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露地栽培蘑菇

 老刻刀 2014-10-28

怎样露地栽培蘑菇

蘑菇露地栽培工序简化,用工减少,产量较高,省工省本效益好,是-种值得推广的栽培新方法。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 l 
)畦床制作
    
选地势高、排水条件好、水源近、病虫杂菌少的早稻田。月下旬作畦,畦床南北向,床面宽100 厘米,中间筑15 厘米宽土埂形成两条畦面,长度在20 米以内,畦床四周筑小埂,宽、高各10 厘米,但小埂不能敲实,床土必须松、碎,以利于菌丝萌发生长出菇。
    ( 2 
)培养料发酵

选择排水良好、近水源、靠近种菇田、地势平坦的场地作堆料场,每亩准备稻草1万公斤、过磷酸钙200公斤、石灰250公斤、尿素150公斤、石膏200公斤、碳铵50公斤。另每亩备草1100公斤,编成厚5厘米的草帘。将稻草摊于地面,厚度1米,均匀喷水,以手捏出水但不成线为准,放置3天。然后铺一层宽1.5米、厚20厘米草(长度不限),撒一层尿素和碳铵,重复操作,直至堆高1.5米,堆顶弧形,盖上草帘防日晒,下雨时盖薄膜防雨,雨住及时揭膜。当堆料温度升至75℃并开始下降时,采取内翻外,上翻下的办法翻堆,重复4次,拆堆前1天喷0.4%敌敌畏液杀虫,过程总计25天。其中一翻时加入过磷酸钙和一半石膏粉,并调节水分;二翻时加入石膏粉,并调节水分;三翻时加入石灰粉,调节pH值为7;四翻时喷0.5%甲醛液,调节水分。堆料发酵好的标准是呈咖啡色、有发酵香味、无氨味、有弹性、一拉即断、手捏有水浸出但不下滴。
    
地栽蘑菇培养料比室内栽培的稍生些,水分比室内栽培稍干-些,含水量55 % - 58 %,即手捏紧培养料时,手缝里有点湿为准千万不能有滴水现象。
    ( 3 
)菇床消毒
    
做好菇床后,当培养料堆制发酵已达到基本腐熟标准时,就可进床。在进床前,首先要对菇床及其四周进行-次病虫害防治和消毒,先用0 . 5 %敌敌畏、015 %多菌灵液喷洒消毒,然后再用石灰粉撒-遍。这样做不仅可杀灭害虫和杂菌,还能调节土壤pH 值保持蘑菇生长所需要的适宜酸碱度。

下料前1天,每亩用害虫净3公斤杀灭地下害虫,施50公斤石灰消毒厢面。将起沟时的土过23厘米和0.5厘米的铁筛,按每平方米粗土25公斤、细土15公斤准备,按土重的1%2%加入石灰杀死线虫,调pH值为7.5,盖膜待用。
    ( 4 
)上床播种
    
地栽蘑菇培养料进床速度要快,每床用量均匀,厚度为10 -15 厘米,铺成龟背形,把培养料中的长草料放在床底部或中间粪及短草放在上部,然后开始下种,并以撒播为好。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将发酵好的堆料趁热进厢,抖松铺平,厚20厘米。当料温下降到28℃时播种,先用0.1%高锰酸钾液消毒器具和手,每平方米撒播1.5瓶菌种,耙平后用木板轻拍料面,让菌种与培养料充分接触,及时盖上薄膜,再覆盖上草帘。播种3天后,菌种大部分萌发时,将农膜换到草帘之上。若温度太高,应在夜间掀膜通风,随着菌丝逐步长人培养料,逐步加大通风量。尽量保持料面干燥,抑制杂菌萌发。
    ( 5 
)发菌期管理
    
当菌种播下后,如果床格过于干燥,可以在床格四周小土埂上浇石灰清水,但不能浇在已播下菌种的培养料上。随后迅速盖上黑膜,并在黑膜上覆盖稻草帘,防止阳光暴晒,烧伤菌丝而影响发菌。下种天后,绒毛状菌丝普遍萌发,10 天后,蘑菇菌丝必须向料内生长伸展,如菌丝伸展缓慢,就需采取措施:-是在无风无雨夜间掀开薄膜,大通风促进发菌;二是用竹片撬挑培养料,每隔10 厘米挑动-下,以改善通气状况,这是加快发菌最好的办法。经过10 - 12 天的发菌管理,菌丝-般都能长到培养基-半以上,即可覆土。其方法和室内床式栽培覆土相同。因室外易干,土层可稍厚些,但千万不能等菌丝发到底再覆土,否则反底菇、地雷菇大量生长,严重影响质量。

播种7天后或当菌丝长满培养料并深入料内一半时盖土,菌丝长得快早盖,长得慢迟盖。先盖粗土,覆满料面,然后洒水至捏得扁、无白心、不粘手,不要让水进入培养料。1周后盖干细土,盖完后洒水,使粗土、细土水分一致,盖土厚度为46厘米。盖土后,天晴只盖草帘,下雨及时覆膜,一定不能让雨水浸入菇床。
    ( 6 
)出菇管理
    
覆土后,有菌蕾出现时,就要喷出菇水。为了使菇床四周小土埂上都得到出菇机会,就必须在床格周围每边浇上清水。当温度在20 摄氏度以上时,要停止喷水,防止小菇因高温而死亡。幼菇长到黄豆粒大小时,加大喷水量,每天1 -2 次,菇床表土水分不足,或菇长势好,密度大,而又恰遇下小雨时,也可以掀开薄膜,增加湿度和改善通气。

1)冬前管理。菌丝大面积长人土层一半时,要保持土层湿润。菌丝长至土层4/5时,猛喷结菇水,使土层表面发亮并渗入土层1/5。菇蕾米粒大小时,喷水使土层表面发亮但水不下渗,510分钟后盖上草帘。日常管理是晴天多喷,阴天少喷,菇多多喷,菇少少喷,换潮不喷。喷头向上呈45度喷水,切忌直喷菇蕾,温度高时下午喷,温度低时中午喷。喷水时揭开草帘,土面稍干后盖帘。温度高时,只盖帘不覆膜,无风傍晚可揭帘通气,气温下降及时覆膜保温。
     
2)冬季管理。气温降至5℃,菌丝停止生长,进人冬季管理阶段。要盖好农膜、草帘并用土块压实,晴天中午隔天通风,切忌长期不透气。越冬保持土层不发白,菌丝不干瘪。床面菌丝发育好的干过冬,不喷水,菌丝发育差的要在每周中午喷1次水。2月底前,刮开细土,松动粗土透气,去掉老根和发黄菌丝,补上新土,每亩用0.1%0.2%尿素溶液补充水分和营养。
    
3)春季管理。3月上旬气温回升时,喷0.1%0.2%尿素液使土层松软,菌丝生长较差时适当推迟。春季不能过干或过湿,白天少通风,晚上多通风。
    ( 7 
)病虫害防治
    
地栽蘑菇虫害以野蛞蝓较多,尤其在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情况下为害较为严重。防治方法:-是出菇时喷0 . 5 %盐水效果较好;二是用手捕捉,并在菇床四周撒上石灰,可减少危害。

若不重茬,病害一般较少,注意管理,基本可避免生理性病害。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确需施药的,螨类用阿维克螨灵,蜗牛用石灰粉,地蛆用乐果防治。

8)采收

播种40天后开始采收,一般在早晨或下午5点后进行,菇盖直径24厘米为适宜标准。采摘丛菇时,用小刀分别切下,切口平整不带泥根。每采一潮菇后要清理床面,挖掉老根,补上新土,使厢面保持平整、干净。同时,喷1%石灰水调节pH值为77.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