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荆紫关:逛白浪镇游豫鄂陕

 我的大脑袋 2023-05-11 发布于湖北

鄂、豫、陕三省交汇处的丹江两岸自发形成一街三古镇格局,河南叫它荆紫关镇,湖北和陕西却都叫它白浪镇,何也?

打开荆紫关,白布堆成山。”这首86年来,一直在荆紫关镇广为流传的民谣,其背后究竟有啥故事呢?

在万物萌动,草木吐绿,一派生机勃勃的阳春三月,我俩一路披星戴月,自东北而来,驾临久违的淅川县荆紫关镇上先驻足修建在镇中央高耸入云的一座巨碑下,碑身正西侧面向丹江与陕南悬挂着荆紫关解放纪念碑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绕丰碑三匝,目测碑身高35米,碑座高6米,俯仰之间以做祭拜。

文章图片1

荆紫关解放纪念碑

话说1935年夏天红二十五军3000余人陕南创建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为粉碎国民党军的第二次大规模“围剿”,决定采取“诱敌深入、先疲后打”的作战方针,留部分兵力牵制敌人,其主力在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率领下,跳出敌人包围圈捕捉战机,以打乱敌军的“围剿”部署。6月13日,红军包围了商南县城,14日打下富水关,俘敌四十四师营级以下官兵170余人。这时军首长决定由陕南远程奔袭豫鄂陕三省结合部军事重地荆紫关,以智勇取胜。

文章图片2

荆紫关解放纪念碑

6月15日,我军派出5名侦察员化装成敌四十四师营级以下军官及随从到荆紫关。在敌热情款待中,我军摸清敌军事部署,并提出四十四师为追击红军,明日上午要路过荆紫关,特通告准备茶水。敌守军信以为真。16日上午8时,化装成敌人的我军手枪团尖兵排30余名指战员顺利夺下寨门,占据后山的红军闻讯越墙而入,河滩阵地上的红军对荆紫关发起佯攻。霎时枪炮声响彻云端,守敌慌作一团,向东南方向溃逃。淅川县民团司令任泰升带领几个护兵仓皇逃跑。

文章图片3

荆紫关古镇西大门

经过两个小时的战斗,红军攻占了荆紫关,全歼守敌民团一个营,缴获了大批军需物资,处决了作恶多端的劣绅史麻子、地痞马淘气、民团排长党青山等人,为荆紫关人民报了仇,除了害。在红军长征路上写下了传奇一笔,荆紫关红色印记就此烙就

文章图片4

蹦苞谷花

登高方能望远。我俩驾车至镇南头土原下,在驻车旁一家收购香菇门店里我买了几斤干香菇。

刚出店门,“嘭”地一声巨响,把我惊了一下。原来是马路对面有个蹦包谷花的摊位。

文章图片5

登步道顶,俯瞰原下古镇与丹江风光

拾级而上,漫步土原之上,选取合适角度踞崖,皆可俯视群山包围着的一川两岸三镇如画潋滟风光。

此原应是猴山向西南延伸段。

文章图片6

原顶六角重檐八卦亭

百年名校之河南大学还与荆紫关镇有过一段邂逅。抗战时期,倭寇侵入中原,为躲避战乱,河南大学师生被迫撤离开封。1944年6月,他们辗转流离来到了荆紫关镇,热情的荆紫关人民自己省吃俭用,来支持河南大学师生在这里学习、生活。为了感恩,河大师生助力荆紫关在1901年创办的“荆紫关学堂”基础上又开办了“七七中学”,后改名“荆紫关高中”。 2001年11月18日,“荆紫关高中”迎来百年校庆,正式成为“河南大学荆紫关附属高中”。

文章图片7

踞原崖畔,隔江西望白浪镇

荆紫关,成为古今兵家相争最为激烈的地方。因为得荆紫关者,可控三镇,扼我国南北一水陆交通要道,物阜民丰。

战国时期,荆紫关地处秦国与楚国的国界线上,秦楚两国各有管辖。 成语“朝秦暮楚”就出自这里,说明那时荆紫关反复易手,频率之高朝夕之间也。公元前312年, 秦楚两国爆发了著名的“丹阳之战”,秦国凭借险要的地势和虎狼秦军击败楚国,将荆紫关全部纳入版图。 后来,两国重修旧好,秦国又将荆紫关划给了楚国。

文章图片8

站原尾俯瞰平浪宫概貌

荆紫关镇:位于豫、鄂、陕三省结合部之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西北部,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民间亦叫“鸡鸣三省荆紫关”。东连本县西簧乡、西接湖北郧阳区白浪镇和陕西商南县白浪镇,南壤本县寺湾镇,北靠西峡县西平镇,南北长约42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丹江贯境,隘口扼道。据记载,荆紫关镇形成于唐,兴盛于明清,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成语“朝秦暮楚”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从而充分说明了它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古称“豫之屏障”。

文章图片9

老郑下原,姿势很帅

荆紫关镇,地理位置优越,因其坐拥“丹江通道”和“商淤古道”,“西接秦川,南通鄂渚”,自古就是商业贸易中心和军事要冲。丹江发源于商洛山,注入汉水,汇入长江自西向东奔腾而过,历史上可与京杭大运河、秦蜀之栈道并称为我国南北三大通道在最鼎盛的明清时期,沿江码头,船舸弥津。江东湖海日杂百货,秦岭伏牛山地土特产亦多在此地集散。逐成为鄂、豫、陕附近7省商贾云集之地古镇拥有“三大公司、八大帮会、十三家骡马店和二十四大商号”的繁荣景象。每年运出桐油约5万余公斤,生漆7.5万公斤,运进食盐20余万公斤以及大批百货商品,被誉为“小上海”。这里还是我国南水北调的水源地。

虽然如今的荆紫关镇无法与现在的上海相比,但是望文生义,遥想当年,荆紫关镇的繁华程度可窥一斑。现在,这里逐渐成为了周边省市游客的游玩之地。

文章图片10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古关门:我们从临江荆紫关码头开始,由花城门欲进入古镇里。古关门,矗立在古街最南端,相传建城始有,只因屡建屡废于兵燹。今之关门,门楼为小石雕叠错成花纹状,故称花城门,建于民国三年(1914)。但见青砖砌墙,跨街而立,高7米,进深1米,中间为拱弮门,两侧抬肩上各雕塑着一只大象,顶部中间是一对狮子对拥着宝瓶,寓意“水兴不惊,事事平安”。抬肩和顶部重重叠叠的砖砌斗拱,使关门平添无尽古朴雄浑之气势,门楣上魏碑体“荆紫关”三字,苍劲有力。门洞两边的青石抱柱础,使关门更加稳固。

文章图片11

古街道上回望古关门

荆紫关古街道:踏足关门里,这座始建于公元1772年的“明清一条街”,全长2.5公里,自南向北,至今街道两旁还保留着明清建筑1500余间, 古色古香的古建筑群沿街对出,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贯入眼帘;木柱板门砖墙黛瓦,飞檐翘角,木雕砖雕石雕,雕梁画栋。

明媚的春光洒满古镇,青石漫道的古街上,石面皆光溜润泽,光芒四射,每个角落都暖洋洋的。漫步古街,仿佛渐渐融入桨声灯影、车水马龙的商道闹市区。

文章图片12

心田种德与恒义兴两店铺

两侧700余间板门店铺,均具清代民间商业建筑风格,房门都是木板嵌成昼抽夜闭,房屋多是几进出院落 ,两边厢房对称,均有一堵两米长的封火硬山,高低错落,相互重叠,使街道更加古朴灵秀,曲型多姿。

文章图片13

古街民俗文化简介

完成投资近1000万元的古街北、中两段沿街商铺和檐廊修缮以及安防、消防等项目。现存古代建筑有:荆紫关古街道、关门、平浪宫、山陕会馆、禹王宫、万寿宫、法海禅寺、清真寺、一脚踏三省碑亭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图片14

平浪宫山门前

平浪宫:位于古街南部东侧面始建于清崇德三年(1638年)的“平浪宫”,后重修,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杨泗爷神庙,也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2013年国家邮政局发行的《中国古镇》邮票一组8枚,其中第四枚就是荆紫关“平浪宫”。当荆紫关码头进极盛时期,船商们组建船帮会,取'风平浪静'之意,筹建了平浪宫,成为船工娱乐、集会之地

文章图片15

平浪宫钟楼

该宫坐东向西,面对丹江。房舍七座,共20间,均为硬山式建筑,面积460平方米;分前、中、后三宫和耳房、门前两侧的钟楼与鼓楼。

文章图片16

平浪宫鼓楼

大门楼两侧面各开1边门,边门外侧面是钟楼和鼓楼,两楼造型相同,为方形四角攒尖顶,三重檐,木结构,黛瓦,砖雕花脊,顶部安有宝珠和塔铁刹。楼的造型独特,每个尖都装饰着木雕龙头,龙头上悬挂风铃,清风徐来,铃声悦耳动听。楼内各有四根大立柱直托楼顶,楼内全木条连结,柱与木条呈斗拱相撑,显得既坚固又美观。同时,两楼的额枋上还木雕刻组画,如二马欢腾、二龙戏珠、嫦娥奔月、天地日月等;亦有草木花卉、山水花鸟相间。再看两楼顶部竖有铁叉,叉下是大小不同的色彩瓷瓶,叉上框内还嵌有字。南为钟楼,内嵌“风调”二字;北为鼓楼,内嵌“雨顺”二字。

文章图片17

平浪宫鼓楼

遍览钟鼓楼内外,购票参观平浪宫

文章图片18

登平浪宫山门

大门楼面阔3间,进深2间,硬山式建筑,灰色瓦顶,门楣上方竖嵌一大理石匾额,纵书“平浪宫”3字。匾南侧小框面题“风平”,北侧小框面题“浪静”各二字。风平浪静标志船工们的共同心愿。平浪宫建筑上书题吉祥语:“风平浪静”、“风调雨顺”和“万古千秋”,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太平盛世的向往。

文章图片19

中宫前入北院圆拱门样式

沿中轴线往后是中宫、后宫

进山门,入前宫。中间为过厅,两边分塑牛精、龟精、黑龙精、螺蚩精,这都是为身居后宫的杨泗爷站岗护院的。

文章图片20

平浪宫北院眺望鼓楼雄姿

北院东部面阔三间两殿相连木柱木框架构造偏殿,殿堂里摆放着一些过去荆紫关镇山民生产生活用具。应是宫主欲收集整理之,准备在此打造一个荆紫关镇山民生产农具、生活用品展览馆吧。

文章图片21

北院偏殿内

穿北墙东院门,来到中宫与后宫廊道

文章图片22

站中宫下,观后宫门前与南院东门口

中宫面阔、进深各3间,硬山式建筑,正脊和垂脊上有砖雕,南北山脊各竖钢叉,各嵌汉字,南为“万石”,北为“千秋”。在空空如也的中宫内南墙上贴着一张平浪宫简介。

文章图片23

平浪宫简介

原来中宫三间就是直通道,没有界墙,门、檐墙都是透花木雕;南宫墙上绘有雄鸡报晓壁画,北宫墙上绘有嫦娥奔月壁画。

文章图片24

后宫门前

后宫,面阔3间,造型和中殿大致相同,前檐明柱。过去两边镶嵌着透花格栅,比中宫略小,但造型不逊中宫。

文章图片25

后宫:杨泗爷居中像

后宫里供奉的是杨泗爷,是过去丹江船工和沿江山民所敬奉的河神。其两侧前四位泥塑像分别是:虾兵、蟹将、巡海夜叉、青鱼将军。过去,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船工和沿江百姓便会在纷纷到此祭祀朝拜、焚香磕头,保佑出航安全、一帆风顺,沿岸五谷丰登,天下太平。

说起杨泗爷,还有一段传说:丹江发源于秦岭南麓的黑龙口,早期叫八百里黑河把控黑河的黑龙王的大太子就是杨泗,其父被美人鱼所迷惑,荒淫无道,残害生灵,杨泗多次好言劝谏,黑龙王不但不听其言还将其废除,赶出龙宫。母亲面对常年暴涨,浊浪翻船的河水,多少船工和渔民葬身黑龙之腹,遂给他起小名挡住儿

文章图片26

南院:1936年成立的宛属工委联络站旧址

杨泗42岁那年,依旧困睡浪窝时,忽梦鲤鱼丞相慌张跑来相告:黑龙王为讨美人鱼欢心,于六月六日午时三刻起蛟涨水,祸害百姓,方观景取乐。青鱼将军说了一句劝谏,即被剜去了一只眼睛,我是趁其酒醉昏睡时冒死把斩龙剑盗来送你,望太子能除暴安良,挽救众生于万一。言毕,连施三躬,置剑速遁。

文章图片27

南院眺望钟楼雄姿

梦醒剑在前,一夜没合眼,翌日挎斧执剑直奔河边。午时三刻,黑龙口腾云烟,狂风暴雨把浪掀,杨泗跃浪尖,每挥剑浪落丈许,击退推波助澜的乌龟王八,还有虾兵蟹将,适逢黑龙王携美人鱼乘水晶龙舟出来寻乐,杨泗杀红了眼,大战黑龙并腰斩之,却被潜在水底的美人鱼搭弓射心,血流河水,杨泗提斧握剑愤然追去,再没露面。杨泗血染黑河,人们遂把黑河改称丹江,船工渔民们为了纪念他,便集资修了平浪宫,以供奉杨泗爷

文章图片28

前宫与中宫间南院西门

在中宫和后宫之间,南北两侧各建有相同的耳房2间。

绕行一圈,从前宫与中宫间南院西门退出,来到街上,继续北游。

文章图片29

阮学礼古玩店外

一路北行。

文章图片30

躬耕书院

文章图片31

禹王宫外

禹王宫:又名玉皇宫。位于古街道北部东侧面坐东向西,面江而建。

文章图片32

禹王宫涌浪抱鼓石刻(门南侧)

始建于清代,是湖广商人专门为治水有功的禹王所建造的,现存建筑分前宫、中宫、后宫三大部分,规模庞大,具有浓厚的清代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它实际上也是湖广同乡的“湖广会馆”。

文章图片33

禹王宫涌浪抱鼓石刻(门北侧)

山陕会馆:位于古街中部东侧面,创建于清道光年间,是山西和陕西两省商人集资创建,面积4000平方米。坐东面西,观丹江。现存建筑6座,房屋29间,皆在中轴线上。依次有大门楼、戏楼、过道楼、钟楼、春秋阁(中殿)、后殿、卷棚等。它是荆紫关镇最大的建筑群,对形容古代的历史、经济和文化,都有重要的价值。

文章图片34

山陕会馆山门旁

大门楼,3间,门前有青石阶,门两侧各伏一造型奇特的石狮子,门楣与檐间有两层石雕图案,庄重威严。

文章图片35

山陕会馆:大门楼

戏楼,3间,系两层硬山式建筑下层为过道,上层中间为戏楼,北间为乐队室,南间为化妆室。楼的前后檐均有木雕组画“唐僧取经”等6组,雕绘精湛。

文章图片36

山陕会馆:戏楼

春秋楼,面阔3间,为硬山式建筑,从过道楼往后,穿过一条宽2米,长30米的甬道便是。两侧有形态逼真的“麒麟望北斗”、“丹凤朝阳”、“习武图”、“参拜图”及“雄鹰展翅”等透花木雕,前后檐设木雕斗拱,阁内昔供泥塑关公像。春秋楼前南北两侧,建有钟楼和鼓楼,高10米,为方形攒尖顶,四角悬铃,内有“哪吒闹海”、“仙鹤送书”等故事木雕。上世纪七十年代,南侧的钟楼被扒掉,现仅存鼓楼。

沿春秋楼北侧殿房穿过,便进入后殿。后殿3间,歇山式建筑。最后有卷棚和住房6间

文章图片37

古街中医药铺:悬壶济世

万寿宫:又名江西馆。坐东面西,建在古街北部东侧面。始建于清代,为江西商人集资而建,现存宫室12间,占地900平方米。分前宫、后宫和耳房,均系硬山式建筑。

文章图片38

观园博物馆

清真寺:位于古街北部西侧面,坐西面东。始建于明代,系硬山式建筑,拱券门,房顶覆灰板瓦,后曾屡次修复,现状基本保持原貌,该寺为伊斯兰教礼拜场所,为我们研究穆斯林建筑以及该教在当地的传播发展历史,提供了实物标本。

文章图片39

观园博物馆:临街二楼窗扇上精美木刻字框

秦风楚韵与中原文化在这里交织,灿烂篇章在这里共同谱写。许多影视作品如《 阮氏三雄》、《包公》、《汉魂》、《内乡县衙》等先后选择在这里取景。

文章图片40

古街马饮石桥栏板:荆紫关的军事战略地位

发源于猴山(原叫岞山客山)西南麓的大寺沟水从古镇横穿而过,汇入丹江

文章图片41

古街马饮石桥栏板:丹江航运史

一座古石桥--马饮桥横跨沟上,贯通南北。桥上护栏栏板上东西各嵌刻三幅石板字,记述古镇古街及丹江的历史。

文章图片42

古街马饮石桥栏板:马饮桥的传说

游过古街,出荆紫关镇向西,过丹江大桥,走大约2.5公里,就到了陕西白浪镇的白浪街

文章图片43

荆紫关镇西大门

在荆紫关之月亮湾,溯流远眺那里呈现一个两山对峙的关口关口外,是八百里秦川;关口内,是开阔的丹江冲积扇。古时,汤汤丹江水与偪仄幽长的古道在这里共同构筑起一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隘口。这个隘口,就是荆紫关之“关”的来历

文章图片44

伫立丹江大桥中央位置,溯流远眺月亮湾之荆紫关关口

其实,关于荆紫关叫法自古流传下来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公元前304年,此地属于楚国管辖,楚王派太子荆来镇守此地,于是此地就取名叫“荆子口”,后演变为荆紫关

第二种:西汉,该地丹江上开始有座木结构便桥上铺蒲草垫土,时人遂称此地“草桥关”;南宋,因该地荆花盈野,荆籽遍地,改称“荆籽关”;元代,荆籽口明朝荆籽关口;清时,荆子关民国初,取荆花呈紫色之祥瑞意,改'子'为'紫',荆紫关之名遂延续至今。

文章图片45

白浪街--贾平凹

刚进白浪街,就发现这里的居民讲着三种不同的方言,而街上弥漫着陕西羊肉泡馍、河南胡辣汤、湖北三合汤的不同香味。

观镇子不大,顿感新奇!

文章图片46

坐秦地:三省客栈门前的三省亭

陕西省商南县南部山区有一条小溪流出,溪名叫庙沟河每年立秋前后秋汛来临都会有白色浪花从河底泛出,故又称其为白浪河,白浪街也因此得名。白浪街西南傍山,东北环水,青山绿水之间有良田千顷,田园葱绿,似江南风光。

文章图片47

秦人居秦地: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

我国版图上,三省交界的地方有42处之多,而三省同设镇级政府的地方唯有白浪镇一处。据明朝嘉靖十五年(1536)于此地所立的石碑记载,白浪街500年前就已经形成集镇,开设有店铺、作坊等,商贾云集,贸易繁荣。足见昔日此地商贸发达程度,财税滚滚之厚利,三省谁也不想舍此“肥肉”

文章图片48

三省亭之踏鄂

白浪街东西长200米,宽30米,该街现有居民59户,254人。街北边西侧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白浪镇白浪村,1997年设白浪镇,2015年撤销并入湘河镇,现改为湘河镇白浪社区;街道南侧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白浪镇白浪村(1996年撤乡建镇),镇政府驻地程家台,距此3公里;街道东侧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荆紫关镇码头村。

文章图片49

三省亭之踏豫

白浪街是我国跨省份最多的一条村镇街道,一条街三省相连,三村杂居,虽然语言、习惯有所不同,经千百年来磨合,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白浪镇是一个和谐的小镇,爱国爱家的小镇,南北文化交融共生的幸福小镇。

文章图片50

三省亭之踏秦

一脚踏三省碑:白浪街是荆紫关镇的门户,坐落在荆紫关镇西部白浪街中心三省亭,属豫、鄂、陕三省的交界点。此地,青山环抱,绿水长流,景色秀丽,白浪街石条铺路,街旁庙沟河清水潺潺,昔日人们在这里挑水、淘米、洗菜、洗衣,小河成了他们生活的乐园,好一幅鸡鸣狗叫听三省,百姓同饮一溪水美好生活画卷。

文章图片51

三省亭之踏豫

亭体分上、中、下三部分中间是主体,罩住三省石,亭额碑面上各自对应刻着溢美本省的碑文;上部分为攒尖顶式,飞檐凌空;下部分则是三足鼎立,拱门三个,供游人踏足三省石上,亭地中央嵌立一块长不盈尺,厚约5寸,顶角朝天的锥状三面体大理石塔式新界碑;三个楞与豫、鄂、陕三个省分界线重合,石面上分刻豫、鄂、秦之三省简称对应本省方位,石碑的个头虽然不算大,但是它承载着三省定界的大任,故被誉为“三省石”。

文章图片52

三省亭之踏鄂

白浪街东渡丹江,是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上逆流而上,直通陕西省丹风县县城顺水而下,又是湖北省郧阳区著名的丹江口水库。如今,白浪街一脚踏三省之处,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猎奇,拍照打卡毕竟在方寸之间的三省交界处游玩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文章图片53

我本赳赳一秦人,三省客栈迎九宾

据史料载,湖北白浪镇与河南荆紫关镇曾因河界引起的水事纠纷不断,双方大动干戈常有之事,曾多次惊动中央。近年来三省人民在此对门识户地繁衍生息着,操着不同的口音和睦相处,婚丧嫁娶,各操乡俗。三省商店各居领地,鼎立街头,本地人或来者到此旅游购物,可眨眼间走遍三省店铺。

文章图片54

秦人好客,舒臂迎之

说起这三省石,当地还流传有一段传奇故事。由于旧中国土地交换和买卖频繁,三省间的界线犬牙交错,形成不少省际飞地,俗称“插花地”。因此,这里的三省群众常因边界不清而起纷争。一天夜里,天降火星石(即陨石),光芒四射,落地时还五彩斑斓。老百姓遂认为天上神仙为百姓化解纠纷显灵了,遂将陨石落地处定为三省交界点,修建火星庙以供祭拜,边界纷争从此烟消云散。

文章图片55

三省客栈里的袖珍山水,一池金鱼

旧三省石碑在今三省石北边约百米的地方,原有一座火星庙庙前有两块大石牌,中间夹一块三尖石,石旁有一棵石榴树。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庠生杨景隆书写的碑文记载,火星庙也叫三省庙曾以此划地为界,作为三省交界的标志。庙旁还建有一座戏楼,据长者回忆,当时每逢佳节,便在这里唱大戏,前来看戏拜神的人络绎不绝。岁月流逝,物换星移。如今火星庙已被拆除,戏楼也改作它用,昔日的热闹繁华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三省交界的中心也逐渐从火星庙移到了白浪街的三省石

文章图片56

商於古道扼白浪,秦关二将不使前

1987年,由湖北洋溪乡(即今白浪镇),陕西注家店乡(即今湘河镇),河南荆紫关镇三省地方政府共同商定,自发集资,在白浪街街心建一个纪念亭标志亭。三省亭亭址选在“三省石”上面,为楼阁式,通高5米,三足碑座,三根盘龙贺珠状柱子支撑的重檐攒尖顶式亭

三省亭建成后,不知是有意而为,还是巧然自成,一个新的奇观又生出来了即为三省叠罗汉,这就是在白浪街中心,由下往上依次呈现三省溪、三省石、三省亭

文章图片57

陕西白浪镇璀璨牌坊下:振臂高呼,白浪不白浪

登高游目跨丹江,古街徜徉我心畅。何不作歌咏此行:

荆紫关行

杨泗斩龙血黑河,七省巨贾扬帆江。

朝秦暮楚红军取,五里古镇证辉煌。

陨星分界息纷争,方寸异俗发各腔。

三镇修亭三省石,八方游客逛白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