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南赋

 溪枫典藏图书馆 2014-10-28

刘作鹏

商山之南,丹水两岸,秦之东门,豫之西畔,地接三省,界邻八县,北通陇晋,南达苏赣。背秦岭而牵伏牛,枕三门而蹬十堰。秦楚争锋,诈怀王于武关;刘邦屯兵,先项羽以取长安。商於古道,交通咽喉,放臣之悲路,迁官之乐途。丹江航线,普峪古渡,朝廷之动脉,商贾之财路。西南铁道,沪陕高速,联省会而通首都,出沿海以至五洲。

商南地灵,代有胜迹。丹朱封国,鄀国旧邦,武关故道,楚都丹阳。双峰顶甪里穴居,节操远扬;汉阳城十里长街,繁华气象。曹营当时练兵场,至今犹闻喊杀声。太素慕名建馆,唐廷屡征不往。两汉豪门显贵!,荣华过后陪葬。阳城更名避贤邮@,元稹首倡;乐天和诗感刚直,大书楣上#。驿名成诗话,故事久传唱。杜牧赞青云,天府植农桑$。义山商於赋新路%,韩愈层峰叹女殇^。赵光胤失马捉马再档马&,玉皇庙磨上磨中又磨下*。闯王李自成,东下富水关,扎营祖师庙,练兵金钟山。九里十三寨(,烽火报来犯。屯兵筑石城),攻守策万全。大岭道观_,宋末始建,万历修葺,康熙完缮。《商州志》之碑序:山中之福地,道教之洞天;左宗棠撰联赞:轮蹄通豫景,淅水达秦关。普峪河街,船帮码头+,逆流而上龙驹寨,顺流而下老河口。船来帆往,外销生漆木耳;舟楫辐辏,进购土布洋油。王家庄园1,明清所建,乡绅豪宅,文化遗产。雕梁绣户,翘角飞檐,庭院回廊,流水花园。南得生龙之瑞气,北接富水之财源。

民主革命,邑人献身,为国为民,在所不顾。鄂豫陕,根据地。苏维埃,新政府。豫陕边区闹革命,刘家花屋决胜负2。土地烈焰燃平川,红色火种点山谷。碾子坪村,红军整训,组建鄂豫陕特委,成立七十四师3。避实击虚,分散西进。沿途发动群众,运动歼灭敌人。巩固根据地,牵制“中央军”。毛泽东电令中原突围,李先念率部进驻商山。白鲁础召开中原局会议,汪世才指挥前坡岭激战4。牺牲将士四百余,粉碎敌军围歼谋。吸引华北华东之敌军,策应刘邓挺进大别山。拖住顽敌胡宗南,捍卫圣地保延安。

天赋形胜,山原秀美,江河纵横。旅游之胜地,疗养之佳境。金丝峡曲径幽谷,石燕寨袍栎百龄,白龙青龙黑龙峡,莲花天心水帘洞。山藏真武5,地接灵气。拂尘翡翠,瀑布成群。三洞天凿,设仙宫于胜境;三瀑如练,垂清流而成景。马刨泉6,清澈见底。玉皇顶,直插云霄。蟒岭山,直逼苍穹。龙王山7,高耸三界。山山飞瀑,岭岭泉清。花香袭人,空谷鸟鸣。云雾缭绕,佳木葱茏。丹江水深,往来摆渡。上承四河交汇,下接莲花水库。水流湍急,两岸耸峙,湾多潭深,漂流之胜境,垂钓之佳处。新开岭,大石岭,树密而藏兽;蟒岭山,云彩山,泉多而清凉。游客塞栈道,景区争留影。

 明清移民8,择地而居。以农为本,多种经营。江左风俗,世代承继。民风淳朴,处事仗义。包容他人,严于律己。待客倾其所有,家居缩食节衣。宴分禄寿婚,拳划六九七。口音多为南蛮,声调因地而异。称祖为爹,称他为渠。

经济发展,县城扩大,高楼林立,街道绿化。大道南迎宾而北环城,东长新西世纪。县河穿城而过,花园沿河而建。文化广场,城市品牌。市民休闲之场所,文化演出之舞台。嘉木成林,人流如潮。威风锣鼓,年年月月;彩扇歌舞,朝朝暮暮。

 

【注释】

①武关:地名,位于丹凤县和商南县交界处。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占领商於后,即在秦楚交界地方修筑关口,史称“武关”。古代有城墙和驿站,城墙已毁坏,仅剩数米土桩。前299年,楚怀王被秦昭王诱至武关并拘捕,最终客死于秦。

②刘邦屯兵:前208年,刘邦循武关道西进关中。出发前,曾与诸侯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据地方史载,刘邦途径商南富水镇曾屯兵休整。

③普峪古渡:普峪河和丹江汇流处,位于商南县过风楼东一公里丹江拐弯处。明清时期,设有装卸码头,是商南县上至龙驹寨下到老河口的主要货运通道,码头附近建有禹王庙和湖广会馆。

④丹朱:相传为帝尧之子。尧有十子,丹朱为嫡长子,出生时全身彤红,故名“朱”。朱封于丹渊(丹江流域),故又称为“丹朱”。《尚书》遗篇(《太平御览》卷63):“尧子不肖,舜使居丹渊为诸侯,故号曰丹朱。”

⑤鄀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弱小诸侯国,位于秦国和楚国之间,故址约在商南县和河南淅川县一带。因其势力弱小,时而投靠秦国,时而投靠楚国,朝秦暮楚即出于此。

⑥丹阳:西周初期楚国的首都。史学界对丹阳的位置有多种说法,尚无定论。据《史记》记载,丹阳应在丹渊之阳,即现在的丹江流域商南县和淅川县一带。

⑦甪里:据《直隶商州志》载,秦末四皓来到商山避乱,甪里先生独往商南曹营双峰隐居,食野果,饮山泉,居山洞。双峰:因其两个山峰对峙而名,海拔1100米,前峰有甪里庙遗址。

⑧汉王城:因刘邦进兵关中时曾在富水镇屯驻,故当地人称为“汉王城”。富水川道地区修农田时发现大量古兵器和生活器具,多为西汉时期文物。据考古发现,沿富水镇东山的地下有一条折尺型的街道,系汉王城遗址,住宅阔大,街市繁华。其砖上的文字显示,汉王城始建于汉元凤元年,一直延续到汉建初元年。

⑨曹营:地名,在商南县城20公里处,与河南卢氏县毗邻,是商南县河的发源地。传说曹操当年兵败曾在此扎营练兵,故名。当地有点将台、练兵场和营房等地名。

⑩太素:唐代隐士高太素,因慕名甪里隐居的双峰而来此居住,筑有一舍,名“清风馆”,曾多次谢绝朝廷的征召。

!富水出土的陶仓、水槽砖、画像砖和陪葬的铜镜、金簪显示,此汉墓群属西汉早期的贵族墓葬。

@避贤邮:唐代诗人元稹被贬江陵,路过商南县阳城驿,见驿名和唐德宗时的名臣阳城相同,因感而作《阳城驿》:“商有阳城驿,名同阳道州,阳公没已久,感我泪交流。我愿避公讳,名为避贤邮。”诗中希望将阳城驿改名“避贤邮”。

#大书门楣上:元稹希望阳城驿改名的想法得到了其好友白居易的支持,并撰《和阳城驿》一诗以和之:“忽见此驿名,良久涕欲垂。沉吟不能去,意者欲改为。改为避贤邮,大书于门楣。”

$天府植农桑:杜牧于唐开成四年由浔阳回京,路过青云驿,有感于当地山势盘曲险要和自然风光优美,联想到在此生活的闲适,写了《题青云馆》一诗:“虯盘千仞剧羊肠,天府由来百二强。四皓有芝轻汉祖,张仪无地与怀王。云连帐影萝阴合,枕绕泉声客梦凉。深处会容高尚者,水苗三顷百株桑。”诗中“天府”应指肥沃的青云驿川道。

%义山:李商隐的字。《商南县志》载,唐贞观七年,上洛刺史李西华开新路七百里。新路当指商於古道。李商隐在唐大中二年从桂州(桂林)回京,途径商於新路,想到回京任职,心情愉快,遂写了《商於新开路》一诗以抒怀:“六百商於路,崎岖古共闻。蜂房春欲暮,虎穽日初熏。路向泉间辨,人从树杪分。更谁开捷径,速拟上青云。”

^唐元和十四年(819),韩愈因上表谏“迎佛骨”而被贬为潮州刺史,举家南迁,行至商南县层峰驿时,年仅十二的幼女病死。第二年(820)穆宗即位,召韩愈回京。韩愈归途路过亡女墓时曾祭奠女儿,作有《祭女文》和《层峰驿过亡女墓》一诗。

&民间传说,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与陈抟老祖下棋输掉华山后,单人独骑来到商南县,于清油河东十里处停下喝水时坐骑走失,马向东跑了约20里地时被当地人挡住送回,约走了10里路,遇赵匡胤前来寻马,遂将马献上。当地人此后将赵匡胤马走失的地方称作失(试)马寨,将挡住马的地方称作挡(党)马店,将捉住马的地方称作捉马沟。

*民间传说,明清时期位于商南县蟒岭主脊的玉皇庙,香火鼎盛,来自山西、河南、湖北和本省的香客络绎不绝,道长常为粮食加工发愁。于是在玉皇山脚下河道旁建造磨房。随着香客增加,磨房也随之增加,约两公里内共建有7座磨房,后人遂将此地称为七盘磨。为便于管理,庙里把这些磨房分为磨上、磨中和磨下三类。

 (九里十三寨:指十三处烽火台。《直隶商州志》载,李自成兵败后,从商州直下商南富水盆地,驻扎于商於古道上的金钟山顶祖师庙,在九里长的川道两边的山头设置了十三处烽火台以观敌情。

)屯兵石头城:富水镇西北松树沟进沟约5公里处有山,山顶上筑有一座四方形的石头城,城墙周长约3千米,高约4米,宽约3米。其城门处设有炮台,东西北三面各有后门和瞭望哨。城中有直径4米厚约近1米的石头磨盘和石碾。山坡半腰设有指挥台。此地山势险要而隐蔽,可攻可守。据考证,此石城建于明末,属于军事设施,估计为李自成所筑。

_大岭道观:位于商南县湘河镇双庙岭,北宋末徽宗年间始建, 明万历年间扩建,清康熙年间重修,光绪十七年再次重修并立碑纪念。清同治元年(1867),陕甘总督左宗棠追剿捻军途径此观题写楹联道:“鸟道自天开,千里轮蹄通豫景;化工凭神造,一川淅水达秦关。”

+船帮码头:在普峪河与丹江交界处,明清时期建有码头,是商南县同外界贸易往来的集散地。

1王家庄园:位于富水镇南一公里,明清建筑,为商洛境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

2刘家花屋:1935年5月,红二十五军在商南县两岔河成立豫陕特委和游击师,特委书记郑位三率游击师发动群众,在刘家花屋建立了刘家花屋苏维埃政府,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

3一九三五年七月,红二十五主力部队北上,留下豫陕、鄂陕特委坚持游击斗争,国民党调集大批军队进行围剿,两特委书记郑位三和陈先瑞分别率领豫陕游击师和鄂陕游击师于1935年10月在商南县赵川镇十里坪碾子坪集结,成立鄂豫陕特委和红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统一指挥,建立根据地。

4前坡岭激战:1946年7月,李先念、郑位三、王震等率中原军区突破敌军重重包围,进入商南县赵川镇,不料国民党整编第3师在此设伏,中原军区第15旅45团团长王世才率部抢占前坡岭高地,与六倍于我的强敌激战19小时,打退敌人17次进攻,保证了中原突围的完成。

5真武:真武大帝,道教所奉之神。相传为古净乐国王太子,生而神勇,越东海游览,遇天神授以宝剑,入武当山修炼,功成,白日飞升,威震北方,号玄武君。宋代讳玄字,因称真武。金丝峡石燕寨建有真武大殿,供奉真武大帝。

6马刨泉:民间传说很早以前,有位苏娘娘骑马路过此地,口渴难耐,胯下神马心有灵犀,奋蹄一刨,便有一股清泉汩汩流出,甘甜无比,苏娘娘畅饮甘泉而恢复体力,继续前行,后人因称此泉为“马刨泉”。

7龙王山:富水镇东侧有龙王沟,沟脑主峰称龙王尖,海拔1100米,是陕西河南的分界线,也是富水镇和邻省西平镇的气象标。相传,山顶有三口龙井直通龙宫,南坡有白龙井和黄龙井,北坡有黑龙井。白龙为民间降雨造福,黑龙发怒祸害民间。遇到天旱时节,人们便到白龙井旁焚香祈雨。

8据《商南县志》和众多家谱记载,商南县大部分居民的先祖于清代乾隆年间从安徽、江西等地迁来,其生活习俗和口音称谓至今仍保留着安徽和江西的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