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世与传世

 隨风飘逝 2014-10-20

  夏志清先生逝世后,夏太太王洞给我电邮说,先生在医院等候医生处方时,王德威去看他。先生对德威说:“I am not afraid of dying. I am already immortal.”(“我不怕死,因为我已经不朽。”)

  这句话有点不合礼数,但在熟知他中英文著作的学生和朋友听来,他并没有夸大。他在中国文学研究史中的确会名垂不朽。夏太太和王德威本来希望我在葬礼前赶到纽约出席说几句话,但我怕身体支撑不了,只好写了“Remembering Professor C. T. Hsia”一文呈上在场宣读。

  本文得引用几句英文稿开头。我说自1961年《中国现代小说史》出版后,“C. T. Hsia has firmly established himself as an arbitrator of taste, value, and moral relevance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studies.… It can be said categorically that what Professor Hsia has given us in his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is a ground-breaking work in literary criticism performing the deeds of resurrection.”

  引文“resurrection”是“复活”,通俗点说是“起死回生”。《小说史》张爱玲一节开头就说:“张爱玲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张爱玲的地位,在当时论者眼中,不过是一位鸳鸯蝴蝶派流行小说家。大陆“改革开放”后,钱锺书辗转看到《小说史》有关他作品的评价,写了封信给志清先生,说:“尊著早拜读,文笔之雅,识力之定,迥异点鬼簿、户口册之伦,足以开拓心胸,澡雪精神,不特名世,亦必传世。”

  钱锺书的小说《围城》问世前,其博学多才早已名满士林。志清先生读《围城》,认识到这位大才子亦善为小说家言,推许这本小说“比任何中国古典讽刺小说优秀”。经《小说史》的重新评估而得以“复活”的作家,除张爱玲和钱锺书外,还有沈从文、吴组缃和张天翼。志清先生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价值重估”的贡献,引钱锺书的话说,足以“名世”。

  我在“Remembering Professor C. T. Hsia”一文引过志清先生一句话用以观照他的性情和信念:“Thus even in ... the best of Chinese poetry, I miss a larger vision of humanity grounded in kindness and idealism and fortified with true courage to confront unflinchingly all forms of evil. ”

  志清先生读书,一直注意文学作品中的“道德欠缺”问题。前辈学人中,他最佩服胡适,不因他的学问才情高人一等,而是因为胡先生每能把他心底的话一语道破地说出来。胡先生下面这几句话,志清先生常在文章引用:“讲了七八百年的理学,没有一个理学圣贤起来指出裹小脚是不人道的野蛮行为。”

  受了胡适思想言行的影响,志清先生读古人书,常不能自已。我们看《三国演义》第十九回,谅也不会感受到先生对猎户刘安杀妻供刘备吃“野味”时那痛心疾首的激动。志清先生伤痛之余,说了气话:“杀妻而不求报,态度何等落拓大方!只吃了臂上肉,刘安至少可十天不打猎,在家里伴着老母吃媳妇的肉。”

  志清先生说的这段“小插曲”,近代《三国》评论家从没提过,大概在他们眼中,小媳妇之死,不过是另外一个妇人殉节的故事而已,与小脚、贞节牌坊、廷杖板子夹棍的酷刑同是中华传统文明一个灿烂的标帜。志清先生著作流露的人道主义精神,浓得不可开交。这是志清前辈给后辈的精神遗产,用以“开拓心胸,澡雪精神”。

 

 

录入编辑:王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