014-10-19
一、植物名称及材料类别




    金线莲(原变种)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茎段。




二、培养条件




1、侧芽诱导培养基:1/2MS+6-BA 1.5mg/L(单位下同)+NAA 0.2;




2、丛生芽诱导及增殖培养基:1/2MS+6-BA 2.0+NAA 0.5+香蕉 100g/L;




3、生根培养基:1/2MS+IBA 1.0+NAA 0.5+AC(活性炭)0.2g/L。以上培养基蔗糖浓度(1)、(2)为3.0%,(3)为2.0%;琼脂 6g/L,pH5.8,培养温度为(25士2)℃,连续光照12h/d,光照度为2000lx。




三、生长与分化情况




1、侧芽诱导培养




    金线莲当年生带节茎段从母株上采下,切成2-3cm长,自来水冲洗1-2h后,用75%酒精消毒30s,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0.1%升汞溶液(加1滴吐温)消毒8min,无菌水冲洗5-6次,在超净台上用消毒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带一个芽点切一段,接种到培养基(1)中。15d左右茎节处开始萌动,逐渐长出红色幼芽(图1-A,B)。




2、幼芽继代与增殖培养




    将获得的侧芽切分成小植株,转接入新鲜培养基(2)中进行继代增殖培养,35-40d为1个继代增殖周期,一般由1个侧芽可增殖形成3-5个侧芽;以后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增殖速度渐加快,增殖系数可达6-8倍(图1-C)。30d后在侧芽处长出新的丛生芽。将丛生芽转接到新鲜培养基(3)中,进行壮苗生根培养。




3、壮苗与生根培养




    将从生芽接入到新鲜培养基(3)中,20-30d时开始壮苗(图1-D,E)。再将从生芽切成单个苗,将高3cm的植株接入到(3)号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30d时幼苗生根率达90%根长2-3cm,根数可达3-4条(图1-F)。




4、炼苗与移栽




    移栽时特别注意要提前将瓶盖打开,让组培苗适应一下外界的环境,2d后再将小苗取出,洗净根部琼脂,栽入滤水性良好的细兰石与碳渣的混合基质中,盖膜保湿,保持环境温度20-25℃,成活率可达95%(图1-G)。




四、意义与进展




    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即花叶开唇兰,又名金线兰等,属兰科开唇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地域较狭窄,主要产于中国、印度、斯里兰仁等几个亚洲国家,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浙江等省份。




本试验的金线莲变种个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属多年生珍稀中草药,性味甘平,具有清热凉血、除湿解毒、止痛、镇咳等功效,对糖尿病、肾炎、风湿性关节炎、毒蛇咬伤、口疮等均有显著疗效,尤其对小儿惊风发烧有特效,民间使用广泛,有“药王”、“金草”、“神药”、“鸟人参”等美称。通过分析测定还发现,金线莲含有牛磺酸(TAU)。牛磺酸具有抗衰老、调节人体生理机能之功效。




金线莲不仅是珍贵药材,而且其株形小巧优美,网状叶脉呈金黄色,是室内的观叶花卉珍品。金线莲在自然界的蕴藏量稀少,1990年被主产该药材的福建省政府列为濒危药用植物。金线莲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但其野生资源不能满足市场所需。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金线莲,可有效保护野生资源,且解决中药材来源匮乏的问题,满足市场需求。



图1 金线莲茎段组织培养过程 A.B芽的诱导;C增殖苗;D.E壮苗;F生根;G移栽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