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弄堂 撰稿/陈亮 在江南几乎每座城市都有老弄堂,他们大多临近古运河,是曾经繁华的江南城镇所形成。随着古运河漕运的衰落与时代变迁,这些曾经繁华一时的江南城镇,如今被不断升起的高楼大厦所包围吞噬。世代生活在老弄堂里的江南人,至今依然保持着原生态的传统生活方式,他们依然过着邻里和睦相处,真诚信任,相互帮助、彼此尊重,质朴恬淡自足的生活。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进行和老城区改造,许多条曲折幽深、原汗原味的江南老弄堂正以非常快速的方式在消失。消失的不仅仅是弄堂,江南人这种传统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也随之消失,甚至是江南文化。6年来我所做的只是一个最自然反应的记录,这些只是江南人日常生活零碎的记忆,并不是艺术。本组专题,2007——2013年,摄于无锡、苏州、常州、湖州、江阴、桐乡。 我开始拍摄弄堂,完全因为喜欢江南弄堂。没来江南之前,心里就对江南充满了许多诗意和幻想。 07年毕业后来到江南小城无锡工作,我便租住在清名桥古运河边的弄堂里。这里居民被城里人看做贫民,这里的老房子被视为危旧房。世代生活在弄堂里的人们在我看来既纯朴又善良、他们热爱生活、彼此尊敬、和睦相处、真诚信任、相互帮助,过着自足平淡的生活,没有繁华都市里的明争暗斗,没有勾心斗角,更没有尔虞我诈。我喜欢弄堂,喜欢和这里的居民一起生活,喜欢记录他们的故事。09年工作上的失意,让我对城市和城里人感到非常失望,于是经常背着相机游走在弄堂里,逃离钢筋水泥筑成的冰冷城市,一个人背着相机走在亲切的弄堂里,心里很平静,似乎也只有在弄堂里我这个失意游子才能找到些许归属感和一丝丝心灵的慰藉。 09年无锡加速“城中村危旧房”改造,我忽然感到将要失去什么宝贝似的,我开始有计划地进行拍摄,并加快拍摄进度。经常利用早晚上下班时间和节假日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各条弄堂里,无论刮风下雨或下雪,严寒酷暑,很多时候为了赶光线四五点就起来拍摄,范围扩张到常州市、苏州市、宜兴市、浙江省等地,7年间大约拍摄照片6万余张。 如今当年拍摄老弄堂处已变成商品房、公园、地铁站、办公楼、洒店、景区、商业街等,有的弄堂正在紧锣密鼓拆迁中,有的也逐渐被打上了红色的拆字。一条条曲折幽深、古香古色的老弄堂在不断消失,消失的不仅仅是弄堂,江南人这种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也随之消失,甚至是江南文化。那时的家园、那时的邻居、那时的生活……也慢慢成为我们难以忘怀的追忆。我能做的是用相机将这一切记录下来。 2012年我依然租住在无锡弄堂里,依然每天早餐油条豆浆或是稀饭咸菜,依然背着相机穿梭在弄堂里。 2013年十月我辞职返乡,暂停了半年的拍摄。 2014年春天我又回到熟悉的江南,我又背着相机穿梭在熟悉的老弄堂里…… 【完】 |
|
来自: niannianwuzhi > 《待分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