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无锡】水弄堂里的老时光

 在有意无意之间 2017-03-10


关于“漫无锡” 

◆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漫无锡”带你用文字读懂无锡。

◆ 即日起,无锡漫生活开设“漫无锡”专栏,邀请无锡文人写无锡地方事,用诗歌、散文、随笔记录生活,抒情达意。

◆ 如果你想让更多人了解无锡,又恰好擅写城 · 事 · 心 · 情,不妨向漫生活投稿。

◆ 信息请投:wuximanshenghuo@163.com



在无锡,你能尝得到时光的味道,因为这座城市的生活永远不急不躁,永远像那条穿城而过的古运河一样,缓慢地游走。这样的时光,就停留在南长街水弄堂的那一幢幢老宅子、那一条条乌篷船,以及暮色里那一缕淡淡的炊烟中。


沿着南长街,一路往南走,周遭渐渐安静了下来。古老的巷子口,有老人坐在藤椅上看报,有孩童三三两两打闹玩耍,温顺的大黑狗自顾自地踱着步子,朝自家门口走去。总有一些石拱桥会突然出现在眼前,斑驳的桥栏杆上刻着岁月留下的痕迹,若是仔细分辨,还能寻得到顽皮的孩童用铅笔写下的歪歪扭扭的字,让你一瞬间似乎找回了失散多年的那些快乐的日子。


站在桥上,看脚下的河水不知疲倦地荡漾着,一圈圈涟漪像粗壮的树桩上的年轮,用含混不清的言语把千百年的故事讲述给你听。有轻盈的小船不紧不慢地从桥下穿过,晃晃悠悠地,像一首婉约的民歌。


在无锡的历史上,几乎没有发生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对无锡人来说,生活就是本本分分地过着安稳的日子,他们的身影离红尘很近,他们的步履带着尘世间的烟云,他们的心情是紧紧地与当下的境况联系在一起的。从传说中数千年前泰伯奔吴开始,江南的先民们就渐渐沉淀下了这样的性格。


清名桥附近,运河水分开了一道汊,一泓流水转而东去,绕过梅村直到古城常熟。据说吴人的先祖泰伯离开周原(今陕西省宝鸡市附近),来到无锡梅里,和当地百姓一起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曾“穿浍渎以备旱涝”。这条改善了百姓生活的河流就是今天的伯渎河,它流经坊前、梅村、荡口,全场43公里,是无锡历史上人工开凿的第一条河流。泰伯三让天下和开发江南的功绩一直为后人所称赞,这位德才兼备的长者也由此被江南百姓尊为吴地文化的先祖。伯渎河就这样与古运河相伴着,在南长街旁流淌了数千年。


南长街,本是无锡老县城南门外的一条古老的驿道,自古以来,车辆马匹往来不绝,及至近代,无锡县的第一家邮局就是设立在这条驿道上。如今,建于1914年的南长街邮电局已经在旧城改造的建设中远离了人们的视线,唯有那些怀旧的老人们会絮叨起年少的时候,去邮局领取家书和电报的日子,在现代通信工具尚未诞生和普及的年代,邮局的柜台传递的是乡音,那一页短短的电报承载着的是安心和温暖。


长期以来,南长街一直都保持着较为淳朴的江南小镇风貌,水边的老宅子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了,不知道从哪个朝代开始它们就成了这里的居民,木制的窗户上还有隐约的花纹,屋檐的瓦楞上还留有淡淡的砖雕,依稀分辨得出是“观棋烂柯”或者是“三顾茅庐”。也许是为了留有这一份记忆,南长街几乎没有经历过太多的改造,在近些年将老街修建为休闲街区之前,这里的原住民还在使用马桶和公共厕所。每天清晨,男女老少头一件事就是出门倒马桶,然后蹲在老运河边的石头台阶上洗洗涮涮。那时候我在无锡念书,周末的一天上午去南长街散步,在明媚的阳光下,我看到了家家户户门前摆放着的各式马桶,它们懒洋洋地在阳光下眯着眼睛,似乎特别享受的样子。这就是如今在城市已经很难见到的晒马桶的景观。真的是无法想象,这样充满生活的烟火气的场景会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出现,也许这就是无锡总会让人觉得适合生活的原因吧。


当南长街变为了休闲步行街区,这里的居民也逐渐搬离了老屋子,一起被带走的还有那些掉了朱漆的木马桶。在位于惠山脚下的一座改建为展览馆的民居内,展示着老无锡人使用过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具,其中就有南长街的百姓们用过的马桶、木头脚盆、脸盆架,这些器物在年轻人眼中显得那么陌生,在它们的身上已经深深烙上了一个时代的印记。


古老的街巷内还保留着许多旧时的遗迹。1929年建造的大公桥旁,一座老缫丝厂改建成了中国丝业博物馆,向人们讲述着养蚕、剥茧、缫丝、纺织的技艺和历史,这座丝厂就是近代民族工商业家薛南溟、周顺卿合资创办的永泰丝厂;一些古老的民居内安装了橱窗,展示的是年轻人已不太熟悉的老运河的旧照片,泛黄的相片上,布码头、米码头、油码头人声鼎沸、摩肩接踵,一座近代工商业城市就是沿着运河水悄然诞生的;河岸边,还有一座座砖瓦窑址,无锡自古也是制作陶瓷器具的重要市镇,有“上塘十里能兴市,下塘十里能烧窑”的说法(“上塘”和“下塘”是无锡人对古运河南长街段的称呼)。这些古老的文化遗存如今已经渐渐稀少,在这条保留着无锡原生态文化的水街上展示出即将淡出人们记忆的文化,对后人来说,真的是一件幸运的事。


每一次旧城改造都有一些古老的建筑和记忆消失,古城无锡也曾在20世纪90年代的城市改造浪潮中丢失了许多文化遗存——1600余年历史的古南禅寺仅留下了一座妙光塔,曾经遍布惠山山麓的祠堂群险遭灭顶之灾,从老无锡城中心流过的古运河支流已被填成了一条中山路,许多名人故居也在城市化进程中化为乌有。对于这些被自己亲手抛弃的文化,无锡人采取了各种挽救性修复措施,但是与邻近的苏州、镇江、南京等古城相比,无锡还是失去了太多,想来真的是一件让人心痛的事。但是无锡人是聪慧的,他们很快意识到了城市的历史不应该出现裂痕,更不应该被抛弃,他们开始努力探寻促进城市建设发展和抢救城市文化的新模式。南长街的保护性修复,不失为这种探索的一个典范。


老街的居民离开了,那段属于20世纪的生活也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拓宽后的南长街路面不再凹凸不平,新铺设的细碎的石子路轻轻按摩着行人的脚底,只有老宅子还是原来的模样,尽管屋内已经被改造成了咖啡馆、酒吧、餐厅以及书吧。老人的身影变得稀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年轻人的说笑声,他们把这条老街看成了一处怀旧之地,在浓浓的树荫中,在轻灵的水声里,感受着时空的变幻,触摸岁月流淌的痕迹。


——摘自《一水倾城是无锡》


 


作家简介

宋羽

“漫无锡”特邀专栏作家


宋羽,毕业于江南大学,现为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新浪网特约摄影师。专注于江南文化和城市发展历史探索,文章见诸《江苏地方志》《躬耕》《东方文化周刊》《畅游江苏》等刊物,著有文化散文集《南京城事》《一水倾城是无锡》、小说集《对影·惊鸿》、合著人物传记《信是人间第一芳:秦淮说八艳》等。



文:宋羽 | 图:来源网络 | 编辑:Elaine
欢迎来稿:wuximanshenghuo@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