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盐道消失的地方】一鸡鸣三省——荆紫关(3)

 十米阳台黄手帕 2022-09-15 发布于河南

【古盐道消失的地方】一鸡鸣三省——荆紫关(3)

2006年的金秋,从十堰出发,沿着颠簸的沙土路面的公路,我终于走进这座地处南阳盆地西部的小镇,荆紫关像中华大地上许多北方古镇那样,毫无惊艳之处,但透着一股淳朴。

灰色基调的荆紫关仿佛是一部陈旧黑白影片中的场景,寂寥而冷清,但青石板的老街上晾晒的玉米,金黄夺目,又有着梵高油画的色彩。

街上一个敞开的大门,未见主人,门前几把木椅,一壶老茶,任清风掠过。

丹江自西向东绕过荆紫关奔流东去,沿河畔一条蜿蜒绵长的街道两侧,先祖列宗的勤奋耕耘,给这里留下了700余间的古老店铺,一笔厚重的物质和文化遗产。

落寞中依旧透着古色古香。荆紫关古街长达2.5公里,过去的街面多为青石铺就,光润古朴。

据说这是北方城市绝无仅有的“清代一条街”,现存的建筑基本上保留着清代建筑风貌。

★ 荆紫关平浪宫一瞥    2006年

荆紫关在中国古镇里,毫不显山露水也无惊艳之处,就像它的色彩一样,低调古朴。鲜有诉诸文字介绍,来此踏访的人寥寥无几。

也许她太偏僻,也许中原大地名胜太多,也许不屑记忆这风土交错的偏关小镇,在现实人们眼里,这是一个似乎没有开发必要的地方。

船舸弥津,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繁华早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它的繁华传奇因时间的流逝而日渐消遁。

无人光顾的小镇反倒显得有些古朴幽远,无意中保存下一方宁静。

禹王宫朴素依然 2006年          

史料记载,明清时期是荆紫关的黄金时代,沿江码头兴盛,载货舟船靡集。

古盐道的马帮,江浙沿海一带的日杂百货,秦岭大山的土特地产多在此集散交易,曾出现过“三大公司、八大帮会、十大骡马店和二十四大商号”的繁荣景象,为鄂豫陕周边数省商贾云集之地,商贸繁荣,经济通达。

当年货物装卸都集中在中码头,炮船停靠在炮船湾。当时各大商会为了防止土匪强盗打劫,专门派炮船跟随商船护航押运,确保舟船货品的安全抵达。

河边码头停靠着南来北往的船只,多时可达三四百艘之多。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物运亨通的景象蔚为壮观。

到清嘉庆年间,荆紫关已成为鄂豫陕一带著名的商业重镇。由此在丹江边形成了专为船工、客商服务的数百米长的河街,数十家茶楼酒肆,散布其间,叫卖声、吆喝声昼夜不绝。

这里的“乡音”混杂着秦腔的慷慨,楚韵的悠扬,互相融合难分你我,俨然是一副“清明上河图”的翻版。

 秋天的收获   2006年

 荆紫关喝包谷茬子胡辣汤的老人 摄于 2006年

2018年再次造访得知老人已经驾鹤西行

离荆紫关镇约2公里的丹江对岸有条古老的街道,长不足百米,却因有鄂豫陕三省人在此居住而闻名,号称“一脚踏三省”,“鸡鸣三省闻”小街因白浪河而得名。

其实这白浪河也是浪得虚名,一条小溪而已。街上很冷清,平时少有外人。希冀看到的是那个著名的是的三省界碑亭,界碑亭立在街中央,是1987年由三省乡镇自发集资修建的菱形大理石塔式碑。

碑亭通高5米,三足碑座,中空,塔式顶部,菱形柱状支撑三角飞檐及葫芦宝顶。

碑身大理石贴面,饰以黄、绿色花边。碑身分别有河南、陕西、湖北三省所书碑文。

 三省的界碑没有想象中的雄伟2006

 三省石  摄于2006年

透过碑下的中空可以看到一块露出地面的菱型三角仄石。据称是块陨石。尖石一面朝西辖陕西,一面朝东南辖湖北,一面朝东北辖河南,被称为“三省石”。

传说过去三省经常在此发生纷争械斗,某夜一块五彩吉石从天而降,人们以为是火星爷传旨让三省百姓以此石为界不再争斗,为了表示对火星爷的感激于此石旁建了火星庙,后改称三省庙。

据说中国版图上三省交界之地有40余处,而惟此豫陕鄂三省均设有基层政府: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湖北省郧县白浪镇和陕西省商南县白浪镇。

三镇之间相距均为2公里左右。三省辖地在白浪街屋舍相连,田园交错。真正是“豫之屏障”、“鄂之门户”、“陕之咽喉”,可见其地缘的独特。

荆紫关在第一次国内战争期间也有着自己的战史地位,比较著名的红二十五军奇袭荆紫关的故事,就发生在荆紫关附近的金豆沟。

据资料记载,1935年李先念率红二十五军冲破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开辟了鄂豫陕根据地。蒋介石调集兵力向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围剿”。

红二十五军面对十倍于自己的敌兵,采取游击战术,远程奔袭国军四十四师的物资供应基地荆紫关。奇袭荆紫关成功掠走粮草若干。

红25军军部曾经的驻扎地,一个有着天井的老式院落,院子的主人有着浓厚红色情结的陈姓老人,陈姓老人把他开辟成为一个纪念馆,挂牌为“陈家大院革命之家”,陈列着他精心搜集起来的一些照片资料。

 陈老汉和他的陈家大院“革命之家”摄于2006年10月。

2018年再访荆紫关得知老人已经做古。

 镇上的百年清真寺与镇上的道观和谐相处   2006

漫步荆紫关,当年的繁华遗迹随处可见:祈祷舟船平安的“平浪宫”、山陕商人联合修建的“山陕会馆”、湖广商人修建的“禹王宫”、江西商人修建的“万寿宫”、地方武装头目的豪宅等,都无声地矗立在古老街道的两侧,述说着荆紫关当年烟云般的繁华与鼎盛。站在古码头寂寥的青石板上遥想当年舟揖汇集,人头攒动的繁华景象,再看丹江河道里荒草凄凄令人不是唏嘘。

 斑驳的关口历经百年沧桑依然   2006

荆紫关,漫漫古盐道在这里终止,当宁场哗哗的盐泉在大宁河的晒场上变成白花花的盐,再通过水路和陆路,在经过骡马背夫翻越险峻的高山,穿越幽深的峡谷,躲过风高月黑的刀光剑影,辗转抵达荆紫关再变成银票时,此时的盐和马帮已是一个古老故事的承载。

巫溪宁场那股涌出地壳亿万年的盐泉仍然在哗哗流淌,古盐道已经淹没在萋萋的荒草和幽深的大山,已经成为一个历史的文化记忆符号。

-END-

徐晓光 丨笔名苍狼 

出生于英雄主义

恣意横行的五十年代 

闲侃长江沿线的城市性格
在雄性荷尔蒙消失的时代, 怀念一只叫黑子的狗
磨道里的驴
我演电影的经历
大九湖边,一碗米饭的爱情
在陕西太白,我们看见慢悠悠的生活
乘警往事:人贩子阿芳
乘警往事:关于黑社会和卧底,传说和现实永远不是一回事
乘警往事:铁道枪声
乘警往事:有个老兵叫老曹
乘警往事:飞翔的高跟鞋
乘警往事:一脚在长沙踢了个官司
乘警往事:挂军功章的乞丐
刑警队长老巩
盗亦有道(一)
盗亦有道(二)
贼见愁的吴师傅
大山深处去打拐
初识江湖,搏击武当
警察的战争梦
一个跳楼女孩 引发的警察体制动议
在陕西太白,我们看见慢悠悠的生活
五门堰,古风扑面的地方
千万里,我们追寻着你
从古汉源到玉带河
青藏高原呼唤着什么
留坝 留吧 沮河畔的花海小城
神秘的墨脱
行走的最高境界
【从克里雅人到尼雅遗址之一】塔克拉玛干的肚脐
【从克里雅人到尼雅遗址之二】达里雅布依村
【记录片】《野山之子》拍摄花絮
【滇西记事】从南诏古国到和顺小镇
从“末日背包”谈生存主义
【天堂的盛宴】荒漠化科考队历年“吃”的众生相--当曲漂流
【天堂的盛宴】荒漠化科考队历年“吃”的众生相--可可西里
【天堂的盛宴】荒漠化科考队历年“吃”的众生相--格拉丹东
                     【天堂的盛宴-四】新疆处处有烤馕
【天堂的盛宴-五】玉树飞走的帐篷和茅台
【天堂的盛宴】治理荒漠化基金会考察队历年“吃”的众生相——当曲湿地
天堂的盛宴(七)——走西口之一
天堂的盛宴(七)——走西口之二
天堂的盛宴(九)——走西口之三
天堂的盛宴(十)——侯马故事
墨脱——走过四季
十年藏地掠影——人物篇
人文的崛起和生态的衰落——河南行小记
高原的云
土改果实最后的守望者
红烧肉随想
老片新传 :《铁道刑警》的记忆
劳尔夫和他的“挎子”
警察忠继的故事—善待女人
【生活百象】婚介所里去相亲
【寻访南方丝绸之路】(一)从大巴山到古盐道
【寻访南方丝绸之路】(二)大宁河最后一个盐工
【寻访南方丝绸之路】(三)告别大昌
【寻访南方丝绸之路】(四)大巴山深处的里河村
【寻访南方丝绸之路】(五)从大九湖进入神农架
【穿越莽原·古盐道寻踪】(一)神农架古盐道寻踪
【穿越莽原·古盐道寻踪】(二)穿越起点:搭架山——文化起源都是从神话开始
【穿越莽原·古盐道寻踪】(三)塔坪山难
【穿越莽原·古盐道寻踪】(四)阴峪河大峡谷
【穿越莽原·古盐道寻踪】(五)在这里见到古盐道的实物
【穿越莽原·古盐道寻踪】(六)登顶
作家岳红:苍狼的行走
【古盐道消失的地方】一鸡鸣三省——荆紫关(1)
相遇在大江的源头——《大江源记》序
【古盐道消失的地方】一鸡鸣三省——荆紫关(2)

图文 | 苍狼      编辑 | 金手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