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打车软件制造的不公平现象

 巴人图书871 2014-10-25

    老人家接受新事物比较慢,我直到站在市区街头半小时打不到车时,才想起来微信可以试试嘀嘀打车。

    五分钟后,车到了。在此之前,无数出租车辆从我身边掠过,无一肯停。

    于是我和司机闲聊这件事。

    司机说,当然,现在宁愿兜圈子,也不拉短途,扬招的基本不停,因为吃不准距离。

    好吧,我住乡下,相信每次嘀嘀打车都可以找得到车,但短途就惨了。我上车之前,一个国外口音的亚洲女孩问我,从常熟路走到瑞金路永嘉路怎么走,因为她绝望了,实在打不到车。

    第二天上班,我和同事讨论这个问题: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问题。

    自由市场的好处是效率,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效率和收益都明显提高了。对于市场的消费者来说,有部分人的利益受损害了。

    那么,需要政府出面干涉吗?比如说把嘀嘀打车之类软件停了。这不符合市场规则,但是政府可以放开出租车牌照,让出租车多一些,就会供应大于需求,终会达到平衡。

    后来,我们讨论美国的校区问题。比如好学区,因为地产贵,地产税养得起好学校和警察,治安好,学分高,于是地产继续上扬。就会形成资源不平衡,许多坏区的教育陷入恶性循环。

    但夏威夷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是一个大学区,没有社区教育经费区分,而是平均分配。当然,由于居住者不同,家庭背景不同,还是造成某些学区的学分高,但实际上照顾到了公平。至于中产以上或有钱者,可以送孩子去私立学校,这就兼顾到了效率。

    当然,夏威夷有自身的问题,教师工会过强,许多烂教师不能被淘汰,这是大问题。

   自由市场的偏差,会造成资源向优势力量集中,形成马太效应。政府并不是完全不应该干涉,适当的体制修正,要平衡公平问题。

    比如美国医药行业,一些巨头希望恶意并购专门生产仿制药的,许多专利到期的药物在这些工厂生产。美国法律禁止了这类行为,因为一旦形成垄断,制药厂就不再生产廉价药品,供应给底层人士。

    今天我和客户见完面回来的时候,打车和司机聊起,他说不会的。还是有很多司机愿意做这种短差。这和我看到的现象不符合,我问他十一点多以后打不到车怎么回事。他说,那倒是的,高峰嘛。

    只是此时很麻烦的是,地铁也停了,出租车开始挑三拣四,嘀嘀打车帮助司机获得了信息不对称优势。

    政府可以做的,两件事:

   1,禁止嘀嘀打车类软件显示到达地点,因为这妨碍公平原则;

   2,增加短途出租,允许其降低份子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