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婴儿生病妈妈吃药?

 知易无大过 2014-10-20

            婴儿生病妈妈吃药?
               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药学部 刘茂柏主任药师

 

故事:

蓉蓉是个新妈妈,也是个电视剧迷,《甄嬛传》其中有一集,静和公主生病一直啼哭,不肯吃药。甄嬛就命令乳母吃药,通过乳汁将药效传递给婴儿。因为蓉蓉还在哺乳期,这个场景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巧,这些天宝宝生病发烧了,但就是不配合吃药,急得蓉蓉一身的汗。着急中,她心想我也可以效仿电视上的做法啊。可是,吃多少这她拿不准了,如果吃医生开的药量,这是给婴儿的量,会不会太少了呢,大概要吃成人的量吧?

带着这个疑问,她拨打了医院药房的咨询电话。当班的药师认真解答了她的问题,告诉她,由乳母来吃药,通过乳汁喂药给婴儿是不合适的。

 
 

解释:靠乳汁送药没效果,达不到治疗量

事实上,电视剧里这种喂药方式对观众是个误导。

对于哺乳期妇女,服药后确实会有一部分药物进入乳汁,电视剧里的说法倒也不是空穴来风。

可是大家都知道,要让药物发挥作用,得达到治疗的剂量。根据有关资料证实,母乳中大多数药物的浓度远远低于婴儿的治疗剂量,是无法治病的。

以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为例,即使母亲以650mg的成人退热剂量给药后,乳汁中测到的最大药物浓度是15mg/L。经过测算,婴儿在单次哺乳中摄入的药量为0.45mg/kg。这差不多是婴儿期体重相关剂量的4%(对乙酰氨基酚儿科推荐剂量:口服一次10-15mg/kg)。 显然,对婴儿来说这么小的量根本无法达到退热的目的。指望乳母吃药,婴儿治病是不现实的。

 
 

贴士:给婴幼儿选择合适剂型

电视剧虽好看,但不可盲目模仿。婴幼儿用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的剂型,如干混悬剂、滴剂、加了矫味剂的口服溶液等,不仅可以精确给药剂量,同时可减少喂药困难,达到治疗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