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初选择诗歌创作 是因为字写得差

 百城主人 2014-10-25
  昨天晚上,著名诗人汪国真为集美学村高校文化艺术节登台朗诵了他早些年为集美创作的《临江仙·集美》。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当初选择诗歌创作,是因为字写得差;后来研究书法,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现在,他还涉足音乐,很多歌唱家都唱过他作曲的歌。
   文/图 记者 龚小莞
   1
   诗集被盗版25年,是因为能引起共鸣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学生中兴起了“汪国真热”。他的诗歌大多主题积极向上,文字浅显易懂,阅读起来朗朗上口。一首诗歌大致讲一个简单的人生道理,这种特点非常符合学生的思维特征,所以他的诗歌在学生中广受欢迎,诗集一本接一本地出版。
   谈到为何创作诗歌,汪国真给出的理由竟然是:“我选择诗歌而没有选择小说、报告文学或者散文,主要原因是字写得差。当年没有电脑,都要手写。小说、散文篇幅长,我就选择写诗,比较短小精悍。”当然他也经常迸出诗的火花,并慢慢养成习惯,没有佳句不写诗。例如“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的坚强并不多,只比苦难多一点”等,他说往往是这样的佳句先出现,才把整首诗写出来。
   “我的诗歌主要关注友情、爱情和励志,这些都与青年人的生活、感情联系得非常紧密,所以这些诗能够让他们产生共鸣。”汪国真说,他的第一本诗集连续25年被盗版,之所以被盗版是因为有销路。他认为现在缺乏好的诗歌作品,是创作本身的问题。“实际上,我的诗集的主要购买者还是年轻人。这个时代不是没有人看诗,而是能够引起共鸣的诗太少。”
   2
   为400首古诗谱曲
   已经录制100多首
   1993年后,汪国真开始研究书法,原因同样是因为字写得差。“成名后,经常有人请我签名、题词,但是我的字难看。”后来他有了一些成绩,在张家界、黄山、五台山、九华山等几十处风景名胜区留下书法石刻。
   使用毛笔比较娴熟后,他又觉得可以拓展到画画。“我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绘画,最初就是买来国画基础书籍,学习用墨下笔,再后来就自己在家练习,先是临摹,后来自己研究。现在主要画花鸟。”画了几年后,一些人开始收藏他的画。
   接着,汪国真又开始研究作曲。从2001年开始,他买书自学,自己摸索,凭着悟性尝试。“我从小就会拉手风琴和吹笛子,会识简谱。像写诗一样,我对作曲也很有感觉,平时一些旋律就会在脑海里闪现。把这些旋律记录下来,加以修饰,一首曲子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汪国真说,他给400首中国古典诗歌谱了曲子,已经陆续录制了100多首。很多歌唱家都唱过他作曲的歌,比如杨洪基、刘斌、德德玛、殷秀梅、黑鸭子组合等。他办过音乐会,出过音乐专辑,也给一些景区和城市写过歌。他表示,等有合适机会,会为厦门写一首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