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出用药误区】小小创可贴,乱用竟致命【广州市科协专栏】

 朱觉超 2016-08-07
【走出用药误区】
小小创可贴,乱用竟致命
“是药三分毒”,药到底该如何吃,不少人却搞不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一半患者不会正确用药。在我国进行的一份调查显示,九成人都存在用药误区。
服药姿势不讲究
 大部分患者服药时,比较注意药物剂量和服药次数,但很少有人知道服药姿势的不同也会影响药效的发挥。
 专家指出:
■大多数口服剂型的药物,服用时最好采用直立或端坐姿势。

■卧病在床的患者,最好在他人帮助下,采取坐位服药,并随后稍做轻微活动再卧床休息。

■有些药物必须采取直立姿势服用,如治疗骨质疏松的双膦盐酸类(阿仑膦酸钠等),若此类药物黏附于食管壁,可引起食管炎症、糜烂、溃疡。因此,为将药物尽快送至胃部,必须以直立姿势服用,在服药之后仍须保持上身直立半小时以上,同时饮水200毫升以上。

■缓解心绞痛的硝酸甘油舌下含片,若患者站立含服,可能因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导致头部一时供血不足而晕倒,因此最好采取半卧位含药。还有些药物,如哌唑嗪、特拉唑嗪等用于降血压时,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因此在首次给药或加大剂量时,应坐位服药后立即躺卧。服用起效快的安眠药(如咪达唑仑、唑吡坦等),应在临睡时坐位服药后躺下,以免发生摔倒意外。
阿司匹林当“万能药”
阿司匹林除了作为解热镇痛抗炎药外,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某些心脑血管疾病。近些年,网上流传阿司匹林还可预防癌症,以及用于心脏病急救的功效,俨然成为一种“神奇万能药”。然而,许多居民却不了解过量服用阿司匹林也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危害自身健康。
 专家提示:
几类人不宜服用:罹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导致出血或穿孔;部分哮喘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后可能出现荨麻疹、喉头水肿、哮喘大发作等过敏反应。
中药润喉片当糖果吃
润喉片种类繁多,需要指出的是润喉片毕竟是药物,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如清凉的薄荷有收缩口腔黏膜血管、减轻炎症水肿和疼痛的功效,但如果口咽并无炎症也经常含服的话,口腔黏膜血管因经常收缩,易干燥破损,形成口腔溃疡。此外,润喉片通常还含有碘,虽然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对口腔黏膜的刺激性也大,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菌群失调而诱发口腔溃疡。

一般润喉片正确的服用方法是将药片放于舌根部,尽量贴近咽喉含服。含片不要咀嚼,也不要吞咽,含药片时应少说话。含完药片后的30分钟内,最好不要吃东西、饮水和漱口。 
 服药后大量喝水
哪些药物服用后应多喝水,哪些应少喝水甚至不喝水,多数人不甚了解。
专家强调
■一般的口服剂型,例如大部分片剂通常用150—200毫升水送服即可。

■一些特殊药物,要求服药后每日必须饮水2000毫升以上。比如:在服用抗痛风药后,应大量饮水,以降低黄嘌呤结石以及肾内尿酸沉积的风险;服用排尿结石的药后,也需大量饮水,保持一日尿量2500—3000毫升,以降低尿液中盐类的浓度和尿盐沉淀的机会。

■在服用某些药后,则需要少饮水甚至短时不饮水。比如:氢氧化铝凝胶、硫糖铝、胶体果胶铋这些保护胃黏膜药,在服用前后半小时内,不宜喝水,否则将影响药效;复方甘草合剂、止咳糖浆、川贝止咳露这些镇咳药,服药后也不宜立即进水。
打胰岛素会终身依赖
胰岛素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在某些时候,尤其是病程较长时,胰岛素治疗可能是最主要、甚至是必需的控制血糖措施。 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糖尿病患者认为一旦打胰岛素就会上瘾,产生终身依赖,想戒就难了,还会使生活方式受限,担心2型糖尿病会变成依赖性糖尿病,因此拒绝胰岛素治疗。这是对胰岛素认识的重要误区。
专家指出
胰岛素是人体自身的一种激素,糖尿病就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少了,满足不了机体的正常需要,所以补充胰岛素是最符合人体生理需要的疗法。打胰岛素不会产生依赖性,也不会“上瘾”。
受伤后就用创可贴
生活中难免会有些磕磕碰碰、皮肉损伤,这时很多人把创可贴当万能药,受伤后第一选择就是使用创可贴,殊不知创可贴使用不当,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专家强调
■对于出血较多的伤口不宜用创可贴,而应及时去医院治疗。

■小而深的伤口也不宜用创可贴,因为不易清洗干净,容易遗留异物和被细菌污染,
较易感染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若再贴上创可贴,会加重感染。对于动物咬伤、蜇伤造成的伤口,切忌使用创可贴,以免毒汁和病菌在伤口内蓄积或扩散。

■各种皮肤疖肿不能使用创可贴,因为创可贴的吸水性及透气性较差,不利于脓液的吸收和引流,反而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

■ 此外,其他污染较重的伤口,已发生感染的伤口,较重或创面较宽的皮肤擦伤、烧伤和烫伤的创面、皮肤病创面等,均不宜使用创可贴。

■在使用创可贴前应检查创伤面是否遗留玻璃屑、泥土等污物。如有污物,需用清水或0.9%氯化钠溶液冲洗干净,再贴敷创可贴。创可贴也要一日更换1次,以防感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