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提醒】行者老师讲中医第40讲《伤寒脉法二十六59

 inr的收藏室 2014-10-27

行者老师讲中医第40讲《伤寒脉法二十六59-67》20120616讲





脉法五十九。“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此内热蓄积,而有痈脓也。”

“诸脉浮数”,浮数脉不尽发热,也有不发热的,但这里面说的“当发热”,指的发热这种。发热,“而洒淅恶寒”,这是典型营卫不和的现象。什么叫洒淅恶寒呢?就是有恶寒、汗出、怕风的这种感觉;如果是伤寒寒伤营,它重点强调啬啬恶寒,收引之象。“若有痛处”,痛则不通,营卫有所留止。营气干嘛的?营气是勃发的,只要一留止,营卫之气就会壅塞不通,营气郁遏发热,卫气郁遏,气不通则痛。“饮食如常”,这主要强调这个病是在外于经络部分,而没有内干于脏腑。

外感六淫,外感伤寒中风这些病,为什么会影响到饮食呢?首先讲三阴病,三阴病太阴为首,太阴病不能食,厥阴病饥而不欲食,少阴病饮食也会差一些。阳明病能食善饥,少阳症欲呕不欲食,这个都反应在饮食上有问题。但对于太阳病呢,太阳病伤寒,体痛、呕逆,营气不得开发以后木气上逆;桂枝汤证也有鼻鸣干呕,同样也是这个道理。这里讲的是若有痛处,饮食如常,就证明这个病机呢它是外感而不内陷,没有内扰这种现象,病位在表,偏于轻的这种。我上回讲的“若烦燥不能食”,这就是转属三阴,病机内陷的一种表现。

“此内热蓄积,而有痈脓也”,郁积久了以后,营卫之气郁而不发,然后就成脓外泄,这也是营卫开泄的一种方法。在临床上这种脉证,这种情况应该怎么用方呢?用什么方子?你们说一下。

同学:还是以泻心汤为主加一些风气的药。

行者:其他人的意见呢?还有其他看法吗?

同学:桂枝汤为主。

同学:桂枝茯苓丸。

行者:桂枝茯苓丸有桃仁,就走里了。

首先想到,在经发热,洒淅恶寒,这是营卫不和,热气有点内扰,所以用桂枝汤在理法上是可以的。但是这个病呢,“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此内热蓄积”,所谓内热,是经络之内,蓄积呢就相当于一个实证,相当于一个太阳病,营气需要开泄的话找不到出口,既没有往阳络走流鼻血,也没有宣散到全身,然后从太阳病而解,也没有内陷。什么时候加黄芪?有恶症才加黄芪。这个时候呢,刚开始就看他疼痛,有没有成脓,如果脓已成你就可以往外排了,加黄芪;如果还没有成脓,这个热处于无形状态,无形状态开始就要清解,如果有形了就要破结。成脓了就往外托,就是营卫气已经耗散,已经要托脓外出了。这几个部分其实跟外科治疗方法是一样的,但是主线呢咱们知道,要由阴出阳,寒凉药不要用太过,主线把握住治疗就行了。

古人说医者意也,疾病的往来进退、表里深浅是要去感受的,欲出欲入;然后用药呢,你的药方也是前后进退感受,用药的层次或在气或在血,在表在里,在阴在阳,这是一种感觉,用这种感觉把我们所学的各种理法方药串起来,这个感觉是最为关键的。有了这个感觉以后六经病就活起来了,它就不再是僵化的名词,整个全能一以贯之。感觉是什么?无非是一气之消长浮沉,这叫感受。不过也有不同的感受,我们看病的时候如果内心不能纯一,你感受出来的状态也会飘忽不定,同一个脉象,有时候前一刻跟后一刻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心态凝定纯一,然后就会有很强的自信心,如同亲临,就好像亲自看见摸见一样。

脉法六十。“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咱们先不看后面的“答曰”,咱们有些人在临床上也是有一段实践了,怎样来判别这个病愈或未愈,甚至再进一步判断一个人病或未病?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就是说你怎样揣测病人病或未病,愈或未愈的?

同学:看脉象。

行者:看脉象什么?你这个符合教科书里讲的:不大不小,不缓不急。(笑)你讲一下怎样理解的?

同学:看这个人的脉的趋势。比如说这个人左手脉沉而不起,经过治疗之后,下次摸脉,虽然脉弱但是也有起来的趋势和苗头了,这证明它在向愈的方向走。右路来讲,三阳之病不能敛降,然后经过治疗现在有了敛降的趋势,说明病情开始变好。

行者:你这是通过前后治疗来看的。咱们就看一个病,病人突然来了,你觉得有没有向愈的倾向,就当下来看。任何一个病人来了,不管重症轻症,你就要做出决择,这个病好还是不好,是向愈还是未愈,问题出在哪。比如病人问你,这病危险吗?病人一般关心这个,是吧?好或者不好。所谓好为阳,所谓不好为阴,向愈就代表着不同层面上它的一个笼统的描述,所谓就是由阴出阳,这个疾病从困局中走出来了。由阴出阳要的是什么?要的就是生机,要的是一种木气的开达、畅达。这时候我们何以来判断它?是凭着我们内心中感受到的声音。如果你内心教条,二十八脉,什么什么脉,然后前后,而你这个感觉慢慢不强调它的话,你在临证之中你想把握住愈或未愈这种感觉就不容易。心中柔和,然后肝木之气条达顺畅,外界这种感知没有丝毫滞涩,这个时候病人有一线生机你都能把握到,就非常不一样:这脉有希望,虽然症状很重。有的脉是什么?你摸就没有什么生机,金水收藏一派凋零之象。这在临床之中你就能判断一个病发展的趋势。有的你摸完脉以后你就知道,如果没有生机的话这个病还会继续加重,吃完药只能看一看;如果他生机恢复了这个势就在,即使不吃药身体也会慢慢恢复,只是恢复得比较慢,吃药完也就是恢复得快与慢。

同学:这个生机是病人心里内在的力量吗?

行者:是医家心中的。变化之妙存乎一心,你内心能感知到生机,你才能捕捉到。就跟你见过光,这病人心里有光没有你能感觉到。你要老生活在黑暗之中,你没见过光,就总是幻想,对吧?想像一个大夫每天心里阴暗压抑,给别人看病的时候要想感觉到病人的生机啊阳光的这种状态,不容易吧?他只能病人也压?,他才能非常确切地感知到。

“脉病欲知愈、未愈者”,脉病无外乎,第一个四维不调,升降出入,阴不得出阳,阳不得入阴,一但病了以后都会出现问题。但我们人是禀持着生生不已之气的,内在的阳气不管你春夏秋冬,不管你处在何种状态,都是禀持着生生不已之气,这叫少阳之气,这叫养生,这个是最关键的。如果有了这个,其他外在,就说有点阳气不得敛藏,阳气不归,这个也无大碍。但是阳气不归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升阳之力肯定不足,无以升,既然不能收了,奉生者少。不管它降不降,最后就看它本来脉是沉迟略弦硬,这个时候就看能软下来吗,能软能缓,中土的肝脾之力能不能缓和,阳气能不能升上来。这在临床之中是一种感觉,大家逐渐去考虑到。四维就是金木水火各安其位;然后就是一元盈缩,元阴元阳的问题,元阳一衰百病从生,所以你看,火神派刚开始的时候,任谁来了都是四逆汤加减。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是先天元阳不足,振奋一下先后天阳气,一个个都挺舒服的,很多问题都解决了。当然也有人吃不了的,我看过很多人,一吃完这下不得了了,也失眠了,然后大便秘结,怎么都出不来,也出现这种问题。这就是他元阳没有产生虚陷的表现,一元阳气还能振奋,表现的往往可能是阳气不收,肝木急,右路不得敛降的多一些。

“寸口关上尺中三部,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这句话呢,我们还是像前说的,只可意会,不能说左右浮沉三部都俱等,这个俱等的话不就是一潭死水吗?尺脉之象,寸脉之象,左部之脉,右部之脉,它形成了一个左升右降,循环往复之势。当其位则有其脉,每一部的脉,脉象都不一样,这个时候形成一个常人。但是呢,在这个常象里,有余不足,先天的禀赋,外而六经气血如潮,内而脏腑精血上奉,是什么支撑了这脉象起来,是什么把尺肤脉某一部撑起来?这需要脏腑的内在精血上奉,才能充盈起来。就像我们平常搭脉,六部脉象每一部有时候可能出现陷下不足,陷下呢,有时候不是脉陷下,而是部位陷下,你摸到这个部位皮下脂肪很薄,就一张皮,这在临床上摸见过吧?这就反映了这一部脏器的禀赋,这种病人不是先天不足,就是后天慢慢劳损,这应该叫劳证为主。损是阳气郁而不发,往下虚陷,尺部不会耗空;而劳证呢,是精气散而不收,如果很多长期熬夜的。要这种病人的话,你就知道这种病人底子不厚,要用药的话就得考虑时间,长期用药效果不佳。咱们用药以草木为主,草木是禀生发流动之性,无论什么草什么根,你得需要搬动精气,这种粮草不足的就不能打持久战,打打仗差不多你就让他休息休息。有些病人吃吃药,感觉到一定阶段就没效果了,老是不好不坏的,叫他别吃药了;不吃药,过一段时间来,好了。这是我在治病过程中经常遇见,就是这一部分精气不足的,稍微把气血调一调,叫他养一养,就容易恢复了。如果尺肤还比较足,脉沉弱弦细等等,那你有可医之兵啊,有内在瘀滞,流通不开的这些,你完全可以吃药时间长一些,温阳、发散,可以多用一些。

脉法六十一。“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半夜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半夜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半夜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半夜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

什么叫得?首先得考虑,这个病得的时候是什么状态。夜半得,是一阳初生,两阴交尽,一阳初生,这个时候阴气隆盛,这个时候得的病呢,往往是因为阳不足而得。“明日日中愈”呢,日中是阳气最开达的时候,也不是说那时候必然好,只是说那时候会减轻,在日中的时候,他起码得天时了,就是这么简单。你要这么讲,“半夜得病,明日日中愈”,那每个人得病不超过十二小时。时间呢,我们有时候往往得病的时候,考虑到一个天时、地理的问题,然后再配合上五运六气,年份,太过不及,它们是怎么样影响我们一个病,就是说,具体的状况呢?火运年,火运太过,有时候,从阴阳角度来讲,你待在寒冷潮湿的地方,这个时候呢,阳气是困束不得升,容易出现这个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得的病,你也要分病位的深浅;欲解呢,你就要把阳气困束的现象解开,你待在燥热的地方,不能说燥热,就是湿热,然后整个是阳气宣散流通状况下得的病,这时候阳气就不容易潜藏,因为整个人体的阳气处于偏浮的状态,这个时候,你看出病在阳,病在阳肯定阳不归;病在阴,阴寒内结,因为阳气都跑到外边了,里边阳不足。根据他得病的状况考虑治疗,然后判断是正虚为病还是邪实为病,有没有正虚,正虚为病,那就以扶正为主,由阴出阳为主;邪实为病,那就是去寒湿为主。治病必求其本,这里头又牵涉一个治疗的主治问题。无论怎么样,正虚则有邪,邪必实,但是,因为正虚而治的呢,只要扶正就行了;如果邪实旺盛的话,外又受寒湿,外又受风热啊这些壅滞的话,这时候还需要外在祛邪、开达。还是内经里所说的,“先其所因,伏其所主”。

脉法六十二。“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必欲解也,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睑内际黄者,此欲解也。”

这个还是按着传经来讲的。伤寒六七日,其实是一阳来复的时间,经尽当解之时。传经过程之中呢,一日太阳,为什么一日太阳啊?一日,病在第一日,病犯在表,最表一层,无论经络气血,外感是从最表一层应之,这个时候呢太阳经不开,紧跟着,不开了以后,三阳就随之而产生问题。病邪的传递呢也是由阳入阴,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至第七日,两阴交尽,一阳初升,这时候又还出于太阳。“手足三部脉俱至”,证明木气开达,阳回气暖,阳气有升达之势。“大烦而口噤不能言”,这都是代表了阳气欲发而不得发。为什么“口噤不能言”呢?厥阴乙木升达,肝木郁极而不能开,不能开就什么?言为心声啊,上焦心气不能开达,语言表达能力就差;相反,里面厥阴不升了,郁在中,产生了这种变化就是口噤、咬牙,外在就是握拳、寒颤,在内的就是所谓大寒。“其躁扰者,必欲解”,这几条讲的是阳气最后由阴出阳,一阳初升的现象。

第二个呢,“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睑内际黄者,此欲解也”。在临床上遇到过眼睛重的人吗?就是老睁不开眼睛,这是为什么?以后临证判断法,首先是阴阳,在阴阳大象上确定了以后,然后才是气血啊经络啊,然后判断。大象都把握不住,底下就不要谈。目重,就像咱们晚上没睡好,早上起来后眼睛睁不起来,两个眼皮感觉耷拉着,没精神,是吧?这时候是阳气还没真正开展,然后就被迫起来了,所以会产生这个现象;但是旁边有个什么事情一刺激的话,这肝木一下子就清醒,这时候是“大烦目重”。我在临床上遇见过一个病人就是这样,每天走路都是晕乎乎的,到哪里都是闭着眼睛。这跟郁冒是两回事,那个郁冒跟这个有点像,就是左不升右不降的郁冒,体现到不降这上面了;而这个目重呢,体现为以左不升为主。

“睑内际黄者”,这其实是黄疸吧,黄疸怎么来的?热郁在内而不得发,肝脾郁热。这个时候欲解呢,这得看病人具体的脉象。“脉和”,这一个和字不简单,你得看和弱,是有力还是无力,略微有力呢,你就可以考虑泄实,可以用茵陈蒿汤,你要是脉偏弱的话,考虑用茵陈五苓,从这个道路。“睑内际黄”,中焦湿热,湿热郁久不化,从肝木表达出来了。但是按照现在西医常识吧,你眼睑黄,皮肤肯定黄,是吧?这个病叫西医看,这个病虽然欲解了,咦,这是一个肝炎,只不过可能是轻症的肝炎。所谓重症是什么?重症的肝病是由阴不得出阳,问题比较大,整个肝木之气内迫,内迫脏腑,重症肝炎很快就死人了。他老是从阳化,从阳抗争的话,这个病人问题就大不到哪去;但肝木之气不能升达的话,它就会出现肝为贼脏,四处克伐,消耗就快。

脉法六十三。“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这个讲各种脉象欲解时的一些症状差别。“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伤寒一日太阳,二日转属阳明,三日少阳,阳明少阳之病,脉应该由浮转为大弦类属;此脉“浮数而微”,这里的微应该以缓弱来体会它,就是其势已微了。三阳病病的是什么?病不降。三阳病为什么发热呢?右路不降,它一降就好了。但它这里面没说不升,是因为左路不升才右路不降,但是病的表现是三阳不降。“脉浮数”,数者有急之象,脉流迫急,这个时候右路阳明少阳之气易于上逆,所以脉易现浮大;这时候缓而弱,现微,就是势弱了;然后“病人身凉和”,代表阳回了,阳气往进收。阳气往回收有几种架势:要么三阴病,那脉就沉弱了;没沉还是脉浮,这就证明病人这个趋向,内在的脉象必有和缓之势,而且根气初步慢慢具备具足了。以前的脉象浮,根气肯定弱。

“此为欲解也,解在夜半”,为什么解在夜半呢?

同学:一阳升达了。

行者:黄元御先生解释,他认为这个病在阴,阴不足,夜半的时候阴气慢慢隆盛,阳气俱收,这个我不认为那么考虑。夜半是一阳初升,你阴气再收,这一阳不能初升的话,左路不能升,这阳无地而容,没有地方容纳它,这虚火怎么收呢?夜半一阳能升起来的话,这边浮热之气马上全部就敛凝住了,这个是他要讲的。如果是阴分不足,9到11点,亥时,应该是阴气最为隆盛之时,就不讲夜半了,那个时候阴盛则安,阳盛则胜。但是呢,趺阳之气渐敛,敛之后阳气有以升,内在阳气足了以后才能升,这是两方面的。为什么一直以来这个病不愈,左路一阳不能初升?就是因为浮热不能敛,不能敛下面就无力而升。临床上有不少病人是这样的,阳明少阳之气不降,所以导致怕冷,整个病恢复不了,没有精神;几剂药少阳阳明之气一清泄,人马上精神回来了,这就是因为浮阳得敛,郁滞在外的精气回纳,一元又流通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是仲景讲述六经传变的一个宗旨所在。

“脉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脉浮而解者,脉象趋于阳,本来精气就盛于表,从汗解。“脉数而解者,必能食”,脉数呢肝气急,肝气急呢必犯脾胃,急数之脉犯的是阳明,他如果老是能食,这是从阳化;如果是不能食了,就从厥阴太阴之化,这就入阴了。所以这两者就是,它只要在阳,解期很快的,如果不是有形之结聚的话,就无形之气吧,几天就消散了。“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脉微而解,大家知道,在表的阳气就不足,阳气不足,整个束在外,外要开达的话,它都要经过一番斗争;不像在表的心气,心中之阳气,只要一开达就行了,然后烦躁郁闷之气就解了。脉微呢就是整个木火之力就不足,证明这病相对深一些,要向愈吧必先经过肝这一关,肝得要彻底郁发,所以先要蓄积力量,然后像后面黄元御先生解释的,“战汗而解”。

脉法六十四。“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这个又申明上一段“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这一段。脉浮而紧,按之反芤,内在营血之力不足,要欲解的话,这个时候必须内在营卫之气慢慢充实然后才能开达。紧象是什么?紧,弦之甚为紧,什么是弦之甚?弦本来是木气不张的,再甚就往寒水里跑,这叫弦甚。“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固当汗出而解”,这个病脉浮,病尚在表,病在表还需要表解;如果脉不浮呢,病入里要从里解。“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我觉这段是没啥解释的,都是大白话。

脉法六十五:“病有不战而汗出而解者,何也?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而汗出而解。”

这又是续上一段最后一句。战汗就相当于什么?木曰曲直,欲升不得升,欲发而不能发,然后是肝木变动之象、震动之象,从阳就变风了,巽卦,从阴就是震卦。

脉法六十六:“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其脉自微,此以曾经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

我们以前讲过,以前经过汗吐下亡血,经过这些,其脉自微,这样解的呢内在阳气不足,其后再得病的时候会重一些,还会容易犯,病势会缠绵些,因为内在阳气不足,要治疗的话还得由阴出阳升达一下。这段其实挺重要的,就是脉法第六十六。“其脉自微”,观其脉象,知犯何逆,是一元盈缩欲解,逆,逆在哪了?有一部脉当降不降,当升不升,它郁阻在那儿了,局部是有余;其脉自微的话,它无力有余,这个时候脉气又流行了。“此阴阳自和,必自愈”,就是这现象。六淫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外感,感应的是什么?感应的是我们内在六经之气的太过不及:风气扰动,肝木之气就容易旺,肺气就不容易敛降,营气内伐,卫气不得敛,这个时候容易动风,容易出现伤风。外面受寒呢,就感应少阴寒水之气过,然后太阳就不易开,少阴盛了太阳就不足,这两个是一体两面,所谓阴盛者阳必衰也。但是太阳之气过盛呢,阳盛者阴必虚,你老麻黄附子细辛汤吃着,那少阴之气足得了吗?全部都从阳开解了。但这还好,你要是临床上不用附子,光用麻黄汤,很快就不行了,在表的精血很快就耗空了,你没调动内在的,就是麻黄症中毒了;心经的精气,从阳化的精气很快就会出现衰竭之象;你要是加上附子,从阴精调动,整个贯通,这个消耗的时间长一些,然后治病的效果也会好,贯通太少两经。

“其脉自微“,知犯何逆以后你有很多种方法来治疗它,有顺治,有逆治,有治标的,有治本的,最终就是要把这股逆象平息了。你看现在小孩一感冒,有的打两天吊针好了,有的喝点姜汤发发汗也好了,人家吃点寒凉药,往下泻泻也好了。这个都不一样,但是根据他从解的方向性不一样,考虑到他以后内在可能积存的问题就不一样。你老由阴出阳,老汗解,以后阴气可能会不足;你一有病就是麻桂辛这套,老这套,阴精也会扰动;看病人有点寒,就非得穷追猛打。一有病老是猴枣散、肥儿丸,有病没病都吃点,就从阴化,小孩阳气升阳之气就不足,就容易被郁遏住。

所以说这一条“其脉自微”,大家可以考虑。临床上很多病,我们要的不是把病人治好,病人要的好就是你暂时把我的痛苦解决了。现代医学是这样,解除病痛为主。中医是知其从来,当知从何而去,你必须顺应其道,病人的感受绝对是其次的。不顺应这个道理,那你看病就没有方向性,你不知道往哪看了,就是见招拆招,不知道自己该治什么,机械性地用一些方子。这个就像高士宗以前讲的,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已经是百里之内的名医,小名医,就因为那个时候特别聪明,什么病用什么方,内感外伤,各科的方药已经非常熟。但等到跟张隐庵慢慢接触以后,发现自己不懂医,加上自己生了一场病,这个治疗啊,一出来这症用这药,出来那症用那药,结果治到最后,一点信心都没有,不知道该怎么治了,这才想到,哎呀,我给别人看也这样;然后尽弃前之所学,把以前的这个思维,用药模式、思路啊全给抛弃了,然后重新学习经典。这回去了以后,十里八村的大夫一看,这大夫太偏了,太偏执了,逮着人一般药以温热居多。他那时候没有接触火神派,但是他这个思路呢,还是把握着由阴出阳这个主线,这个是把握住了,因为古今的明眼人他们最终思路都是一样的。你不从由阴出阳这条道路,怎么样养生啊,怎么知道疾病的大方向?这个时候高士宗看病吧,虽然疗效呢可能比以前提高得不是很明显,但是心里清楚这个病的来往进退,这就足够了,这其实就规避了很多东西。以前那个看病呢,纯属运气,运气不好的呢,一个跟头接一个跟头;运气好了,你拿张方子他就来什么病人。


学医者初学阶段都是这样,就跟我以前上学时,哎呀,每天晚上就看伤寒论,看这个脉证,心慌的,反复研究,第二天看好几个全是心悸,晚上研究小柴胡汤证,第二天来的病人一看都长的小柴胡汤证。当然这里有个人的倾向,另外一方面也是同气相感,刚开始学医的时候,心态都比较纯正一些,感应力强一些。孙思邈说学医者有八年鸿运,所以开始呢还是稍微胆子大一些,这个胆子大呢是思维胆子大,思路一定要开阔,想透彻了再用。胆子大不是说下赌注,我运气好,我这么用试试。所谓在临床上有胆有识,光看得多没有胆也不行。胆识是什么?有识,就是说肝木之力旺,你接物,应物沟通的时候,你分析得比较细,你能感受到这个病情。有胆呢,你能把内心这些不安啊,这些疑惑啊,患得患失啊,全压住,清升浊降,这是我们一个人内心的状况。有胆有识,都看得非常明白。想得非常多,但就是不敢下手,害怕怎么怎么样,这是因为自身右路的浊气压不住。就像左关脉沉弱的人,往往是低调,然后右脉又有点弦,上逆,肯定是遇事就往坏处想,想别人怎么怎么样害他。内心不安,土气自相克伐,肝木本来升不出去以后就克伐脾土,有这样的身体他就会联想这样的事,两个是互相呼应的,如果是胖胖乎乎脾土比较足的,根本不会想那么多事。

脉法六十七:“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栗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差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

“脉浮而迟”,脉浮,在阳在表,迟,脉流羁迟,一个是急,一个是迟。急呢,肝木欲达不达之象。迟呢,有两种现象,一个是缓,常象;第二个迟呢,不足之象,木火之力奔发不足。浮呢,在表。“面热赤而战栗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病在表,阳气呢,是不足而有余,本来需要升到心肺,把心肺之气打开然后降下来,但是呢走一百步算达标,他只走到九十步,所以阳气都郁在高位,后力不足,所以产生了因虚而实这种现象,这个时候“面红赤而战栗”,这个战栗轻,可想而知,要是前面一个脉浮紧而芤,那个战栗完了效果不一定好,能不能汗出还两说。它有迟了,这是阴象,起码它内在阴精之象还不是太亏乏,它不会显示阴分不足这一面,所以这个时候你只需要把阳气给它温达开就行了,这个缺阳。前面那个脉浮紧而芤,内在精血不足的,你还得给他温养精血,精血不足的,那汗根本出不来,燥扰。“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又谈到六七日,这一谈六七日,大家知道,由阴出阳,这病肯定深了,是从里边,这个厥阴不得开达。“反发热者,差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差迟怎么解释的?

同学:迟的现象减轻了一些,就是没那么迟了。

行者:这没那么迟,后面还说“迟为无阳”。

同学:那还迟。

同学:黄元御的解释是“解期差迟”。

行者:本来就是浮而迟,阳已经在表了,这个时候欲解而不能解,行百里者半九十了,就等着一鼓作气,给点芪桂附,就出来了。但是呢,这时候出现“反发热”,“其身必痒”这种现象,身痒是什么?阳气欲开不得开,在营血之部位,然后呢,扰动了以后导致肺金不得收,所以身痒。这个郁气在肺在皮毛,在临床上要治疗的话,上焦得要稍微清清肺,左边还继续升达乙木。看看脉迟明显吗,如果脉迟明显的话,古人的方子就是芪附汤,肺气是因虚而不得抗,所以黄芪一用了以后肺气自然就敛降了。

同学:那脉浮身痒呢?

行者:就是脉浮身痒啊,脉浮而迟身痒,一定要把这个迟考虑在内,迟为元阳之气不足,无以外济,病在表,这时候呢,芪附汤。如果不是这种外感病人,我们考虑一般的状况,很多小孩,很多人是过敏性皮炎,一感冒就很容易发疹子什么的,很容易过敏。

同学:平时就容易身体痒,这是肝木升达不是太畅?

行者:是啊。平时就容易身体痒,平时肝木之气就容易克伐肺金。什么叫过敏?就是老处在紧张状态,容易激发,外在的气一扰动了,他就发作。总归是阳气不能充盛,达于肌表。在寸关部,尤其是右寸部可能会浮,左关部可能会浮,但尺部会是一个略有沉紧之相。你不要说搭几部脉都浮,到时候你再来一个芪附汤,那就不好说了。尺部脉一浮的话,就代表阳气根本升不上去,阳郁在下,而且已经开散,已经不收了,你像这种病的话,你里面必须得沉,你才往外开化。

同学:这个是右尺部吧?右尺部浮的话,阳气在上不降。

行者:就相当于我们吹个气球一样,你吹一气球,这尺部脉一浮,你一看,诶,底下有个地方已经鼓包了,不敢吹了,你再吹就破了。你就考虑考虑,把下面这个阳气要收一收,再往上升一升,别在底下憋着。要底下一沉紧,你看,这底下还有很多地方,还厚实着呢,你继续吹。现在很多临床上尿隐血,隐性肾炎,都是一样,肾气不足,容易向下盗泄,就是说内在肾精不足,肝木盗泄于下。这种病要治疗呢,必须清肝。肝气急,缓和下来以后,不论你是酸以泻之还是甘以缓之,缓和下来以后,肾气就容易封固了。你不能说你看着阳气不升,你非得往上升,它已经憋着,底下已经有点破了你还升,不是那回事。小便所谓的尿血,红细胞啊,这是营血下迫,是红色的,肝木往下,证明营血挺旺的,局部还是实,你得清泻营血。这要是漏蛋白的话那就好说了,蛋白是什么玩意?蛋白是淡黄色的,你得考虑他是不是脾肾之气不足,阳气根本升达不上去,所以温补脾肾。这完全是两种用药。你看临床上那些尿蛋白,蛋白多的,一般给蜂王浆吃,养精血的,蜂王浆也是淡黄色的,我觉得它就是一方面走脾肾,还有肺这条道路,以收为主,收而后发,然后再加上暖水燥土。在临床上很多人治疗肾炎用的方法各自不一,有很多以泻浊为主,泻浊吧治标治不了本,能把这个控制住,因为湿气既然瘀滞在下,水道不行,堵塞住了,你就得先疏通,疏通完了再温脾肾阳气,这是他的一个治疗思路。

同学:脉法六十二中“若脉和”,这个脉和怎么理解,病人会有怎样的脉象出来?

行者:首先它是从病六七日来,六七日的脉象是什么?由阴出阳,不能出现由阴出阳就四逆,手足厥逆,脉沉,沉而不出,就是这个病未解之时;欲解就是脉出来了。脉和呢,和主要讲的是缓和之象。缓和是指的什么和呢?指的肝气,肝气自和。脉和,脉为什么和?什么是脉象呢?它是我们一身元气的外应,过去古人讲:脉者气之头也,外在的一个感应,所以脉和讲的是内在的一个气和。气又是什么?就是我们的一元之气,有的一元之气偏于燥扰、亢奋、过急、过弦、过涩,或者怎么样,都是处于一种不平静的状态;而脉和呢,就是从一个角度反映出来一种平静的感觉。所以下面有“目重”,前面是黄,脾土盛,中土之气还足,所以脉缓和,雍滞在中焦了,而且偏于从阳化;从阴化的话就脉沉迟而缓,到时候是阴黄,就不好治。缓主要指什么?缓则有胃气,和呢,也是类似的感觉。对应的是什么?急,缓急。这边是急数之脉,这边是迟缓,缓和之脉。你看大家出去办事,和气生财,肯定脾气不能急躁,办事也不能多么快,起码情绪上得要慢慢来;事办得不一定慢,但是心态一定要缓和。所以古人说,医者意也,就是从感觉上去体会。还有什么问题?

同学:孩子子可以打坐吗?十岁。

行者:想坐就坐坐呗。

同学:有人说小孩是不漏之身。

行者:谁说小孩不漏之身?每天都在漏。过去的小孩傻点,还好一些,现在的小孩太聪明,爱恨交织太明显了。打坐只是一个方法,你教他一种休息的方式,以后他对这种方式比较熟悉的时候,就可以经常运用这种方式来回复状态,但是跟心性上,跟传统文化没有关系,心性上的东西还得另外指引。而且打坐随着功夫深一点,如果见地不够的话容易出问题,建议还是看书为主,打坐呢,偶尔坐坐就行。

说到不漏,为什么后世道家那么没落,因为后世道家全都搞到有形有相上了。以前的道家是非常高明的,它一半用的禅宗的见地,一半用的丹道的修持之法,两相结合。唐以后很多仙道中人,张紫阳等人都是大修行家,全都形神俱妙。至于后代,全都落于有形之精上,然后讲这个精怎么存,怎么不漏,搞了半天,见地上都不透脱,练出来境界上都是很低的,没办法说。有形之精想化都化不掉,见地不到没办法,即使出点境界,功夫都是比较粗重的。不漏,这漏讲的是渗漏,就像我们做事一样,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你有喜欢的你就漏掉不喜欢的,你看恨的这边你就忘了还有好的一边,这是漏。只要这边情绪一起,所立照性亡,不说遗漏,那就变成内心盲目了。在佛家里面,从六根方面上讲究,这么谈漏,这是他们的专业,我是按照我的角度来理解的。怎么样不漏?不想东西,一傻子,不漏了;不说话,不做事,也没啥后果,直接涅槃呗,直接死了算了。其实它没有这么简单。怎么样圆融地理解这个问题,这需要我们日常之中不断地观察身心,体会生活,慢慢得来。

修行是有步骤的,直心为道场这是第一步。首先呢,不说认知本心吧,你先对本心不是那么明了,你先对自己的性情稍微放开点,放纵一些,你得把它放开了,叫它跑出来,你别说伤人啊,办错事什么的,你不把它放开,你不知道它有什么后果;你放开以后,把它看清楚了,你再把它逮回来。你左路没有升达开,右路想降也降不回去,但前提是什么,前提守己啊,你中土要有力量,不能说这一放开就跟着跑了,这中土就不存,不能存意了。所以道家开始百日筑基,然后金丹成就,整个一路过程就是炼己,己是脾土,脾土是藏意的,意念要藏在里面。藏什么意?我们意用来干什么的?用来分别好坏,取舍爱恨。那你说真正修道的人就没有爱恨了吗?不是这样的,我喜欢这东西,这挺好的,那就是挺好的。第二个念头就不对了,第二次念头加上面,诶,我得攥着,舍不得放下,这个内心就产生执着障碍了。好就好嘛,这东西放这儿,每个东西都有好的一面,有的有可恨的一面,是不是?有当其位的,有不当其位的,这时候你只要知道就行了。意就是,诶,真可恨,然后念念不忘,把它形成一种内在的情绪,道家讲,“情动乎中,精摇乎内”,你内在的情绪一动,脾意一动,妄加分别,然后脾精就不能内守,脾精已经不足了。如果知道这种情绪呢,你知道,哎呀,不能想,然后你再去进行压制,精气就会内在郁阻不畅。很多人都是一副愁眉不展受欺负的样子,就是对自己的情绪把握不好,看不透,不敢动,不敢动呢也不敢收,活得还拘谨。这里面就是说每个人有不同的状况,说起来需要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我只能从我的状态稍微给大家作一个指引,大家看能否借鉴一下。

脾意是无分别的,无分别就是说无妄加分别,就像我们平常处事一样,就静静待着,我们给病人一搭脉那个状况,然后一听音乐调整好身心这个状况,这时候呢,我们是对所有外在的善恶、喜怒,都是能清晰感受到的,甚至我们是可以一起跟它共鸣的。入世就是这样,出世不是这样,出世那就清清静静,入世就是所谓儒家,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但这个词还是没有意义的,你达不到那个状态,光想,自己幻化出来一个中和的状态是没有的。怎么样中节呢?你得知道节才行啊,你得知道疾病的往来进出之道,你才能知道它是当升还是当降,还是当升不升,还是不能收了,大象你才判断出来。这个就牵涉到接人待物,进退之规。其实我们人的内心啊,接人待物,知所进退,已经很明了了,但是有时这个度把握得不是太仔细,因为没有把它挑明。有很多事情,我们内心,就像古人讲的,那是有良知的,是知道该怎么办不该怎么办;但是呢,要应事的时候要经过一些处理,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但这个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呢,后天上是要经过理论,经过思索得来的。里边那个良知,那个是先天的,是清晰的。就像我现在讲课一样,讲完课一合书本,我就觉得什么事没干,什么事也没说,就这样过去了,也不会计较讲得好了,讲得不好了。讲得好又能如何?讲得不好又能如何?就像老子所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就是说自己讲得好了,挺得意的,自己讲得不好,若失,好像失去了什么。真正失去了什么?失去了本心,得失之间你就产生了起落,内心就产生波澜,失去了内心的中和。这个叫妄做,自己妄自产生的这种感受。

有什么问题吗?大家聊一聊。要是我自己讲的话,讲讲也没词了。

在日常生活之中,刚开始修炼,必然有一番艰苦的过程,这个艰苦的过程在于你不习惯于每天回光返照,反省自心。省不是说今天干什么好,干什么不好,不是,你只要知一下就行了,知道你内心的状态,随时随刻知道就够了,这一知就够了。其实我们随时随刻都是知道的,但是呢,有时候是忘却了这一知,跟外面打成一片,感觉如火如荼的,好像刚才感觉到什么,也全不顾忌,这时候,内心的感觉就会逐渐失去。就像前几天有人问我,我觉得你得好好怎么怎么样,医学上怎样,思想上怎样,有所发展有目标。我说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很懒,也没有什么追求,你要说随缘处世吧,我感觉挺多余的,哪有缘啊,自己还编出个词,那是为了应酬说话才用的。逐渐呢,心里把这些妄缘慢慢都熄灭,时间久了以后是什么状态?己土内藏了以后,肝木就要升达,真知灼见这就出来了。不是说我要这样,我要解除病痛,我要把什么学好,我要怎么怎么样。我以前老是这样,上大学的时候,我一定要把道家学好,道家那个剑仙挺好,怎么练剑,怎样用意,那是怎么回事,钻研钻研。过一阵,身体一空,没劲。你一旦打坐,一旦站桩,到达一定状态,身心一空静,马上觉得这个目标很可笑,没什么意义,学什么学啊?医学有什么?马上就很淡了。但是你还是会好好该看书看书,就是就没这个动力。

如果工作学业不是很忙的话,我建议就不妨清净一些。慢慢就是说,外息,把这些妄缘慢慢都熄灭掉,内心安定下来。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求谓之大求,不要以为他无求了。无求的时候你恰恰知所进退,更能看出来该怎么进该怎么退,内心的感受才会丰富,然后才会知道自己最主要的人生该干什么,这个时候主次才会分明,自然而然就应乎天地、应乎人伦、应乎社会。这时候你自然而然会去干很多事情,你会知道生命之本,处世之本,这自然而然就出来了。你就有力量去做,因为你觉得这个很应该的,没有任何可以说疑惑的。这是需要我们做的。在这个过程之中呢会产生一些境界,一些状态,还有一些标志性的变化。心中清净下来,慢慢归于自心,然后呢,妄心不生了以后,自然而然阳气归于中土了,这颗真心,所谓的真意就容易萌发,那个时候,就是所谓的心开始出现明心的过程,然后性光发露,真正的大用起来了,也就是见性。三教圣人,古往今来所有这些圣贤之人没有什么差别的,都是这条道路,都是这一个人嘛,非得说只有释迦牟尼佛出来了,然后才能有人怎么怎么样,悟道成佛。他之前叫什么名字啊,是不是?外国人呢,西方人,基督教那些教派的,他们也有类似的经历,只不过是传授的方法方式不一样,针对不同的人群。

作为心性上的变化,身体上必然是会有明征的,而且就是说,真正修道的人,这个心态身体应该是最好的,这是自然而然的,只要你去做。但是有时候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病,但这个这里面牵扯多一点,社会上一些外缘啊,与生俱来的一些习气啊,内在的一些问题的爆发,它会产生一些所谓的病象。这个又不在这个讨论之内,这主要说是大象。所以说呢,很多出家人现出来一些病象,孱弱之象,还是应该说是有问题的。起码佛家讲的是圆满相,对吧。你比如看到他骨瘦如柴,不说骨瘦如柴,面色都不能显示出来光明圆满之象,证明他们内心这种见地是有问题的。这两个象是相呼应的,内心光明圆满了,外在的现象就不一样。

一步一步来吧,第一步还是我以前讲过的,就是不分别,持不分别的这种观,动静等持;然后有一定的火候以后,再从理论上继续剖明。我以前给大家讲过,就是说下半年有机会了,组织大家进行一项打坐啊,或者禅七啊,这些修炼。这要看大家的状态,状态到了,就有意义。状态不到的话,就只有一两个人,其他人都是跟着跑龙套来来回回,没啥意思。而且教学相长,是相互的,本来做这些事情我也会身心有益,大家共同创造一个气场,在这种清净、心静这个氛围之中,然后会对身心的一些陈习进行所谓的洗涤吧。我说了就要回去做,这个要做呢,就要持之以恒地做。观察内心,这个需要观照,观照之力开始微弱,不能持续,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就熟能生巧。

有的人老感觉紧张,不能放松,为什么呢?在乎的事情太多,就是对事情产生患得患失,是吧,平常人来说这是一种没自信,自心力差一些,然后呢,肝木就不易畅达。干不好就干不好啦,干不好是因为心中对自己塑造了一个形象,污点会重一些,所以呢怕沾上污点,所以紧张,不是说外在谁说啊怎么样──他想做得很好。那你就要想,我本来这上面就是初学者,什么都不是一个人,我能做就不错了。别把自己抬得太高,然后想完之后就会好一些。

又归到根本的话,要想学道,要想学,必须有一颗猛利之心,这颗心不能纯正猛利,很多障碍是难以破开的。本来就是所谓的,二目相断,以妄治妄,你心中的解脱之念不强的话,你就不能把以前那个妄习还有陈习,不能把它两厢消融掉。所以说你看很多,有的悟道的人特别散漫,控制这个习气就不行。有的悟道之人特别精进,还是一惊一乍。如果当时很圆融,这就是一个内心的见地和外在的操持,两厢都是要结合起来。

大家还有什么问题讲一讲?

同学:亥时背痒。

行者:亥时背痒的话,一般是虚弱之人,老年之人多一些。背为一身之阳,阳气不通,欲通不能通则痒。春夏痒的多一些,秋冬痒的少一些。这看人的这个,如果是秋冬痒的多一些,那证明阳气郁阻明显;春夏痒的多一点,那证明是虚证为主。你看很多老年人都背痒,挠挠痒吧,都是挠不到的地方痒,都是背心那块,是不是?够得着痒痒呢,还用痒痒挠干吗?都往往是背痒。背部呢,督脉,一身阳气之总统,阳气一弱了以后,太阳督脉整个就不容易贯通,就容易出现背痒。亥时是阴气最隆盛的时候,这时候背痒,考虑阳气虚阴气寒盛,你考虑是不是要温散一下阴寒,要温阳散寒。你要是早上痒呢,你要考虑是阳气虚,你要温养肝木,要升达,还要养血,要补充。晚上背痒呢你就考虑暖水燥土,散寒除湿,考虑这个。当然你亥时再反过头来去看,咱中国有时差呢,以北京那个地方亥时为准。你要是说新疆其他地方,差俩时区呢,有时候他那个时间就不准,差一两个时辰。

还是独守阴阳,无与众谋。独守阴阳呢,是我们内心要虚静。我们内心不虚静,我们内心就不能感知阴阳。阴阳是什么?阴阳是一元真气,一动一静的两面,一发一收的两种状态。我们内心如果不能沉静的话,思虑万千,怎么能把握阴阳的本质呢?连一气运行的状态都没有办法把握,那时候就会慌乱,无主,你内心都没有主,一大堆群龙无首。你要内心能够凝定下来,就会通过症状,通过脉象,通过病人面象感知到病人的一个大象,把思路理出来。所以说平常内心的功夫是非常主要的,心境达不到,生活状态心境,这个牵扯到你以后医学的成就。

现在很多名医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眼疾手快,思维敏捷,那个大夫层次就很低了,脑子里很多相应对应的方证,来来回回就这些,一看不对那就应该是那个。当然这也行啊,这就是说,他是一个非常熟练的一个瞎子,这条路不对,就那条,哎呀,我记得就这么几条路好像,是吧。有时候看一个症状,他就摸着一块石头就知道是那条路了,也有可能非常准非常神效,但是内心如果不明的话,很有问题,而且他这个医术会减退,会退失,慢慢地以前刚开始学医的那种感觉全部丧失,看病的时候计较些小名小利,然后残存的就是以前的逻辑记忆。这种人越老水平越差。中医很多人为什么老中医,老中医就是越老吧他感知越强,他虽然记忆力不行了,但他感知力强了,用方越来越简单,法越来越纯粹,这就是所谓的老中医。你看现在中医方子越来越大,到最后越来越乱,纯粹就是什么病用什么药。哎呀,今天又听说谁有什么好方法,谁有什么秘法,搞的都是这些。这心慢慢,内心那个苗芽都太弱。你心态那么小,能叫大医吗,顶多是小医。心态广大,这才叫大,这个大出于我们本心也大。像以前我们应付外在的事情,每天繁忙奔波之中,好恶无穷,欲望难以遏制,这样的话,本心就非常乱,那就是一个死人。所以过去很多人那就是行尸走肉,外界吹什么风,境风识浪,吹什么风跟什么走。哎呀,都考研了谁考研,都要考学历;大家都在吹,都要为人民服务,做贡献,付出。吹善风就跟着善缘走,吹恶风就跟孽缘走。

所以医学就是先开始是修身,然后呢对周围慢慢地观察,齐家,然后把医学渗透到其中。医学干啥,解除病痛,是吧?但是解除病痛为了干啥?混口饭吃?谋生这只是其中一法。解除病痛为了叫病人得到解脱自在,有的人病痛虽然解除了,身体更不自在了;本来都折腾不动了,你弄得精神点,变本加厉地去折腾,烦恼更大。所以说心病身病,孰者为先呢?你要去做什么呢?冥冥之中看,有些人当治,有些人不当治,有些人可治,有些人不可治。这就是需要我们逐步再体会。不能说都急功近利,那就是要治好,就是把这病怎么怎么样,这种就有违本心了。如果这样行医的话,这个医学慢慢又会越来越浮躁。套用以前说的,学佛为了干什么,自觉觉他,学精深了,目的是什么?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你看佛经说的就是很广大,很深入,很透彻。用在方方面面,绝对都是,很适当不为过。尤其这里说的庄严国土,一个人真正慢慢归于自心,自心的力量起来以后,就知道所谓庄严国土是什么感觉了。你走到哪儿都有气场,走到哪儿力量慢慢越来越雄浑,越来越大。别人呢,就像有些功夫高的人,别人一走近你立刻就清净了,以前烦恼的事想起起不来了,右路被你压住了;左路呢该升达,升达起来了,因为内心安定了。本来是太浮躁的状态,你这个脾土很厚实,一下就感应过去了。当然这就是说,轻清者灵,清者自虚,你跟病人之间没有障碍,能沟通,他就能感受得比较清晰。很多人呢就是练自己的,别人感受不到。境界不广大不行。

行,今天就大概讲到这儿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