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光生命教育

 雪峰读书 2014-10-20

阳光生命教育   

 
      如果你虎背熊腰,力大无穷,又能日行一千夜行八百,这是你的身体素质好,可你总有生病的时候,当然也有处于健康与亚健康的时候,这三者(病态、亚健康态与健康态)则你的身体状态。同样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下笔千言,出口成章,这是你的素质;可你却感到生活没有希望,未来一遍渺茫,终日东游西逛,成天无所事事,这是你的状态。不难看出“素质”与“状态”是两码事,素质高不一定状态佳,相反素质不高状态很好的人是很多的。如果你在美国校园内行走,你常会发现,美国学生素质不一定比中国学生好,但他们的状态却不是中国留学生能比,这与这个国度重视状态教育息息相关,从美国的幼儿园到教堂,无时不刻不在做状态教育。

接着让我们来看看美国的无处不在的“生命状态教育”,踏上美国的外乡人,学会的最重要的一句话是:Think bigger,想大!这个简单的词,把你的一切梦想都汇集其中,这就是延伸了多少年的美国精神,最终凝聚成著名的“美国梦”,即每一个美国人都活在一个自己的梦想之中,在追逐梦想之中。美国梦最浅近的表述就是: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有可能通过努力成为一个成功者,每一个人都可以创造出奇迹,甚至为成为伟大人物。正如社会学家W·罗伊特·华纳所说:“美国的理想是建立在每个人都成功的这个信念上。”美国文化中创造了许多体现这种信念的口号,如“每一个男孩都能当总统”、“任何人都会成为百万富翁”等口号,就充斥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这使得许许多多的人都觉得自己会成为罗斯福、尼克松或洛克菲勒。这种社会文化、社会氛围,能使人人胸怀大志,人人有高成就需要,国民生命普遍处于阳光状态。这就是只有短短200多年历史的美国,能够飞速发展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的根本原因。

“阳光生命教育”:一个真正好的教育不仅应该有好的素质教育,还应该有好的状态教育,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的生命越来越阳光,越来越美好!光有素质达不到这个目的。这种能真正让人的生命越来越阳光、生活越来越美好、人生越来越精彩的教育就称之为“阳光生命教育”。

阳光生命教育

阳光生命是一种比喻,比喻生命的美好、灿烂、人生积极、精彩,事业成功、辉煌,生活幸福、美满。广义的阳光生命教育即培育以上提出的“阳光生命”的教育。

我们虽然进行了十多年的“素质教育”改革,然而实际上并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泥塘。但不管怎样我们总算认识到要素质教育,遗憾的是我们一直还没有看到:除了素质教育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教育关乎国民福祉,那就是生命状态教育(简称状态教育);一个人素质很高,比如博导或者高级官员等,他们的生命状态可能一直是灰色的,甚至是阴暗的,这样他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他个人和他的家庭没有得到应得的幸福美满生活,这种人潜能的埋没成为社会上最大的不为人知的资源浪费。而相反一个人起点很低,可以说无素质可言,但他的生命一直处于阳光状态,几十年后做出了令人惊叹的事业,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此仅举二例:

史泰龙

阳光生命教育 - 阳光蓝雁 - 蓝雁飞翔

史泰龙的父亲是一个赌徒,母亲是一个酒鬼。父亲赌输了,又打老婆又打他;母亲喝醉了也拿他出气发泄。他在拳脚交加的家庭暴力中长大,常常是鼻青脸肿,皮开肉绽。因此,他面相很不美,学习也不好。高中辍学.便在街头当阿混,毫无素质可言。 

直到他20岁的时候,一件偶然的事刺激了他,使他醒悟反思:“不能,不能这样做。如果这样下去,和自己的父母岂不是一样吗?不行,我一定要成功!”

史泰龙下定决心,要走一条与父母迥然不同的路,活出个人样来。从那天起,他的生命状态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的生命处于阳光状态,他奋斗、他拼搏、他成长、他成功,他把握每一次机会,那怕是演一个不露脸、无台词的角色。十几年后,他成了好莱坞巨星。

 

海伦·凯勒阳光生命教育 - 阳光蓝雁 - 蓝雁飞翔                                                                               海伦刚出生时,是个正常的婴孩,能看、能听,也会咿呀学语。可是,一场疾病使她变成既盲又聋的小哑巴——那时她才19个月大。生理的剧变,令小海伦性情大变。稍不顺心,她便会乱敲乱打,野蛮地用双手抓食物塞入口里;若试图去纠正她,她就会在地上打滚乱嚷乱叫,简直是个十恶不赦的“小暴君”,她的生命处于一遍黑暗之中。所幸的是,小海伦在黑暗的悲剧中遇到了一位伟大的光明天使——安妮?沙莉文女士,她用爱心和信心作为“药方”,经过一段不足为外人道的挣扎,唤醒了海伦那沉睡的意识力量,点亮了海伦生命之灯,从此小海伦的生命一直处于阳光状态。仍然是失明,仍然是瞎眼的海伦,凭着触觉——指尖去代替眼和耳——学会了与外界沟通。她10岁多一点时,名字就已传遍全美,成为残疾人士的模范——一位真正的由弱而强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她在欧洲、亚洲、非洲各地巡回演讲,唤起了社会大众对身体残疾者的注意,被《大英百科全书》称颂为有史以来残疾人士最有成就的由弱而强者。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评价说:“19世纪中,最值得一提的人物是拿破仑和海伦·凯勒。”

 

以上两例足令我们震憾,生命处于何种状态对于人生是如此至关重要,我们情不自禁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生的辉煌追根究底源自何方?是素质还是状态?很显然是:生命状态,我们不难看出:状态是最根本的,状态为素质发展奠定基础,同时直接影响素质的发挥,有了好状态我们才会有高素质,任何人概莫能外。有了好状态再乘上高素质,生命才会越来越美好,人生才会越来越辉煌!

打个比方:一杯茶的好坏取决于茶叶与泡茶用的水,如果你用温水甚至是凉水去冲泡,不论是多么高档的茶叶也泡不出好茶,反而好端端糟蹋了茶叶;只有用开水冲泡我们才能沏得一杯好茶。如果我们把人生比作一杯茶,那么茶叶就如同是素质,不同温度的水就是我们的生命状态,凉水对应的是阴暗生命状态,温水对应的是灰色生命状态,开水对应的是阳光生命状态。只有好的生命状态与高的素质的相结合才会有精彩的人生。美好的人生,成功的事业,幸福的生活需要这两者有机的结合,两者缺一不可。

素质教育当然重要,状态教育也不可少!遗憾的是我们一直只知道素质教育却不知状态教育!让我们觉醒吧!让中国的教育早点挣扎出应试教育的泥塘,一步跃过状态教育与素质教育两个台阶,成为阳光生命的教育!

 生命状态理论与阳光生命教育的概念

阳光生命教育是建立在生命状态理论基础上的,生命状态理论告诉我们:人的生命有两个有机部分组成:有形生命与无形生命。有形生命指我们的身体,他会处于健康、亚健康和病态三种状态;无形生命指我们的精神世界,常处在三种不同的状态:即阳光状态、阴暗状态和处在阳光状态和阴暗状态中间的灰色状态。     

阳光生命作为一个常见的词组,有不同的理解,通常指健康、美好、快乐、幸福、充满希望的生命状态。阳光生命状态由阳光潜意识、阳光意识和阳光行为三者鼎立而成,内涵丰富,难以全数列举,核心部分包涵“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念、铭心的梦想、充分的自信、过人的胆识、美好的自我意象、科学的人生规划、明确并相信一定能实现的人生奋斗目标,处在满怀激情、专心致志、顽强拼搏、锲而不舍地追求人生目标之中,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自我价值不断实现”。阳光生命者有铭心的梦想、坚定的信念、非凡的自信、过人的胆识、明确的人生目标,他们总以积极的心态对等生活中的问题与挫折,以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实践自己的人生规划,他们时刻都在为理想而奋斗,从未放弃!他们从不迷茫,从无失落。他们步伐坚定,奋勇向前,心中始终有一盏明灯。

阴暗生命状态与阳光生命状态正好相反,是指“心态消积,信念缺失、自卑自弃,丑陋的自我意象,没有人生目标,迷失人生方向,生活没有任何希望,人生在痛苦地挣扎之中”的生命状态,这种状态下感觉不到生命的美好,常有生不如死的感觉,常会想到结束自己的生命。

介于阳光生命与阴暗生命状态之间的灰色生命状态是一种典型的过渡态,灰色生命状态最大的特征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过一天是一天,成就欲望低,没有什么目标,更谈不上理想,没有上进心,也没有什么的事业心。做事当然也不可能有太多激情,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人上平平庸庸得过且过。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浑浑噩噩,瞎碰乱撞度过一生。

生命状态理论还告诉我们:一个新生命来到世界,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不管是教育的作用,还是环境的影响,也不管是个人的自觉努力,还是被动地接受熏陶,在他各方面素质与能力的长进的同时,也还伴随着不同生命状态的形成。

一个新生命在长期处在阳光生命教育的环境中,他就会形成阳光生命的状态,象美国的孩子,他们大多是阳光男孩(女孩)。而在中国,由于压抑的教育、传统的文化与专制社会的影响,中国孩子通常会形成灰色的生命状态。当然如果在一种恶劣地家庭环境与黑暗腐朽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则很有可能会形成阴暗的生命状态。这其中教育是形成孩子不同生命状态的关键,又由于生命状态的形成关键期通常在低年龄段,例如生命状态的一个核心元素:自我概念的形成主要在13-15岁以前。

也许20世纪人类潜能研究领域里的最伟大的突破,就是发现了“自我概念”,它是指人们自出生起对自己多方面知觉的总和。你的自我概念能控制你的潜意识,决定你的思维、说话、感觉等等。所以,你的外在变化源于你的自我概念的变化,同时伴随着你自己的思维方式及世界观的转变。

刚出生的孩子根本没有自我概念。如果他小的时候,父母经常对他说,他是一个好孩子,有人爱他、鼓励他、支持他、相信他,那么不管情况是不是真实的,他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抱着这样的信念:我是一个好人,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到了三岁的时候,这个信念在你心中根深蒂固,成为他最基本的世界观。在此基础上逐渐会形成阳光生命状态。

如果他小的时候,父母并不懂得他们的言语、行为将会对他的性格造成多么大的影响,他们可能就会经常批评他,对他表示不满,总是从肉体或情感上惩罚他、控制他。如果孩子在小时候总是不断地受到批评,他们就会简单地把错误归结为是自己造成的。他们不理解自己为什么受到批评或惩罚,但是,他们认为父母应该是对的,自己该受到这样的惩罚。慢慢地,他们感到自己没有用,也不被人喜欢,他们觉得自己没什么价值,这样就形成了消积的心态,从而会形成灰色生命状态,严重的可能会形成阴暗生命状态。

正是由于在人的成长过程,同时伴随着素质的改变与生命状态的形成,教育就不能只关注人的素质的提高,而忽视生命状态的培育,这就是我们的阳光生命教育的来源。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阳光生命教育可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事不在。从校园建筑规划与布局到办公室的装饰,从校园文化建设到学校管理、课堂教学与各项组织的师生活动,处处体现阳光生命教育的思想,整个校园就是一个阳光生命的家园。

引用来源:阳光蓝雁 的网易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