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澳门文学节走进校园系列讲座

 百城主人 2014-10-26

澳门文学节走进校园系列讲座--席慕容和伊沙

2013-03-20 11:11:41 来源: 网易 有0人参与
快速发贴

第二届澳门文学节「雋文不朽」,有幸邀请到两位著名诗人席慕蓉和伊沙访澳,更於3月13日假澳门培正中学举行了校园讲座,与在场近百名师生对话,分享一些诗人在创作上应有的态度。台湾著名诗人席慕蓉在讲座上开宗明义说,读诗和写诗是生命的本能,这是她非常爱慕的一位老师叶嘉莹教的一句话,这位近九十岁老师还坚持不懈的写诗,席慕蓉冀藉她老师的训言,勉励学生从少培养阅读诗词的习惯。

席慕蓉表示,每一个生命都享有表达自己的渴望和权力,没有谁能拦住诗人的澎湃。她留意到在台湾有狠多学生写诗,更有人投稿参加年青的学生文学奬。她举例了一位最近得奬的高中男生,他写的诗在报纸上刊登了,诗的内容讲的是妈妈每天都问自己明天要的是穿校服还是运动服,好像每天都忘记,这好像是一个循环,这位年青人就用上了这个主题写诗,表达了他对母亲有点抱怨、也有点痛惜的心情,表达了一个女人有了孩子以后,行為和想法的改变。他结果得了第一名,但难题就来了,同学们都觉得他写诗狠可笑,而妈妈也质问他用意何在,「你写你的诗,把我扯进去干么。」这男生狠為难。席慕蓉在颁奖礼就用了叶的话鼓励他说,写诗是人的本能,人享有把自己的渴望抒发出来的权力,然后他彷彿惊醒过来似的,以后就用这句话回应任何人了。

有同学也许会问,為甚么我没有这种本能?席慕蓉解释:「你不是没有,而是被你自己、或旁边的人、或一时的命运被牵制住了,但你一生裡总有一天会彷然大悟,诗碰到你的心裡话,就能唤醒你的诗心,但前题是你要阅读。」她也指出诗包容了空间和时间的距离,也许当人在某天驀然回首,发现自己家乡的根,就会明白到古时《黍离》的一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她说:「诗就是有摆脱时间和空间的能力,把三千年前人跟我们连在一起。」

另一中国诗人伊沙对席慕蓉的分享深表认同,他回想起他写的第一首诗是在小学五年级,当时是一切皆百废待兴的年代,他為诗歌所感动,对诗的分行起了敬意。他认為文学创作是深层次的,但遗憾的看到不论在甚么地方,诗人都不是一个热门的选择。他述说,台湾在五六十年代时,中国大陆在八十年代,当诗人或作家是非常光荣,可是这个光环迅速的被边缘化,学生现在也鲜以此作為人生的目标。但他认為这没关係,「即使你将来可能是工商管理的专业人才,但你也尝试写一首诗,只要用心写过一首诗,就会明白箇中奥妙。写诗有春青期的感悟,写诗本身就是非常有诗意的事情。」

(1/8)

澳门文学节走进校园系列讲座--席慕容和伊沙

作家简介

席慕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