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蘑菇栽培关键技术问答

 老刻刀 2014-10-25

蘑菇栽培关键技术问答

覆土后如何喷出菇水

从覆土到出菇约需15~20天,前期菌丝继续营养生长,后期转为生殖生长。这段时间的管理重点,是促使粗土中的菌丝粗壮浓密而又不形成菌丝被,菇蕾形成的部位适宜,即粗土之上,细土之下。实践表明,出菇期的水分管理要掌握粗土先湿后干,细土先干后湿出菇水要大,发育水要稳的原则。

粗土先湿后干,细土先干后湿,意思是覆盖潮湿的细土后2~3天,开始喷水,喷水量0.5/㎡左右。晴天干燥时每天喷水一次,阴雨潮湿天气可不喷或少喷。前期细土比粗土稍干,促使菌丝继续在粗土层生长,同时要加强菇棚通风换气,减少菇棚内空气湿度,使细土表面较干,尽量把菇棚温度控制在16~20℃,迫使绒毛状菌丝在细土之下的湿润环境中钮结成蘑菇原基。

出菇水要大,意思是覆盖粗土后10天左右,气温在18~20℃,当绒毛状菌丝已长到细土表面形成菌索时,要适时适量重喷出菇水。喷水量为2/㎡左右,连续喷2天,以土层吸足水分而又不进入堆肥为准,停止喷水后2~3天,增加菇棚通风,维持堆肥温度15℃左右,促使菇蕾普遍在湿度较大的粗、细土层之间形成。喷出菇水不能过早或过迟,否则会导致出菇部位偏低或偏高,形成土中地蕾菇或土表薄菇。

发育水要稳,意思是喷出菇水7天,正常情况下菌丝扭结成米粒般的菇蕾,等其长到黄豆大小时,就需要喷发育水,以满足菇蕾迅速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发育水的量为1/㎡左右,分2天喷洒,喷水要细稳,否则会造成幼小菇蕾窒息死亡。

为何死菇?

在出菇阶段,由于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菇床上经常发生部分小菇蕾萎缩、发黄,最后死亡的现象,严重时床面的小菇蕾成批死亡,造成产菇量和经济效益的严重损失。死菇有九方面的原因:

1 持续高温:在菇蕾形成到采收这一段时间,棚温不超过20℃,料温不能超过18℃,否则将会大量死菇。这是因为双孢菇菌丝体都是相通的管子,在温度较低时(16℃上下),菌丝体扭结形成菌蕾,所需的水分和营养通过菌丝集中输往菇蕾,供其生长发育,这叫生殖性生长。若此时温度突然回升,料温超过18℃,菌丝体又恢复营养性生长,消耗菇蕾发育所需的营养,造成营养物质倒流,结果使大批菇蕾失去营养供应而枯萎死亡。料温高于18℃即使不死菇,蘑菇质量也较差,例如易开伞,菇质轻,110~120个鲜菇仅重1㎏。如果料温维持在15℃以下,菇体硬实不易开伞,菇质重,20个菇就有1㎏,而且耐贮运,货架寿命较长。

2 通气不良:菇棚长期通风不良,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菇体发育的代谢热不能迅速迅速排除,影响菇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因而导致部分幼菇死亡,高温时死菇尤为为严重。

3 养分不足:菇体发育靠菌丝从培养料中吸取养分,如果培养料养分不足如碳氮比失调,势必影响小菇的的正常生长发育而导致死菇。培养料养分不足主要原因有:

4 用水不当:第一潮菇过密,气温高,生长快,造成覆土层和培养料水分损耗大,如果覆土层没有及时补足水分,幼菇得不到应有的水分供应,就会枯萎死亡。相反,出菇水或保菇水喷施过量,使料层上部积水缺氧而导致菌丝腐烂,培养料发黑发臭,幼菇养分供应不上而枯萎。高温时喷关门水,使菇棚空气相对相对湿度达95%以上,往往造成湿度过大,氧气不足而使幼菇窒息死亡。

5 菌丝老化:出菇期过长或已经到产菇后期,菌丝退化衰老,生活力下降,菌丝体内养分积累不足而至菇蕾萎缩死亡。

6 酸碱度不适:菌丝生长适宜酸碱度为6.0~8.0,在出菇期间施用水的酸碱度在5.0以下就会导致菇蕾死亡。酸性环境影响菌丝细胞内的酶活性、细胞膜透性,从而造成营养不适而死菇。

7 出菇过密且部位过高:第一、二潮菇出菇过密,在采菇时由于震动或机械损伤,会使部分小菇死亡。出菇前若菌丝生长太快,很容易形成高位菇,在土表形成过密的菇体,由于营养不良和喷水的冲击,也会使部分小菇死亡。

8 病虫为害:造成死菇的病虫害有:真菌性瘁倒病、细菌性干腐病;螨虫、线虫、菇蚊幼虫等。因此要认真防治杂菌和虫害。

9 滥用农药:在出菇期间过量施用农药防治病虫,也是发生大量死菇的一个原因。如施药后小菇发红变褐,又查不出病原菌,大都是药害所引起。

怎样防治死菇

防治死菇有五项措施:

1 适时栽培:发菌期温度应高些,出菇期温度应由高到低,适合菇体生长发育的要求。栽培季节应视当地所处经纬度、海拔高度和地理小气候而定,平均气温稳定在22~24℃播种为适,15℃左右出菇为适。为防止高温死菇,栽培期要注意天气预报,当高温出现时,要喷水、通风,降低菇棚温度,减少死菇。

2 培养料要足;蘑菇要高产,培养料是基础。要避免料层过薄、营养不良而致菇蕾死亡的现象,投料理要达到40/㎡,初始含氮量不低于1.6%,还要做好培养料的堆制发酵,制出优质培养料。

3 引用优种:AS2796是近年国内公认的双孢菇优种,其结菇力强,成菇率高,高产稳产。在简陋栽培条件下,AS2796比其他菌株更抗逆。例如:a.耐高温,20℃通常不死菇。b.耐肥,若培养料含氮量充足并有工厂化栽培条件,产率可达30/㎡。C.耐水,菌丝爬至离土层表面0.5~1厘米时要求重喷出菇水。

4 科学用水:每长出1㎏双孢菇,就要消耗料层和覆土层2.1㎏的水分,因而即时补充水分很重要。

5 通风换气:蘑菇的正常生长发育必须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并散发代谢热。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对菇体发育有害,菇棚长期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大,氧气不足,对蘑菇生长发育等新陈代谢活动带来不良影响甚至死菇,因此菇棚后墙要设通风孔,勤通风换气。

如何采菇和整理菇床

利用菇棚栽培蘑菇,从播种到采菇一般需要35~40天,在15~18℃条件下,采菇期约持续30~40天。采菇时不要很快拔起来,要轻轻捏住菌盖,用手指转着拿起来。特别是第一潮菇丛生蘑菇较多,因而需要用小刀选割,采大菇留小菇,待采完整丛蘑菇再清除根部,防止菇根腐烂并诱发病虫危害。

采菇期限间,因菇脚带走一些土粒,使菌床留下一个个凹穴,特别是成丛团菇,其菇根特大,使床面留下很大的坑穴,甚至连堆肥都能暴露出来,需要进行菌床整理。若菇少穴浅,可随时把周围的土粒拔挪少许填平;穴较大较深时,则要运进湿润的覆土补平,补干土会延迟出菇时间,造成出菇不匀而难于管理。若出菇量大,2~3天内持续采菇,补土可放在一潮菇结束后再进行。产菇期间只要床面有死菇、病菇等发生,都要即时摘净,污染严重的土粒也要及早铲除,重新换土。

产菇前期土层菌丝生命力旺盛,再生能力强,采菇后通常不要挑老根,只要挖掉团菇的残留菇根即可。产菇进入中期后,老化的菇根(粗菌丝束)增多,要充分利用转潮间隙仔细挑除,以促进菌丝再生结菇;产菇后期,堆肥表面和覆土层中布满了又粗又硬的根状菌索,其再能力很弱,必须彻底清理,否则菌床上的菇蕾会大幅度减少。

如何进行转潮管理

采完一潮菇至下一潮菇再次发生,叫做转潮转潮规律及管理要点如下:

1转潮间隔:影响转潮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其次是菌丝生长状况。在10~20℃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偏高则转潮快,温度偏低转潮则慢。在产菇前期(1~3潮菇),在菇棚温度14~16℃的情况下,经常是一潮菇尚未采完,下潮菇蕾已经开始扭结,转潮时间为5~7天左右。当产菇进入第3~4潮以后,或菇房温度低于10℃时,转潮时间达10天左右或更长。

2转潮养菌:养菌是菌床再出菇、出好菇的基础。养菌的主要措施是土层用水,在先前期喷出菇水时尽可能足,长菇阶段的菌床要少喷水或间歇喷水,以喷空气维持水为主,切忌频繁调水催菇。菌床天天喷水,土层菌丝长时间处于高湿环境,不仅对新生菌丝生长不利,还会使原有的成熟菌丝窒息萎缩。菌丝长势一旦劣化,菌床不仅出菇不正常,抗病力也会变差。菌床无菇阶段,床面要停止用水,要适当加大菇房通风换气量,降低空气湿度,抓好菌床的补土整理和打扦、撬土等透气措施,改善菌丝生长环境,以利菌丝复壮和再生。

菇床发生了线虫、螨虫如何防治

蘑菇培养料堆制发酵不良,例如有生粪团,则易发生线虫和螨虫危害。

1)危害症状:受线虫为害的菇体生长瘦弱,颜色发黄,最后死亡腐烂,病区界限较明显。严重时培养料表面呈水浸状,发粘、发黑,菌丝萎缩死亡,有刺激性臭味。线虫体型细长,两端尖细,形如线状,虫体半透明,长约1毫米,肉眼几乎看不见,须掰开死菇在明亮处仔细观查。

受螨虫为害的菌丝,由白色变黄,培养料上布满一层白色、黄色或褐色的粉状物,粗看似细米糠,细看它会移动。菇床发生螨害,少量时影响出菇,大爆发时菇床会产生退菌现象,培养料变黑腐烂。菇体被螨为害后,先出现黄色,褐色或棕色的变色斑,而后在菌柄、菌盖上出现不规则的凹陷,边缘深褐色,丧失商品价值。

2 防治措施:

1.高温发酵:线虫对高温的忍受力很弱,40℃以上在15分钟内死亡率可达100%,在60℃的发酵温度中可以杀死培养料中的线虫及虫卵,但是必须打碎生粪团。

2.禁用脏水:水是线虫生存和为害的必需条件,其在水中可存活60天左右,用脏水堆料或喷雾,极易导致线虫侵入菇床。

3.防重于治:感染过线虫的旧菇床必须彻底翻晒,培养料中不能残存生粪块,覆土进棚前用蒸汽升温到40℃以上保持3小时,可杀死处于休眠期的线虫。

4.慎用农药。如出菇期发生虫害,可采取熏蒸法或诱杀法。

熏蒸法是每100㎡菇棚用敌敌畏500克,加热气化,然后密闭门窗,熏蒸24小时,可以达到杀死害虫的目的。

诱杀法如糖醋诱杀,用0.5千克醋酸加水0.5千克,再加50克蔗糖和几滴敌敌畏,拌匀后用纱布沾糖醋液,再将纱布铺放于菇床上,螨虫闻到糖醋气味就会立即密集到纱布上来,然后取下烫死,纱布重浸糖醋液即可重复使用。

出菇期间发现杂菌病害如何防治

出菇期间的杂菌病害大都发生在幼小菇蕾及菌盖菌柄上,造成小菇蕾坏死或菇体斑点、畸形以及腐烂等现象。也有不少发生在培养料或覆土之中,与蘑菇菌丝争夺营养、水分,甚至抑制菌丝和菇体生长发育。最常见的主要杂菌病害有疣孢霉病与褐斑病。

1)疣孢霉病:蘑菇疣孢霉病又称湿泡病、菇疱病。其病原为菌为疣孢霉,是蘑菇栽培最普遍、最严重的病害。疣孢霉病多发生在高温高湿、通风换气不良的菇棚,当温度在17℃以上极适合此病发生,其感染率可达100%;而在10℃的气温时很少发病。在高温情况下,过量喷水易导致该病发生。

1.症状特点:该病发生于蘑菇菌床表面的菌丝或菇体上,当蘑菇菌丝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即从形成菌索到产生菇蕾)时,是该病原菌侵染的时机,还看不到正常的菇蕾时,就已发现病菇大量生成,形成不像蘑菇的球状组织,称为菇疱,一般病菇要比正常菇提前出菇3~4天,严重时整个菇床见不到一个完整健康的蘑菇。有的病菇虽然继续生长,但菌盖发育不正常,菇柄膨大变形,呈现各种歪扭畸形,病菇后期内部中空,菌盖和菌柄交接处及菌柄基部长出白色绒毛状菌丝,进而转变成暗褐色,并流出褐色汁液而腐烂,散发出恶臭气味。在空气潮湿时,褐色臭汁可溢出病菇表面,使菌盖和菌柄上出现褐色病斑,所以也称之为为疣孢霉褐斑病。这是区别于轮枝霉引起的干腐病的主要特征之一。如在菇体生长的中后期被轻度侵染,则蘑菇菌盖表面产生许多瘤状凸起,失去商品价值。

2。防治措施:采取预防为主,药剂为辅的综合防治方法。选择无污染源的地方建造菇棚,并搞好四周的清洁卫生;培养料要按工艺要求进行发酵;旧菇床、覆土要进行蒸汽高温消毒处理。

当菇床开始少量发生疣孢霉病时,应立即停止喷水,加大通风降湿,对发病地方先撒食盐,后撒石灰粉。第二天把感染的病菇和斑块全部除去,以控制发病区域,防止扩散蔓延。

2)褐斑病:又名干腐病、干泡病、轮枝霉褐斑病。

1.症状特点:褐斑病的症状表现与疣孢霉病的症状相似。菇蕾发病后,生长发育受阻,不能进一步分化形成菌柄和菌盖,而形成一个小菌块,但颜色黄白或灰白,质地较干,后期不从菌块中渗出褐色汁液,也不散发出恶臭气味,故称干腐。菌盖和菌柄分化期发病的,菌柄基部变褐加粗,外层干裂,菌盖大大缩小,歪斜畸形,且常有小疣状附属物。菇体生长中后期发病,菌盖上出现褐色稍凹陷的病斑,形状及大小不一,病斑边缘的颜色较深,中间灰白,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白色霉状物,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菌柄受侵染时,基部变褐加粗,外皮剥落。

菇棚高温高湿及通气不良有利该病发生,在气温高于20℃,覆土湿度过大,会导致此病爆发。菇蝇密度高时,这种病最严重。

2.防治措施:与疣孢霉病相同。

何为秋菇管理的技术关键

在季节性生产中,秋季是蘑菇收获的旺季,一般秋季占蘑菇总产量的70%左右,因而不少菇农常常收完秋菇便结束栽培管理,很少再向菌床投入管理费用,这说明秋菇收成在蘑菇栽培收益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由于秋菇给菇农的回报丰厚,秋菇管理也倍受蘑菇栽培者的重视。秋菇的管理工作内容很多,如温度、湿度的控制,通风换气的调节,病虫害的综合管理,蘑菇的适时采收,菌床的整理等,其中以温、湿、气三要点的合理调节为技术关键。

温、湿、气之间关系密切,互不影响,彼此制约。菇房(棚)如要降温散热,就必须减少通风换气,这样便不利于新鲜空气的引进。三者关系发生矛盾时,通常要优先考虑通风换气,特别是菇房(棚)处于高温高湿环境时更显得重要。理由是:通风换气量偏大,尽管对菇体和菌床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比高温高湿给菇体和菌床带来的危害要小得多,前者造成的损失常常是局限性的和暂时的,而后者带来的恶果则可能是灾难性的,而且难以逆转。温、湿、气之间矛盾统一协调处理的要求是在保证菇房(棚)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的同时,要尽量调好菌床水分和空气湿度;在菇房(棚)温度、湿度调控正常的情况下,菇房(棚)要维持一定的通风量,从而为秋菇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如何调节菇房(棚)的温度

秋菇阶段,自然温度呈逐渐下降趋势,总体上对菇体的生长发育非常有利。但是,短期气温回升的变化经常发生,再加上蘑菇呼吸代谢不断产生的热量,都会使菇房(棚)温度处于非稳定状态之中。因此,秋菇前期抓好高温回升时的降温措施,秋菇后期加强寒潮来临时的保温增温措施,是秋季菇房(棚)温度管理的要点。

秋菇前期,如果遇到22℃以上的高温回升天气时,菇房(棚)朝阳一侧可设置遮阳棚,以降低阳光对菇房(棚)产生的辐射热,并要多开门窗,加强通风降温,菌床应停止喷水,减缓菌丝扭结出菇。如果白天中午气温过高,要暂时关闭门窗,阻止热空气进入菇房(棚);如果菌床正在长菇,则应同时加大通风量和喷水量,并及早采收并停止喷水。在通风降温过程中,菇房(棚)地面、墙壁可适当喷水,利用水分蒸发带去菇房(棚)部分热量,待高温天气过后,立即清理菌床,拣去死菇及枯黄菌丝束,然后适当补土,经通风、喷水(或喷营养液)和吊菌丝管理,使菌床菌丝恢复正常生理状态,继续出菇。

秋菇后期,随着寒潮来临气温迅速下降,此时菇房(棚)必须加强保温防寒措施避免温差赤大,造成菇体硬开伞和死菇现象。具体管理措施是:菇房(棚)朝北一侧可设置挡风屏障,朝北通风窗要挂上防寒草帘,以抵御寒风冷气袭击;菇房(棚)门窗平时要少开,绝不要在夜间或清晨低温时换气;朝南一侧可设置塑料薄棚,用于吸收日光增温,使外界新鲜空气经棚内缓冲预热后再进入菇房(棚),这对稳定菇房(棚)温度有很好效果。有条件的菇房(棚)可利用多种热源,或充分利用加温设备,尽量使菇房(棚)温度控制在子实体生育的适温范围之内,可延长秋菇的产菇期,提高秋菇的收获量。据报道(朱元弟,2002),浙江省平湖市原来的蘑菇播种期为8月底到920间,为解决蘑菇集中上市价格低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益,将蘑菇栽培的播种期延长到9月初10月中旬,拉开了蘑菇 的出菇高峰。但是播种较晚的菇棚,大量出菇时为11月下旬,气温已偏低(8℃以下),需要增加温度才能正常出菇,采取的有效办法是双腊覆盖出冬菇,即在大棚膜的外面再覆盖一层薄膜,将3幅宽8米的多功能薄膜烫接成24米宽(约投资400元),将333㎡栽培面积的大棚整个罩严,这样能使菇棚内的温度上升5~10℃而能在冬季出菇。

如何调节菇房(棚)的湿度

秋菇阶段,菌床出菇量大,菇体发育快,水分消耗多,需水量大。特别是产菇前期,菇床耗水达到高峰。此时水分的来源主要依靠覆土层含水量和湿润空气,堆肥内的水分只要能够保证溶于水中的营养物质可以被菌丝体吸收即可。所以,秋菇的水分管理主要是抓好土层喷水和调好空气湿度。

秋菇土层喷水关键要抓好结菇用水和出菇用水,其次要调节好土层维持水。土层喷水技术性、实践性很强,不能只凭理论数据盲目一刀切,要结合菇房(棚)的保湿性、菌株的耐水性、菌丝的生长势、菌床的出菇量、土层的持水力和天气的多变性等因素综合判断后,正确掌握以下喷水技巧:

1.菇房(棚)温度达20℃以上时暂停喷水。即使需要喷水,也应在夜间和清晨进行;菇房(棚)温度在20℃以下16℃以上时,喷水应安排在上午9时以前或下午3时以后;菇房(棚)温度在16℃以下时,喷水应选择在下午;菇房(棚)温度在10℃以下时,应在中午前后喷水。

2.土层喷水要讲究方法和节奏,干湿交替,既要看菇喷水,又要停水养菌,菌床不可长时间处于高湿状态,总用水量要控制前期多后期少。

3.应选择床面无菇和转潮期间,喷洒石灰澄清液和肥水,以补足菌床养分,提高菌床酸碱度。

喷水经验丰富者,可在秋菇1~3潮时采用间歇重喷法,分别在1~2天内喷完结菇重水和出菇重水,每潮菇总喷水量控制在1平方米菌床3.2~4.5千克左右,秋菇后期,当气温下降,出菇减少,潮次不清时,喷水再改用轻喷勤喷法。每天喷水量不多,每次喷水量变化不大,但需天天经常喷水的方法。此法不易伤菌丝、伤菇,栽培者比较容易掌握,但菌床出菇潮次不明显,产量也略低。采用轻喷法时,喷水量要随菌床出菇量的多少而变化,通常1平方米菌床日喷水量,秋菇前期控制在0.9~0.75千克,秋菇中后期逐渐降至0.5~0.25千克,每天喷水1~2次,保持细土层松软、湿润即可。菇房(棚)温度过高或偏低,床面无菇时或阴雨天气时,同样要注意停止喷水或减少用水。

调好秋菇阶段菇房(棚)的空气湿度,既可减少菌床水分的过量蒸发,又可满足菇体发育时自潮湿的空气中吸收一定量水分,从而有助于菇体内外层细胞的同步生长,这是提高秋菇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管理环节。秋菇生长阶段,如果空气湿度过低,会加快菌床水分的散失,造成子实体生长变慢,单菇重减轻,菇体色泽发暗且无光泽,若是贴生型菌体,还会产生菌盖凹陷和起鳞片的现象;如果空气湿度过高(长时间处于95%以上),菌床会处于闷湿状态,不仅会影响菌丝的生活力,还会导致红根菇、锈斑菇的发生,并容易诱发病虫危害。
菇房(棚)空气湿度的高低,主要是通过喷洒空气维持水和通风换气来调整。秋菇前期,菌床出菇量大,水分消耗快,空气湿度要相应提高,特别是菌床长菇旺盛时,空气湿度更要保证。拭具体做法是,每天都要向菇房(棚)空间喷空气维持水2~3次,必要时菇房(棚)走道上、墙壁上也要适量洒水,空气湿度要控制在90%左右。

菇房(棚)空气湿度较高时,要特别注意菇房(棚)温度的变化,一旦出现高温情况,要立即通风降温,如果床面有菇,则应同时加大通风和提高湿度,并及早采收后停水降湿;如果床面无菇或有少量菇,通风后温度又持续不降,就必须坚决停水,保持较干的空气环境,以抑制菇体发生,绝不能让菇房(棚)同时处于高温高湿状态。待气温稳定下降后,再视菇体发生情况重新调好空间湿度。菌床无菇时,空气湿度宜控制在85%左右,空气维持水一般不喷或少喷,以利于菌床养菌和菇体转潮。

菇房(棚)如何通风

通风的目的,一是利用菇房(棚)内外的温差和湿差变化,控制好菇体生育时所需要的温度、湿度。二是不断引进新鲜空气,满足菇体发育和菌丝生长对氧气的需求,同时排出其呼吸代谢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堆肥分解后出现的硫化氢、氨气等有害废气。

出菇以后,有经验的菇农一进菇棚,往往可凭嗅觉判断出空气是否新鲜,氧气是否充足,另一方面还可以从蘑菇的生长情况和外观形态变化来确定菇棚通风管理是否正常。在通风少供氧差的菇棚内,菇体往往发育不良,出现畸形,严重时不仅菇体不能发生,菌丝也会呈早衰萎缩状态,同时病害发生早发生严重。在通风过量的菇棚内,菇体常常外观发黄、起鳞片,或出现硬开伞,有时菇蕾会大批死亡。其原因是菇棚内温差变化急剧,湿差波动太大。由此可见,菇棚通风少了不行,通风过多也有弊,兼顾菇体发育时对温度、湿度的需求,才能达到正确合理。

根据秋季的天气变化和蘑菇的生育特点,秋菇的通风管理应掌握好两个原则:一是秋菇前期气温高,菇体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菇棚内二氧化碳多,通风管理以不提高菇房(棚)温度和尽量不降低空气湿度为原则;二是秋菇后期气温降低,出菇减少,菇棚内的二氧化碳和呼吸热相应降低,通风应注意提高室温,具体管理方法是:秋菇前期,应选择能起对流作用的通风窗,保持经常性半开启状态,以利菇房(棚)始终处于缓缓换气之中,然后再根据菌床出菇情况和天气变化,适时增减通风口的数量,并采用改变通风口的大小,来调节菇棚通风量。秋菇后期,当气温降至14℃以下时,通风应放在中午前后,要多开朝阳的通风口,只要风力不大,通风时间可适当长一些,尽量引进热空气,以提高菇房(棚)内的温度。

何时进行越冬管理

双孢蘑菇的出菇适温范围较窄,气温过低(8℃以下)子实体便不能正常发生。在长江流域及以北的绝大部分产区,由于冬季寒冷,如果不具备理想的增温保温条件,通常自12月到翌年3月,菌床便进入越冬管理阶段。在闽南、四川及两广的蘑菇产区,冬季无严寒仍能出菇,但毕竟气温较低,于蘑菇正常发育不利,加上前期菇的过多采收,菌床的养分消耗大。因此应充分利用低温阶段适当进行养菌,也是提高翌年春菇产量的措施。

秋菇采收2~3潮后,北方的气温已逐渐降低,菌床出菇量开始减少,菌床的水分蒸发量和蘑菇的耗水量也随之下降,此时土层的湿度和菌床的喷水量也要相应降低,以保持菌床有良好的透气性能,保护好菌丝的生活力。当气温低于10℃,且不再回升时,菌床上不再生菇时,即可进入越冬管理阶段。

越冬时的菌床如何处理

越冬菌床因出菇数量和管理水平的影响,其菌丝的生长势不同,生产上常分为三种类型:
1.
一类菌床  此类菌床的菌丝生长势仍很旺盛,色泽洁白,无板结现象,没有明显病虫害,菇房(棚)内可闻到蘑菇特有的香味。

此类菌床宜采用小动处理,方法是先在土层表面均匀撒上石灰粉,每100平方米菌床用量15千克左右,接着用短钉齿耙松动表土层,将土层内老菌丝、死菇等挑除干净,然后整平床面补平土层,按湿越冬或干越冬进行管理。

2.二类菌床  此类菌床的菌丝比一类菌床生长稍差,料面菌丝发黄,但萎缩不严重,菌床有局部或轻度的病虫危害。

此类菌床宜采用中动处理,方法是用竹签或齿叉斜插入土、料层撬动,拣净老菇根以及老化无再生能力的干瘪菌索,随即覆平土层,均匀撒上石灰粉,每100平方米用量约20千克,按湿越冬或干越冬方式管理。

3.三类菌床  此类菌床的菌丝细弱无力,土层与料层之间菌丝萎缩,局部出现夹心或者变黑,菌床有明显的病虫危害。

此类菌床处理较为困难,无管理经验者,冬季最好不要松土,可打扦戳洞,通气保温。待翌春出菇前,再将土层轻轻松动即可。有管理经验的菇农,应采用大动处理,才有希望多出春菇。方法是先把覆土层取下,接着剔净发黑的隔层料,剥除霉变的污染料,再把处理过的菌床翻个身,即底料朝上,原面料向下,然后用原覆土将菌床重新覆盖好,并按湿越冬的方式进行管理,第1次喷水后7天左右,补盖一层新土。

湿越冬与干越冬有何区别

越冬期间菌床停止出菇,床面的用水量减少到最低量,菇房(棚)的水分管理可分为湿越冬和干越冬,也叫湿管和干管。所谓干越冬,就是在越冬期间,菌床整理之后基本上不喷水,覆土层保持偏干状态,直到翌春气温回升后,再采用喷重水的方法重新调湿。

所谓湿越冬,则是在越冬期间,每隔7~10天,对菌床喷水1次,1平方米用水量0.25~0.5千克,保持土层不发白,捏得扁,搓得碎,呈半干半湿状态,含水量在15%左右,以使菌丝缓慢生长,逐步复壮。

菌床属于一、二类型的,可以干越冬或湿越冬,而三类菌床,则要选择湿越冬。此外,栽培气生型菌株的菌床,以及采用河泥砻糠等合成土覆盖的菌床,都应选用湿越冬的方式。

菇房(棚)越冬管理的主要技术指标进恢复和保持菌丝的生活力,为出好春菇打下良好的基础。蘑菇越冬管理实质上是借助低温停菇阶段,为功菌丝的休养生息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因此,秋菇结束后,只要菌床还具备产菇管理价值,都应进入越冬管理状态。如果冬季不管,土层会过分干燥,菌丝会干缩衰老,开春后不仅调水特别困难,而且菌丝也不易恢复生机,再好的菌床也难获得春菇的高产。菇房(棚)越冬管理应根据菌床菌丝的生长情况区别对待,重点要抓好勤务床整理以及打扦、通风、保温、保湿、追肥、松土、除老根等技术措施。

越冬菌床如何追肥

冬季菇房(棚)喷水最好配合追肥,一般不喷清水。若菌丝长势正常,则以猪、牛、人尿稀释液为好,也可喷施堆肥浸出液。喷水应在晴天的中午进行,寒潮期间或室温在0℃以下时不要喷水,防止菌丝遭受冻害。此外,越冬期间还应喷1~22%石灰澄清液,调整好土层的酸碱度。

若菌丝长势弱,尤其是产菇3潮以后,蘑菇菌丝生长由盛转衰,表现为出菇量减少,菇形变小,薄皮菇增多,此时适量追施一定浓度的营养液,不会造成菌丝徒长,反而能恢复壮菌丝,提高菌床的结菇能力。蘑菇菌丝既然可以从土层中吸收水分,也能吸收溶于水的营养物质,常用的营养液有以下几种:

1 堆肥浸液

 把晒干发酵过的堆肥切碎,放在锅中煮熟,取其过滤的液汁,按堆肥干重对入10倍清水,并加入1%的碳酸钙,经常喷施可延长菌床的产菇寿命。

2 菇根煮液

将采菇时切下来的菇根,加水煮15分钟,再加清水10倍喷洒覆土层。该液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可促进幼菇生长,安全有效。

3 豆浆水

400平方米的菇床用1千克黄豆的豆浆,用清水40~50千克对成豆浆水喷洒,2~3天喷施1次。

4 稀释尿液

取新鲜人尿,煮开至泡沫消失,对入清水10倍,每2~3天喷施1次,1平方米喷0.45~0.9千克,喷后及时用清水再喷1遍。

5 尿素溶液

0.1%~0.2%的尿素溶液,每2~3天喷施1次,能促使中后期子实体发育肥厚。切忌加大浓度,否则会造成菌丝细胞质液的反渗透作用,对蘑菇生长不利。

6)酵母粉液

用纯酵母粉配制,浓度为0.03%~0.05%,每2~3天喷1,200平方米喷施20~25千克溶液,气温18℃以下使用,喷后及时用清水再喷1遍。可促进结实,缩短转潮间隔。此外可施1%葡萄糖水.

保温与通风  

冬季气温低,菌丝生活力明显减弱,为维持菌丝缓慢生长,菇房(棚)必须加强保温工作。如拔气筒要堵塞,南北通气门窗要挂上防寒草帘,朝北气窗可适当封闭。在注意保温的同时,菇房(棚)仍应进行通风换气并保持空气新鲜,一般每天中午开南面窗通风2小时,天暖无风天气,也可开南北对窗通风1小时左右,这样既可换气又可增湿。如果气温较低,则要缩短通风时间;如果气温过低,则要停止通风。起冬期间菇房(棚)温度最好保持在3~4℃以上,以菌床不发生冰冻现象为最低标准。

菌床整理  

菌床整理一般安排在春节前完成,它包括松土、除老根、剔废料、补土等多项工作。菌床整理前需停水1周,并加大通风,让细土水分收干,这样松土翻动时不易碰碎。菌床整理后要结合喷水、追肥、通风等措施,补盖一层新细土,1平方米用细土6~7千克,以保护再生菌丝的生长。

出春菇如何调控温度

3月中旬气温逐步回升,当菇棚温度稳定在5℃以上时,就可进行春菇管理,如果春寒持续较长,初夏高温则相对来得早,适宜出菇的天数减少,春菇产量就会下降,另一方面,越冬后的菌丝生活力明显降低,抗逆性也弱,管理稍有疏忽,菌丝极易发黄萎缩或死菇。因此应根据当地历年气象资料结合当年天气预报,进行出菇管理:

春菇的管理工作较秋菇为难,其难点主要是春季气温变化幅度较大,而且温度变化趋势由低向高,与蘑菇的生长规律(出菇温度低于发菌温度)相反。

在华北的京、津地区,春菇发育的时间范围是3.24~5.2360天,其中菌丝恢复生长期约20天(3月下旬~4.13日),采菇期约40天(4.13日始~5.23日)。324棚内早晨低温7℃为促进菌丝生长发育,需适当揭草帘晒棚,中午高温为13~14℃,高、低温差最大为6℃;到5月中、下旬,棚内温度早晨为17℃,中午高达21~24℃,此时即到了蘑菇出菇的最高温限。春季阴雨低温天气较多,偶遇大风降温天气时,午间温度反而低于早间,如41718日和57。到5月下旬时,一旦棚内气温达到24℃左右,菇床上的菇蕾就会枯萎死亡,这是蘑菇的温度特性使然。此外,自上年9月份播种始到次年5月下旬,菌丝生长代谢已达7~8个月,堆肥中的大部分营养被消耗,加上自然气温的升高病虫害的加重,菌床出菇稀少并渐停止产菇。此时应及时清料晒棚,以根除污染源,为下个产季做准备。

在长江流域一带,3月上中旬温度低时可达0℃,高时达到20℃以上,4月份有时出现25~30℃以上的高温天气。因此春菇管理上,在前期要抓好预防低温的措施,如调水不可过早,床面不能过湿,要防止春寒对菇房(棚)的袭击,通风换气要安排在中午气温高的时间进行。越冬菇房(棚)配置的增温防寒设施,在早春气温尚未稳定时,不要过早拆除,以利菇房(棚)保温增湿。4月中旬以后如出现25~30℃高温,白天要少通风或不通风,夜间多通风;此外,可给菇棚或菇房(棚)增用草帘,或在地面泼浇冷水,尽量降低菇房(棚)温度,以防高温死菇,为春菇赢得较多的出菇时间。

出春菇如何调节水分

北方的春季干燥而多风,而且菌床经漫长的冬季而失水较多,因此调水是否合适是春菇丰欠的关键。

春菇期间气温由低到高,出菇由少到多,用水量也要随之逐渐增加。春菇菌丝的活力差于秋菇菌丝,因而春菇菌床调水不可过早,否则遇低温而损害新生菌丝;但调水时间也不能过晚,否则出菇推迟而影响产量。初始调水的早晚、大小与菌床的越冬状况密切相关,技术要求为:①对于干越冬的菌丝健旺菌床,调水可提早到3月初并采用打重水的方法。可用5%的石灰水喷浇菌床,要求水渗漏到床底,用水量5~9/㎡,然后保温保湿发菌15天左右。待床面有新生绒毛菌丝后,再喷一次催蕾促菇水,5~7天后即可见新生菇。②对于湿越冬的菌丝细弱菌床,调水要晚一些,而且不可采用重水喷浇的方法,须轻喷勤喷缓增土层水分,待气温稳定且菌丝萌发后,再增加用水量,促进菌床出菇。

结合春菇的前期调水,可以喷施蘑菇生长促进剂。其含有生长激素,能活化蘑菇细胞的酶系统,增强菌丝吸收养分的能力,并促进细胞分裂和子实体形成。经各地栽培使用表明,喷施蘑菇生长促进剂的增产幅度为15%~20%。但是必须指出,近年由于市场对绿色无污染食品的要求,日本已规定进口蘑菇不得检出生长刺激素比久B9N—二甲氨基琥珀酸酰胺),因而不提倡使用含此化学成分的蘑菇增产剂。

春菇调水的原则是3453月调水要,是指棚内气温达到8℃时调水较适,喷水要轻而匀,防止菌丝受低温和重水影响而萎缩死亡。一般隔日喷水1次,喷水量约2/㎡㎏/㎡,保持土层湿软,空气湿度80%~85%4月份调水要,是指及时喷用催蕾水而控制菌丝旺长过度。当菌床上大量生成幼菇并发育到花生米大小后,一般每天喷水1次,喷水量约3/㎡,要求覆土湿润但不粘手,空气湿度90%~95%5月中、下旬,随时可能有高温天气,适合蘑菇结实的时间已经有限,所以要调足菌床水分,促使菌丝尽量扭结出菇,因而喷水量要大,用水要,土层湿度比秋菇旺产期还要大些。春菇中后期,菌床可结合喷施0.5%~1%的食盐水,不但能使菇体增重增白,而且能刺激菌丝扭结出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