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當老板?自由?賺大錢?這幾項可不是你創業的好理由

 小闲天地 2014-10-25

每個創業者都有他的理由,但根據這些年的經驗,其中許多不是很好的理由,例如:

A. 我想要當老板

尤其是在大公司工作過的人,常常會有種大老板很威風,一聲令下整個公司動起來的印象,渴望某天也能像他一樣。

但事實是大老板其實沒那么威風。他不僅每天要排解 BU(業務部門領導)、副總之間各式各樣的爭執,甚至沖突,還要面對重要高管被挖角、媒體負面報導、對手通過政府/法律途徑扯后腿,在資本市場上被襲擊等各種突如其來的厄運。

再說即便你真的很期盼這樣刺激的人生,通過創業成為大公司老板的機率,恐怕遠遠低過爬企業階梯上去的機率 ——光光在臺灣,每年就有 10 萬家新創企業被設立,最后能夠變成上市公司的,通常不到 30 家。另一方面,1,539 家上市公司,平均每年換掉的總經理數量,恐怕超過 100 個。

更重要的是,大公司的老板或許有你不知道的苦,但至少真的擁有發號施令的權力。然而身為沒錢、沒名、沒用戶基礎,也沒有集團光環的新創公司老板,別說客戶、渠道、媒體、投資人不甩你,連供應商、代工廠、員工往往也都要求爺爺告奶奶才能得到。

所以,想當威風八面的老板,創業真的不是一個好選項。

B. 我想要彈性的工作時間

另外有些人會說,我想當創業者,因為工作時間很彈性。創業者的時間的確很彈性,因為你可以自由選擇每天要工作哪 16 個小時。剛剛說了,創業者沒錢、沒名、沒用戶基礎、也沒有集團光環,因此你唯一有的,就是可以投入比別人多的時間。或者說,如果你不投入比人家多的時間,如何克服沒錢、沒名、沒用戶基礎、沒集團光環等天生的劣勢?別懷疑,商業是個不公平競爭的世界。

所以你的確再也不用打卡、擔心遲到,但另一方面,你也再也不會真的下班。無論你在吃飯、在洗澡、在看電影、在做夢,腦中不斷反覆思考的,都是如何突破眼前的這些難關。

C. 做一個我主導的完美產品

很多在大公司產品部門待過的人,都會厭惡那種工作起來綁手綁腳,沒辦法自由揮灑,沒辦法做出心目中完美產品的感覺。因此他們想要創業,自己作主開發產品。但創業其實遠遠超過一個完美的產品,在那之前,糟糕的是多數人心目中的完美產品,往往沒有考量到現實中種種的固定與變動成本,也沒有體悟到消費者面對的學習門檻,以及他們的時間與預算限制。

因此,當這些完美主義者好不容易把產品刻出來,通常會立刻碰到嚴重的“行銷”問題。他們往往會安慰自己,我的產品非常好,只是消費者不知道。但好的創業,其實是從“做出消費者想要的產品”開始的。貼著市場開發,本來就有非常多的限制。如果只是想要盡情的揮灑,做個自爽的產品,那其實利用下班時間開發就好,不需要賭上職業生涯去創業。

D. 我只希望有很多用戶

這種創業者比 C 類的好一些,他們的確有想要貼著市場開發,但把產品的成功與創業的成功搞混了。很多人用的產品,不一定能產生出好的商業模式,否則各大新聞網也不會過得這么苦。有好商業模式的產品,也不一定就要很多人用,舉例來說,FashionGuide 的流量絕對不算大,但它可以產生的年營業額,遠遠超過所有討論區型網站。

況且如果真的只是想做很多人用的產品,那么去 Google、Yahoo,甚至 Pixnet 上班,恐怕還快一點。每年有那么多團隊創業,但真的能做出影響眾人產品的,其實是微乎其微。

E. 我希望賺大錢

最后,跟 A-D 這些理想派不同的,還有一種比較現實的人,那就是想靠創業賺大錢的。這個目標也沒什么不好,只是方法恐怕要再細細思考。創業是 1% 成功者拿走 99% 回報,99% 失敗者賠光老本的賽局,且運氣占了 30-50% 的成份。要在這樣的游戲規則里面賺大錢,不是沒有機會,但門檻實在太高。

另一方面,在對的時間點加入快速成長企業,靠技術股、員工選擇權賺大錢,成功的機率則有高達 10%,甚至 20%——想想過去 15 年,臺灣有多少人靠著加入臺積電、聯發科賺到大錢,就可以知道。所以如果真的是為了錢,那選一家好的成長性企業加入,絕對是更好的方法。

PS. 如果連哪一家成長性企業值得加入都還看不出來,那真的更不該創業

偉大組織的實踐

所以最終,做一個受市場歡迎的產品只是創業的開始,建造一個可大可久的商業模式也只是它的過程。身為創業者,你會發現你真正在做的,其實是實踐一個偉大的組織,一個能夠不斷與時俱進,為市場、員工、股東、合作伙伴創造真正多贏、真正長期價值的人類體系。

如果不是為了這個原因,那我真的奉勸你不要輕易創業。

本文來自臺灣Appworks之初創投創始人Mr Jamie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