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胡同—老北京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戴任

 老北京的记忆 2014-10-25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在北京,胡同浩繁有几千条,他们围绕在紫禁城周围,大部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的元、明、清三个朝代。

 

 

北京的胡同大多形成于13世纪的元朝, 到现在已经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变发展。北京胡同的走向多为正东正西,宽度一般不过九米。胡同里的建筑几乎都是四合院。四合院是一种由东西南北四座房屋以四四方方的对称形式围在一起的建筑物。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一个紧挨一个排列起来,它们之间的通道就是胡同。

    北京胡同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雨苍桑,它是老北京人生活的象征,是北京古老文化的体现,现如今,国家非常重视北京胡同的文化发展,北京旅游局在一些保护较好的胡同中,开辟出了游览专线,旅游者可乘坐旧式三轮车游览胡同,还可到住在胡同里的百姓家作客。北京的胡同文化就这样传播到了全世界。

 

 

北京的胡同名称包罗万象,有自然景观、生活用品、人物姓氏等。有的名称反映了胡同的明显特征,如“宽街”、“八道湾”、“一尺大街”等;有的名称则表露出人们的美好原望,如“安福胡同”、“寿长胡同”、“永祥胡同”等。胡同的名称反映出胡同与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北京胡同里也包含了北京以前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面貌,走进北京胡同可以更好的了解到北京人的生活起居和习性。

北京的胡同不仅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衢道,而且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它记载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并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别看这胡同从外表上看模样都差不多, 但它们的特色却各不相同。在北京城西部有个胡同叫九道弯,原因是一个小小的胡同竟要拐九个弯。有的胡同如果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那这条胡同就会以这个人的名字命名,比如石老娘胡同和王皮匠胡同。还有的胡同是按照其形状命名的,像羊尾巴胡同和耳朵眼胡同,听起来就这么生动形象。北京的胡同真是数也数不尽,有句俗话不是这么说吗:“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不少胡同里的一片砖、一片瓦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胡同不仅是城市的脉搏,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北京人对胡同有着特殊感情,它不仅是百姓们出入家门的通道,更是一座座民俗风情博物馆,烙下了许多社会生活的印记。

  

 

胡同这种北京特有的古老的城市小巷已成为北京文化的载体。老北京的生活气息就在这胡同的角落里,在这四合院的一砖一瓦里,在居民之间的邻里之情里。只有身处其中才有最深体会。
  过去北京的胡同遍布京城,老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似牛毛。北京曾有胡同6000多条,若把这些胡同连起来,长度不亚于万里长城。

胡同不但是街、巷、道、里的通称,尤其与京剧,京腔一样,都有浓郁的“京味”文化特色,拥有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北京历史、民俗风情、趣闻典故的发祥地与聚宝盆。

 胡同的生活


大杂院儿里一般都是一块儿住了多年的老邻居,晚上院儿里倍儿热闹,水龙头前淘米的、洗菜的,女的聊着家长里短儿,男的侃着一天的见闻,几个小孩儿趴在小饭桌儿上写作业,偶尔还互相插吧着话茬儿,菜没下锅基本上就知道今儿晚谁家吃什么了。谁家要是吃顿饺子,肯定把案板剁的——山响!

饭后大家全在院子里坐着乘凉,老太太怀里抱着孙子,用扇子来回扇打轰着蚊子,跟几个同院儿的女人聊着天,谁家的姑娘多大了,谁家的小子该上学了;老头儿坐在小饭桌前,不紧不慢抿着从胡同那个弥漫着酒味儿、蒜肠儿味儿、糖味儿、煤油味儿的小铺里打来的“毛儿三”,还不时地用筷子往那个掏了好几天,几乎被掏空了的咸鸭蛋壳里沾两下放嘴里嗍嗍;邻居大哥把他那辆八成新的大连套飞鸽自行车摆在当院儿,上下里外的擦着,他是真喜欢,同时也有点儿显摆。胡同里不时传来孩子们追逐喊笑的声音。

晚上九点多,您就听着,各家各户管事的就开始招呼家人睡觉了。女人到当街喊正在路灯底下敲三家儿的孩子,“四儿,赶紧回家洗脸睡觉。你别躲,躲我也看见你了。”大嫂:“快收拾起来吧,天天摆弄你那辆破自行车,哪儿天丢俩零件儿就不摆弄了。”老太太冲着醉眼惺忪的老头儿发着狠的说:“喝、喝,一天就知道喝,早晚喝死算。”说的时候都狠着呐,但回到屋里都悄么声的,一会儿全黑了灯了。

院子里静,胡同儿里也静,有时静得你能听见小猫从房瓦上跑过时发出的“哒哒”声;特别是槐树开花儿的时候,一阵清风,静静的屋里便充溢着香气,让你在梦中都能想到槐花儿饭的味道。

大早清儿,最早起来的肯定是老头儿,端出他那挂满褐色茶锈的大把儿缸子,抄起在炉台儿上坐了一夜的大水壶,用千滚水沏上一杯高沫儿,完了开始泼水、扫院儿、浇花儿。等各家的女人们陆续起来捅开炉子做早点儿时,老头儿已经坐在小饭桌儿边儿上端着大茶缸子,这大茶缸子还是那年在厂里获得先进工作者发的,上边儿一个大大的“奖”字。他一边儿轻轻吹着浮在上面的茶叶沫子惬意地喝着茶,一边儿用手中的苍蝇拍儿拍打着地上的苍蝇了。

大人到了早点铺儿六分钱一个油饼儿、六分钱一个大火烧,把油饼儿往大火烧里一夹,这叫“一套儿”,再花二分钱来一碗白豆浆;孩子一个油饼儿一碗豆浆,有时孩子嘴馋想喝五分一碗的糖豆浆再多要一分钱,这时女人就会叨唠着,这一早得多少天的菜钱呀?把你爸剩下那一分钱给你,要不就在几个孩子中调剂。

胡同的黑话:

北京人管对面儿不叫对面儿,叫对过儿。

北京人管流口水不叫流口水,叫流哈喇子。

北京人管从哪儿来不叫从哪儿来,叫打哪儿来。

北京人管在外面过夜不叫过夜,叫刷夜。

北京人管睡一会儿不叫睡一会儿,叫眯瞪一会儿。

北京人管倒垃圾不叫倒垃圾,叫倒土。

北京人管去餐厅吃饭不叫去餐厅吃饭,叫下馆子。

北京人管拉稀不叫拉稀,叫窜稀。

北京人管口水不叫口水,叫吐沫星子。

北京人管火柴不叫火柴,叫起灯儿。

北京人管山查不叫山楂,叫山了红。

北京人管砖头不叫砖头,叫板儿砖。

北京人管扫把不叫扫把,叫笤帚疙瘩。

北京人管被褥不叫被褥,叫铺盖卷儿。

北京人管2锅头不叫二锅头,叫二勒子。

北京人管墙角不叫墙角,叫旮旯儿。

北京人管散步不叫散步,叫遛弯儿。

北京人管隐情不叫隐情,叫猫儿腻。

北京人管急了不叫急了,叫炸猫。

北京人管叫板不叫叫板,叫拔份。

北京人管假急不叫假急,叫炸刺儿。

北京人管欠招不叫欠招,叫递过葛。

北京人管拔腿不叫拔腿,叫撒丫子。

北京人管拿劲不叫拿劲,叫拿糖。

北京人管别跟我来这套不叫来这套,叫别跟我来这里格儿楞。

北京人管不给面子不叫不给面子,叫甩脸子。

北京人管起哄不叫起哄,叫塔儿哄。

北京人管他不叫他,叫怹。

北京人管你不叫你,叫您内。

北京人管朋友不叫朋友,叫瓷器。

北京人管妻子的姐妹的丈夫不叫姐妹的丈夫,叫担儿挑。

北京人管情人不叫情人,叫傍尖儿。

北京人管小女孩不叫小女孩,叫丫头片子。

北京人管小姐不叫小姐,叫小妞儿。

北京人管美女不叫美女,叫蜜。

北京人管散步不叫散步,叫遛弯儿。

北京人管来劲不叫来劲,叫讪脸。

北京人管胡说不叫胡说,叫扯蛋。

北京人管没戏不叫没戏,叫歇菜。

北京人管没正经不叫没正经,叫没溜儿。

北京人管打群架不叫打群架,叫茬架。

北京人管孙子不叫孙子,叫孙贼。

北京人管可以不叫可以,叫得嘞。

北京人管女人不叫女人,叫娘们儿。

北京人管男人不叫男人,叫爷们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