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的故事--曲艺戏曲--赫舍里嘉嘉

 老北京的记忆 2014-10-27

 

京剧是北京文化的突出代表,是北京文化荟萃性和创新性的突出体现,为了展示京剧这一国粹,首博新馆仿照阳平会馆戏楼复原了一处戏楼,以展示馆藏京剧文物。

馆藏京剧文物展除以图片文字简要介绍了京剧发展形成的历史外,还展出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郝寿臣先生捐献的一批演出剧本、道具、服饰,这是展览最珍贵的部分。京剧爱好者和观众流连其间,仿佛还能看到这些艺术家动人的舞台风彩和韵味无穷的演唱。

戏楼的构想和设立,是新首博现代博物馆理念的突出体现之一。戏楼既是展示京剧文物的展厅,又是京剧爱好者和观众互动的上佳场所。这里既可以满足戏迷的耳目之娱,也可举办票友的登台表演或专业剧团的定期定时演出。

 

 

京韵大鼓

由河北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由当时的鼓书艺人刘宝全等改以北京语音声调吐字发音,创制新腔,形成了一直流传至今的京韵大鼓。崔子明创滑稽大鼓,成为京韵大鼓的支派。著名演员还有张小轩、白云鹏等。

刘宝全(1869-1942),字毅民,河北深县人,著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刘派京韵大鼓创始人。九岁随其父在天津学唱“怯大鼓”,后改习京剧,攻老生,后因故离开梨园界,改习大鼓。青年时期拜当时在京津一带颇有影响的“怯大鼓”艺人胡十为师,他潜心钻研艺术,根据个人的嗓音条件,吸收京剧、梆子等的唱法并加以创新,又将河北乡音改为京音,使“怯大鼓”演变为“京韵大鼓”。刘宝全的嗓音洪亮甜脆,高低兼备,吐字有力,表演洒脱。享有“鼓王”之誉,与谭鑫培、双厚坪并称“艺坛三绝”。

百本张

制作、售卖曲本和剧本抄本的书店。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四 大徽班进京,江浙、湖北、湖南、热河、东北等地的地方曲调同时流入北京,与京城传唱的岔曲、马头调等时尚小令一起风靡一时。随着学唱者增多,出现了一些专 门售卖戏文、曲词抄写本的书铺,其中最有名的是百本堂,自称百本张。店址在西直门内高井胡同,主人叫张二,名号不详。百本张唱本主要在北京隆福寺、护国寺 等庙会上设摊售卖。百本张出版的唱本除京、昆杂剧外,曲艺唱本有子弟书、单弦牌子曲、大鼓词、莲花落、马头调等曲种,版本多达几十种。百本张编有《百本张子弟书目录》,著录他售卖的子弟书共二百九十三种。北京图书馆藏书中,存有《钟馗嫁妹》、《得钞傲妻》、《千金全德》、《百花亭》、《逛护国寺》等。

 

 

最初流行于京津地区,融汇了口技、莲花落、把式(武术)、戏法儿、评书等艺术,运用“包袱儿”,组织笑料。表演方式分为单口、对口、群口。清末民初对相声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演员有马麻子、朱少文(艺名“穷不怕”)、李德钖(艺名“万人迷”)等。

太平歌词

旧时相声的演员都必须会唱太平歌词。相声艺人(朱少文)在天桥地场演出时为招揽观众,加演太平歌词,曲调由莲花落演变而成。演唱时把两片竹板夹在左手手心,运用手指、腕子击打、颤动,奏出轻重点和连环点,音色悦耳动听。曲目有单纯叙述评论的《十个字》、《劝人方》,有故事情节的《丑妞出阁》、《韩信算卦》以及文字游戏《饽饽阵》、《福、禄、寿、喜》等。太平歌词在地场上演出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边撒字边演唱。第二种是一个人独唱。第三种是两个人对口唱。

 

 

 

又称评词,一人表演,只说不唱,以醒木作道具渲染气氛,清初形成。以说书人口气叙述的,称为“表”;模拟书中人物言谈举止,称为“白”;评议书中人物行为、思想,称为“评”。表、白、评结合,声情并茂地演述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又名梅花调,20世纪初以来流传于京津两地。梅花大鼓脱胎于清末流传在北京北城一带的“清口大鼓”,多为一人演唱,也可二人对唱。演员自击鼓板,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琵琶以及扬琴等。

花四宝(1915-1941),著名梅花大鼓表演艺术家。花四宝出身贫苦,曾被人收作养女。她初向邱玉山(票友)学唱梅花大鼓,后拜在梅花大鼓的一代宗师、三弦名手卢成科门下。师徒合作改革旧曲,谱创新腔。新唱法充分发挥花四宝挺拔激越的嗓音条件,改变旧梅花调平板拖沓的唱法,加强吐字发音“喷、吐、顿、挫”的工夫,做到“喷口”如断金破玉,吐字如板上钉钉,行腔如流水行云,上板如珠走玉盘。她在唱腔上力求委婉悠扬、刚柔相济,形成了以“悲、媚、脆”为特点的卢派唱法,与苍劲优雅的金(万昌)派相辉并美。时有“梅花泰斗”、“誉满三津”的口碑。

 

一种民间节庆歌舞表演。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进香期间也常举行,在北京亦称“香会”,1949年后称“花会”。北京走会始于明代,盛于清代,主要表演形式有开路、秧歌、五虎棍、旱船、中幡、小车会、高跷、杠箱、狮子、十番、太平鼓等。

妙峰山走会

金顶妙峰山位于门头沟区妙峰山乡涧沟村北。著名的娘娘庙座落在群峰之巅。此庙创建于明末。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妙峰山开山半月。举行“朝顶”庙会期间,昼夜香客不断,香火之盛甲天下,香客有不少从天津、山东远道跋涉而来,主要还是来自城内和河北及城郊通县、良乡、顺义、南苑等地。各地香会组织前来云集,“男女奔趋,香会络绎,素称最胜”,谓之“赶会”。妙峰山的走会,总名曰“善会”,分文会、武会两种。文会,沿途为香客食宿服务,如施粥施茶的“施茶老会”、施盐的“献盐老会”、备办新席的“拜席老会”、备办大批纸灯笼及蜡烛的“燃灯老会”等;有的文会按手艺、行当组织,如棚匠、皮匠等;有的按地区组织,如海淀、南苑等。所需经费概由城里各大商号布施。“武会”是各种表演歌舞技艺组织,有“少林五虎棍”、“开叉”、“大鼓”、“秧歌”、“高跷”、“杠子”、“中幡”、“扛箱”、等类。从京城出发,来回途中,鼓镲齐奏,观者如堵。各式香会均以“朝顶”为荣。

 

 

又称莲花乐,初为僧侣募化所唱警世歌曲,宋代始流行民间。清乾隆以后,出现职业艺人,与另一种民间艺术“十不闲”合流,成为民俗花会形式之一的“天平会”。内容多为写景抒情和演述民间故事的俗曲。清末民初著名艺人有抓髻赵、奎星垣等。

 

 

北方昆曲简称“北昆”,是我国古老戏曲昆山腔的一个支派。1917年直隶高阳专演昆弋戏的荣庆社进京演出,在北京形成北派昆腔,1949年后称北方昆曲。1957年北方昆曲剧院在北京成立,首任院长韩世昌,著名演员有白云生、侯永奎、侯玉山、马祥麟、白玉珍、李淑君等。

北方昆曲的艺术特点

北 方昆曲的唱念基本用北京语音,但吐字、归韵仍然恪守昆曲的传统格律。此外,它长期与高腔合班,演员大多兼演昆腔、弋阳腔,因而在唱法上受高腔影响,具有高 亢、刚健、饱满、奔放的演唱风格。这与南方昆曲清柔、委婉的唱腔,形成鲜明的对比。北昆运用波音、滑音、擞音、颤音、气口等润腔手法及顿音、揉音、“肩膀”等演秦技巧,与南昆情趣各异。在剧目选择方面,北昆也与南昆擅演生旦戏不同,以历史袍带戏见长,并较多保存武戏剧目,如《夜巡》、《夜奔》、《闹昆阳》、《倒铜旗》、《出潼关》、《安天会》等。这些戏武工繁重,开打凶猛火爆,具有鲜明的北方特色。

北昆·苏白

昆曲于近代渐分为南昆与北昆。南昆以妩媚圆软著称,北昆以爽利劲拔见长。南昆以苏州人为正宗。北昆以河北高阳籍演员居多,如韩世昌、白云生、侯永奎等名角。北昆中的一些角色亦用苏州方言念白,即苏白。

昆乱不挡

“昆”指昆曲。“乱”指乱弹,即梆子、弋阳诸腔。前者为雅乐,后者为通俗。昆乱不挡意称雅俗技艺兼通的演员。旧时京剧演员多习昆曲,梅兰芳昆曲、梆子皆有所长。

 

 

 

产生于河北东部滦县、迁安、宝坻等地,20世纪初形成于唐山,习称蹦蹦戏、落子戏。又称平腔梆子戏,简称平戏。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正式使用“评剧”名称。评剧吸收了梆子、京剧的程式、唱腔。1955年中国评剧院在北京成立。

白玉霜(1907-1949),河北滦县人,原名李贵珍,又名李慧敏。幼年习京韵大鼓,后改学评剧花旦。曾先后在山东、东北、北京、天津等地演出。常演剧目有《珍珠衫》、《桃花庵》、《可怜的秋香》、《锯碗丁》等。1935年应邀到上海与京剧演员赵如泉合作,演出的《潘金莲》,受到南方观众的欢迎,被誉为“评剧皇后”。在文化界进步人士的帮助下,白玉霜陆续排演了《阎婆惜》、《玉堂春》、《西厢记》等剧,并在1936年后拍摄了影片《海棠红》。她的表演细腻深切,善于表现人物感情,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所创唱腔低回婉转,形成评剧“白派”表演艺术。

 

 

  

清代盛行的一种曲艺曲种,又称单弦牌子曲。因演唱者用八角鼓打节奏而得名。自乾隆末年盛行于满族旗籍子弟中间,多组织票房,编词演唱以自娱。八角鼓包括5种演唱形式:岔曲、群曲、拆唱八角鼓、单弦、双头人。

岔曲

一说岔曲为宫廷所制,为与民间区别,故名;一说为宝小岔所创,因名岔曲。清人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载:“文小槎者,外火器营人。曾从征西域及大、小金川,奏凯归途自制马上岔曲,即今八角鼓中所唱之单弦杂排子(牌子)及岔曲之祖也。”岔曲皆为单支,较难学唱。同治、光绪朝后岔曲品味呈显淡泊出世的倾向。

 

 

  

由数来宝演变而成,因用两块大竹板(大板儿)和五块小竹板(节子板儿)得名。大小竹板合称“七块板儿”。李润杰将评书和相声的手法融合到快板书中,丰富了数来宝原有的句式和板式。

竹板·节板

竹板由毛竹制作,适用于各种曲艺说唱的节拍伴奏,常由表演者自打自唱,起制造气氛和烘托情绪的作用。因伴奏的曲种不同,板的数量也有2块、5块和7块之分。竹板用毛竹制成,以选用不带竹节、无劈裂、无虫蛀的竹材为佳。竹板由两块长16-19厘米、宽7-8厘米、厚1厘米的瓦形竹板组成,上端用绳串连,下端可以自由开合。演奏竹板时,一手夹击发音,声音响亮、圆厚。由5块或7块小竹板组成节板,民间又叫“碎子”,上端用绳串连,板与板之间串夹两个铜钱或钢片,下端可自由开合。演奏节板时,一手夹击发音。此外还有一种由两根长约65厘米的竹片构成的简板,用左手夹击发音,常与渔鼓一起为“道情”伴奏。竹板和节板有时合用,有时单用,是快板、山东快板、天津快板、四川金钱板等曲艺形式的主要伴奏乐器。

 

 

 

原为八角鼓的一种演唱形式,以一人操三弦自弹自唱而得名。单弦曲牌众多,曲调丰富。有两种演出方式:自弹自唱;或一人站唱,以八角鼓击节拍,另一人操三弦伴奏(原称“双头人”)。著名演员有德寿山、全月如、荣剑尘、常澍田、谢芮芝等。

龙票

单弦初于清室八旗子弟中流行,在大内及显贵府第内清唱。皇帝发给“龙票”,奖以俸禄钱粮。因此习唱单弦的子弟“茶饭不忧,分文不取”,以清高相标榜。清末民初,八旗子弟生活日渐艰难,始有于堂会表演破例收钱者。

车王府曲本

清代北京蒙古车布登札布王府收藏的曲艺、戏曲唱词刻本和手抄本的总称。民国后大量曲本由王府散出,民国十四年(1925)部分曲本为北京孔德学校购得,其中手抄本的曲艺和戏曲唱本一千四百余种,二千一百册,经顾颉刚整理编成分类目录,总名为“蒙古车王府曲本”。

曲本分为曲艺和戏曲两大部分。其中曲艺部分,包括子弟书、鼓词和杂曲三类。子弟书二百九十七种,鼓词三十九种,杂曲五百三十三种(篇)。杂曲中最多的是马头调,其次是岔曲、牌子曲和赶板。此外有快书、莲花落、湖广调、南园调、一枚针、鲜花调、济南调、代福建调、边关调、乐亭调、琴腔、天津调、叹十声、焰口、西江月、十二月、太平年等。

曲本大多是明清两代的作品,尤以清道光至光绪间作品为多。多数曲本不著录作者姓名,且从未刊刻。大部分曲本内容和现在的通行本不同,有的已经失传。车王府曲本留存了大量反映旧时北京社会情况的唱词,保存了重要的社会生活史料。

 

北京曲剧是唯一真正发源和形成于北京的戏曲曲种。由八角鼓发展而来。1952年经老舍提议改称现名。在向舞台表演艺术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戏曲、话剧的表演形式。50年代成立北京曲剧团,创作、改编了《杨乃武与小白菜》,并摄制成电影。老北京的故事—曲艺戏曲

老北京的故事—曲艺戏曲

老北京的故事—曲艺戏曲

老北京的故事—曲艺戏曲

老北京的故事—曲艺戏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