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心理学拾偶  十一

 ywm77 2014-10-20
<老子>心理学拾偶  十一
 
第五章
 
经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直译:天地无私,听任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偏,放任百姓自作自息。天地之气和圣人之德,就像风箱一样,看似什么也没有,运作起来却氤氲周流,无所遗漏,万事万物都受其恩泽。对于天地的恩德,说得再多也说不完,不如少说一些,记住就好了。

心理学理解:天地没有偏私,对万物都一视同仁。圣人没有偏爱,对所有老百姓都一样看待。他们的恩德就像空气流动一样,虽然看不见,却能让人感觉到。“身教胜于言传”。这不是凭巧舌如簧的演说吹嘘的,而是实实在在做到的,所以能感动善化他人。

 

愆义:

老庄摒弃仁义,孔孟提倡仁义,难道这两种仁义之间有什么矛盾不成?或者他们各自所说的“仁义”的内容有所不同?

我们知道,中华历史确实推演了两千多年的仁义教育,莫非老庄摒弃仁义是一种超前思想,亦或者是一种顽固落后?

有一点可以肯定,老子在孔子之前就提出了“仁”,而且要“不仁”,可见“仁义”的内涵并不是老子孔子的独创。中国自古就有“三皇五帝,三王三仁”之说,孔子只是对古人“仁义”思想的再次开发利用、竭力推广。包括后来墨子主张的“兼爱”亦不过拾人牙慧的庄子口中的一得之见罢了。他们不过是在前人理论定义的基础上又重新进行综合总结,进而提出了自己新的理论和主张而已。因为他们比别人了解的多一些,比别人做出的能好一点,所以他们成名了。跟随他们的后学大多只是跟进,很少挥发,所以大多数人纵有所成亦多是默默无闻,仅此而已。

 

天地广载,任万物自生自成自毁自灭,所以似不仁。圣人广德,没有厚此薄彼之分,使国家兴盛安定而不居功自傲,所以也反倒似不仁了。

在这里老子所谓的“不仁”,当然不是真的不仁,只是因为天地和圣人的德太广博,包含的内容太多太多,在这样的道德与博爱面前,仁与义的内容显得太浅薄了,仁义这样的词语实在不足以描述至贤至圣的道德与博爱,因为他能表现的太多太多,仁与义的内涵不须多言便自在其中,只能算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所以至德至仁反倒显得像不仁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的意思用我们现代人最现实的词语来形容,就是“为善不彰,施不责报”。

所以,老子摒弃仁义,不是真的完全摒弃,是因为老子看到了仁则狭而不博,仁义之念常存于胸,已然出偏,远非天地容纳生养万物的广博慈心之道,进而希望人们恢复到如天地、父母般自然包容的无私无欲的发自内心的慈心。孔子提倡仁义,是因为孔子深恶世事离乱,人心不古,希望人们有所坚持,故而尽演三皇五帝的事迹,推广仁义。

一个从上拉,一个往上推,一个演心理,一个尽人事。或许这就是道与儒的差别。

天地不言,大美存焉。至德不彰,人自归焉。至真至善至美的德行并不是呼喊叫嚣出来的,丰功伟绩也不是靠空谈就能做到的。一个人能力如何,做了些什么,就是他不说,别人也会知道,当然是否认同、承认是另一回事。如果一个人总是说得多做得少,久而久之,不要说让人认同,恐怕连信任都会出现危机了,还怎能成就非凡事业呢?

尽力为之而不扰之。

或许这就是老子从天地运行的规律中领悟到的领导人应具备的品德。并借此警喻世人。

 

矫情饰伪,洋相尽出,只为出名。喧哗诈伪,“酒香也怕巷子深”,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而声嘶力竭地呼喊叫嚣。现代人如果有谁还相信“老实巴交,只做不说”这样的做法能够成名揽利的话,那只能被人以为的是怪胎了。其实这也不奇怪,早在战国时期,古人就有了“名无实,实无名。”争名揽利为子孙的理论(《列子·杨朱》)。也正为此,恰恰证明了我们的老子先哲的先知先觉:在人们尚在不觉自己已经进入离德行伪的状态时,就已经明察秋毫地知晓其中的利弊了,“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警戒与改正方法,“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虽然人们都知道 “能力决定一切”。但许多人还是喜欢夸夸其谈,自我吹嘘。“多做少说”,“谄媚邀宠”。“事实胜于雄辩”,“弄虚作假”。这样的行为一直是人们谈论争议的,其原因就是因为钻营投机远比脚踏实地省力多了。

只是,无论再怎么投机取巧,许多工作还是要人们脚踏实地,切切实实地付诸实施的,有一些人取巧,相应的就会有很多人被增加工作量,以抵消弄虚作假者推脱不做的责任与工作。卖力的是自己,成绩却归了别人,谁会做老是被他人骑在头上傻事,这就是人们反对投机钻营的原因。

谄媚邀宠,投机钻营,是一种处世心理态度。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也是一种处世心理态度。不同的是,前者虽然能获得一时利益,最终多会身败名裂,被人唾弃,后者虽会有一点吃苦受累,最后却会赢得别人的信任和敬重。

还有眼光远近的问题,眼光越远的人,越能平和心态、设身处地地为自己和他人留下后路与空间,越懂得做长远打算、不计较一时的得失,这就是智慧。当然这种智慧也不一定就全是指大智大勇、高瞻远瞩,心胸开阔善良即是;眼光越短浅的人,越斤斤计较、只注重眼前利益,处事越得寸进尺、赶尽杀绝,不留后路。这种人也未必不聪明,只是未免有点心胸狭窄,自以为是,自我为中心。这也是为什么善良的人只是遏制眼前的罪恶而不计较其过往,邪恶则直欲赶尽杀绝、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的原因。所以从这一点讲,聪明应该是人天生的一种本能与知识积累,智慧则是一种融进后天德能的道德涵养。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希言自然”是老子先哲看到了人间的纷争大多都是因多言妄作,巧诈智伪而起,从而希望人们能解脱扰攘,洁身自爱,更有眼光长远、修身立德、自我勉励的意思。

这样的思想境界,且不要说我们做不做得到,许多人甚至连想都不去想了,很显然,这又是一个与利欲熏心的现实人的行为意识和思想观点大相径庭的行为哲学理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