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者体验一天鹰潭粉店工作

 飞扬vc 2014-10-25

 

分享:

 

鹰潭正宗的南站牛肉粉,今天你吃了吗
分享到:


     

    记者体验一天鹰潭粉店工作

    2012-12-12 08:25  作者:admin  来源:赣东都市报  点击:107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
        记者体验一天的粉店工作,工作简单却不容易一天下来腿很酸

        走在鹰潭的街头巷尾,每隔一小段路程总不难发现一家粉店,吃米粉早已成为鹰潭人常有的饮食习惯。这些粉店也是一群人经营生计的方式,一碗小小的米粉不能带来暴利,可每一碗端到客人手中的米粉都饱含着他们的辛苦劳动。当人们还在梦乡时,他们早已披星戴月地开始劳作;当人们已经下班休闲时,他们还在小店内忙碌。

        日前,记者花了一天的时间,在鹰潭市的一家小粉店进行了体验。

        早上6:30第一份工作帮炉子换煤

        胡师傅、余大姐夫妻俩在胜利路的一个巷子里开了一家小粉店,前些天,记者和他们商量好在粉店体验一回他们的工作,热情的胡师傅爽快地答应了。

        12月10日6点30分,记者如约来到胡师傅家的粉店。“你还真来了呀,这么冷的天起这么早可不容易啊!”正洗着锅的胡师傅笑着对记者说。此时,记者还略带着些困意,说实话,为了准备这次的体验,早上6点不到就要起床,心里确实要挣扎一番。但与胡师傅交流后记者才发现,这还真不算什么,因为就在记者到来的1个小时之前,胡师傅夫妻俩就已经将黄豆、肥肠、牛肉等早餐生意必备的食材都准备好了。

        来到店里后,记者也没闲着,赶紧帮忙做起活儿来,这第一份工作就是给炉子换煤。胡师傅的店里共有5个炉子,分别用来煮水、熬汤、炒菜。在寒冷的冬天,为了让炉火烧得足够旺,必须及时换煤。

        “我小时候家里也是用煤炉的,这个我会。”记者先用火钳小心翼翼地夹起炉子里的底煤,再把新煤放进炉子里,“上下煤要对齐,火才能上得来。”弄了好一会儿,记者终于换好了炉子里的煤,可也被炉子里的烟熏得够呛,不住地咳嗽起来。“不错,还真的会换呢。”余大姐对记者换煤很是满意。

        上午8:00新手“上路”手忙脚乱

        早上7点30分左右,这个时间是一天之中粉店第一次忙碌的阶段。“这时来吃粉的人大多是赶着去上学、上班的,都很赶时间,所以早上我们都要速度快一点。”胡师傅说道。

        忙碌的胡师傅夫妻俩进进出出,端粉、送粉,根本没时间手把手地教记者怎么去做,记者也就只能看样子学起来。看到余大姐在用筛子泡粉,记者也学着泡了起来,好不容易泡好一份粉,得意地装进碗里。“哎呀,粉都还没泡开怎么就拿起来了,赶紧再泡泡。”原来,记者泡出的粉都是结着的,只好扔回锅里重新再泡。看来,这泡粉看似简单,也是很有技术含量的。

        泡粉技术不到家,记者只好去做端粉、收拾桌子的工作,没想这简单的工作也不是那么容易就上手的。记者双手刚端起装满粉的碗,一个不稳就有几滴汤汁溅到手上,烫得差点将碗摔了。忍着烫,记者的第一碗粉总算端到了客人面前。一早上,新手“上路”的记者就是在手忙脚乱中度过的,好在并没有给店老板添大麻烦。到了早上9点左右,店里的客人才渐渐少了起来,而胡师傅也就趁着这个空档去菜场买菜。

        上午10:00“偷师”学艺小试牛刀

        上午10点,胡师傅带着采购的菜品从杏园菜场回来。这个点店里没有客人,胡师傅夫妻俩就开始做些切菜、洗碗的工作。没有什么活可干的记者,赶忙趁着这个空档和胡师傅夫妻俩聊了起来。

        在聊天中,记者了解到,胡师傅夫妻俩的家乡是上饶市鄱阳县。因为亲人基本都在鹰潭,胡师傅也就带着家人来了。虽然这家粉店是从今年8月份才开始经营的,但胡师傅一家从事餐饮行业已经有好几年了。

        “老板,来碗牛肉粉。”一看有客人到,余大姐赶紧放下手上的工作给客人去泡粉。记者赶紧跟着进去学习起来,盐要加1勺、味精加小半勺、香粉加半勺……记者一边看着余大姐调味,一边细细地记下。当又有一位客人来的时候,在余大姐的允许下,记者完整地泡好一碗肥肠粉,小心地端到客人面前。送完粉后,记者心里惴惴不安,好在那位客人直到吃完都没有说什么,记者终于放心了。

        中午12:00闻着粉香肚子直打鼓

        中午11:30分至下午2点左右是粉店一天最为忙碌的时段,记者大致估算了一下,大约有近百人在店里用餐,最多的时候小店里来了15个人。

        此时,记者对各项业务都熟悉了一些,跟胡师傅夫妻一样像陀螺般地转个不停,泡粉、端粉、送粉……不停地重复着,连坐下来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对于“外行”的记者来说,连跑了十几次后,还真有些吃不消,一直想找个地方坐下来,喝口水。可看着胡师傅夫妻俩都在不停地工作,记者也没好意思开口。

        早上7点左右吃的早饭,可不到12点,就觉得肚子开始打鼓,尤其是闻着米粉散发出的香味,更是觉得饥肠辘辘。体贴的余大姐发觉记者肚子饿了,“要不要先吃点,你们肯定不习惯,一般店里有客人我们是开不了饭的。”余大姐告诉记者,下午二三点吃午饭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到了下午1点钟,记者在余大姐的关心下,提前吃了点东西,垫垫肚子,而胡师傅夫妻俩什么也没吃,一直不停地忙碌着。

        下午3:00“不合格”的卫生员

        下午3点左右,胡师傅一家才开始吃他们的午饭。当天的午饭很是丰盛,有鱼、有肉、有汤,早已饿得不行的记者好好地饱餐了一顿。

        吃完午饭,胡师傅开始准备一些晚上要用的材料,记者也插不上手,只好坐在一旁休息。“餐饮这行,东西要用好料,细心去准备才能出好味道。”胡师傅一边炒着配料一边说。
        休息了一会儿,记者觉得自己应该找些活干才不枉费今天的体验。这时,看见地面上一些客人扔下的废纸等垃圾,记者赶快拿着扫把清扫起来。清扫后,记者就洋洋得意地拉着余大姐来看,没想到看过之后余大姐却说:“你要是我请来的服务员,就不合格。”随着余大姐手指的方向,记者在墙边的角落里发现了不少遗漏下的垃圾,紧粘着地面的辣椒、葱等也没扫干净。看到这些,记者有些不好意思,赶紧拿起扫把又扫了一遍。

        晚上7:30工作完成体验结束

        下午5点左右又到了高峰期,有了之前的经验,记者应付起来已经熟练了很多。“这份外卖,帮我去送一下,实在走不开了。”接过余大姐手中的两份炒粉,记者心里有些新鲜,这可是头一回送外卖。记下余大姐告知的地址,记者一路小跑,害怕去晚了炒粉会变凉。当记者把外卖送到客人手上,客人说了句“谢谢”,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感觉特别有成就感。

        晚上7点30分,记者一天的体验在帮一位客人端粉的工作中结束了。经过一天在粉店的工作,对于如何泡粉、端粉、送外卖等等,记者也从陌生变得了解一二。“今天表现不错,帮到忙了,没有添乱。”余大姐笑着说。在记者离开的时候,热情的胡师傅说,欢迎记者再来体验生活。

        一天工作下来,记者就已经觉得有些腰酸背痛,而胡师傅夫妻每天的工作都是如此。这份工作虽不用经受风吹日晒,可每天面对火炉的烟熏火燎、单调复制般的工作,其辛苦可想而知。一天的体验,也让记者进一步感受了他们的辛苦。他们是最普通的劳动者,用辛勤的劳动谋生活,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感谢身边每一位辛勤的劳动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