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溶解》

 英才学生图书馆 2014-10-27

第二单元《溶解》

 

2-1.溶解的特征:1.物质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稳定的分散在水中。2.静止后不会自行沉淀。3.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2-1.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2-1.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一贴:滤纸紧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于漏斗边缘,滤液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玻璃棒,玻璃棒紧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2-2.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2-2.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轻轻摇晃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 充分搅拌高锰酸钾后: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2-3.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均匀透明稳定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但是食用油能溶解在洗涤剂里 。

2-4.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

2-4.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2-4.水除了能溶解固体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子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

2-5.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切碎、加热、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2-5 对比试验中,要设置相同条件不同条件。其中,不同条件只有一个。

2-6.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36克

2-6.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2-7.蒸发实验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湿抹布等

2-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2-7.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2-7.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2-7.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