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瘫的针灸治疗

 wxhqyfpy 2014-10-27

什么是脑瘫

脑瘫,即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是指从出生前到出生后短时期内,脑发育阶段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及发育缺陷。它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其它并发障碍如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等。国际上统计脑瘫的发病率为1‰-5‰,国内流行病学调查在1.8‰-4‰之间,是继脊髓灰质炎被控制后最常见的儿童致残性疾病。

 

脑瘫有何主要临床表现 

其中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姿势异常

其它伴随障碍有:

合并语言障碍:约为66.40 %;

合并智力低下:约62.97%;

合并癫痫:16.97%;

合并听力障碍:11.30%伴有;

合并视力障碍:约5.82%(这可能与大多数患儿未作电生理检测,仅根据听行为或视觉行为异常而判断有关,有些患儿经一定检测方能发现其实际存在的视听障碍)。

为何要选择针灸治疗脑瘫?

对于脑瘫的治疗,国外主要依靠功能训练。而我国上至三甲医院、国家级研究所及重点高等院校,下至乡镇级医院甚至卫生所则配合针灸治疗,可明显提高脑瘫的疗效。针灸疗法治疗脑瘫在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临床观察中也得到了肯定。如美国Arizona州立大学的Duncan,B等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了针刺治疗脑瘫可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患儿睡眠质量,德国的Stockert,K回顾了有关文献后认为针刺结合Vojta疗法有望提高脑瘫治疗效果。我国相关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提高脑瘫患儿的改善其听觉与视觉能力,从而提高其智力。这些都表明针灸对于治疗脑瘫有肯定的疗效。

目前,医学界普遍认识到,对脑性瘫痪的治疗,任何强调“单一疗法、短期突击”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因此,专家们都建议把多种疗法真正有效地结合起来,尤其是配合针灸疗法,可达到“1+1>2”的效果。因此,针刺疗法与功能训练有机结合也是目前是最有效的脑瘫治疗方案。

在靳氏头针益智四项留针的过程中,便可以进行运动训练,我们的实践已初步证明,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但各种功能训练方法和针刺疗法在运用中都非常强调经验。所以,针灸治疗脑瘫必须找有着两方面经验的脑瘫康复医生。

如何用针灸治疗脑瘫?

目前,在国内影响最大、疗效最好的脑瘫针灸疗法,便是靳三针疗法。

靳三针主要以头部穴位(益智四项)为主,配合四肢远端穴位,结合功能训练,疗效可靠。具体针灸方法如下:

1、          主穴:益智四项:即四神针、脑三针、智三针、颞三针。

2、          加减:

语言障碍加刺舌三针。

听觉障碍加耳三针

视觉障碍加眼三针可阳白、太阳等。

伴癫痫加刺痫三针。

睡眠障碍加手智针。

当然,对于小儿的针刺手法及针具的选择更为重要,因此,脑瘫的针灸治疗,必须由技术娴熟的针灸专家进行。

 

 

 

 

 

附:脑瘫是如何产生的?

在众多因素中,新生儿窒息(包括宫内窒息) 、早产(/ 或低出生体重) 和核黄疸是脑瘫的三大主要原因。

一般认为发达国家脑瘫的病因多以产前为主, 而发展中国家以产时和产后病因多见。在我国, 围产期窒息高居首位占30. 7 %~47%。

 

具体来说,脑瘫的病因是多因性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孕前因素:家族中有脑瘫、智力低下患者;母亲分娩过有运动障碍的婴儿;父母近亲结婚;母亲智力低下;家庭中有死胎、死产史、早产史等。

 

(2)产前因素:孕妇年龄、产次、孕次;严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风疹病毒感染;RH或ABO血型不合;羊水过多;宫内发育迟缓;妊娠后期阴道出血;非子痫性惊厥;孕期母亲滥用药物等;

 

(3)产时因素:胎儿窘迫;羊水粪染;产程停滞;产钳助产;臀先露;过期妊娠;胎盘早剥;多胎妊娠;4000g以上巨大胎儿等。

 

(4)产后因素:低出生体重;生后窒息;吸入性肺炎;脑膜炎;血清胆红素大于272μ摩尔/L;癫痫;吸吮无力;喂养困难;新生儿黄疸迁延不退;新生儿脑病等。

除了上述生物学因素外,还有一些社会经济因素,如社会经济条件差所致父母营养不良,母亲年龄小,父母滥用毒品、药品,家庭暴力等。

 

预防脑瘫,关键在于去除可引起脑瘫的高危因素。如果产科医生与儿科医生掌握这些因素,注意围产期保健,仔细询问病史及追踪观察,不仅可以预防脑瘫发生,而且是早期诊断脑瘫的重要依据。但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脑瘫的病因仍不明确。

 

国际上统计脑瘫的发病率为1‰-5‰,国内流行病学调查在1.8‰-4‰之间,占小儿神经与遗传咨询门诊人数的首位。近20年来,产科和围产保健技术发展迅速,人们曾乐观地预测脑瘫将明显减少,然而这种趋势并未到来。这是因为,20 世纪80 年代以后, 正常出生体重儿脑瘫患病率比较稳定,而高危儿存活率提高增加了脑瘫的患病危险性,尤其低出生体重儿脑瘫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在脑瘫各种类型中,痉挛型脑瘫最多见,占53.56%;以下依次为肌张力低下型(13.39%)、共济失调型(10.00%)、手足徐动型(4.63%)、震颤型(0.85%)、强直型(0.55%)、混合型 (12.44%)、分类不详(4.58%).

脑瘫常合并有其他神经精神障碍,如语言障碍、智力低下、癫痫、听力障碍、视力障碍。这种在脑瘫患者中并发癫痫、认知和感觉障碍的现象,揭示脑瘫和这些神经精神障碍有相同或相关的起因。

 

脑瘫伴发疾病的合并种类越多,其残疾情况就越严重,对患儿的生存质量影响就越大。脑瘫伴发疾病如此大的比例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因此我们对脑瘫患儿进行治疗过程中不但要纠正其运动障碍,同时应就其不同类型脑瘫易产生的伴发疾病及早检查并进行干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