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进行组织培养育苗?

 海底丛林 2019-10-16
(1)外植体的选择。外植体是指从植物体上切取下来,用于组织培养的部分,如顶芽、茎尖、侧芽、花器、鳞片等。一般说来带芽的外植体如茎尖和侧芽等,它们产生幼苗的成功率高,而且很少发生变异,容易保持材料的优良特性。由分化组织构成的外植体,如茎段、叶、根、花茎、花瓣、花萼、胚珠、果实、花粉等,它们大多由已分化的细胞组成,由它们再生成幼苗,要有一个从分化状态回复到分生组织状态的脱分化过程,由这类外植体接种的材料,常常要经过愈伤组织阶段再分化出芽或胚状体而形成幼苗,形成的后代可能有变异。
(2)外植体的灭菌。取得外植体后必须进行严格的灭菌,这是因为外植体常常附有多种多样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一旦被带进培养基,就会迅速滋生,使组织培养前功尽弃。在将各种微生物杀死或清除的同时,必须保持外植体的生活力。
先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10~20分钟,脏的外植体用洗衣粉洗涤,或用毛刷、毛笔轻轻刷洗,去掉污物,冲洗后用滤纸吸干外植体的表面水分。在70%的酒精里浸泡15~30秒钟,用无菌水冲洗两次。然后用适当的药剂消毒,经常使用的灭菌剂有次氯酸钠、过氧化氢、漂白粉和低浓度的氯化汞等。使用这些灭菌剂,都能起到表面杀菌的作用。具体使用的浓度和浸泡的时间因外植体的种类和药剂而定。如用2%~10%次氯酸钠水溶液浸泡3~15分钟。灭菌后立即用无菌水冲洗3~5次,洗去药液,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准备分离。
(3)外植体的分离。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分离。提前15~20分钟开机,并用70%的酒精擦拭台面。点燃酒精灯用于工具的消毒。如果使用的外植体太小操作困难,可在解剖镜下进行。外植体小的用大头针将其固定在橡皮塞上,然后在解剖镜下分离切取。用无菌刀、剪、镊子等,在无菌的环境下,剥去芽的鳞片、嫩枝的外皮等,叶片不需剥皮。然后切成0.2~0.5厘米厚的小片,就可以植入培养基了。在操作过程中严禁用手触动材料。
(4)外植体的植入。在超净工作台上打开装有培养基的瓶或试管。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下瓶口或试管口,再开启瓶盖。在无菌环境下,将切好的外植体立即接在培养基上,组织培养育苗最常用的培养基为MS。每瓶接种4~10个。再在火焰上烤一下瓶和瓶盖。接种后,立即盖上瓶盖,试管用无菌药棉塞上。及时写好记录,贴上标签。
(5)诱导。消毒后的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诱导出丛芽、胚状体、原球茎、根状茎,我们将这些培养材料称为中间繁殖体。外源的生长素类物质对诱导细胞开始分裂效果很好,组织培养育苗是必须使用的。最常用的为6-苄基腺嘌呤,常用浓度为1~2毫克/千克。萘乙酸、吲哚丁酸、吲哚乙酸。后3种药剂既在配制生根培养基时应用,又常在诱导、增殖和壮苗时使用。
(6)中间繁殖体的增殖。对中间繁殖体进行切割、继代培养就可以进行中间繁殖体的增殖。中间繁殖体的增殖速度随花卉的种类、培养基、培养条件的不同而异,因而对具体花卉需进行试验,找到合适的繁殖条件。当中间繁殖体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快速繁殖进入生芽、壮苗和生根阶段。如果是通过丛芽繁殖,则不需经过生芽直接进行壮苗、生根,如果是通过其他途径则需先将中间繁殖体转移到生芽培养基上,然后再转移到壮苗生根培养基上。在壮苗生根培养基上,大多数花卉要分离成单苗。
(7)生根。继代培养形成的不定芽和侧芽等一般没有根,要促使试管苗生根,必须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生根培养基常用1/2MS培养基,无机盐浓度低有利于根的分化。同时,不同花卉诱导生根时所需要的生长素的种类和浓度是不同的,常用生长素萘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丁酸。一般在生根培养基中培养1个月左右即可获得健壮根系。
(8)试管苗移栽。对已经生根的试管苗及时移栽是组织培养育苗的最后工作。由于组织培养苗是在无菌、有营养供给、适合光照、温度和100%相对湿度环境中生长的,因而刚出瓶的试管苗对外界环境不太适应,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大量死苗。出瓶前1~3天打开瓶盖,让幼苗锻炼,适应外部不良环境和对病菌的适应能力,但不能太早,以免培养基生长霉菌。对刚出瓶的组织培养苗要细心管理,控制适当的温度、弱光照、较高的空气湿度、适宜的基质及对病虫害的有效控制。
(9)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用肥皂和流动的自来水把手洗干净,带上口罩、帽子,穿上工作服,接种前双手用70%的酒精擦拭,工作时不说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