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失良师益友

 疁城小川 2020-06-24

白凤鸣 侯宝林 高元钧

梅兰芳同志逝世的噩耗传来,曲艺界写作者放下了笔,练唱者停止了板、弦。每个人都不自觉地静默了好久,表示了内心的悲痛。

戏曲和曲艺艺人,在旧社会都是受统治阶级瞧不起和压迫的人。社会地位使他们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戏曲和曲艺前辈艺人都是互相学习,互相慰借,有很多休戚与共,患难相扶持旧事。解放以后,两种艺术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曲方针指引之下共同前进。两种艺术是兄弟姐妹艺术,两种艺术的演员更是兄弟姐妹的关系。今天突然听到像梅兰芳同志这样戏曲大师的殒落,怎能不震惊,怎能不悲痛!这是中国文艺界的重大损失。曲艺界也损失了良师益友。

我们不仅在艺术和道德品质方面,以梅兰芳同志作为表率向他学习;在工作和生活方面,也受到了他的熏陶。我们深刻地感觉到梅兰芳同志虽然对戏曲艺术有划时代的成就,但是他始终是学习不辍,诲人不倦的。他非常谦虚,又非常实在。他有所不知,不耻下问;别人向他请教,他也不吝珠玉。所以,我们纵然不是经常和他在一起,但得到他一言的指教,就觉得受益非浅。宝林拿梅兰芳同志的《舞台生活四十年》作为艺术修养的课本,是案头不可一日无的一本书。在工作中我们和梅兰芳同志一起时也学习了很多的东西。1958年慰问福建前线解放军,元钧遇到了梅兰芳同志,深深地为兰芳同志的工作作风所感动。前线演出的条件是不能和剧院相比,有时是野外和露天,无论什么环境,兰芳同志都是郑重其事,一丝不苟地进行演出工作。演完谢幕之后,解放军同志离场,兰芳同志带着戏装送他们,解放军同志一再辞谢,他还是坚送,有时送的很远。男扮女装的演员是不轻易露本相的,为了慰问人民的子弟兵,兰芳同志就不顾这些了。到了炮兵阵地上慰问,有的战士没看过兰芳同志的演出,兰芳同志表示愿意清唱一段让他们听听,可是没有胡琴和琴师,兰芳同志要战士们拿出自己娱乐活动的胡琴来,由一位能拉两段京剧的战士拉着,自己循声而唱。这把胡琴和伴奏的战士在前线都成了传说的故事,所起的鼓舞作用,可想而知了。兰芳同志没有一点大艺术家的架子。当时慰问团中京韵大鼓演员刘淑贞歌唱的嗓子比较窄,兰芳同志听到了,对她讲解如何调养嗓子才能使声音宏亮起来。这位青年演员受到教益以后,感动得表示立志进步。我们三人中凤鸣和兰芳同志有四十年的交谊,生活上接触也最多,兰芳同志尽到了良师益友的责任;他说凤鸣学刘宝全初期阶段是“形似”而不是“神似”,要他更进一步。他让王少卿弹三弦,杨宝忠拉四胡,要凤鸣唱一段京韵大鼓,听后表示了意见。京韵大鼓的《击鼓骂曹》的演出,鼓打不好,是减色的,兰芳同志动员杨宝忠教凤鸣打鼓。凤鸣至今拿起鼓箭来的时候,每次都想起兰芳同志和杨宝忠先生的指教。

梅兰芳同志在曲艺界不仅有私淑,亲授的弟子,对整个曲艺工作也是非常关心的。每次见面,首先问曲艺工作的发展和曲艺艺术的进步。最近我们从西河大鼓的传统节目中发现了一段《汾河湾》内容和京剧有很大的不同。没有射子、疑妻这些情节,换上了马碰水罐,菜落井底的这类农村生活,这是别开生面的。我们读到不久以前兰芳同志把数十年常演的《汾河湾》又加工演出并在报日人民上谈了他的心得。我们想把西河大鼓的《汾河湾》送给他鉴定:哪些内容是吸取了京剧和河北梆子的,哪些内容是创造的,并请他予以艺术的估价。因兰芳同志病了没有送去。现在西河大鼓《汾河湾》在《曲艺》上发表了,可是永远送不到兰芳同志面前,永远得不到兰芳同志的指教。在我们说这是不可补偿的憾事。我们为了纪念梅兰芳同志,唯有学习他毕生为戏曲艺术努力的精神,继续努力提高曲艺艺术,向戏曲学习和戏曲合作,共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