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弘扬“孝”文化,传递孝德正能量

 指间飞歌 2014-10-27

弘扬“孝”文化,传递孝德正能量

2014年10月26日 16:36:42
来源:求是网     作者:高立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这是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藉。

    古人对孝有很多描述,如“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又如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二十四孝》:“鹿乳奉亲”、“亲尝汤药”、“怀橘遗亲”、“卧冰求鲤”等。从这些形式多样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古代对孝这一伦理观念是非常推崇的。

    “百善孝为先。”古今中外,都有孝敬父母的典范。德国伟大导师恩格斯的父亲去世后,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几个兄弟为了财产纠纷不断,当时正值他的母亲重病期间,为了让母亲安心养病,他主动把自己那份财产送给了兄弟们,平息了家庭纠纷。后来,人们从他的一封信中看到:“我可能会有成千上万的财产,但我永远不会有另一个母亲。”我国东汉末年便有“黄香孝亲”历史佳话。黄香生于贫苦家庭,闷热的夏天使人无法入睡,黄香每到睡前都会给他的父亲扇凉,一直至父亲睡着。近现代史上,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无比的高尚。当毛泽东得知母亲病危通知时,星夜上路、昼夜兼程,看到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宋庆龄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陈毅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父母有礼貌,理解父母心意,听取父母教诲,体贴父母辛劳,分担父母忧愁,关心父母健康,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

    现在很多青年人不会孝敬自己的父母,主要因为自己还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只能依靠父母,不想走出被父母照顾的“暖房”。那句“父亲给儿子东西时,儿子笑了;当儿子给父亲东西的时候,父亲哭了”。未成年人,在回家的时候道一声:“我回来了”,吃饭后帮父母一起洗洗碗、扫扫地,多陪父母聊聊家常、周末陪父母出去散散心,这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与精力。作为成年人,对父母尽孝道不能等待,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上做起。孝的表达不一定非要用金钱和物质,只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给父母一些关爱。经常给父母打个电话,有时间常回家看看,多陪父母聊聊天、谈谈心,为父母捶捶背、揉揉肩,让父母感觉到子女的爱无时不在。

    鲁迅先生说:“不孝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恶的人”。毕淑敏说,“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是无法重现的幸福,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敬父母不仅仅是让父母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重要的是更多地给父母带来心灵的安慰。现代社会,孝的形式和古代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孝的精神一脉相承。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

    孝敬父母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无私的回报。孝是对父母舐犊之情、养育之恩的无偿回报。“父母给予我们生命,也为我们付出巨大的心血。从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到踏上求学征程,到长大成人,到成家立业……人生中的每一步都凝聚着父母无私忘我不讲回报的奉献。”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赡养问题显得特别突出,我们的父母总有一天也将成为老年人。孝敬父母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体现,是社会人性美的充分展示。弘扬传统的“孝”文化,建设一个文明健康和谐进步的社会,正是构建美丽中国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社会正能量。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松北区委宣传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