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心理学拾偶 九

 ywm77 2014-10-20
《老子》心理学拾偶    九
 
第三章
 
经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直译:不崇尚贤能,人民就不会为争功邀利而争斗;不宝贵难得稀有物品,人民就不会争名逐利,行为近盗;不宣扬声色利欲之类的事物,人民就不会被惊扰迷惑,不知所措。所以圣人治世的方法是感化减少人们内心的欲念波动,充实人们的自身能力,消除化解人们不正当的行为处事,使人们都能自食其力,各安其居。这样就会人心安定,有想法的人也不敢胡为。这就是“无为无不为”。

心理学理解: “心念不起,欲念不生”,“我好静而民自正”。 无论是争功邀宠、还是感恩戴德,都会使老百姓人心思变,不安于现状,最终难于管理。不宣扬自己的德能,人民就会心安理得、安静祥和地平静生活。不无限延伸欲望,就能使人民安养生息。捐税财货,金银宝货,上愈敛而下欲得,争抢不得必生变动,直至近盗近伪;声色利诱,乱心惑性,会使人不安于性情,“坐怀不乱”纵有其事亦终是奇谈,所以唯远之才能使心灵不惑不乱。

所以圣人做事,能从事物的本质入手,因循事物的规律,不独断专行、自以为是;精思多虑,惟恭惟谨,观其内,不惑其外;认准目标,不疑不惑,全力以赴。只是教人如何提高生产生活质量,不敢挑动人们的内心的欲望,而且想办法尽量平抑人们心中的非分欲念和生活中的不良行为。这样就能使人心服口服,平和顺遂,就算有不同看法的人,也无话可说。这就是圣治。

 

愆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主尚贤,则贤能得利,利之所趋,故人人欲贤。争贤而不得,必诈之以伪,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才有了“百家争鸣”这一段历史,才有了“滥竽充数”、“鱼目混珠”这样的笑谈,才有了“离坚白”、“合同异”这样的诡论。也因为此而致使人们竭力争名逞能,以致朴惊愚惑,人心大乱。故老子言“绝利一源,民利百倍。”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黄金、珠玉,不贵其稀则如块土垒石,唯人贵之,才致使古往今来,演绎了多少“人为财死”的你争我夺的故事。在这方面我们好像无须再多说什么。

而“宁静致远,无欲则刚。”这样的道理在德与得面前,可能每个人每天都会在脑海中上演许多次天人交战的场面。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意即从不责于人、自我克制、我善化人的角度出发做人和治国。尤其是人王域主,其表率作用更是明显。所以老子在文中多提到王和圣人这样的人物,其实也未必就不包括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只是这样的学问,对于普通人而言,也只是修身养性而已,对于人王域主而言,这样的学问才是安邦定国、功盖天下、德被苍生的大事。人王域主若能处处以国事为重,时时为百姓着想,不把自己的情绪欲望和好恶强加于所属人民,厚德载物,政清律顺,这样就会人心安定,国家兴盛,就算会有些肖小蠢蠹,也不敢乱来。三皇五帝商汤周文武是已。人心本易迷乱,作为人王域主,若自己不能清心静欲,严于律己,而是把自己的欲望肆意强加于子民,其国乱象,可想而知。桀纣隋炀是已。“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若正下自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不良欲望人人都有,并不是道德高尚的人就不会产生不良欲望,就不会产生罪恶的念头,那些邪恶的人也不会就只有满脑子害人的想法。两者之间不同的是,善良的人在产生不良或罪恶的念头时,能够及时克制自己的欲望,不因自己的欲望而伤害他人的利益,能够自我控制使自己不致走上邪路,最终成为受别人尊敬的人;邪恶的人也不是一开始就是邪恶害人的,只因为在不良念头起来时,没有能够加以有效的控制,在与别人产生利益冲突时,不仅没有思量是否伤害了别人,而只是从自己本身的角度出发,对防碍自己欲望的人和事总是想尽办法清除、打击,得不到时,怨忧忌恨,得到时,嚣张得意、赶尽杀绝,不留后路。结果最终只会因为欲望越来越大越来越强无法控制而不仅坑害了别人,也毁了自己。

人们常说“许多《经》都是好的,只是被人念歪了”。之所以会被念歪的原因,是因为有些人念经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增加学识,培养道德。

再好的经文也只是写在纸上的文字,是死的,如何运用全看使用者怎样理解发挥,用以提高自我,自然是物尽其用,是有所增益的阶梯;只为满足自己,被歪解、曲解,成为攻击、打击别人的工具或者惘闻惘顾也是必然。“打铁全靠膀子硬”,做人也是一样,如果不能内心深处做到应为不应为的自我控制,学问再高,懂得再多,也只是空谈。

欲念一起,心自离经,财货一争,是非横生。老子在春秋之初就看到并提出了放任“三不”的祸害,希望人们能够自律,并提出了“四其”的自我控制、提高修养的方法,希望人们能够警醒,但到战国时期,法、墨两家不去分析社会不公之罪并不全在社会体制,而是罪在难以改变的人心积弊,依然提出了尚贤的政治主张。可见“人之迷”果然是“其日已久矣”。

世事流转到今天,面对老子先哲的教导,饰伪离真的我们恐怕只能望洋兴叹了。但请相信,这样的道理和人们心中的希望是永存的。何况许多应具的东西,我们还在坚持着,延续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