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读与精读

 昵称13800233 2014-10-24
□王涛

在我们的读书生活中,多读与精读的问题常常引发人们的议论和思考。

所谓多读,就是博览群书,广泛涉猎,目的在于见多识广,尽可能扩大阅读者的知识面。毕竟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唯有多读,才能在“学海”中提高“远航”的能力,也才能实现在阅读中“永生”。

所谓精读,就是要精心阅读,反复去读,目的在于融会贯通,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此及彼。显然,精读着眼的是深度,重点在于透彻理解,提高吸收知识和信息的质量,培养思考领悟的能力,提高撰稿著文的本领。

多读自然是没有错的。读书人也好,阅读者也罢,是否名副其实,就是看他是否博览群书。大文学家鲁迅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其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不误写作的同时,也不误对书本的广泛阅读。他说书要多读,“必须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

精读自然也是不会错的。即便是坚持了多读的阅读者,如果没有认认真真精读过几部书,读透过几本书,那么他依然会底气不足。著名史学家邓拓在其《燕山夜话》中说:“读书不必求多,而要求精。”著名教育家徐特立也曾经教导青年人“读书要贵在精”。他还说“学习的经验是学得少,懂得多,做得好”。

其实,多读也好,精读也罢,它们都一样重要,毕竟它们都共同指向了阅读行为。因此在阅读的“广度”与“深度”上不能失之偏颇,倾其一端,执其一方。我们不妨作如是设想:一个人的一生可分为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四个阶段。少年与青年阶段求知欲望强,消化能力也好,阅读重点不妨放在多读之上,应博览群书,畅游书海,求取广闻多识。而中年和老年阶段,虽然精力和时间有限,但思想成熟,充满理性,阅读的重点不妨多放在精读之上,做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这样一来,一个人的读书生活就能做到多读与精读相结合,广度与深度相照应。

多读与精读,实际上在一个人的阅读历程中是不可分离的。它们的不同、差异不过意味着一枚硬币的两面。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正好考验着每个读书人的阅读智慧。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