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服药姿势影响疗效:9种常见错误用药方法,你中枪了吗?

 生命卫士 2014-10-23

床用药时,药物剂量和服药次数较为引人注目,很少有人知道服药姿势也会影响药效的发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指导、中国药学会主办的“全国药品安全网络知识竞赛”已进行了1个多月,继新版十大用药误区(10月8日微信已推送)发布后,近日,第二期安全用药提示出炉,分析了9种临床常见错误的用药方法。

用药姿势影响疗效

临床用药时,药物剂量和服药次数较为引人注目,但用药姿势错误亦会影响药效的发挥。专家指出,一般而言,对于大多数口服剂型的药物,服用时最好采用直立或端坐姿势,以使药物顺利通过食管进入胃肠道。卧床患者仰卧吞服片剂或胶囊,可能会使药物贴附于食管壁,刺激食管黏膜,引起炎症和溃疡,也可使药物延迟进入胃肠道,影响疗效。因此,卧床患者最好在他人帮助下坐位服药,并在轻微活动后再卧床休息。

然而,有些药物必须采取直立姿势服用。例如,治疗骨质疏松的双膦盐酸类(阿仑膦酸钠等),因可引起食管炎、糜烂、溃疡,为将药物尽快送至胃部,必须以直立姿势服用,而且在服药后仍须保持上身直立30分钟以上,同时饮水200ml以上

缓解心绞痛的硝酸甘油舌下含片,患者若站立含服,可能因产生直立性低血压而昏倒,因此最好以半卧位含药。此外,哌唑嗪、特拉唑嗪等药物用于降压时,亦容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首次给药或加大剂量时,应坐位服药后立即躺卧。服用起效快的安眠药(如咪达唑仑、唑吡坦等),应在临睡时坐位服药后躺下,以防发生意外。


停药3天,重做青霉素皮试!

众所周知,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前需要进行皮试,然而,在第一次注射后,隔多久应再行皮试并非尽人皆知。

专家指出,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抗菌药物,其最大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而致休克。为了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使用前必须先行皮试,皮试结果呈阴性才可使用。且过敏反应发生时间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在用药时即可出现过敏反应,有的则在持续用药2~20天后才出现过敏反应,这种迟发型过敏反应更易被忽视。 根据《临床用药须知》要求,一般来讲,注射青霉素前需主动告知医生有无药物过敏史,需要长期注射青霉素的患者,在更换同类药物或不同批号或停药3天以上,都需重新皮试。最好在每次注射青霉素类药物前进行一次皮试,以确保安全。

值得提醒的是,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青霉素类药物无论是采用肌注、静滴还是口服给药途径,用药前均须先行青霉素皮肤试验。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停药,并给予吸氧、应用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抗休克治疗。

阿司匹林是把双刃剑

有着100多年历史的阿司匹林除了作为解热镇痛抗炎药外,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某些心血管疾病。然而,过量服用阿司匹林也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

  专家提示,有几类人不宜服用阿司匹林:如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服用阿司匹林可致出血或穿孔;部分哮喘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后可出现荨麻疹、喉头水肿、哮喘大发作等过敏反应;孕妇在怀孕3个月内服用,可引起胎儿异常;长期服用,可致分娩延期,并引起出血危险,在分娩前2~3周应禁用。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但长期过量服用,也可能损伤胃肠道黏膜,导致溃疡、出血或穿孔,严重者可导致酸碱平衡失调甚至危及生命。


使用光敏药物后见光可致病

有些药物服用后,在光照刺激下,可引起人体过敏,此类药物被称为光敏药物。专家指出,药物致光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光照皮肤处出现红斑、水肿,同时伴有瘙痒、灼痛或出现色素沉着,重者可有水疱,水疱溃破后可形成溃疡或糜烂。

  许多光敏药物都是常用药,如光毒性发生率比较高的喹诺酮类抗菌药,代表药物有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等。四环素、氯霉素、维生素A亦会引发光敏反应。部分抗结核药、心血管类药、抗抑郁类药、利尿降压药、消化系统药、磺脲类降糖药、降压药,以及含雌激素、孕激素的口服避孕药等也会引起光敏反应。

专家提示,预防光敏反应先要做到在使用光敏药物期间及停药后至少5天内,避免日晒。外出时,应注意皮肤防护,如出现皮疹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建议有光敏反应史的人慎用光敏药物。

胰岛素储存不当可无效

作为控制血糖最有效的药物之一胰岛素,已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但是,对于胰岛素使用和储存常识,不少患者存在误区。

专家指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最适宜的储存温度是2℃~8℃。瓶装胰岛素打开后(用注射器抽过)可在冰箱2℃~8℃保存1~3个月,注射前从冰箱中取出胰岛素后应在室温放置20分钟后注射。胰岛素笔芯在未使用前,应储存在2℃~8℃环境中,一旦安装在笔上(正在使用的胰岛素笔芯)就应在室温存放,不能再次放入冰箱中,且必须在30天内用完。乘坐飞机时,胰岛素不能放在行李中托运,但可以装于恒温保鲜盒内随身带上飞机。对于已经冷冻结冰的胰岛素制剂,解冻后也不能再使用。


健胃消食药乱用伤身

山楂丸和健胃消食片都是消化食积的常用良方,其副作用较小,按时按量服用不会出现危害。但如果没有分清消化不良的具体病因,大量盲目地服用消食药,可能导致胃部烧心、反酸等症状。专家指出,当山楂丸或健胃消食片与磺胺类药物合用时,可使尿液酸化,使磺胺乙酰溶解度降低,在肾小管中析出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严重者可致肾功能衰竭。与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酸性药物合用,可增加这些药物在肾脏中的重吸收,带来肾脏毒性。此外,山楂对妇女子宫有收缩作用,孕妇大量食用含山楂成分的健胃消食药物,可刺激子宫收缩,甚至导致流产,因此应谨慎服用。

药物骤停病情“反跳”

当病情得到控制,症状得到缓解时,用药亦不可骤停。专家指出,某些药物在长期服用时骤然停药,可能引起原有疾病的复发或“反跳”,甚至引发严重意外。药物能否直接停服,应遵从医嘱,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减量或停服,避免骤然停药。

  例如,如果突然中断降糖药,可使病人血糖骤升,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昏迷。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长期服药突然停药或者减量过快时,可使病情出现“反跳”现象,或者发生感染、创伤、出血等,诱发肾上腺危象,甚至导致死亡。慢性乙肝患者在服用核苷类药物抗乙肝病毒治疗(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等)时,要遵守长期服用的原则,如果突然停药,可能发生肝病的急性加重,甚至发生肝衰竭。应用抗结核病类药物应该遵循“联合、规律、全程、适量”的用药原则,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治疗失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从而减少复发。


明确不同避孕药特点

避孕药可分为长效、短效、紧急三种。长效避孕药每次服用可避孕1个月左右,不须每日服药。但此类药物激素含量大,不良反应较多,且在体内会有一定蓄积作用,建议停药6个月再考虑怀孕。紧急避孕药是一种补救性的避孕药物,仅适用于女性进行了无防护性生活或其他避孕方式失败(如避孕套意外破裂)等情况,可在事后72小时内服用以避免意外怀孕,但使用越晚效果越差。短效口服避孕药是通过模拟体内的激素变化,抑制排卵而达到避孕的效果。从月经来潮当天算起的第5天开始服药,每晚服1片,连服22天,可避孕1个月。研究认为,短效口服避孕药中的雌、孕激素的含量很低,代谢迅速,没有致畸的相关报道,一般停药次月就可怀孕。不过,并非所有女性都可以使用短效避孕药:乳腺癌、宫颈癌、血栓、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脏肿瘤、肝炎等患者禁用。


中药煎煮不当差错多

一些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更青睐于服用中药治疗疾病。专家指出,中药煎煮选用砂锅为好,不能使用铁锅、黄铜锅、铝锅。煎药的加水量在第一次煎煮时水超过药材表面3125px,第二次煎煮时以超过药材表面75px为准。对于煎药的温度,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强火(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弱火(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同时,煎煮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而定,一般汤剂煎煮2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2次或3次为宜。一般中药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

  值得强调的是,拿到药材后不必过度清洗,但在煎药前要加以浸泡,加冷水漫过药面,一般浸泡30分钟左右即可,但也要根据药材自身质地的轻重和季节、温度的差异分别对待。花、草、叶可浸泡20分钟;根茎、种子、果实及矿石、甲壳类药材宜浸泡30~60分钟,以药材浸透为好。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朋友】,精彩内容共分享,请继续关注官方微博微信。查找公众账号广州白云山和黄中药有限公司关注更多新闻资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